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香蕉、番茄施用BB肥的肥效及其配方鉴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水稻、香蕉、番茄适宜的用氮量与氮磷钾配方,应用不同配方的BB肥添加氮、钾成分组成配方组合,对3种作物进行肥效与配方鉴比试验。结果表明,在速效钾含量比较丰富的水稻土,水稻以每公顷用氮(N)142kg,N:P2O5:K2O=1:0.54:0.58为佳;在速效钾含量丰富的灰泥田,对耗钾量大的香蕉,以每公顷用氮459kg,N:P2O5:K2O=1:0.50:2.45为佳;在速效钾含量缺乏的灰埭田,番茄以每公顷用氮504kg,N:P2O5:K2O=1:0.47:2.72为佳。  相似文献   

2.
施肥对盆栽紫花苜蓿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盆栽苜蓿实施不同的施肥处理,研究施肥对紫花苜蓿产量和营养吸收规律的影响。对苜蓿3年的产量进行分析可知苜蓿产量与年限呈指数函数y=18.4596e^04359x,R=0.9984增长;通过建立磷、钾肥与产量的回归方程,预测每盆施重过磷酸钙5.089g,硫酸钾2.584g,产量最高为每盆36.734g;当苜蓿产量最高时,其体内氮、磷、钾含量N:P2O5:K2O=1:0.264:1.434。对3年生苜蓿氮、磷、钾的吸收量进行分析,建立磷、钾肥与氮吸收的吸收曲线方程,预测每盆吸收重过磷酸钙4.452g,硫酸钾2.365g,氮吸收量最高1.156g;同时还建立磷、钾肥与磷吸收的吸收曲线方程,预测出每盆吸收重过磷酸钙5.990g,硫酸钾4.354g,磷吸收量最高0.124g。  相似文献   

3.
肥料不同配比对水稻产量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为了指导水稻生产合理施肥,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磷、钾、硅锰、有机肥配合施用对水稻养分迁移、光合特性、籽粒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硅锰、有机肥配合施用能促进水稻氮、磷、钾的吸收、转运、累积,提高籽粒氮、磷、钾含量及籽粒粗蛋白质含量;氮、磷、钾、硅锰、有机肥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有效穗、每穗实粒数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赵翠芳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4):42-43,107
在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前甸镇开展了水稻“3414”试验,研究水稻在不同水平配比时的产量效应及最佳施肥量、最高施肥量。结果表明,本地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的含量为10.05kg/667m^2,P2O5含量为7.26kg/667m^2,K2O含量为5.23kg/667m^2,最高施肥量分别为:N为13.43kg/667m^2,P2O5为7.31kg/667m^2,K2O为8.78kg/667m^2。  相似文献   

5.
龙岩市水稻土主要肥力性状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420个耕层土壤样品对龙岩市水稻土进行农化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全市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36.3g.kg^-1,1.47g.kg^-1,30.1mg.kg^-1、94mg.kg^-1,均高于土壤养分的营养临界指标,但全市速效钾属缺级(5级)的稻田面积比例大,且较严重,其它各养分缺乏面积亦有一定比例,与20年前的第2次土壤普查相比,全市水稻土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有显著提高,尤以有效磷含量明显增加,而土壤PH值下降,酸化日趋严重,其有机质,有效 磷,速效钾含量的提高及PH值的下降均集中表现在潴育型和渗育型水稻土上。  相似文献   

6.
在该试验条件下,对3种氮(纯N)、磷(P2O5)、钾(K2O)不同含量的50%高氮免追水稻专用肥进行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50%高氮免追水稻专用肥,水稻生育期延后;施用50%(含氮30%、磷9%、钾11%)和50%(含氮28%、磷11%、钾11%)两种高氮免追专用肥,水稻群体干物质积累量较大、增产较为明显,公顷产量分别为9238.5kg、9345.0kg,与常规施肥相比分别增产4.9%、6.2%,公顷纯效益分别为475.65元、720.75元。  相似文献   

7.
覆膜花生氮、磷、钾适宜施用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3417”平衡施肥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地膜覆盖栽培条件下的花生氮、磷、钾适宜施用量。结果表明,花生获得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N123.84kg/hm^2、P2O 563.96kg/hm^2、K2O 197.56kg/hm^2,氮、磷、钾比例为1:0.516:1.595;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施用量为N80.13kg/hm^2、P2O5 68.47kg/hm^2、K2O 163.82kg/hm^2,氮、磷、钾比例为1:0.854:2.044;  相似文献   

8.
氮磷钾配比及氮用量对水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为了给水稻高蛋白、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问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及氮用量对水稻光合特性、养分吸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荐配比(N,P2O5,K2O的质量比为206.3:105:180)和氮低量配比(N,P2O5,K2O的质量比为186.3:105:180)两处理能显著提高水稻乳熟前、后期功能叶净光合速率,促进叶肉细胞的羧化效率,提高CO2的同化速率,促进水稻对氮、磷、钾的吸收,早、晚稻产量高低依次均为推荐配比处理、氮低量配比处理、氮高量配比处理.和对照相比,早稻增产幅度为8.2%~12.0%,晚稻增产幅度为3.7%~12.1%.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洪泽县水稻适宜磷钾肥施用量,在9个乡镇21个试验点进行了水稻“3414”不完全试验.根据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拟合分析结果以及土壤磷素、钾素相对产量与土壤磷、钾含量的一元一次拟合分析结果,确定洪泽县水稻比较适宜P2O5用量为60 ~75 kg/hm2,K2O用量为75 ~ 90 kg/hm2.土壤有效磷丰富、中等、低、缺乏指标分别为>18.0 mg/kg、18.0 ~ 12.0 mg/kg、12.0 ~6.0 mg/kg、<6 mg,/kg,土壤有效钾丰富、中等、低、缺乏指标为>170.0 mg/kg、170.0 ~ 125.0 mg/kg、125.0 ~80.0 mg/kg、<80.0 mg,/kg.  相似文献   

10.
水稻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之一,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特别是化肥施用结构不合理,重施氮肥轻施磷钾肥,重大量元素轻微量元素,重无机肥料轻有机肥料,另外氮肥过量施用,利用率偏低. 一、需肥规律:一般每生产稻谷100公斤需氮(N)1.6~2.5公斤、磷(P2O5)0.8 ~ 1.2公斤、钾(K2O)2.1~3.0公斤,氮、磷、钾的需肥比例大约为2∶1∶3.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在两个氮素水平下杂交水稻施钾的增产效应.结果是:攀西稻作区稻田普遍缺钾,施钾有显著的增产效应,但过量施钾会降低稻谷产量,稻谷产量与施钾量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施钾可增大叶面积和干物重,提高实粒数、结实率与千粒重,但过量施钾及施氮则有一定的负效应.施钾对有效穗数无影响。在攀西稻作区,经济上的最佳施肥量为:N150kg/ha、K_2O117.9kg/ha,稻谷产量可达11196.7kg/ha,氮、磷、钾三要素之比是2:1:1-2.  相似文献   

12.
开县厚坝镇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重庆市开县厚坝镇通过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宄了在紫泥田田中配施不同的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采表明,氮磷钾三要素对株高、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影响较大,对穗长、结实率影响不大。根据回归模型得出:水稻最大产量配方方案为施氮、磷、钾分别为10.0kg/667m^2.9.0kg/667m^2、4.5kg/667m^2。可使水稻产量达到629.57kg/667m^2;最佳经济效益方案为施氮、磷、钾分别为10.0kg/667m^2、9.0kg/667m^2、0kg/667m^2,可使产量达到600.12kg/667m^2;适用配方方案为施氮、磷、钾分别为12.5kg/667m^2、4.5kg/667m^2、7.5kg/667m^2。可使产量达到586.13kg/667m^2。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氮、磷、钾、硅配比和密度对水稻99x-01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钾、硅配比和不同密度对水稻99x-01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P2O5:K2O:SiO2为1:0.5:0.5:0.2的配比和25cm×25cm密度移栽的处理组合经济性状最优,产量最高,是理想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4.
氮磷钾不同配比对高梁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计氮、磷、钾14种不同肥料配比试验结果得出:合理的氮、磷、钾不同肥料配比为N12kg/667m^2,P2O58kg/667m^2,K2O14kg/667m^2中量施肥水平,其N:P2O5:K2O=1:0.7:1.2时,高粱籽粒产量为435.1kg/667m^2,产值为1153.0元/667m^2。纯收入为950.3元/667m^2。净产投比为4.69:1;肥料利用率分剐为氮30.96%,磷9.80%,钾为16.33%。  相似文献   

15.
建水蔗区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对建水蔗区92份土样的分析研究表明,建水蔗区土壤大部分呈微酸性和酸性,有机质含量适中;氮、磷含量偏低,速效氮含量适中,有效磷含量极为缺乏,钾含量适中,有效钾含量较高;有效铜和有效锰含量丰富,有效锌极为缺乏。依据建水土壤基础养分,分析提出两类甘蔗专用复混肥配方模式,既基肥型N∶P2O5∶K2O=12∶18∶10,新植蔗底肥施用复混肥600 kg/hm2;追肥型N∶P2O5∶K2O=28∶12∶5,追肥施用750~1050 kg/hm2,其中高产田施下限,低产田施上限。  相似文献   

16.
钾是水稻营养三要素之一。每生产100千克稻谷,大约需要氮1.7千克~2.5千克,磷0.9千克~1.3千克,钾2.1千克~3.3千克,所需氮、磷、钾的比例为1:0.5:1.3。可见,水稻对钾的需要量比氮、磷还多,仅靠土壤中的钾,往往满足不了水稻的需要。近些年来,由于有机肥料投入量逐渐下降,缺钾面积逐年扩大,缺钾已成为影响粮食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水稻"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良芳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4):81-84,112
通过“3414”水稻肥效试验,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N193.5kg/hm^2,P2O5 100.5kg/hm^2,K2O7 5kg/hm^2和最佳产量8749.5kg/hm^2。综合分析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并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推荐贵池区合理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180kg/hm^2、90kg/hm^2、75kg/hm^2。  相似文献   

18.
西昌市高枧乡水稻氮磷钾“3414”肥料效应模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414”设计方案是吸收回归最优设计处理少、效率高的优点,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推荐采用试验方案。本文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以“Ⅱ优838”杂交水稻品种为材料,在全市大宗土壤上进行氮、磷、钾肥料效应田间试验。采用肥料效应函数法原理进行回归模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西昌市高枧乡水稻产量(Y)与氮(N)、磷(P)、钾(K)肥料效应回归模型为:Y=7426.73+14.87N+32.79P+35.47K+0.12NP+0.09NK-0.19PK-0.16N^2-0.11P^2-0.14K^2。通过微分法求得:N=117.1139kg/hm^2、P205=166.2749kg/hm^2,K2O=51.1646kg/hm^2时水稻产量最高,为12092.62kg/hm^2;氮磷、氮钾、磷钾与产量(Y)存在脊背型关系,二者施用量配合适宜时有利于提高产量;氮、磷、钾施用量与水稻产量(Y)存在显著的上抛物线关系。  相似文献   

19.
苏北潮盐土地区水稻磷钾肥料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10~2011年水稻"3414"磷钾二因素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苏北潮盐土地区在土壤有效磷达到12.5 mg/kg、速效钾达到86.6 mg/kg时,水稻施用磷、钾肥增产效果不显著;增加用量后会使其当季利用率降低。推荐本地区(土壤有效磷达到12.5 mg/kg、速效钾达到86.6 mg/kg时)水稻磷(P2O5)、钾(K2O)的施用量分别为45 kg/hm2和22.5 kg/hm2,全部一次性基施。  相似文献   

20.
水稻、玉米、甘蔗同属禾本科作物,对氮、磷、钾营养的需求特点基本相似。施用根据其营养需求特点研制的专用复混肥,能满足和适应作物生长发育对氮、磷、钾营养的需要。试验结果:在施用等量氮、磷、钾养分条件下,专用复混肥与进口复合肥、通用复混肥比较,水稻增产7.67%和11.50%,玉米增产7.48%和16.31%,甘蔗增产5.04%和8.28%;每hm^2水稻增收775.60元和916.20元,玉米增收758.80元和1270.40元,甘蔗增收931.44元和1087、02元;同时作物产品品质得以改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