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盐胁迫对国槐和中林46杨幼苗膜类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薄层层析法和气相色谱法研究盐胁迫前后国槐(Sophora japonica)和中林46杨(Populus xeuramericana(Dode)Guiner CL.‘zhonglin-46‘)幼苗叶和根系生物膜类脂组成的变化,揭示生物膜类脂在树木抗盐方面的作用. 结果表明:盐胁迫后国槐叶的磷脂含量上升,中林46杨叶磷脂含量略有下降.这两个树种生物膜磷脂的最大差别是盐胁迫前后中林46杨叶和根系PC/PE的比值明显高于国槐,并且中林46杨叶和根的总极性脂的不饱和指数都大于国槐的叶和根,说明中林46杨生物膜的流动性大于国槐的.并且在盐胁迫后中林46杨根的极性脂脂肪酸的饱和水平只增加13.23%,而国槐叶的极性脂脂肪酸的饱和水平增加34.49%. 这些差异是导致盐胁迫后中林46杨叶中Na 和Cl-含量比国槐叶中的Na 和Cl-含量高的原因之一,也是导致中林46杨比国槐抗盐能力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NaCl胁迫对苇状羊茅离子吸收与运输及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通过室内水培试验,探讨了NaCl胁迫对苇状羊茅离子吸收与运输及生长的影响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使苇状羊茅茎叶和根系的K+含量、K+/ Na+、Ca2+/Na+、干物质重下降,而使Na+、Cl-含量、Cl-/Na+ 及对K+/Na+的吸收与运输选择性增高。茎叶Na+含量和Cl-含量增大的幅度大于根系,且Cl-大于Na+,茎叶中Cl-/Na+基本保持在1.6左右,而根系在0.8左右。胁迫时间对植株K+ 、Na+含量的影响最为显著。K+-Na+吸收选择性主要受环境盐分浓度的影响,而其运输选择性却主要受胁迫时间的影响。盐分对苇状羊茅地上部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根系,且Cl-的影响程度大于Na+。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Na+和Cl-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栽培番茄品种辽园多丽为试材,分析了等渗的NaCl(50mmol/L)、Cl-盐和Na+盐胁迫对番茄光合特性及叶片中糖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等渗的NaCl、Cl-盐和Na+盐胁迫均导致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胁迫7d后分别较对照(hoag-land营养液)降低15.18%、6.23%和10.11%;3个胁迫处理均降低了番茄叶片的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并降低了番茄叶片中叶绿素a和b的含量,以上光合参数的变化都是Na+盐处理的影响大于Cl-盐处理。在等渗的NaCl、Cl-盐和Na+盐胁迫下,番茄叶片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Na+盐胁迫增加的幅度大于Cl-盐胁迫,而蔗糖和淀粉含量较对照有所降低;等渗的NaCl、Cl-盐和Na+盐胁迫增加了番茄叶片中的蔗糖转化酶活性,其中NaCl处理增加的最多,Na+盐胁迫次之。表明NaCl、Cl-盐和Na+盐胁迫均破坏了番茄叶片的光合机能,降低了光合作用效率,Na+的影响大于Cl-;NaCl、Cl-盐和Na+盐胁迫改变了番茄叶片中的糖代谢方向,显著促进了淀粉和蔗糖的分解,提高了叶片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Na+对番茄叶片中糖代谢的影响显著大于Cl-。  相似文献   

4.
NaCl胁迫下Cl~-和Na~+对大豆幼苗胁迫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栽培大豆 (Glycinemax.L .Merrill)的幼苗为材料 ,比较研究了等渗的NaCl、Cl-和Na+ 对苗期大豆根和叶细胞膜透性、鲜重、株高及根冠比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NaCl对大豆幼苗的胁迫作用主要是由Cl-引起的。在等渗的Cl-和Na+ 胁迫下 ,Cl-盐对大豆植株的株高、鲜重以及根系和叶片的胁迫程度都高于Na+ 。大豆耐盐性主要与Cl-在根部的积累、减少叶片中Cl-含量有关 ;而与根部对Na+ 的截留作用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盐胁迫对刺槐不同组织及细胞离子吸收和分配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该文从器官水平和细胞水平对盐胁迫后的刺槐苗离子含量进行分析 ,比较了不同组织膜透性和盐离子在刺槐组织及细胞中的分配特点 .研究表明 :随胁迫时间的延长 ,叶片细胞膜系统受到的伤害比根部细胞膜系统大 .根部的Na+含量较高 ,其分布量的顺序是根 >茎 >叶 ,叶片中盐离子含量较低 ,从而减少了盐胁迫对地上部的毒害 ;K+的含量则与Na+相反 ,其分布量的顺序为 :叶 >茎 >根 ,幼嫩的组织中分布较多 ,以保证植物正常的代谢活动 .刺槐根皮层细胞的液泡中积累Na+和Cl-的量远高于细胞质 ,说明刺槐的根皮层细胞对Na+和Cl-具有一定的区隔化作用 .刺槐叶肉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质和液泡中Na+和Cl-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别 .测定结果表明 ,器官水平与细胞水平耐盐机制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局部盐胁迫条件下植物不同器官中离子的分配和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对耐盐性有重要影响,为揭示根区盐分异质性分布条件下植物对盐离子的积累和分配特征,通过分根的方式控制不同根区盐分的浓度,对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幼苗根、茎和叶中的Na^+、K^+、Ca^2+、Mg^2+和Cl^-的分配以及叶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积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绒毛白蜡在局部盐胁迫时,盐胁迫根系中的Na^+和Cl^-含量略高于无盐胁迫的根系;叶中的Na^+和Cl^-含量显著低于均匀盐胁迫处理,但是显著高于对照;局部盐胁迫处理提高了盐胁迫根系中的K^+、Ca^2+和Mg^2+含量,提高了叶片K^+/Na^+,而对叶中Ca^2+和Mg^2+的影响不明显。局部盐胁迫显著降低了叶中的脯氨酸的含量,而对可溶性糖的影响不明显。因此在局部盐胁迫条件下,绒毛白蜡能够显著降低叶片中Na+和Cl-的积累,提高了叶片K^+/Na^+,降低脯氨酸的积累,有助于缓解局部盐胁迫。  相似文献   

7.
以黄瓜品种津春2号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水培,研究了H2O2预处理对NaCl胁迫下幼苗植株不同器官中K+,Na+和Cl-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黄瓜植株体内K+含量下降、Na+和Cl-含量升高、K/Na和Cl/Na比值降低;H2O2预处理抑制了盐胁迫下黄瓜幼苗植株体内K+含量的降低,减少了Na+和Cl-在叶片的积累,提高了K+,Na+吸收和运输的选择性及K/Na比值,缓解了盐胁迫的伤害,改善了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生长,显著提高了根、茎、叶的干重和幼苗株高。说明,叶面喷施外源H2O2可通过调控盐胁迫下植株体内离子在器官水平的区域化分布,进而提高黄瓜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盐胁迫下外源脯氨酸对甜瓜幼苗体内K+、Na+、Ca2+、Mg2+和Cl-含量及分布的影响,以玉皇和雪美两个甜瓜品种的幼苗为材料,采用营养液栽培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盐胁迫降低了植株体内Ca2+、K+、Mg2+等离子的含量,增加了Na+和Cl-含量;盐胁迫下,根向茎选择性运输K+、Ca2+、Mg2+能力降低,而茎向叶选择性运输Ca2+、K+、Mg2+能力却显著增加;外源脯氨酸处理提高了盐胁迫下甜瓜幼苗植株各器官中Ca2+、K+、Mg2+等离子含量,降低了Na+和Cl-含量,增加了组织中的K+/Na+、Mg2+/Na+和Ca2+/Na+,提高了根向茎和茎向叶选择性运输K+、Ca2+、Mg2+的能力。说明在盐胁迫条件下,施用外源脯氨酸能促进甜瓜幼苗对K+、Ca2+、Mg2+的吸收,调节植株体内的离子区域化分布,缓解盐胁迫对甜瓜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宋健  林维珍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1):41-45,48
种子的耐干性与膜脂的组成和脂肪酸含量有一定关系,与质膜中脂肪酸的不饱和度关系可能更为密切。分别选用代表淀粉类、蛋白质类和油料类种子的玉米(Zea maysL.)、榆树(Ulmus pumilaL.)和草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L.)种子为试材,运用薄层层析法和气相色谱法研究了3种类型种子膜类脂的组成,通过分析不同品种间生物膜类脂的组成差异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进而揭示不同类型种子耐干性的关系。结果表明:3类种子中榆树种子的极性脂组成最丰富且含量最多,玉米种子次之,草红花种子最少,说明膜类脂在蛋白质类种子生物膜中起的作用大于油料类和淀粉类种子;不同类型种子膜类脂的组成明显不同,脂肪酸含量变化显著,表明不同的膜类脂组分在保持膜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膜正常的代谢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油料种子草红花具有特殊的耐干机理。  相似文献   

10.
硅对盐胁迫下黄瓜生长及矿质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硅(Si)对盐胁迫下耐盐性不同的2个黄瓜品种(津绿4号和津研4号)地上部及根系中N,P,Ca2 ,K ,Na ,Mg2 ,Mn2 ,Zn2 ,Si,Cl- 等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津绿4号和津研4号经50mmol·L-1 NaCl处理5,10 d后,地上部和根系中Ca2 ,K ,Zn2 含量明显下降,Na ,Cl-,Mn2 含量显著高于CK.Si可显著提高盐胁迫下黄瓜地上部和根系中Ca2 ,K ,Zn2 含量,并降低Na ,Cl-,Mn2 含量,Si可提高盐胁迫下黄瓜植株的干物质量和相对含水量,显著改善了盐胁迫下黄瓜植株的养分平衡状况.耐盐性不同的2个黄瓜品种,地上部和根系中元素含量变化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用等渗透势(-0.53 MPa)的PEG-6000、NaCl、Na+-盐和Cl--盐溶液分别处理2年生金丝小枣、冬枣、酸枣苗30 d,探究盐胁迫下它们对渗透胁边和离子毒害的敏感性对叶片单叶重.叶绿索含量及荧光参数Fr/Fo和φPSⅡ、MDA含量、相对电解质渗漏率等生理生化指标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Na+、Cl都是构成枣和酸枣盐害的盐分离子,而离子毒害对它们的伤害效应重于渗透胁迫,其中Na+的毒害效应大于 Cl-;酸枣对渗透胁迫的抗性强于金丝小枣、冬枣,但它们均对Na+较Cl-更敏感,而金丝小枣对渗透胁迫,特别是别离子毒害的抗性显著强于冬枣.  相似文献   

12.
盐胁迫下盐草和高羊茅营养器官的离子微区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植物耐盐性和盐胁迫下植物不同营养器官离子微区分布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联用,对250 mmol?L-1 NaCl胁迫20 d的盐草(盐生植物)和高羊茅(甜土植物)的营养器官进行了点扫描和离子分布测定。【结果】盐胁迫下,盐草和高羊茅根组织中Na+和Cl-的相对重量都很高,但是高羊茅中柱层中的Na+和Cl-相对重量都高于盐草;和高羊茅相反,在盐草茎中,大量的Na+分布在韧皮部中,而Cl-则主要存在于木质部中;而高羊茅叶组织中Na+相对重量是盐草叶组织中2倍。【结论】盐胁迫下盐草和高羊茅根尖表皮、皮层和中柱细胞Na+和Cl-较高,而K+含量较低,这说明盐草可通过根组织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降低进入植物体的有害离子量,并通过离子在茎中的再次分配降低有害离子进入叶组织,从而避免对叶组织的较大离子毒害。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芦荟微咸水灌溉栽培及其硅(Si)素营养生理,研究了100 mmol/L NaCl+2.0 mmol/L Si处理120 d对芦荟生长、重要品质指标和植株体内盐分离子状况的影响及其酶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加Si可明显缓解盐胁迫诱导的芦荟生长抑制和品质降低,原因是Si可显著降低盐胁迫下芦荟植株中的Na+和Cl-含量,提高K+含量和K+/Na+,促进根系对K+、Na+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输,使芦荟植株体内的离子稳态得以良好维持;根系和叶片横切面X-射线能谱微区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果。Si改善盐胁迫下芦荟对离子选择性吸收、运输的机制之一是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芦荟根尖细胞质膜H+-ATP酶、液泡膜H+-ATP酶和H+-PP酶活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19个不同类型南瓜品种,研究了300mmol/L NaCl下,幼苗地上部和根系Na+、K+离子含量、Na+/K+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NaCl胁迫8d后,不同南瓜品种幼苗Na+含量均明显增加,而K+含量下降,离子平衡被打破.南瓜幼苗体内的Na+含量、地上部的Na+/K+比值的变化反映植物对盐离子和营养元素相对的吸收情况.青栗(Q1)南瓜幼苗根系Na+含量、地上部Na+/K+比值明显高于黑蜜南瓜(H2)和黑子南瓜(H3).不同南瓜品种幼苗体内Na+含量、地上部Na+/K+比值变化趋势与NaCl胁迫下不同南瓜品种幼苗的盐害指数的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验证了Q1耐盐性强与盐胁迫下地上部Na+/K+比值较低,K+离子含量较高有关;而品种H2和H3对盐敏感与盐胁迫下地上部Na+/K+比值较高,K+离子含量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15.
NaCl胁迫对黄连木体内离子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盆栽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的一年生实生苗为试材,分析不同的盐处理(浓度分别为0、0.15%、0.30%、0.45%、0.60%)对其根、茎、叶中的Na+、K+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的加强,黄连木体内的Na+含量升高,但不同器官中升高的幅度不同。根系中Na+含量最高,茎中的Na+含量低于根系,叶片中的Na+含量最低。盐胁迫下黄连木叶片内的K+含量高于对照,Na+变幅不大,说明黄连木的根和茎选择性地运输K+而限制了Na+的运输,从而减轻了对植株地上部分的毒害,具有一定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6.
白榆无性系生长特性及离子分布对NaCl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榆是滨海盐碱地最重要的潜在造林树种,以白榆无性系EC7和EC51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实验的方法,研究5种NaCl浓度(0、50、85、120、155 mmol/L)下2个无性系生长状况及Na+、Cl-和K+在各器官的积累特点,以期探索白榆无性系各器官离子分布与积累特征及其对NaCl的响应,比较2个无性系的耐盐性,为白榆无性系在滨海盐碱地的引种栽培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1)盐胁迫条件下,白榆无性系叶片黄化、干枯等盐害症状会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加重,在155 mmol/L的高盐浓度胁迫下,EC7植株死亡而EC51无死亡现象,且在相同NaCl浓度下EC7的盐害症状较EC51严重;NaCl胁迫明显抑制了白榆无性系生物量的积累,地上部位的抑制现象更加明显,在大于50 mmol/L的盐浓度胁迫下EC7各部分的生物量显著减少(P < 0.05),EC51的生物量变化更加稳定,适应性更强。2) EC7和EC51各器官Na+和Cl-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Na+的分布特点为根>茎>叶。Cl-的分布特点为根>叶>茎。在大于85 mmol/L的盐浓度胁迫下,EC51各器官的Na+含量增加幅度较EC7小;EC51根中的Cl-积累较叶中多,而EC7在叶中积累较多。EC51的离子分配模式减少了盐害离子在光合器官的积累。Cl-含量在茎中最少,由此推断,茎器官可能只是一种传输通道。3) K+在各器官的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EC7的降幅较大,在根和叶中尤为明显,EC51在大于85 mmol/L的盐浓度下K+含量变化较稳定,且EC51各器官中K+含量均高于EC7。EC51在茎和叶中K+/ Na+离子比值高于同浓度下EC7,表明EC51更能适应盐胁迫的高渗环境。研究表明,白榆无性系EC7和EC51均有一定的耐盐能力,能够在小于85 mmol/L的环境中良好生长,在盐浓度大于85 mmol/L的胁迫条件下,EC51较EC7有更强的适盐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耐盐品种"多果多穗茄"及盐敏感品种"九叶茄"和"兰州长茄"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不同浓度NaCl处理条件(0和150mmol/L)茄子干鲜重,根、茎和叶中K+、Ca2+和Na+及K+/Na+和Ca2+/Na+,探讨了NaCl胁迫对茄子幼苗生长及Na+和K+吸收与分布的影响,并通过分析根、茎和叶不同器官中K+、Ca2+和Na+及K+/Na+和Ca2+/Na+探讨了茄子幼苗的耐盐机理。结果表明:盐胁迫下,茄子幼苗干鲜重,根、茎和叶中K+和Ca2+显著降低,Na+含量显著升高。耐盐品种相对生物量积累高于盐敏感品种,根、茎和叶中K+及K+/Na+显著高于盐敏感品种,盐敏感品种的Ca2+和Ca2+/Na+高于耐盐品种,盐敏感品种通过提高Ca2+的利用率适应盐胁迫环境。NaCl胁迫下,耐盐材料主要通过离子区隔化维持根系中较高的K+和K+/Na+,同时叶片中贮存大量的Na+用以保持根系活力,从而提高茄子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探讨外源葡萄糖缓解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生理伤害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营养液水培法,以盐敏感型黄瓜品种‘津春2号’为材料,研究外源葡萄糖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以及体内离子分布的影响。[结果]盐胁迫(65mmol/L Na Cl)显著降低了黄瓜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限制了黄瓜幼苗植株的生长,而根施2 mmol/L葡萄糖缓解了盐胁迫诱导的光合速率和生长下降;在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茎和根中Na+和Cl-含量显著增加,而K+和Mg2+含量明显降低,外源葡萄糖处理逆转盐胁迫诱导黄瓜植株体内离子含量的变化。[结论]外源葡萄糖通过抑制根中Na+和Cl-向地上部的运输,减轻叶片中Na+和Cl-积累诱导的离子毒害,从而缓解盐胁迫对光合作用的抑制,进而促进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NaCl胁迫对胡杨幼苗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NaCl浓度胁迫下胡杨幼苗叶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特征,探讨胡杨幼苗的耐盐生理机制,为胡杨造林与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沙培,以2年生胡杨实生苗木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NaCl浓度0.3;、0.6;、0.9;、1.2;和2;进行盐胁迫试验,测定胡杨幼苗叶片中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Na+、K+和Cl-的含量.[结果]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胡杨幼苗叶片中脯氨酸、MDA、Na+和Cl-的含量增加,K+含量和K+/Na+值降低,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高盐处理对以上测定生理指标有较大影响.[结论]NaCl胁迫下,胡杨幼苗叶片生理生化过程对盐分具有一定的适应性:(1)盐胁迫下,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是胡杨幼苗抵御盐胁迫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2)盐胁迫下,可溶性蛋白明显降低,对胡杨幼苗抗盐胁迫贡献较小;(3)较高盐分浓度胁迫下,叶片中SOD活性增加,增强了胡杨幼苗抵御盐胁迫的能力;(4)在较低盐胁迫下,胡杨幼苗仍保持较高的K+的吸收水平,具有一定的抗盐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明确外源油菜素内酯对棉花耐盐性的影响。[方法]对盐胁迫下棉花设置3种油菜素内酯施用方式,即叶片处理、根系处理、叶片根系同时处理,研究外源油菜素内酯对NaCl胁迫下棉花幼苗的Na+和Cl-吸收、渗透调节及生物量累积的影响。[结果]NaCl胁迫影响棉花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3种油菜素内酯施用方式均可降低NaCl胁迫下棉花幼苗根、茎、叶的钠、氯离子含量、MDA含量,提高脯氨酸含量,从而使NaCl胁迫下棉花叶片、根系生理功能增强(叶绿素含量升高、根系活力上升),最终使棉花生物量增加。其中,根系施用、叶片根系施用油菜素内酯的2个处理对盐胁迫下棉花根系生物量、根系生理功能的调控效果均好于叶片施用油菜素内酯处理。[结论]3种外源油菜素内酯施用方式均可减轻NaCl胁迫对棉花造成的伤害,但不同的油菜素内酯处理方式对盐胁迫下棉花的调控效果存在差异,根系处理及叶片根系同时处理对减轻棉花盐伤害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