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长期硅胶干旱的东亚砂藓(Racomitrium japonicum DozyMolk)、毛尖紫萼藓(Grimmia pilifera P.Beauv.)和山墙藓(Tortula ruralis Gaertn)3种藓类植物为材料,选取不同的时间梯度分别进行复水处理,测定相对水分含量、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等6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东亚砂藓的渗透调节物质修复-补偿能力较强,毛尖紫萼藓的抗氧化修复能力较强,山墙藓的保水能力较强;试验中所测的6种生理指标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3种藓类植物具有不同于其他植物的特殊抗旱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以滨州市城区地表葫芦藓和该市南部山区褐黄水灰藓为研究对象,测定了2种藓类配子体Cu、Pb、Zn、Cd等重金属含量,分析了城区不同生境葫芦藓配子体重金属含量差异以及不同海拔高度褐黄水灰藓配子体相关重金属含量的差异,以揭示2种藓类植物对Cu、Pb、Zn等重金属元素的吸附能力及空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葫芦藓和褐黄水灰藓这2种常见藓类植物可用于指示或监测该区域空气污染,尤其对近地表区域的空气重金属污染具有良好的监测与指示功能.  相似文献   

3.
旨在根据墙藓属2种藓类植物原丝体发育特征,探析其孢子萌发型与系统发育及生态选择的相关性。通过室内人工培养的方式,对墙藓属无疣墙藓(Tortula mucronifolia Schw?gr.)和中华墙藓(Tortula sinensia Broth.)2种藓类植物孢子萌发、原丝体发育及配子体发生过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藓类植物孢子均为壁外萌发;(2)无疣墙藓产生由短圆柱状细胞组成的丝状绿丝;中华墙藓产生块状原丝体和不发达的丝状绿丝体;(3)无疣墙藓和中华墙藓的配子体分别在绿丝体和轴丝体上分化产生。参照Nishida对藓类植物孢子萌发型的划分标准,墙藓属无疣墙藓和中华墙藓原丝体发育类型分别为真藓型(Bryum-type)和缩叶藓型(Ptychomitrium-type)。  相似文献   

4.
研究低温胁迫对毛尖紫萼藓、东亚砂藓生理生化特性,以及解除胁迫后生理生化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2种藓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上升;-20℃处理下,2种藓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其他低温胁迫下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上升;解除胁迫后,随恢复时间的延长,2种藓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额、电子传递效率显著上升,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显著下降;低温胁迫下,2种藓能通过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来提高植物抗逆性从而适应低温;在解除胁迫恢复过程中,2种藓类植物渗透调节物质及光合特性能够迅速恢复到正常生长状态,说明极端低温并没有对2种藓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2种藓类植物均能够适应极端低温。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我国东北地区藓类植物一个新纪录属——舌叶藓属Scopelophila(Mitt.)Lindb.及其2个种:舌叶藓S.ligulata(Spruce)Spruce和剑叶舌叶藓S.cataractae(Mitt.)Broth.。  相似文献   

6.
通过室内人工培养的方式,在微米量级下观察灰藓科灰藓属(Hypnum)灰藓(H.cupressiforme)、黄灰藓(H.pallescens)、多蒴灰藓(H.fertile),金灰藓属(Pylaisia)金灰藓(P.polyantha) 4种藓类植物孢子萌发和原丝体发育过程,详细记录其发育过程的性状特征。结果显示:(1)4种藓类植物的孢子均为单细胞,直径平均值为10~40μm。(2)黄灰藓孢子为壁内萌发,灰藓、多蒴灰藓、金灰藓孢子为壁外萌发。4种藓类植物发育初期均未出现初生假根,有次生假根出现。4种藓类植物在发育中出现了块状原丝体和丝状原丝体两种形态,其原丝体在发育初期均没有产生初生轴丝体,均是在原丝体发育后期,轴丝体由绿丝体分化产生。(3)参照Nishida对藓类植物孢子萌发和原丝体发育类型划分标准,对灰藓科4种藓类植物的原丝体发育特征进行归类分析,灰藓属黄灰藓原丝体发育类型为高领藓型(Glyphmitrium-type);灰藓属灰藓、多蒴灰藓,金灰藓属金灰藓3种藓类植物原丝体发育类型均为真藓型(Bryum-type)。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属于金发藓科小金发藓属的藓类植物——六棱金发藓(Pogonatum hexagonum Mitt)。本种在我国的首次发现,为研究我国藓类植物资源及其地理分布,增添了一份新资料。  相似文献   

8.
丛藓科植物重金属含量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秀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935-18937,18959
[目的]研究丛藓科植物重金属含量对环境的指示作用。[方法]选取Cu、Zn、Cd、Pb等主要重金属元素为营养富集指标,对河北省邢台太行山区丛藓科藓类植物体内及其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丛藓科植物小反纽藓、花状湿地藓和丛本藓对Pb、Cu、Cd、Zn有较强的吸收能力,植物体内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对环境污染具有指示和富集作用。不同丛藓科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能力有显著差异,其中花状湿地藓对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结论]丛藓科植物可作为环境指示生物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藓类植物对角倍蚜越冬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藓类植物是五倍子蚜虫越冬栖息吸食的场所。因此,藓类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培植方式、生态环境条件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倍蚜虫的生长。本以侧枝匐灯藓为冬寄主,研究了藓类植物对角倍蚜越冬生长的影响。试验表明:在藓正常生长的情况下,以一年生藓寄生角倍蚜存活率较高;无土植藓养虫又比有土植藓养虫活存活率高;室外有土植藓养虫和室内有土植藓养虫接种秋迁蚜的数量分别以3.0×10^4 ̄5.0×10^4头/m^2和1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树附生藓类植物的资源分布和物种多样性,笔者于 2019—2020年多次在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热带山地云雾林开展树附生藓类植物资源调查。在野外采集、标本鉴定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发现拟厚角藓属(Yakushimabryum H.Akiyama, Ying Chang, T.Yamag. & B.C.Tan)为海南藓类植物新记录属,狭叶拟厚角藓[Yakushimabryum tonkinense (Broth. & Paris) H.Akiyama]和散生细带藓[Trachycladiella sparsa (Mitt.) M.Menzel]为海南新记录种。笔者对新记录属和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特征图版,对生境以及地理分布等信息进行了介绍。新记录的发现丰富了我国和海南树附生苔藓植物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作者在整理吉林省和龙县甑峰山苔藓植物的标本时,发现了作为东北地区新记录的藓类植物——芽胞链齿藓河北变种(Desmatodon gemmascens(Broth.)chen var.hopeiensischen)。为研究我国藓类植物资源和地理分布增添了一份新资料。  相似文献   

12.
张春  张以忠  骆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161-11162
[目的]分析泥炭藓属植物5个种6个居群的酯酶同工酶,以期对泥炭藓属植物种间关系及种群保护等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泥炭藓属植物5个种6个居群的酯酶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酯酶同工酶带共6条,其中EST-1为泥炭藓属植物5个种所共有,是其特征带。泥炭藓有酶带2条,毕节采集到的卵叶泥炭藓有酶带4条,贵阳采集到的卵叶泥炭藓有酶带3条,加萨泥炭藓有酶带2条,多纹泥炭藓有酶带1条,尖叶泥炭藓有酶带2条,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泥炭藓属植物5个种种间有明显的遗传差异。[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泥炭藓属植物种间关系及种群保护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运用经典分类方法检视近期所采浙江苔藓植物标本,发现并报道产自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和温州市平阳县的藓类植物新记录1种——树生赤藓(Syntrichia laevipila Brid.),并就其分布与生境特点进行了讨论。采纳该种仍保留在丛藓科(Pottiaceae)赤藓属(Syntrichia Brid.)而非墙藓属(Tortula Hedw.)的分类学观点。树生赤藓与浙江常见种高山赤藓[Syntrichia sinensis(C.Müll.)Ochyra]在叶形、叶细胞形状、疣的数量和形状等方面具有相似特征,但前者植物体细小,高2~3mm,叶先端具无色透明毛尖,齿片向左1~2回旋扭,可资区别。树生赤藓的发现补充了浙江苔藓植物区系的内容,亦为中国赤藓属地理分布研究积累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藓类植物SPAD值与对应叶绿素含量的相互关系,为石漠化区域生态监测及生态修复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对撒拉溪示范区常见2种藓类植物尖叶对齿藓(Didymodon constrictus)和穗枝赤齿藓(Erythrodontium julaceum)的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种藓类植物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在4种函数(线性、对数、指数、乘幂)拟合下均显著相关,叶绿素a含量较叶绿素b含量的相关性更强;随石漠化程度的增强,2种藓类植物的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即石漠化程度越高叶绿素含量越低,SPAD值也越低。【结论】SPAD值能理想地表征藓类植物叶绿素总含量,随石漠化程度的增加,藓类植物会通过降低叶绿素含量以及增加叶绿素a/b值以适应石漠化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合适的立体绿化载体和侧蒴藓类种类,本文将羽枝青藓(Brachythecium plumosum)、灰藓(Hypnum cupressiforme)、细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密叶绢藓(Entodon compressus)和中华细枝藓(Lindbergia sinensis)5种侧蒴藓类植物的配子体碎片撒播于表面有薄层蛭石-泥炭土的棕榈垫上.结果表明,在保湿的环境中,2个月后所有种均能形成绿色藓丛,并与立体绿化载体上的基质紧密结合.为比较它们的生长和繁殖能力,测定了这5种藓丛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初始斜率、半饱和光强、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藓丛配子体的盖度、长度,单位面积配子体鲜质量和干质量及叶绿素含量等生长指标,并首次运用根系分析软件(WinRHIZO)定量地测定了单位面积内5种藓类的表面积、茎枝总长度、平均直径、总体积、枝尖数、枝分叉数等指标.统计分析结果显示,5种藓类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能力综合指数排序依次为羽枝青藓、细叶小羽藓、灰藓、密叶绢藓和中华细枝藓,它们可以作为今后屋顶和墙体立体绿化材料使用.WinRHIZO根系分析软件可用于侧蒴藓类植物配子体生长指标的测定,此法简便易行,在侧蒴藓类植物的生理生态学研究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泥炭藓属植物的种间系统关系、泥炭藓种群的保护及开发利用等研究提供参考,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泥炭藓属植物5个种6个居群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个居群泥炭藓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共有12条,其中,泥炭藓有酶带4条,卵叶泥炭藓有酶带9条,加萨泥炭藓有酶带8条,多纹泥炭藓有酶带4条,尖叶泥炭藓有酶带5条;POD-5、POD-8为泥炭藓属植物5个种所共有,是其特征带;通过系统聚类,泥炭藓属植物5个种中泥炭藓、多纹泥炭藓与其余3个种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17.
蔓藓科是藓类植物的一个大科,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本科植物包括两个亚科:拟毛枝藓亚科Pi-hotrichelloideae,主产南美洲,蔓藓亚利Meteorioideae,主产亚洲东南部。江西有10属28种,主要分布于赣东北、赣西北及赣南,分别占全国属种的83.3%和39.4%,亚洲的83.3%和31.5%,本对江西蔓藓科植物的分类、地理分布及垂直分布规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对采自贵州省纳雍县大平箐保护区的苔藓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发现了贵州藓类植物新纪录科——美姿藓科Timmiaceae及美姿藓北方变种Timmia megapolitana var.bavarica(Hessl.)Brid.,同时详细描述了该种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9.
贵州格凸河景区藓类植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所采集的贵州格凸河景区藓类标本300余号进行鉴定表明,该地区藓类植物共有25科,69属,131种、2亚种和1变种,其中有7种为贵州新记录,分剐为阔叶小石藓Trichostomum planifolium(Dix.)Zand.、大坪丝瓜藓Pohlia tapintzense(Besch.)Redf.et Tan、勒氏丝瓜藓P.ludwigii(Schwaegr.)Broth.、嵌边羽枝藓Pinnatella aloppelianus(Mitt.)Fleisch.、尼泊尔绢藓Emotion nepalensis U.Mizushima、圆叶棉藓Plagiothecium rotundifolium D.K.Li.和长蒴灰藓Hypum macrogynum Besch.。发现该地区主要生态分布类型有4种:喀斯特森林藓类植物、喀斯特灌木林藓类植物、喀斯特洞穴藓类植物和喀斯特湿生藓类植物。在区系地理成分上,以东亚成分为主,占总种数的42.5%。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黔北丹霞地貌区苔类、藓类及蕨类植物对基质中不同元素的富集能力,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多形带叶苔[Pallavicinia ambigua (Mitt.)Steph.]、小泽藓(Philonotis calomi-cra Broth.)和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 (Wall.ex Hook.)Tryon]中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不同植物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3种植物中各元素含量与土壤基质中相应含量成正比;多形带叶苔植物对 Pb 强烈富集,富集系数达12,对 Cu 和 Cd 相对富集,对 Fe 和 Al 相对贫化;小泽藓对 Zn 和 Cu 相对富集,对 Al、Fe、Cd 等元素富集相对贫化;桫椤对 Zn、Cu 和 Cd 相对富集,对 Al、Fe、Cr 和 Mn 等元素相对贫化。多形带叶苔可作为 Pb 污染土壤区的修复植物及 Pb 矿的探矿指示植物;多形带叶苔、小泽藓及桫椤等植物可作为Cu 污染土壤环境区修复植物,也可作为基质受高浓度 Al、Fe 污染区的生态修复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