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青铜峡灌区氮素流失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农业非点源污染氮素流失难以监测控制的具体特点,基于单元负荷分析,提出了负荷贡献率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灌区氮素流失估算模型;利用青铜峡灌区2005-2006年灌溉周期灌排水质监测试验资料,对灌区年氮素流失总氮、硝氮和铵氮流失3种形态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青铜峡灌区年流失总氮4.11×104t、硝氮2.85×104t、铵氮0.55×104t,铵氮和总氮分别是黄河干流区间点源污染负荷的0.28、1.52倍,对黄河干流水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基于Visual Basic 6.0和Office办公软件中的Excel和Access,开发了由干渠用水量管理系统、支渠用水量管理系统和水费计算管理系统组成的宁夏青铜峡灌区用水管理系统。该系统集成了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库管理、干渠用水量管理、支渠用水量管理、水费管理、系统维护等功能,于2004年在青铜峡灌区应用1年来,运行稳定可靠,解决了该灌区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了灌区的自动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当前灌区水循环演变规律研究已经成为研究区域水循环过程的热点。选取蒸散量、降水量、引水量和排水量等对地下水系统有直接影响的因子,分析其变化趋势,对于查明青铜峡灌区水循环因子的演变规律,缓解各种水问题至关重要。结果表明:从2000年以后,青铜峡灌区蒸散量、引水量、排水量明显减少。原因是从2000年开始,青铜峡灌区开展了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从灌区水资源角度出发,提出灌区"资源型"真实节水量估算方法,分析计算了青铜峡灌区综合节水措施作用下的取水节水量和资源型真实节水量.计算得出,青铜峡灌区取水节水量为13.23亿m3,"资源型"真实节水量为6.54亿m3,相当于灌区取水节水量的49.43%.结果表明:在节水条件下,衡量青铜峡灌区的节水效果宜采用"资源型"真实节水量,因为只有"资源型"真实节水量才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对青铜峡灌区世界银行加强灌溉三期农民用水者协会(Water Users Association,WUA)项目的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层次分析.通过定性指标的量化,利用层次分析法(Anjalytic Hierachy Process,AHP )建立了综合考虑农民用水者协会的政策环境评价、灌溉效果评价、实施评价、社会效果评价和可持续性后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综合评价模型,对青铜峡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的成效进行了目标评价值计算,其结果可以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青铜峡灌区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三期WUA项目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对青铜峡东干渠灌区的灌溉用水管理损失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灌区用水管理损失的因素有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水费,水价政策,农耕技术与种植结构等。由此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用来提高本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8.
通过固定监测点开展松阳县土壤养分数据的汇总与分析。以2015年监测的土壤养分含量,与设点之初(2009年)土壤养分结果相比较,分析松阳县水稻田土壤养分变化的规律和特征,为面上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爱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980-5982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结合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位山灌区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和时间变化特征,通过对土地利用的动态分析,把握位山灌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反映区域内土地资源的特点,为区域土地资源科学管理及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稻田土壤防渗保水剂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田施用土壤防渗保水剂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田在施用防渗保水剂后,水稻除了产量性状外其他生物学性状均未发生改变,可以作为一项节水增效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大型径流场研究太湖地区稻季氮素的径流排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准确评价稻季氮素径流排放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建立一面积为714m^2的大型径流场。通过测定降雨、灌溉输入氮量以及稻田径流氮排放量,研究在常规施肥、灌溉条件下太湖地区乌栅土上稻田施氮肥对水体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季径流氮中主要为溶解无机氮,所占比例达69.2%~91.4%,颗粒氮、溶解有机氮比例很低;氮素径流排放主要发生在苗期,稻季后期排放量较少;径流氮排放量低于降雨和灌溉氮素输入量,用较高氮浓度水体灌溉稻田可能是减少周围水体氮总量的有效方法;与同期进行的原状土柱试验比较发现,将田埂高度由6cm增加到8cm,稻季径流量和氮素径流排放分别降低73.4%和约90%。降雨输入氮在研究该地区水体富营养化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稻田控制排水对减少氮磷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面排水是稻田氮磷损失的重要途径。击溅侵蚀、排水沟坡面和沟底冲刷导致农田氮磷进入地表径流。控制排水可减少地面排水量和排水中氮磷浓度,尤其是降低径流中氮磷浓度,从而减少稻田氮磷损失。土壤颗粒沉淀、硝化、反硝化反应以及作物吸收是排水中氮磷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通过控制涝水在稻田和排水沟中的滞留时间,增加排水沟口溢流堰高度,降低径流水力坡度和挟沙能力是控制排水的主要手段。最后提出了稻田控制排水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稻田中氮素流失的田间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海青浦农田水利试验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淹灌稻田在排水条件下的氮素流失规律。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氮素运移与转化的数学模型,对氮素的淋失动态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表明, 淹灌稻田的淹水层和剖面土壤溶液中氮素的主要形态为NH4+ - N; 施肥后淹水层中氮素浓度衰减呈指数消退; 水稻生长期间, 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是气体损失,而淋失量相对较小。氮素损失与农田灌溉排水条件有关,因此应合理进行水位管理与调控。  相似文献   

14.
为了节约农业生产的成本,减少肥料的损失,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明确水稻因控水管理造成的氮素流失数量。进行了水田氮肥损失研究,试验结果表明:2010年水田放水2次损失纯氮为37.8 kg/hm2,占投入总氮量的16%。因此,建议农业生产中尽可能地减少放水次数。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大安灌区土壤中氮素迁移规律,利用项目组在该区采集的典型土样,进行了室内土柱淋溶试验.根据该区现有的灌施方式,确定了本次试验方案.利用试验获得了不同土壤剖面深处土样氮素的质量分数,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剖面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达到峰值时,其所在的土壤剖面深随灌施时间的延长,逐渐向下迁移.氮素在迁移过程中,土壤中铵态氮质量分数逐渐减小,硝态氮质量分数逐渐增大,铵态氮稳定性高于硝态氮.依据试验获得的灌施后土壤中铵态氮淋溶损失和硝态氮的累积规律,应合理控制灌施量,达到氮肥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沈阳市毓宝台灌区水田进行了三方面研究:彭曼-蒙特斯公式水田需水量的计算、水田渗漏量的试验和计算、水田土壤部分物理性质指标测试。最后得出沈阳市毓宝台灌区的水田需水量、渗漏量和耗水量结果,为沈阳灌区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水稻田面水中氮磷素的动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31  
采用独立排灌系统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水稻田面氮素、磷素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分次施肥后的次日,田面水中氨氮、总氮浓度明显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氮素浓度下降很快。特别是第1次施氮后第9d,各处理氨氮浓度分别为施后第1d浓度的1.19%~2.70%,全氮则变为6.03%~18.74%(对照N-I除外)。氨态氮/全氮比值也呈类似趋势,相比较而言,硝态氮含量要远远低于氨氮,最大值为2.07m g·L-1。同时还表现出不同的趋势,其峰值在第3d出现。另外,不同的施氮量的作用下,等量的磷肥所产生的田面效应表现不同,且大体表现为施氮量多者,田面水磷含量也相应多的现象。从环境污染角度考虑,控制氮素、磷素田面流失主要时期为施肥后1周内。  相似文献   

18.
用乙炔还原法研究吉林延边地区与北京两个不同生态区稻田异养固氮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两地稻田根际土乙炔还原活性(ARA)均在分蘖期及抽穗期出现高峰,并前期高峰比后期高峰高。北京稻田根系 ARA 也与根际土同步出现两次高峰,但前期高峰低于后期高峰。延边稻苗根系和两地茎基部 ARA 只有抽穗的一次高峰。延边稻田茎叶 ARA 有明显的单峰变化,而北京稻田则极微,这与两地空气湿度差异一致。在 ARA 高峰期两地相比,根系 ARA 较一致,根际土及茎部 ARA 以北京远高于延边,此现象又与两地气温差异一致。延边稻田土移至北京种稻时,各部位 ARA 变化趋势接近延边原地,而变化量则接近北京稻田。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施肥方式下稻田氮磷流失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3种不同施肥方式下稻田系统氮(N)、磷(P)流失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施用尿素和缓释肥的混施处理(MT)田面水中总氮(TN)和总磷(TP)平均浓度均为最高,分别为24.01和3.78mg/L,降雨产生径流时的N、P流失风险最大。整个水稻季,MT处理的N、P径流流失负荷分别为23.91和2.67kg/hm2,均为3种施肥处理中最高;MT处理的N、P渗漏流失负荷也为最高,分别为9.19和1.79kg/hm2。相对于MT处理,施用尿素和BB肥的无机处理(CT)及施用有机肥的有机处理(OT)能分别减少14.69%和29.18%的N总流失负荷及61.85%和68.97%的P总流失负荷。N、P的径流流失是稻田N、P流失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