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茶叶品质化学的研究我国茶叶工作者很早就注意到茶叶品质与茶叶生化成分的关系,并开展了茶叶品质化学的研究,除了进行各茶类品质影响成分的大量常规分析和品质因子探讨外,研究重点放在以下方面。 1.茶叶品质理化审评的研究用理化审评替代感官审评是国内外茶叶工作者多年的宿愿,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安  相似文献   

2.
茶叶审评的内容与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品质的好坏,等级的划分及价值的高低,主要通过对茶叶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项目的感官审评来决定。感官审评又可以分为干茶审评和开汤审评,即干评和湿评。通过对茶叶进行外形干评和内质湿评来确定茶叶品质的优劣。一般地说,感官审评品质的结果应以湿评内质为主要依据,但因产销要求不同,也有以干评外形为主作为审评结果的。所以,审评茶叶品质应外形内质兼评。  相似文献   

3.
邵淑宏 《茶叶》2018,(2):72-76
本文旨在探索茶叶感官审评体系中纳入"茶叶感官基础训练"模块,建立茶叶感官基础训练标准茶样库,解决茶叶感官审评中审评人员自我认知不足,初学者入门困难,过度依赖经验,缺少标准样,不利交流与传承等问题的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茶叶感官审评其可靠性得到人们的认可,因为茶叶审评遵循一般的心理学活动规律,以心理学基础为保证的。人们对茶叶品质的认识过程是利用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器官来感知茶叶的色、香、味、形,有其生理机制。茶叶审评是一种心理过程,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光线、颜色、温湿度等有一定的要求并有其原因。同时,分析了茶叶审评方法与心理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将色谱应用于茶叶审评的方法。色谱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茶叶审评中应用色谱可以提高汤色术语使用的准确性,将汤色简单、直观地加以再现,处理好人眼的实际分辨力与茶叶品质质量差异之间的关系,对提高茶叶品质,实现茶叶汤色术语的标准化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中日感官审评茶叶方法与特点的比较和思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比较了中国与日本茶叶感官审评的方法与特点,指出了两国在感官审评茶叶方面的相似与不同之处.从而在名优茶的冲泡时间、评判茶叶质量各因子所占的比重等方面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7.
沈培和 《中国茶叶》1993,15(3):27-27
茶叶审评是一门实用科学,目前世界各国对茶叶品质的评定,以及茶叶等级、花色、价格的确定,主要还是靠着感官审评,理化分析只能作为感官评定时的参考,而不能作为确定茶叶等级、价格的依据。因此,对于一名茶叶审评工作者来说,应当把自己看作是一台检验茶叶品质的“仪器”,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注意保养好这台“仪器”,使视觉、嗅觉和味觉器官保持着良好的灵敏度,避免受到某些食物和药物的干扰与伤害。为此,笔者就评茶工作者饮食和服药上的禁忌问题谈些浅识,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志  胡冬 《茶叶》2015,41(1):15-18
本文主要以GB/T 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为分析基础,结合茶叶审评实践,对茶叶感官审评方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阐述和探讨,主要包括:茶叶分类分级体系不明确、级别判定方法不合理、审评人员数量问题、消费者参与不足、部分品质评语含糊以及七档制合格判定方法缺乏可操作性等,对各个问题分别给出了参考性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茶叶感官审评的误差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栩 《中国茶叶》2005,27(2):25-26
茶叶感官审评是在一定的环境、设备条件下,依靠评茶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来完成的.在整个审评过程中,从审评环境、审评设备,到评茶员自身,有许多因素会对最终的审评结果产生影响,导致审评结论出现偏差.充分了解产生审评误差的原因,有效控制审评误差,是一个合格的茶叶审评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茶叶感官审评技术的研究进展。对感官审评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索,对影响感官审评的各项因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分析了目前茶叶实体零售店在销售过程中顾客审评体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市场细分、店面设计以及销售人员三个方面为茶叶实体零售店提升顾客审评体验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为了系统地了解目前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在国内的研究动态,理解和掌握茶叶感官审评领域在茶叶品质评估中的应用与改进。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0-2021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与茶叶感官审评方法相关的文献进行统计,对检索获取的228篇与茶叶感官审评方法相关的中文核心期刊文章的发表年度、学科分布、期刊来源、被引频次、关键词、作者、机构、基金等方面展开研究分析。结果:(1)茶叶感官审评方法相关文献资料数量呈稳步增长趋势,其中学术期刊类数量最多;(2)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来源于《茶叶科学》和《食品科学》;(3)学科领域分布以轻工业手工业类为主;(4)核心作者群主要为以陈荣冰为代表的武夷学院、以郭桂义为代表的信阳农林学院和以高士伟为代表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三大研究团队;(5)关键词分析显示,研究内容和热点主要集中在茶叶感官审评方法、术语和条件等的技术研究上。结论:目前国内茶叶感官审评方法相关研究领域发文量不多,核心研究团队分散,区域间合作不多,建议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强不同区域团队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注重多元化研究,加强创新能力,对探索较少的研究方向给予一定关注,寻找新的...  相似文献   

13.
对中日感官审评茶叶方法与特点的比较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龚淑英  张琳浩 《茶叶》2002,28(3):159-161,169
本文比较了中国与日本茶叶感官审评的方法与特点,指出了两国在感官审评茶叶方面的相似与不同之处,从而在名优茶的冲泡时间,评判茶叶质量各因子所占的比重等方面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4.
由于茶叶品质与茶叶商品规格、商品信誉及经济效益有着及其紧密的联系,而茶叶品质评定方法本身的先进程度对茶叶品质评定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研究和开发既准确、稳定,又简便、快速,能适应生产、加工、检验各环节的茶叶品质评定方法显得尤为重要。1茶叶品质评定方法的回顾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以实际标准样为依据的、依靠有经验的评茶师来评定茶叶品质的感官审评方法,自古以来一直起着主导作用。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只需几秒钟就能对茶叶外形和内质作出较客观正确的评定。但是我们也发现,这种审评方法既要求评茶师具有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的实践教学和实际运用中,对于茶叶的审评依然采用标准的感官审评来进行茶叶品质的测定,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对茶叶标准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运用到了茶叶的审评过程中,如计算机视觉系统、电子鼻和电子舌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新兴技术在茶叶的外形、香气、汤色和滋昧方面的研究进展,尤其对智能感官分析技术在茶叶的品评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了智能感官分析技术在茶叶应用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十年来,福建茶叶生产、加工、内销及出口均有很大发展。全省茶叶产量1988年高达5.5万吨,比1978年翻了一番多;1978年茶叶出口创汇仅1676万美元,1988年达到3500万美元,增长了一倍多。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茶叶产量增长,质量却普遍下降,茶叶专家对福州8家茶叶商店73号茶叶(其中花茶52号,乌龙茶19号,红茶、白茶各1号)进行审评,发现品质符合  相似文献   

17.
如何提高茶叶感官审评的准确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评审(感官审评)是一门通过感官鉴定茶叶品质的实用性技术。茶的品质主要是依靠人的感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来鉴定;相对于理化检验,茶叶感官审评包括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项,简称“五项因子”。但感官审评容易受到审评人员的生理条件、工作经验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日新月异的科技在农业中的普遍应用打破了茶叶的传统生产模式,极大提高了茶叶的生产效率.本文对目前茶叶生产各环节中(茶园管理、初制厂机械配制、茶叶初加工、精制茶厂技术管理、茶叶审评)计算机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希望促进茶叶链的自动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回味评茶法     
林发超 《福建茶叶》2014,36(6):56-58
茶叶的品饮价值主要取决于滋味的优劣,准确评鉴其优劣是茶叶审评的宗旨.本文通过剖析茶叶滋味的构成,揭示茶叶回味的特性,分析传统茶叶审评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回味舒服感为茶叶质量价值核心的回味评荼法.  相似文献   

20.
彭继光  刘淑娟  包小村 《茶叶通讯》2009,36(2):32-33,35
应印度尼西亚茶叶和金鸡纳研究所邀请,我们于2009年1月11~18日考察了印尼国家茶叶所和金鸡纳研究所、CHAKRA茶叶公司的茶叶庄园、茶叶加工厂,审评了茶叶,进行了多次座谈。印尼农业部、茶叶研究所、CHAKRA公司三方十分重视.行程安排紧凑,了解了很多情况,学到了许多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