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雏鸡糊肛由多种疾病或应激引发,多发生于出壳后3-7天的雏鸡,其主要症状为精神萎糜,羽毛脏乱,不食或少食,粪便黏稠,黏着于肛门周围的绒毛上,甚至堵塞肛门。雏鸡常因肛门被堵排便困难而发出尖叫声,后期可因衰竭而死亡。雏鸡糊肛症是雏鸡繁育过程的常见病症,其危害性相对较小,但如果对本病重视不够、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措施不当,就会导致雏鸡生长缓慢,延长生长周期,或降低雏鸡成活率,甚至造成雏鸡大量死亡,在实践中这方面的例子屡见不鲜,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养鸡业的健康发展,现将雏鸡糊肛症的防治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雏鸡糊肛是由多种疾病或应激引发的一种症状,多发生于出壳后3~7天的雏鸡,其主要症状为精神萎靡,羽毛脏乱.不食或少食.粪便粘稠,黏着于肛门周围的绒毛上,甚至堵塞肛门。雏鸡常因肛门被堵,排便困难而发出尖叫声,后期可因衰竭而死亡。如果对本病的重视不够、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措施不当.就会导致雏鸡生长缓慢,延长生长周期或降低雏鸡成活率.甚至造成雏鸡的大量死亡,在临床实践中这种病例屡见不鲜.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雏鸡糊肛是由多种应激引发的一种症状,多发生于出壳后3-7天的雏鸡,其主要症状为精神萎糜,羽毛脏乱、不食或少食,粪便黏稠,黏着于肛门周围的绒毛上,甚至堵塞肛门。雏鸡常因肛门被堵排便困难,而发出尖叫声,如果堵塞肛门的粪便不能及时排除,最后可因衰竭而死亡。它是雏鸡繁育过程的常见病症,与传染病相比,其危害性相对较小,但如果对本病的重视不够、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措施不当,就会导致雏鸡生长缓慢,延长生长周期,或降低雏鸡成活率,甚至造成雏鸡的大量死亡,在实践中这方面的例子屡见不鲜。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养鸡业的健康发展。现将雏鸡糊肛症的防治经验介绍如下。希望对广大养鸡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雏鸡糊肛是由多种应激引发的一种症状,多发生于出壳后3—7d的雏鸡,其主要症状为精神萎糜,羽毛脏乱、不食或少食。粪便黏稠,黏着肛门周围的绒毛上,甚至堵塞肛门。雏鸡常因肛门被堵排便困难,而发出尖叫声,如果堵塞肛门的粪便不能及时排除,最后可因衰竭而死亡。它是雏鸡繁育过程的常见病症,与传染病相比,其危害性相对较小,但如果对本病的重视不够。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措施不当,就会导致雏鸡生长缓慢,延长生长周期,或降低雏鸡成活率。甚至造成雏鸡的大量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养鸡业的健康发展。现将雏鸡糊肛症的防治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雏鸡的疾病也不断增加。雏鸡的糊肛症是由多种应激因素引起的一种雏鸡的病理症状。如:雏鸡开饮或开食不及时,饲料蛋白含量过高,环境温度低以及雏鸡白痢病等常导致雏鸡卵黄吸收不良,饲料消化不充分,生长缓慢或成活率低等,雏鸡糊肛主要发生在雏鸡出壳后最初的几天。  相似文献   

6.
雏鸡“糊肛”是雏鸡发育过程的常见病症,其危害性相对较小,但如果对本病的重视不够、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措施不当,就会导致雏鸡生长缓慢,延长生长周期,或降低雏鸡成活率,甚至造成雏鸡的大量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实践中这方面的例子屡见不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养鸡业的健康发展。现将雏鸡“糊肛”的防治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某商品代鸡场购回一批鸡苗,鸡苗在7日龄前发生严重的糊肛,严重影响了鸡苗的生长发育,均匀度较差,10日龄后大小差异较大.发病率达36%,死亡率高达5.2%,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排除可能造成糊肛的因素,淘汰发育不良的鸡苗.并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进行综合分析发病病因.为该场后期引进鸡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杜决了此类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雏鸡糊肛是由多种应激因素如雏鸡开水或开食不及时,饲粒中蛋白含量过高、环境温度低以及患病等引发的一种症状。雏鸡糊肛主要发生在雏鸡出壳后最初的几天。  相似文献   

9.
10.
雏鸡糊肛是由多种应激因素引发的一种症状,其多发于出壳后3~7d的雏鸡。雏鸡主要发病症状为精神萎靡,羽毛脏乱,不食或少食,粪便黏稠并附着于肛门周围,甚至堵塞肛门。  相似文献   

11.
雏鸡糊肛(就是肛门被粪便粘住)是各种应激的一种症状.主要是开水、开食不及时,饲料蛋白含量高,环境温度低以及疾病诸因素所引起.雏鸡糊肛主要发生在出壳后最初几天,易导致雏鸡消化不良,生长缓慢和成活率低.  相似文献   

12.
春季是饲养雏鸡的大好季节,但雏鸡出壳后若开水、开食不及时,饲料蛋白质含量过高,环境温度过低等,容易造成雏鸡糊肛,病鸡肛门被粪便粘住,生长缓慢,成活率低.  相似文献   

13.
"糊肛"是雏鸡发育过程的常见病,如果防治不及时及措施不当,会导致生长缓慢,降低雏鸡成活率,给养殖场(户)造成经济损失。1原因分析消化不良是雏鸡"糊肛"的常见原因。刚出壳雏鸡消化器官容积较小,消化机能未发育健全,如果用含粗蛋白偏高的饲料开食会引起消化不良。嗉囔肿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雏鸡的疾病也不断增加。雏鸡的糊肛症是由多种应激因素引起的一种雏鸡的病理症状。如:雏鸡开饮或开食不及时,饲料蛋白含量过高,环境温度低以及雏鸡白痢病等常导致雏鸡卵黄吸收不良,饲料消化不充分,生长缓慢或成活率低等,雏鸡糊肛主要发生在雏鸡出壳后最初的几天。  相似文献   

15.
1病因1.1单纯消化不良刚出壳的雏鸡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机能尚未发育健全,如果用含粗蛋白较高的饲料开食,会因过食引起消化不良而发生糊肛现象。临床表现为食欲  相似文献   

16.
雏鸡糊肛是由多种应激和疾病引发的一种症状,常因应激、消化不良、初饮不及时以及疾病等原因引起,导致雏鸡消化不良、生长缓慢和成活率低,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讨论了糊肛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常规性和针对性预防措施,旨在为广大养殖场户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我站门诊室发现雏鸡痛风病例较多.临床表现为泻痢呈石灰样粪便,剖检肾肿呈花班状外观,肾、输尿管大量尿酸盐沉积,肠系膜、心包外膜、肝等都有白色、黄色尿酸盐结晶(也称尿石症).病程一般较长,死亡率5%~30%不等,给养户造成了一定的损失.1 病因分析1.1 传染性疾病引起:临床中70%~80%的病例主要是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引起.该病毒(IBV)靶器官主要是气管及肾脏,由于引发间质性肾炎,造成尿酸盐沉积.病鸡一般表现呼吸症状、打呛、咳嗽、轻度泻痢,剖检除有痛风症外,气管、支气管有炎症及稀薄渗出物,肝瘀血色深.此外,霉菌中毒、雏白痢、IBD也有尿石症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鸡白痢是雏鸡常见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表现为不食、嗜睡、下痢和心肝、肺等器官坏死性结节。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是严重危害雏鸡成活率的一种传染病。成龄鸡多呈隐性感染,不表现明显症状,成为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使产蛋量、孵化率降低及鸡只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19.
<正>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对雏鸡的成活率和整个养鸡生产经济效益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养鸡生产中必须做好雏鸡的饲养管理工作,以增加养鸡的经济效益。1雏鸡的特点(1)出壳后在自然条件下,不能维持体温,需要进行保  相似文献   

20.
在雏鸡的养殖过程中,不少养鸡户都会遇到雏鸡糊肛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不少养殖户都会想到沙门氏菌等病菌的感染,于是加大了雏鸡饲料中药物的用量,可有的时候加大药物用量雏鸡的糊肛状况还是没有得到治疗或缓解.研究发现导致雏鸡发生糊肛的原因有很多,并不是单纯的沙门氏菌等病菌的感染.下文将对雏鸡糊肛常见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介绍,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