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省有部分地區的耕牛,常在每年3—6月間,發生一種呼吸器官的疾病,病牛主要表現為聳鼻氣喘的特異性病狀,很類似河南省牛甘薯黑斑病中毒症,地方獸醫多以氣吼喘症稱之,過去因缺少系統的診斷,其病因為何,始終不明,多有診斷為牛出血性敗血症者,經56年和57年兩次診斷後,始確定為爛紅薯中毒症,茲將臨床觀察,人工發病試驗以及中藥治療試驗的結  相似文献   

2.
1.实验牛及山羊之症状饲给病甘藷后至外表可认症状之出现(流涎及呼吸困难),依饲给量量及饲给甘藷之病的程度不同,而有2—6日之潜伏期。最急剧的中毒例,在饲给后48小时即呈现呼吸困难(以54号牛及1号山羊为例)。实验牛双饲给病廿藷量及毒物注射量与发病及经过之关系如下。役牛:饲给量不详,第2日不食不欲,第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从1948年Middlebrook和Dubos二氏發表应用結核杆菌浸出物感作羊血球能与結核病人血清呈現特异性凝集反应以来。很多学者进行了追随試驗。Scott和Smith二氏用旧結核菌素感作羊血球,張学德氏用結核菌的純蛋白衍化物(P.P.D.)感作羊血球,以进行血球凝集試驗,都証明了这类試驗在結核病临床診断上是有一定价值的。但是各个研究者所得的結果都不完全一致。如Rothbard等及張学德氏研究的結果,  相似文献   

4.
自从布氏桿菌溶解素在兽医实践中应用以来,对于其准确度曾經作了不少研究,一般均认为其检出率尚未能如理想之高。其后,Юсковец氏因鉴于結核菌素双重皮內試驗可以提高其检出率,曾倡議布氏桿菌溶解素亦行双重皮內試驗,以提高其准确性。此一倡議經Сотников氏(1953)的采納并具体应用于羊羣之检疫,結果証明效果較好。此后,就有了許多类似的报告。例如Харисов氏(1956)进行326只綿山羊的检疫,結果第一次注射检出病羊46只(14.1%),而第二次又检出了36头(12.85%)。并发現第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牛奶公司所屬某些牧場在1956年10月4日至10月13日期間,曾先後有15頭乳牛罹病,症狀劇烈,結果8頭死亡,7頭經治療後,恢復健康。在經過臨床診斷、治療、屍體剖解和甘藷的檢疫後。確診為甘藷黑斑病中毒。今摘要報告如下: 發病經過 1956年9月29日至10月2日期間,曾飼餵有黑斑的甘藷,至10月4日開始有乳牛發病。今將有記錄的13頭乳牛經過情况,列如表1:  相似文献   

6.
由于我們看到“畜牧与兽医”总第49期由張敬同志著的使不妊乳牛泌乳的介紹后,觉得这个試验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因此我們把这个試验作为我们的一个試驗田,仅仅在七十五天当中就获得了結果,今把全部过程介紹如下: 試驗牛的选擇:牛号,23894 品种:荷兰,1953年12月14日出生。病史:自1956年2月4日产第一胎犊牛后至今未妊,产奶537天,泌乳量5,344.5公斤,在300天的泌乳量是3,553.5公斤。試驗日期:1958年3月13日試驗前的檢查:各系統均正常,呼吸18次,脉膊60  相似文献   

7.
奶牛黑斑病甘薯中毒,是由于奶牛食人大量的黑斑病甘薯或患黑斑病的薯秧苗而引起的。特征是消化障碍和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及间质性肺气肿,后期出现皮下气肿。典型症状是出血性胃肠炎和气喘,故又有牛喘气病之称。  相似文献   

8.
猪对甘薯黑斑病自然中毒的病例很少,所以在国內、外文献上很少报道毡咀V胰墒显貌「适碇鲆杭熬凭鲆浩は伦⑸浼彝谩⑿“资蟆⒑衫贾怼⑴:蜕窖蚪卸玖υ囼?均引起中毒之典型病例,其所发生的症状与飼喂試驗所发生者相类似。至于甘薯病斑对猪的中毒致病問題,也研究的很少。因此从临床上,探討甘薯黑斑病对猪的中毒病例,进一步揭示甘薯黑斑病对猪的致病毒  相似文献   

9.
随着甘薯的收获,常见有各地牛、猪、鹿等黑斑病甘薯中毒的报道,生产中应密切注意其防治。一、 病原甘薯感染了黑斑病真菌后,其表面干枯形成黑色凹斑,味苦,这种有毒的苦味物质称为翁家酮(ipomoeamaron),其化学成分为C15H22O3 ,属于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它的横切面可深达2~3cm内部干硬,浅黄色,与空气接触后变为黑褐色,人畜吃后均可中毒。事实证明,用煮有黑斑病的甘薯喂猪,无论生喂或熟喂,都能引起中毒。甚至发霉变黑的甘薯干做成酒,其酒糟喂猪引起中毒也有发生。二、症状张口喘气,鼻翼煽动,伸颈,…  相似文献   

10.
布氏桿菌19号菌种是弱毒菌种,目前在世界各国已广泛地用来免疫牛只以預防布氏桿菌病,已获得良好的效果。我們所保存的19号菌种,是解放前遺留下来的,由于保存混乱,未曾作过系統检查,其历史已无从查考。1953年我們从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获得該菌种后,作了較系統的检查,首先是进行变异型的检查,挑选其中典型的S-型,除去R-型,然后再检查其一般的特性及对动物的測定,以确定其毒力及免疫力。在1954年来一般特性的检查与毒力試驗已經获得初步結果,証明該菌种是弱毒19号菌种,至1955年对試驗动物的免疫力測定亦告結束,并且証明該菌  相似文献   

11.
奶牛黑斑病甘薯中毒是由于奶牛采食了一定量的黑斑病甘薯或黑斑病甘薯的秧苗而引起的中毒。其主要特征为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及间质性肺气肿,后期引起皮下气肿。1病因甘薯由于贮藏不当,因甘薯黑斑病菌作用而引起表面出现黑褐色斑块,变苦变硬等,称为黑斑病,食用黑斑病甘薯可引起  相似文献   

12.
<正>1病因黑斑病甘薯的病原菌寄生在甘薯上,使甘薯表面产生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黑褐色烂斑点,牛吃了这些病薯块及其加工副产品而发中毒病。2毒理黑斑病甘薯被牛采食,经小肠吸收,作用于延脑,使呼吸机能紊乱,造成呼吸运动失调,呼吸困难;同时,也作用于大脑,使大脑皮层机能紊乱、迷  相似文献   

13.
<正>1病因黑斑病甘薯的病原菌寄生在甘薯上,使甘薯表面产生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黑褐色烂斑点,牛吃了这些病薯块及其加工副产品而发中毒病。2毒理黑斑病甘薯被牛采食,经小肠吸收,作用于延脑,使呼吸机能紊乱,造成呼吸运动失调,呼吸困难;同时,也作用于大脑,使大脑皮层机能紊乱、迷  相似文献   

14.
內蒙古×××牧場位於自治區東部。1955年在第一分場養山羊及綿羊共約一千二百頭。羊群時常有發生流產情况。該年秋季曾進行一次布氏桿菌試管凝集試驗,結果確定為陽性者56頭。該場職工中亦曾有類似布氏桿菌病之病人發生。同年92人採血進行凝集試驗,發現有9人為陽性,其中有5人並呈現明顯之臨床症狀。除病人送醫院進行治療外,羊群開始分群隔離,並繼續進行檢疫。  相似文献   

15.
我場一分場第六中隊於1957年12月12日開始利用患有黑斑病之勝利100號甘藷磨粉,將所得之粉渣粉漿飼喂牲畜。自12月18日牛隻開始發病,至12月22日先後發病13頭(黃牛8頭,水牛5頭),其中死亡斗頭(黃牛3頭,水牛1頭),發病率達40.63%,死亡率佔發病率的30.77%。  相似文献   

16.
甘薯黑斑病菌是一种死体寄生的霉菌,常寄生于甘薯的表层组织,使该部的外皮干涸,呈凹陷的黑褐色斑,并发出特异臭气和苦味。这种苦味物即本菌产生的毒物。该毒素耐高温,一般煮沸20分钟不被破坏。牛吃了黑斑病薯就会中毒发病。病牛表现呼吸  相似文献   

17.
牛甘薯黑斑病中毒,是牛误食患有黑斑病的甘薯引起的一种以气喘为主的中毒性疾病。该病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多见的中毒病,特别是在春季农民下种甘薯时,耕牛误食烂甘薯时易发本病。一旦发病,如果治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对,死亡率很高。笔者多年来结累了一定的治疗牛甘薯黑斑病中毒的经理,现举1例叙述如下: 1996年3月28日,德江县城北有一农户  相似文献   

18.
<正>牛甘薯黑斑病中毒是由于牛吃进一定量有黑斑病的甘薯后,发生以急性肺水肿与间质性肺泡气肿、严重呼吸困难以及皮下气肿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俗称牛喘气病、牛喷气病。  相似文献   

19.
黑斑病甘薯引起牛羊中毒的报导较多,1953年底在河南开封通许县对牛的中毒调查中,已发现有病甘薯(红薯)对猪可引起中毒。但黑斑病甘薯喂猪引起中毒的报导则不多,1959年上海报导(朱飞)关于猪的黑斑病甘薯中毒的临床及病理经过在综合治疗中应用了中药治疗。我们于1976年底在基点  相似文献   

20.
(一)采食黑斑病甘薯中毒 1.发病原因。甘薯黑斑病是一种甘薯霉菌感染。甘薯的裂口处、遭受虫害的地方,容易受到霉菌的污染,受到霉菌侵害后,出现暗黑色烂斑,有苦味和臭味。甘薯醇、甘薯宁和甘薯酮是其主要有毒成分。毒素可溶于水并且对高温耐受性很强。有些养殖户,怕浪费或不注意,将带病的甘薯用来饲喂牛,导致牛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