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软管滴灌是专为大棚温室生产而开发的节水增产灌溉技术,属于局部灌溉,使地面局部湿润,无积水且水汽蒸发较少。它利用双上孔滴灌带,直接铺设在作物畦面上灌水,能为棚内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下面将双上软管滴灌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湖北农机化》2008,(2):40-40
软管滴灌是专为大棚温室生产而开发的节水增产灌溉技术,属于局部灌溉,使地面局部湿润。无积水且水气蒸发较少。它利用双上孔滴灌带,直接铺设在作物畦面上灌水,能为棚内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大棚温室双上孔软管滴灌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棚温室使用双上孔软管滴灌技术具有节水,提高肥效,保持良好的土壤环境和棚内气温,减小病虫害,管理方便,抗堵塞性能强等优点,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要点和工程安装方法。  相似文献   

4.
温室大棚灌溉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桂官  徐礼勤 《节水灌溉》2007,(6):43-44,48
分析了温室大棚蔬菜生产时对湿度的要求,提出了温室大棚内的空气湿度的调控方法,对比了温室大棚的几种灌溉方法.重点对温室大棚微灌技术作出分析,讨论了温室大棚膜下滴灌、重力滴灌、渗水灌溉技术,并且提出温室大棚利用雨水资源的方法以及灌水器堵塞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温室、大棚节水微喷灌溉智能控制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前言 温室、大棚微灌软管智能控制系统具有节水、增产、降湿、省工、省时高效等许多优点。应用软管敬灌技术较好解决了因传统的人工灌溉方式所引起的土壤板结、养分流失、病虫害严重等问题,有效保证了作物生长条件。同时在温室、大棚、农作物实际生长应用系统中分分流式和分段式。它使我国微灌技术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该技术简便,易于操作,易于农民学习、掌握、使用、维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大棚节水灌溉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这里讲的大棚灌溉新技术主要是大棚渗水灌溉、双翼软管微滴灌和“润佳”小型滴灌系统。 1.大棚渗水灌溉。用管径为10~15mm、管壁上所有间距为35cm,孔径为1.2mm的水平单眼塑料细管做毛管,每1m间距布设1条,埋入地下8~10cm的土壤中,两侧种植农产品。  相似文献   

7.
温室、大棚滴灌系统设计与管理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几年来温室、大棚种植蔬菜采用滴灌技术的越来越多,但有些工程无论设计上、管理上都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调压设备的合理配置,按土壤、作物、灌水器及滴灌总水量合理确定毛管(或滴灌带)的间距,以及按大棚蔬菜的耗水特性合理确定灌溉制度等,上述各项确定的不合理,不但直接影响效益,严重时可导致工程失败,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8.
(一)滴灌技术滴灌是把一定压力的水,通过管道和滴头一滴滴不断浸润作物根部土壤。比喷灌省水30%~50%,保持根部土壤结构,通气好。可使化肥溶解在水中,使根及时吸收。使地表湿度减到最小,有利于减少病虫的发生和杂草的生长。滴灌对水源不足的山区丘陵地更合适。目前,我国滴灌主要应用在果树、蔬菜、花卉、药材及苗木培育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种类上,推广重点是温室大棚蔬菜保护地和丘陵山区果园。据统计,全国有近500万亩温室大棚和几千万亩果园,为推广滴灌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从使用条件和经济收益的角度考虑,温室大棚…  相似文献   

9.
盐湖区自2002年实施设施农业机械化以来,滴灌技术就开始应用于大棚中。目前盐湖区滴灌设备已达700余套。滴灌是将先进的灌溉技术与传统的灌溉条件相结合,是农民在现有的耕作基础上使用的一种新型灌溉技术。目前滴灌主要用于日光温室中。温室滴灌系统具有节水、增产、减少病虫害、省工、高效等优点,很好地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对提高大棚蔬菜产量,增加经济收入起着重要作用。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总结出滴灌技术在日光温室中的安装使用、设备保管的方法,以及滴灌技术在日光温室中表现出的效果及特点。  相似文献   

10.
基于作物蒸散量模型的智能化滴灌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中小规模温室大棚的滴灌问题,设计出一套由作物蒸散量模型计算作物灌溉量的智能化滴灌控制系统。系统采用温湿度传感器测量不同高度上的温湿度差,利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计算出作物的蒸散量,并将蒸散量换算为灌溉量,通过单片机设定程序控制电磁阀的开关时间即控制灌溉量多少。对比试验证明,该方法方便、可靠,可应用于温室大棚的精确灌...  相似文献   

11.
正滴灌技术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实现高效利用水和化肥的一种农业科技技术。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这种技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滴灌技术具有适用作物广、对气候条件要求不高、不受地域限制等一系列发展的优势,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前景。由于丘陵地区在地理上大部分布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农业大国,但目前的农业种植和用于农业生产的温室大棚多采用传统的沟畦灌溉方法,水资源利用率只有40%,节水灌溉设备的技术开发与应用严重不足。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家提高了对农业节水灌溉的重视程度,增加投入,各地纷纷建立了设施农业示范点,促进了滴灌和微喷灌节水技术的应用,并引进了以色列等国的部分先进技术和设备,使温室大棚蔬菜微灌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我国微灌设备的生产厂家有30多家,生产的主要产品有内镶式滴灌管、薄壁式孔口滴灌带、压力补偿式滴头、过滤器、施肥罐及各种规格的滴、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污水灌溉土地处理复合系统具备的水力负荷较大、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等特点,将其与温室大棚作物灌溉相结合,建立起相应的示范应用工程构造型式与运行管理模式,开展工程去污效果的应用研究与工程投资和效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将污水灌溉土地处理复合系统与温室大棚作物灌溉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获得良好的污水处理效果,还能获得不低于常规灌溉的相应作物产量,且对油菜作物品质没有产生不良影响。污水灌溉土地处理复合系统在温室大棚灌溉中的应用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温室小气候对作物病害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温室小气候的变化特点导致温室作物更容易发生病害;温室小气候对致病因子的活性和作物的抗病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灌溉方法(滴灌和沟灌)对温室小气候的影响差异较大,滴灌在改善温室小气候方面具有重要潜力.基于小气候因子的调控与作物病害的发生条件,优化灌溉制度,有利于降低作物的发病几率,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有助于确保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5.
<正>滴灌技术已替代传统的灌溉方式,在现代联动温室中,蔬菜、花卉、育苗的灌溉普遍采用滴灌技术。滴灌不破坏土壤结构,土壤内部水、肥、气、热经常保持适宜于作物生长的良好状况;蒸发损失小,不产生地面径流,几乎没有深层渗漏;滴灌不仅可以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而且可以为温室育苗、蔬菜生长提供较为精确的水肥保证。  相似文献   

16.
1前言 温室、大棚微灌软管智能控制系统具有节水、增产、降湿、省工、省时高效等许多优点.应用软管微灌技术较好解决了因传统的人工灌溉方式所引起的土壤板结、养分流失、病虫害严重等问题,有效保证了作物生长条件.同时在温室、大棚、农作物实际生长应用系统中分分流式和分段式.它使我国微灌技术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该技术简便,易于操作,易于农民学习、掌握、使用、维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膜下滴灌技术的发展与机械化种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膜下滴灌技术膜下滴灌是将覆膜种植技术与滴灌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灌溉技术,也是地膜栽培抗旱技术的延伸。它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将有压水源通过滴灌系统一滴一滴地向有限的土壤空间供给,仅在作物根系范围内进行局部灌溉,也可同时根据需要将化肥  相似文献   

18.
滴灌是一种半自动化的机械灌溉方式,安装好的滴灌设备,使用时只要打开阀门,调至适当的压力,即可把水分送到作物根区自行灌溉。滴灌比地面沟灌节约用水30%~40%,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大大减轻。滴灌的温室地温比传统地面灌溉的高,有利于栽培作物早长早发;湿度较低有利于减轻病虫害发  相似文献   

19.
采用合理的灌溉方式及相关的灌溉参数,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并且可以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特性.以大棚西红柿为供试材料,采用沟灌、滴灌、地下滴灌三种灌溉方式进行试验,分析不同灌溉方式、灌水量、注射深度对大棚西红柿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地下滴灌的节水效果显著高于沟灌和滴灌;而在地下滴灌试验的比较中,当每次注射水量为0.75 L时,西红柿的总产量最高;试验同时表明距离地表约30cm的注射深度最有利于提高西红柿产量。  相似文献   

20.
滴灌是迄今农田灌溉最省水的灌溉技术之一,但因其价格较高一度被称作"昂贵技术",只用于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中.近年来,随着滴灌带的广泛应用,"昂贵技术"降价完全可以进入普通百姓的大田作物.现就大棚滴灌、果树滴灌和棉花滴灌如何布置与施工做一简要的介绍,其它宽行作物可参照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