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原名鸭疫巴氏杆菌病,主要是侵害小鸭的一种传染病,以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为主要病变。该病于1904年首次被报道。我国自1982年在北京首次爆发该病以来,全国许多地区也相继报道了本病,以鸭感染为主。但随着鹅的规模化生产,鹅的饲养总数量和单位容量都出现了较大提高,大部分养殖户仍然沿袭粗放饲养方式,营养、管理、防疫等方面工作没有跟得上,致使鹅群时常经受疾病的困扰,该病也成为小鹅目前常见和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现将我们镇上一养鹅户鹅群爆发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微山蛋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综合防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所致的鸭、鹅、火鸡和多种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咳嗽、下痢瘫痪、神经失调为主要症状,以心包膜、肝被膜、气囊壁的炎症为主要病变。雏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对鸭的危害较大。该病在我省鲜有报道。微山县1999年3月份首次在蛋鸭发现该病,现就将该病的病因及综合防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鸭疫里默氏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主要侵害小鸭,以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为主要病变.该病以鸭感染为主,但随着鹅的规模化生产,鹅的饲养总量和单位容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大部分养殖户仍然沿袭粗放饲养方式,营养、管理、防疫等工作又没有跟上,致使该病也成为小鹅目前常见和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现将一起鹅群发生鸭疫里默氏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病是一种鸭、火鸡、鹅等多种雏禽易感的接触性传染病,表现急性或慢性败血症。世界上首次RA感染由Riemer于1904年报道在鹅群中发生,当时被称为“鹅渗出性败血症”。我国郭玉璞于1982年首次报道了北京郊区3个商品鸭场发生鸭疫里默氏菌病;福建省林业杰等于1989年在福州的鸭场分离到RA。到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大多数有集约化养鸭生产的国家和地区均有该病发生,在我国几乎所有养鸭区都有发生。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表面破溃的皮肤感染,有时日粮中营养不均衡也会成为该病…  相似文献   

5.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亦称鸭传染性浆膜炎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鸭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病鸭往往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或废食,拉黄白色或白绿色稀粪,共济失调等临床症状及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病理变化。该病主要侵害雏鸭,是当前危害养鸭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雏鸭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在实际生产中较多见,有关诊治报道不时见于报端,但雏鹅感染该病报道则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6.
邱彦  周小容  罗文秀 《兽医导刊》2011,(Z1):232-233
鸭疫里默氏菌(RA)病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鸭、雏鹅等多种禽类的急性或慢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又称为新鸭病、鸭疫综合症或鸭传染性浆膜炎。本病多发于2~7周龄的雏鸭,且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用药物治疗的耐过鸭,常生长迟缓、体重减轻,给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最早由Riemer于1904年报道在鹅群中发生。美国学者于1932年首次在鸭场发现该病。在我国,郭玉璞(1982年)在北京郊区某鸭场首次分离到鸭疫里默氏菌(RA)。随后许多省市相继报道此病。  相似文献   

7.
鸭瘟的流行、诊断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流行广泛,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早在1923年有人在荷兰首次发现本病,直到1940年有人首次提出鸭瘟的名称,并确认是不同于鸡瘟的新病毒病。以后在欧、美各国均有本病发生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鸭瘟的诊断及防制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鸭瘟(Duck plague),又名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 enteritis),在我国有些地方俗称“大头瘟”,是鸭、鹅及多种雁形目动物的一种急性。高致死率的传染病。自Baudet(1923)首次报道在荷兰发生鸭瘟后,在法国(1949)、美国(1950)、比利时(1964)、印度(1963)、英国(1972)等相继报道了该病的存在,1957年黄引贤发现在我国也存在该病,鸭瘟是目前养鸭地区危害严重的传染病。本文主要从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诊断、病原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及防制措施几个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雏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病原主要侵害2~7周龄的鹅、鸭,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该病连年来在本地区时有发生,常会引起大批雏鹅发病、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危害养鹅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现将笔者对雏鹅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鹅浆膜炎是近年来在我国鹅群广泛流行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接触性细菌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周-7周龄鹅,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患鹅常出现眼和鼻分泌物增多、拉稀、共济失调、头颈震颤等症状。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包膜炎、气囊炎、纤维素性脑膜炎等为特征。我国1982年郭玉璞等在北京郊区首次分离鉴定出鸭疫里默氏杆菌,并成功复制出该病。随后全国各地均有报道心。  相似文献   

11.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infection)是鸭、鹅、火鸡等多种禽类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疾病.又称为鸭疫败血症(Anatipestifer septicaemia)、鸭疫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a anatipestifer infection)和鸭传染性浆膜炎(Infectious serositis),鹅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曾被称为鹅渗出性败血症(Septisemia anseru exsudative)。Hendrickson等首次报道了该病在美国纽约长岛的三个鸭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鸭疫里氏杆菌病又称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鸭、雏火鸡等禽类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该病以全身浆膜广泛性纤维素性渗出为主要特征,故又名传染性浆膜炎。自从1904年Riemere报道在鹅群中发生该病后,该病逐渐传播到全球所有集约化养鸭的国家和地区。随着养鸭业向集约化、工厂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鸭疫巴氏杆菌病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90%。据报道,其病原菌血清型至少有21种。本病主要发生于7~20日龄的雏鸭,实际上40日龄以上的小鸭亦可发病。该病主要危害家鸭,某些报道认为火鸡和鹅等禽类亦可发病。本病临床症状表现为流泪流涕、共济失调,其病变主要表现为浆膜表面的纤维素性渗出,以心包膜、肝脏表面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1-7周龄雏鸭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由于本病的高死亡率、致感染鸭体重减轻和高淘汰率,使其成为目前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最早发现于美国纽约州的长岛,现几乎各养鸭国家和地区均有该病的存在,世界范围内公开报道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共有21个血清型。我国1982年郭玉等首次报道了北京郊区的北京鸭发生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我们自1997年以来,在镇江市郊的谏壁、大港、  相似文献   

15.
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90%,其病原菌血清型至少有21个,以前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等。本病主要发生于7-20日龄的雏鸭,实际上40天龄以上的小鸭亦可发病。该病主要危害家鸭,某些报道认为火鸡和鹅等禽类亦可  相似文献   

16.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原为鸭疫里氏杆菌(RA)。它是危害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原于1904年。由Riemer首次报道了鹅发生本病,并将其称之为“鹅渗出性败血症”。RA的血清型比较复杂,国际上报道的已有21个血清型,但有人认为20型参考菌株670/89不属于RA,故实际上只有20个血清型。随着时间的推移,RA的血清型将越来越趋于多样化,由于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鹅的鸭瘟病即鹅感染鸭瘟,病原体为鸭瘟病毒,小辽宁尤为敏感。这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80%-90%的急性传染病。现将鹅患鸭瘟病具体防治方法简述如下。 1流行特点 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春夏和秋季最为严重,传播快,流行广,发病率达95%,小鹅死亡率70%-80%以上。60日龄以上大鹅也可发病,特别是产蛋母鹅发病率和死亡率达80%-90%。此外,在低湿、水网地带及河川下游饲养放牧的鹅群,最容易流行本病。近年业,此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发病至死亡通常为2-7天。 2临床症状 病鹅初期精神不振,体温升高,…  相似文献   

18.
鸭疫里氏杆菌病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anatipestifer,RA)病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鸭、雏火鸡等多种禽类的急性或慢性、败血性、接触传染病。该病又称新鸭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症、传染性浆膜炎和鸭疫巴氏杆菌病等。本病多发于2~7周龄的小鸭,且发病率高(5%~90%)死亡率高(1%~80%),高峰可达90%以上,耐过的鸭,体重减轻,生长迟缓,经济损失严重。本病最早由Riemer于1904年报道在鹅群中发生。美国学者Henderckson和Hilbert于1932年在纽约鸭场发现该病,随后国外许多学者陆续报道该病。在我国,1975年邝荣禄等首次报道本病在广州存在;1982…  相似文献   

19.
鸭瘟病毒病,简称鸭瘟,又名大头瘟或鸭病毒性肠炎。是鸭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鸭瘟的致病力强,鹅与病鸭密切接触也会感染致病。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一但鹅群感染发病后,能迅速传播,引起大批死亡。本病是养鹅地区一种重要的病毒性传染病,要做好鹅群鸭瘟的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20.
鸭疫里默氏菌病俗称鸭传染性浆膜炎、鸭包心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雏鸭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鸭、雏鹅、火鸡等多种幼禽。多见于2~4周龄的雏鸭,呈急性居多,慢性较少。雏鸭感染该病后,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三炎”为临床特征。现将一起快大肉鸭发生鸭疫里默氏菌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