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使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探讨在体外初步联合氟苯尼考和多西环素缩小猪源大肠杆菌耐药突变选择窗(MSW)。应用琼脂二倍稀释法,肉汤法富集10^11:FU/mL细菌分别测定了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对15株猪源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防耐药突变浓度(MPC),并计算出它们各自的MSW,对于2种药物MSW均比较大的菌株S8、S11、S12进行氟苯尼考联合多西环素用药,测定其MPC和MSW。结果显示,从吉林省分离的15株猪源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多西环素耐药率分别为33.3%和46.7%;MPC大于100mg/L的分别占到40%和13.3%;MSW大于50的分别占40%和0.067%。对于S8、S11、S12氟苯尼考联合多西环素用药,联合指数分别为0.75、0.09、0.438,均呈现相加或协同作用。联合用药可使氟本尼考对S8、S11、S12菌株的MPC分别由原来的256.0、128.0、460.8mg/L,变为8.0、8.0、16.0mg/L,均关闭了MSW。结果表明,氟苯尼考联合多西环素可以缩小或关闭猪源大肠杆菌耐药选择突变窗。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探讨了在体外初步联合用药缩小猪链球菌(S.suis)的耐药突变选择窗(MSW)。应用肉汤法富集1010CFU/mL细菌,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酒石酸泰乐菌素(TLST)、阿莫西林(Amoxil)钠及两药联用后对S.suis分离株D10的防突变浓度(MPC)和MSW。TLST、Amoxil钠单药和两药联用对S.suis分离株D10的MSW分别为9.71、5.16和2.81。TLST和Amoxil钠联合用药使TLST对D10的MSW缩小3.5倍;TLST和Amoxil钠联合用药使Amoxil钠对D10的MSW缩小1.8倍。TLST和Amoxil钠联合用药可缩小各自单药对S.suis分离株D10的MSW。  相似文献   

3.
研究氧氟沙星与多西环素联用对牛源大肠杆菌耐药突变选择窗(MSW)及防突变浓度(MPC)的影响。该试验通过琼脂二倍稀释法分别测量了氧氟沙星(OFL)及多西环素(DOX)两药单用及联合用药时牛源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E.coliⅠ、E.coliⅡ。试验结果测得E.coliⅠ、E.coliⅡOFL单独用药时MSW为2.95、9.74,DOX单独用药时MSW为48.43、53.64,OFL及DOX联合应用时对OFL其MPC分别缩小了4倍、6倍,与8MIC浓度DOX联用时分离株E.coliⅡMSW完全关闭。研究表明,OFL和DOX联用,可以缩小各自单独用药对牛源大肠杆菌的MSW,降低其MPC,减少耐药突变菌株产生。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环丙沙星联合用药对鸡沙门氏菌耐药突变选择窗(MSW)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多西环素3种药物单独使用及联合用药对鸡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防耐药变异浓度(MPC)和MSW.结果显示,环丙沙星联合阿米卡星和多西环素后鸡沙门氏菌MPC分别降低了8倍和16倍;环丙沙星和16 MIC多西环素联合时,能完全关闭环丙沙星的MSW.本研究表明环丙沙星联合阿米卡星和多西环素能够有效缩小鸡沙门氏菌的MSW,并且联合多西环素能关闭MSW,防止耐药突变株的富集.  相似文献   

5.
几种抗菌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突变选择窗(MSW)范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测定盐酸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和卡那霉素对5株临床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的MSW范围,本研究采用试管双倍稀释法测MIC,平板稀释法测MIC99,以超过1010 CFU接种于药物平板上的方法测MPC,确定了3种抗菌药物对5株临床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的突变选择窗范围.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和盐酸恩诺沙星对5株嗜水气单胞菌的MIC99相差不大,但MPC之间的差异较大:卡那霉素对4号菌株的MPC明显大于其他几种菌株,恩诺沙星对2号菌株的MPC明显小于其他菌株;氟苯尼考对2号菌株MIC99明显大于其他4种菌株,而MPC值均大于128 μg/mL.因此认为,目前恩诺沙星和氟苯尼考治疗嗜水气单胞菌的给药方案虽可发挥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容易导致嗜水气单胞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头孢噻肟-恩诺沙星联合用药对携带F17毒力基因牛源性大肠埃希氏菌(E.coli)耐药突变选择窗的影响,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头孢噻肟(CTX)和恩诺沙星(ENR)对11株携带F17毒力基因E.coli分离株单独用药及联合用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耐药突变度(MPC),计算耐药指数(SI)。结果显示,CTX和ENR联合用药后,CTX的MPC_(90)降至256 mg/L,SI下降了4倍,MPC_(90)/MIC_(90)为1,即联合ENR后能使CTX的耐药突变选择窗(MSW)完全关闭;同样联合用药后ENR的MPC_(90)降至256 mg/L,SI下降了2倍,MPC_(90)/MIC_(90)为2,MSW变窄,即联合CTX后能使ENR的MSW减小。结果表明,CTX联合ENR能够缩小甚至关闭其单药的MSW,有效防止耐药的产生。本研究为E.coli的耐药性防止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1 基于新型PK/PD的MSW理论及其防耐药用药策略 1.1防细菌耐药突变体选择浓度和突变选择窗最小防突变浓度(MPC)是指抑制细菌耐药突变体被选择性富集扩增所需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抗敌素、氟奇霉素、喹乙醇对大肠杆菌耐药突变株的选择能力,比较了其防耐药突变能力。方法:MH-肉汤富集3×1010CPU/mL大肠杆菌,采用平板稀释法测定抗敌素、氟奇霉素、喹乙醇对大肠杆菌的MIC、MPC和MSW值。结果:抗敌素的MIC、MPC为25μg/mL、100μg/mL;氟奇霉素的MIC、MPC为6.25μg/mL、25μg/mL;喹乙醇的MIC、MPC为62.5μg/mL、500μg/mL;结论:氟奇霉素的防突变能力强于抗敌素和喹乙醇。  相似文献   

9.
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不断产生耐药变异。尽管人们已对细菌的耐药机理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并在抗菌药物治疗及药物开发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细菌耐药问题依然变得越来越严重。从目前防细菌耐药突变株选择浓度(MPC)理论所研究的药物、针对的致病菌、测定方法。以及其研究的意义等方面出发,总结了近几年MPC理论的研究概况,提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新策略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和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现象已成为当今人们极为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大肠埃希菌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中,极易产生耐药性,目前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已十分严重,其耐药性呈进行性增长,对于预防和治疗带来了潜在的危机.文章对抗菌药物的应用历史、耐药性发展状况、细菌的耐药现状、耐药机制及耐药性产生的原因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抗生素从临床使用至今已半个世纪,在防治感染性疾病、保障人类健康和养殖业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耐药性问题已引起全球高度重视。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对耐药性研究十分重视,认为控制动物性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及传播是解决人类日趋严重的耐药问题中相当重要的一环。为了减  相似文献   

12.
分别用微量肉汤稀释法(CLSI规定的标准方法)和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了4种氟喹诺酮抗菌药(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对临床分离的32株氟喹诺酮敏感的猪链球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和防耐药变异浓度(MPC),比较二者的关系;分别与利血平和氰氯苯腙(CCCP)联合用药,检测了各抗菌药突变选择窗(MSW)内富集的一步耐药突变株是否存在主动外排泵机制;采用PCR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在不同药物突变选择窗内筛选出的猪链球菌一步耐药突变株的DNA回旋酶(gyrA和gyrB)和拓扑异构酶IV(parC和parE)耐药决定区(QRDR)的基因突变和氨基酸序列变化,探明猪链球菌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分析不同氟喹诺酮药物在抑制猪链球菌时的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结果显示:4种药的MIC90.值从小到大依次为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MPC90.值从小到大依次为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选择指数(MPC/MIC)除了环丙沙星为16外,其余药物均为2;只在环丙沙星的耐药突变窗内筛选到了耐药株,但其DNA回旋酶(gyrA和gyrB)和拓扑异构酶IV(parC和parE)耐药决定区(QRDR)没有碱基或氨基酸的突变;与利血平联合用药时检测到了外排机制.结论:环丙沙星在治疗猪链球菌感染时很容易筛选出一步耐药突变株,从而导致猪链球菌对其产生耐药性,耐药机制可能是由主动外排泵介导产生.  相似文献   

13.
氟苯尼考是一种治疗动物细菌性疾病的抗菌药物,在养殖业中的广泛使用已产生严重的耐药问题。文章对近十几年来国内外报道的关于细菌对氟苯尼考耐药机制研究进行归纳总结,论述了细菌对氟苯尼考产生耐药性及耐药性传播的机制,以期为临床上合理使用氟苯尼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细菌的耐药性(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耐药菌的危害已遍及全球,耐药性问题成为世界性的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从耐药现状、耐药性的形成机制、耐药性的发展和传播、耐药性的控制、耐药性监测方法和耐药性研究的意义六个方面对细菌耐药性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5.
采用标准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头孢喹肟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用肉汤法富集了大肠杆菌;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头孢喹肟对大肠杆菌的暂定防突变浓度(MPCPr)及防突变浓度(MPC)。结果显示,头孢喹肟对大肠杆菌标准株(ATCC25922)的MIC和MIC99分别为0.125μg/mL和0.1μg/mLMPCPr和MPC分别为0.5μg/mL和0.256μg/mL,MPC/MIC99比值为2.56。头孢喹肟对50株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的MIC90和MPC90分别为0.2μg/mL和0.8μg/mL,MPC90/MIC90比值为4。说明头孢喹肟限制大肠杆菌耐药突变的能力很强,ATCC25922的选择指数(SI)仅为2.56,临床分离株的SI为4。  相似文献   

16.
细菌的耐药性(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耐药菌的危害已遍及全球,耐药性问题成为世界性的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从耐药现状、耐药性的形成机制、耐药性的发展和传播、耐药性的控制、耐药性监测方法和耐药研究的意义六个方面对细菌耐药性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正抗生素在临床中的应用,虽然对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具有一定效果[1-2],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扩散,使疾病预防和治疗更加困难[3]。细菌耐药性随着抗菌药物的应用而产生,问题日趋严重和复杂,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挑战,这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有些细菌产生耐药性并非细菌基因突变引起,而是由耐药性质粒介导引起的。质粒可通过接合、转化、转导和溶原性转换等方式在细菌水平上传播,因  相似文献   

18.
卢成合 《畜牧市场》2006,(12):57-58
在当今养殖行业里,传梁病种类越来越多,治疗难度越来越大,虽然近年来养殖业广泛使用了许多新的疫苗和菌苗,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量,但抗生素在抵御,控制疾病以及提高生产力方面仍发挥着巨大作用,是确保动物健康所必需的药品。畜牧业中使用抗生素使得动物体内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影响到人体健康.这个问题已引起世界动物保健界的高度重视.许多欧洲国家已明令禁止在饲料中使用起辅助治疗作用的抗生素.近年来.美国已冻结了新型抗生素的审批.世界卫生组织更关注这个问题,目前已把畜禽食品所导致的人体病原的耐药性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编按]  相似文献   

19.
作为抗生素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因其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疗效显著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到临床.随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增多,细菌对其耐药性也逐渐上升,因此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耐药机制及控制措施的研究已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20.
王强 《猪业科学》2023,40(7):73-74
随着近年来集约化养殖的不断发展,仔猪的健康生长发育对猪场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巨大影响。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多采用抗生素添加剂来预防仔猪的胃肠道疾病,但是随着抗生素耐药性及药物残留等问题,替抗产品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中复合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应用被证实得到了良好的市场反馈。本文通过在仔猪日粮中分别添加0.1%、0.2%和0.3%的菌酶复合制,研究其生长性能和腹泻率,筛选最佳添加剂量,探讨菌酶复合制剂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旨在为菌酶制剂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