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宁夏滩羊体大品系的选育工作中,对宁夏滩羊裘皮系,体大品系及其杂交后代血清中甲状腺激素(T3、T4)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宁夏滩羊体大品系♂血清T3、T4水平均高于裘皮系♂,其中T4含量育成♂与裘皮系♂差异极显著(P<0.01);体大品系♀中,体大群♀,T3、T4含量均高于裘皮系♀,其中T4的差异显著(P<0.05);其杂交后代中,♂、♀血清含量略高于或与裘皮系♂、♀相同,无显著差异,而T4含量则有显著差异(P<0.05),作者认为,血清中T3、T4含量水平,可以作为生理遗传标记,为畜禽选育提供一种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宁夏滩羊体大品系的选育工作中,对宁夏滩羊裘皮系,体大品系及其杂交后代血清中GH及IGF-1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①体大品系公羊(♂)血清GH水平高于裘皮系♂,差异不显著(P>0.05);体大品系母羊(♀)中的体大群、快肥群GH水平高于裘皮系♀,差异不显著(P>0.05);杂交后代中,♀血清GH水平高于裘皮系♀,差异极显著(P<0.01),也高于体大品系♀。②体大品系成年♂血清IGF-1水平高于裘皮系♂差异极显著(P<0.01),体大品系♀,血清IGF-1水平略高于裘皮系♀,其杂交后代♂、♀血清IGF-1水平均与裘皮系♂、♀没有明显差异(P>0.05),作者认为,通过对畜禽血清GH,IGF-1水平的测定分析研究,对探讨动物生物发育规律有实践意义。血清GH,IGF-1水平可作为生理遗传标记,为畜禽的选育工作提供有科学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RFLP分子标记及其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RFLP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并从六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RFLP技术在植物遗传种中的应用,(1)连锁遗传图谱的构建;(2)RFLP连锁遗传图在禾本科植物中的应用,(3)跟踪,鉴定染色体或其片段,分析系统发育;(4)数量性状遗传的研究;(5)优良性状及抗生材料的筛选;(6)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宁夏滩羊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基因的多态性,为其繁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对该群体111只健康滩母羊FSHR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扩增出306 bp目的片段,PCR产物被限制性内切酶AluI消化后表现出多态性,共检测到3种基因型:GG、CG和CC。其中GG型15个,基因型频率为0.135 1;CG型74个,基因型频率为0.666 7;CC型22个,基因型频率为0.198 2。等位基因G的基因频率为0.468 5,而等位基因C的基因频率为0.531 5。[结论]宁夏滩羊FSHR基因具有多态性。 相似文献
6.
在宁夏滩羊体大品系的选育工作中,对宁夏滩羊裘皮系,体大品系及其杂交后代血清中GH及IGF-1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①体大品系公羊(♂)血清GH水平高于裘皮系♂,差异不显著(P>0.05);体大品系母羊(♀)中的体大群、快肥群GH水平高于裘皮系♀,差异不显著(P>0.05);杂交后代中,♀血清GH水平高于裘皮系♀,差异极显著(P<0.01),也高于体大品系♀.②体大品系成年♂血清IGF-1水平高于裘皮系♂差异极显著(P<0.01),体大品系♀,血清IGF-1水平略高于裘皮系♀,其杂交后代♂、♀血清IGF-1水平均与裘皮系♂、♀没有明显差异(P>0.05),作者认为,通过对畜禽血清GH,IGF-1水平的测定分析研究,对探讨动物生长发育规律有实践意义.血清GH,IGF-1水平可作为生理遗传标记,为畜禽的选育工作提供有科学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簇毛麦抗白粉病基因的RAPD及RFLP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来自前苏联簇毛麦及其抗病衍生系的抗白粉病基因对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反应。用120个随机引物对6D/6V代换系Pm930640进行RAPD分析,检测到5个引物OPAN03、OPAI01、OPAL03、OPAD07和OPAG15,分别在大约1 700、700、750、480和580 bp处有区别于小麦亲本的多态性条带。对Chancellor×Pm930640 F2群体进行OPAN03、OPAI01和OPAL03等3个RAPD标记与抗白粉病基因的连锁分析,表明这些标记同簇毛麦的抗白粉病基因是连锁的。对大部分分别含有Pm1-Pm20的已知抗病基因、含有簇毛麦抗病基因及其相关亲本的29个小麦品系进行RAPD标记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标记不仅可以鉴定簇毛麦的抗病基因,而且可以判断其遗传背景。OPAL03750仅出现在含有前苏联簇毛麦6VS染色体的抗病材料中,可作为区别于Pm21的分子标记。RFLP标记的结果也表明两个不同簇毛麦的6VS染色体有明显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8.
9.
藏山羊RAPD及RFLP标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简单随机抽样获得亚东山羊,高原型藏山羊样本,以吕梁山羊为对照进行基因组DNA RAPD及RFLP标记的分析。结果表明,序列为5‘-TGGTG-CACTC-3’的随机引物可以作为区分亚东山羊与高在型藏山羊的标记引物,S及MAPD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类群间遗传相似性; 相似文献
10.
Th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performance of the resistance gene from Haynaldia villosa accession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to different isolates ofBluemerie graminis. Polymorphisms were revealed between 6D/6V substitution line Pm930640 and its pedigree parents using five RAPD markers of OPAN031700, OPAI01700, OPAL03750, OPAD07480 and OPAG 15580 screened out from 120 random 10-mers primers. Three RAPD markers of OPAN03, OPAI01 and OPAL03 were linked with the resistance gene by analysis of F2 population of ChancellorxPm930640. Analysis of 29 wheat lines including part of lines conferring the known genes from Pro1 to Pro20 respectively, lines conferring resistance gene from two H. villosa accessions and the related wheat parents, were analyzed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se markers not only linked to the gene resistant to powdery mildew from H. villosa, but also detected different genetic backgrounds. OPAL03750 can be used as the marker to distinguish the different resistant lines from two H. villosa accessions because it was only observed in the materials from H. villosa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RFLP analysis also showed the polymorphisms between two H. villosa accessions and their derived resistant lines.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宁夏滩羊、小尾寒羊及杂交群体的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和生长分化因子9(GDF9)基因多态性,为宁夏滩羊的保种及育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宁夏滩羊、小尾寒羊及滩寒杂交群体为研究对象,分别设计2对引物,采用PCR-RFLP方法和PCR-SSCP检测方法,检测BMP15基因和GDF9基因在宁夏滩羊、小尾寒羊及滩寒杂交群体中的多态性。[结果]BMP15基因的2对引物扩增结果的RFLP分析表明,不存在多态性位点;GDF9基因的2对引物扩增片段的SSCP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引物1扩增片段存在多态性位点,但未发现碱基序列发生改变。[结论]GDF9基因可能是控制小尾寒羊多胎性能的1个主效基因或是与之存在紧密遗传连锁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田间育性鉴定和RFLP分子标记的方法对玉米C型胞质不育的恢复基因进行了研究 .田间育性结果表明 ,玉米C型胞质不育有两对重叠恢复基因 ,通过对A192近等基因系和 (CMS C2 37×A6 19)BC1分离群体的RFLP分子标记 ,将玉米的C型胞质不育恢复基因Rf4定位在第 8染色体短臂上 ,与RFLP探针npi2 2 0和csu2 9连锁 相似文献
13.
14.
秋稻品种Aus373广亲和基因的RFLP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us373是典型的秋稻广亲和品种,曾有报道指出,Aus373广亲和基因位于第七染色体上,与RFLP标记RZ488,RG511连锁,该基因暂被命名为Sa(t)^n」3「)。在此基础上,该研究对Aus373广亲和基因在RFLP图谱上的定位作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5.
16.
17.
计算出羔羊断乳日龄与断乳体质量的相关系数为0.338(呈中度正相关)和回归方程,将羔羊日龄按顺序5d一组取组限中数代入回归方程,得出断乳体质量的理论值,并导出各组的校正系数. 相似文献
18.
19.
利用现代分子标记技术寻找影响猪产仔数的标记基因座,为应用标记辅助选择培育高繁殖率猪的品种或品系提供依据。试验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了安徽4个地方品种猪(安庆六白猪、皖南黑猪、皖南花猪、定远黑猪)OB基因第2、第3外显子的多态性,同时探讨该基因对安徽4个地方品种猪产仔性能的效应。结果显示:①安徽4个地方品种猪的OB基因外显子2上没有检测到多态性突变位点,而在外显子3上两对引物的扩增片段均存在多态性突变位点;经克隆测序分析发现,外显子3在3 469 bp处存在T→C突变,在3 714 bp处存在G→T突变,但这两个突变位点均属于同义突变。②T3469C突变位点上检测到AA、AB、BB 3种基因型,其中安庆六白猪、皖南黑猪、皖南花猪与定远黑猪等位基因A基因频率分别为0.617 6、0.637 3、0.527 3、0.609 6;G3714T突变位点上检测到CC、CD、DD 3种基因型,其中安庆六白猪、皖南黑猪、皖南花猪与定远黑猪等位基因的C频率分别为0.705 9、0.578 4、0.663 6、O.637 0;A、C等位基因占主导地位。③最小二乘分析表明,T3469C和G3714T位点上3种基因型对4个地方品种猪在头胎产活仔数和经产产活仔数上的效应均为BB>AB>AA、DD>CD>CC。初步推断OB基因可能是影响安徽地方猪产仔性状的候选基因之一或该基因与主基因相连锁,因此可以用该标记位点对安徽地方猪产仔性状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