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2.
3.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对其致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大豆疫霉根腐病菌(Phytophthora soja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活性对其致病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试致病性菌株在接种复壮后PG活性明显高于复壮前的PG活性;致病性菌株的PG活性显著高于非致病性菌株PG活性;受试菌株的PG活性均在培养后第7天达到峰值。综上所述,PG活性的高低与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致病力强弱有一定的关系,是该病菌的一种起致病作用的细胞壁降解酶。 相似文献
4.
5.
6.
7.
胡萝卜产业是萧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由于多年重茬种植,胡萝卜腐霉根腐病发生严重。该文选用烯酰吗啉、霜脲·锰锌、福·福锌、恶霉灵4种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恶霉灵、霜脲·锰锌、福·福锌适用于胡萝卜腐霉根腐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辣椒疫霉抗甲霜灵菌株的致病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实验室条件下诱导辣椒疫霉对甲霜灵产生抗性 ,然后测定所得抗性菌株和野生亲本型菌株对辣椒的致病力。结果表明 :辣椒疫霉易对甲霜灵产生抗药性 ,抗甲霜灵 (Mrt)突变株HF 1 T、LA 1 T和驯化 (Trt)抗性菌株HF 1 Y、LA 1 Y与其野生亲本相比 ,其对甲霜灵的抗性水平均在 5 0 0倍左右 ;在含甲霜灵的CA平板上 ,其抗药性较稳定 ;所得的抗性菌株无论抗性倍数多大 ,其对辣椒的致病力与其野生型亲本菌株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目的]探究安徽省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的游动孢子囊产量与对辣椒致病力的关系。[方法]采用液体培养的方法对采自安徽的56个辣椒疫霉进行游动孢子囊产量测定,分析游动孢子囊产量与致病力的相关性。[结果]安徽省不同地区的辣椒疫霉菌株在10%V8培养液中的游动孢子囊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辣椒疫霉的致病力与游动孢子囊产量呈正相关,但相关性较小(r=0.165,R2=0.027 2)。[结论]辣椒疫霉产孢性能较稳定,游动孢子囊产量与辣椒疫霉菌致病力的强弱相关性很小,认为不相关。 相似文献
13.
14.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病性鉴定方法及抗源筛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游动孢子根部接种法与下胚轴伤口接种法两种方法对大豆疫霉根腐病抗病性鉴定方法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游动孢子根部接种法比下胚轴伤口接种法筛选的抗源数量要多20%左右,增加大豆疫霉抗病育种的资源范围,同时运用游动孢子根部接种法进行了抗源筛选试验,初步证明游动孢子根部接种法的可行性,采用游动孢子根部接种法是一种理想的、容易操作的接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棉铃疫病菌的鉴定及致病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西省棉铃疫病菌的培养性状、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的研究,鉴定江西省棉铃疫病菌为PhytophthoraboehmeriaeSawada。致病力研究表明,棉铃疫病菌对棉铃的致病力强,对苎麻的致病力弱;不同的菌株对棉苗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棉铃疫病菌经反复接种棉苗和苎麻后,致病力会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6.
番茄颈腐根腐病是设施番茄冬春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严重威胁我国设施番茄的安全生产。近年来番茄颈腐根腐病在我国番茄主产区发生日益严重,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试验采集典型症状的发病植株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综合运用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致病性测定方法,确定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番茄颈腐根腐病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radicis-lycopersici,Forl)。之后利用分离的病原菌通过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结合抗性基因分子标记方法,对32个番茄商品种进行抗颈腐根腐病鉴定分析,结果显示有18个表现抗病,与分子标记Frl-ZL的鉴定结果一致,可用于番茄抗颈腐根腐病育种或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适合中国葡萄灰霉病菌致病力检测的方法以及合适的待测葡萄品种,采用菌丝块接种法和改良的保湿培养法,分别测定3个不同致病力类型的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菌株SDXL7 1、SDLK1 1、LNXCetz6 1对红提、青提、巨峰、紫奶、玫瑰香5个葡萄品种的致病力,并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均可引起5种葡萄发病,但致病力不同的菌株所致的平均病斑面积有明显差异,同一菌株在不同葡萄品种上的平均病斑面积也有明显差异。其中,巨峰和青提对灰葡萄孢霉具有较强抗性,红提和玫瑰香对3个灰葡萄孢霉菌株普遍易感,紫奶对菌株LNXCetz6 1具有较强抗性,但对另外两个菌株易感。试验结果为系统和全面地研究中国灰葡萄孢霉菌株的致病力分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朗伍德王莲腐霉叶腐病菌——旋柄腐霉(Pythium helicoides)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旋柄腐霉生长适宜温度为20~37℃,最适温度为28℃.同时,选择了4种对防治卵菌具有较高活性的杀菌剂(97.5%嘧菌酯悬浮剂、98%甲霜灵可湿性粉剂、96%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和96%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对旋柄腐霉进行抑菌活性试验.室内毒力测试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对旋柄腐霉都具有抑制作用,其中97.5%嘧菌酯悬浮剂和96%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效果较好,EC50值分别为0.450 4、0.639 8 μg/mL.进一步药效试验结果表明,96%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和97.5%嘧菌酯悬浮剂对旋柄腐霉引起的叶腐病的离体试验防效分别为80%和86.66%. 相似文献
19.
影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卵孢子生活力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某些大豆生产区,由大豆疫霉(Phytophthorasojae)引起的大豆根茎腐烂病是一种普遍流行的、极具破坏性的病害,病原真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在条件适宜时导致下一年大豆发生根茎腐烂。病原菌卵孢子也可以存在于患病种皮内,但其在病害循环中的作用还不清楚。卵孢子通常休眠一段时间后才萌发,这阻碍了大豆疫霉有性生殖后代毒性的遗传和变异研究。而研究的目的是寻找一种能够促进卵孢子在短时间内大量萌发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采用MTT染色法检测处理后的卵孢子的生活力。结果表明,卵孢子龄期、预处理温度、化学物质在某种程度上均影响大豆疫霉卵孢子的生活力。用0.4%的KMnO4处理45d龄期的卵孢子,或35℃下处理5d有利于卵孢子的萌动,H2O2、大豆根汁液和大豆根际土壤浸出液对卵孢子生活力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