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简要分析建筑施工中各种裂缝形成的原因,各种形态裂缝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对施工裂缝的技术方面处理。  相似文献   

2.
董强 《现代农业科技》2010,(21):291-292
分析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阐述了预防裂缝产生的措施,以期为防止混凝土裂缝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裂缝储层的地球物理识别和预测是世界前沿性研究课题。对于脆性岩层来说,构造作用是控制裂缝形成的主要因素,它控制了裂缝的产状、规模,同时构造运动的期次控制着裂缝形成的期次。应用地震资料方向加权相干结果进行统计以制作地震玫瑰图,并沿层面进行有规律的分析帮助得出层面上有关裂缝方向性和发育密度的特征规律,对无井区域进行裂缝预测,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砌体结构裂缝经常出现在砌体结构建筑物中,其使建筑物功能降低、使用年限缩短、抗震能力下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及其正常使用。为应对砌体建筑结构房屋堵体裂缝的产生,针对八字形裂缝、倒八字形裂缝、水平裂缝、垂直裂缝、X形裂缝等常见的裂缝类型及引起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总结各类裂缝形式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分析结论墓础上结合裂缝发展严重程度,提出形成裂缝主要原因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明渠套衬裂缝成因较多,在高寒地区冻胀是形成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因素。作者就引大工程总干渠明渠套衬裂缝处理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1#、2#泄洪洞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同部位、不同厚度的混凝土因不同原因产生不同类型的裂缝缺陷。文章根据混凝土施工过程、裂缝的特征参数及结构特定,分析各类裂缝形成的原因,对裂缝进行分类,并提出不同类型裂缝的处理方案,经分析,处理效果良好,可供同类工程问题参考。  相似文献   

7.
作为锯材表面常见缺陷的裂缝和孔洞,其共同特点在于所在部位厚度尺寸相较于正常材而言要小. 利用激光扫描技术形成了待检测材面的轮廓信息,把激光位移传感器输出的轮廓距离信息转换成图像的灰度值而形成轮廓图像. 根据裂缝和孔洞缺陷的形状特征,在统计的基础上提取了裂缝和孔洞缺陷的4个识别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用于裂缝和孔洞缺陷识别的8条规则. 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基于激光扫描成像技术的锯材裂缝和孔洞缺陷的视觉识别系统不仅可以正确表征裂缝和孔洞等厚度缺陷信息,而且能够精确地定位和分类上述缺陷.  相似文献   

8.
以平朔安家岭煤矿露井联采区为例,针对露井联采区西排土场顶部平台沉陷进行实地调查,利用CorelDraw制图软件测算样地内裂缝面积,从裂缝总面积,裂缝占样地面积比两方面进行比较,并从矿区地质构造、排土场构造、采掘工艺三方面对形成沉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沉陷和裂缝情况很严重,排土场地质构造比较简单易形成裂缝;其非均匀沉降及综采放顶采煤方法扰动剧烈,导致地表沉陷。最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防治措施和补偿机制,为今后的复垦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和类型;减轻温度应力可以有效防止裂缝,需注意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并就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其他措施以及混凝土的早期养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大量实践表明,混凝土工程中出现裂缝问题不可避免,裂缝的生成不仅会影响水利工程的使用功能,也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一般而言,微裂缝即裂缝程度很小对混凝土的防渗、承重及其他功能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但在受到外部因素作用后,微裂缝就会不断扩宽,逐渐形成可造成严重危害的大裂缝。因此,对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相应措施,对保证水利工程质量,提高其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地下室裂缝问题进行相关探讨。地下室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的变形变化受到约束作用而产生的,引起变形变化的原因主要有温度变化,对形成地下室收缩裂缝的桩底板等的约束作用和构件的自约束应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了由温度引起的裂缝,并提出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深地区超深层储层埋藏深,地层条件复杂,网状缝-垂向缝发育,为裂缝-溶蚀孔型储层。在裂缝型储层中,裂缝不仅是油气的储存空间,更是油气的渗流通道,因此裂缝识别对储层评价至关重要。从裂缝形成机理出发,结合高压岩心试验,研究了一套针对克深地区致密砂岩储层裂缝识别的方法,即利用岩心试验方法得到视裂缝孔隙度和视裂缝渗透率,并与常规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行拟合,得到视裂缝孔隙度和视裂缝渗透率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成像测井资料识别结果符合率为75%,说明该方法在评价致密砂岩裂缝型储层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的多项复合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中本身变形和约束等一系列问题,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微裂缝通常是一种无害裂缝,对混凝土结构的承重、防渗及其他功能不会产生大的危害。但严重的裂缝将直接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已成为水利工程建设中人们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土建工程规模正在不断的扩大,土建工程的设计结构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但是在实际的土建工程施工中,出现最多并且最难解决的就是裂缝问题,裂缝的出现会对土建工程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而裂缝的形成原因较多,控制难度较大,这就需要在对土建工程裂缝的出现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设计和施工等两个方面来对土建工程的裂缝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得到有效控制,针对桥梁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特点,通过对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机理分析研究,认为混凝土内外温差、自身约束和外部约束共同作用产生的温度应力是形成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并从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提出了控制措施,并对温度裂缝的处理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水平井暂堵转向酸压是通过使用暂堵剂临时封堵压裂裂缝,强制流体转向形成新的裂缝来达到最大限度沟通有利储集体,从而提高储层动用程度和单井产量的工艺技术。由于缺乏系统的技术评价手段和方法,暂堵转向是否形成新的裂缝,多次暂堵是否能够形成多条新裂缝,如何对暂堵转向酸压工艺进行优化等疑问一直困扰现场。针对上述问题,采用耐温耐酸型示踪剂开展水平井暂堵转向酸压示踪剂产能监测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密集监测返排初期不同示踪剂浓度变化,可以分析判断暂堵转向有效性,解决了油田现场暂堵转向工艺监测问题,为暂堵转向酸压级数与后期产能分析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沥青路面会因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比如桥路接缝处或施工缝处易出现裂缝,又因过往车辆反复的碾压,也加剧着沥青路面的损坏。因此,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形成的原因进行研究及对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对应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应调研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温度情况;其次,应对这个区域的车流量和车辆类型和行车状况进行相对应调查,以便准确找出路面出现裂缝的原因并采取有效预防路面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铁路混凝土工程出现结构裂缝的现象时有发生,它的形成受多方面影响,裂缝的出现对工程的美观程度、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都有较大影响。要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提高铁路质量水平就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可以通过改变混凝土配比方案和提高施工水平来实现。本文从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解决方案展开探讨提出笔者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多年的勘探实践发现,辽河油田静北潜山存在多套裂缝发育带,形成裂缝型基岩油气藏。裂缝的存在会导致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改变,引起其地震响应随方位的变化,因此在实际勘探中,可以利用叠前地震资料进行储层裂缝的预测。介绍了地震资料叠前裂缝预测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流程及其在静北潜山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静北潜山裂缝发育区主要集中在南部的构造高部位,通过与实际资料的符合度分析,验证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从而为辽河油田基岩油气藏勘探储备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由于地基不均匀下沉和温度变化的影响,以及墙体局部受压承载力不足等原因,、常使砖墙表面产生一些不同性质的裂缝。砖混结构由于地基不均匀下沉或温度变化引起的一般性裂缝(除严重开裂外)不危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致使这类裂缝屡有发生,形成隐患,当在地震或其他荷载作用下,容易引起提前破坏。故对此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采取措施,减少和防止裂缝的产生。对于墙体因局部受压承载力不足引起的裂缝,则必须高度重视,一旦裂缝出现,有可能导致墙体的倒塌破坏,后果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