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这里主要是指简单含氮化合物如尿素、二缩脲和氨盐等。这些含氮化合物均可被瘤胃细菌用作合成菌体蛋白的原料,其中以尿素应用最为广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尿素通常在进入瘤胃后经过2小时,即几乎完全被水解成氨。由于尿素在瘤胃中分解太快,而微生物来不及吸收,一部分游离的氨则进入血液,很容易造成氨中毒。  相似文献   

2.
1畜牧养殖小区废弃物污染空气的主要形式 1.1畜禽粪便分解产生恶臭气体 新排出的粪便中含有胺类、吲哚、乙醛和硫醇类物质,具有臭味。排出后的粪便如果在有氧状态下分解,则糖类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含氮化合物产生硝酸盐类,产生的臭气少;如果排出后的粪便在厌氧环境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则糖类分解产生甲烷、有机酸和醇类,带有酸臭味。含氮化合物分解产生氨、硫酸、乙烯醇等,产生的臭气多,尿排出体外后主要进行氧化分解,释放氨,形成臭味。  相似文献   

3.
猪场污染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猪场粪尿中含有大量的未被消化吸收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大体可分为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在有氧条件下分解释放热量,大部分分解成CO2和水。在无氧条件下,氧化反应不完全,可分解成甲烷、有机酸和醇类。含氮化合物主要是蛋白质.在有氧条件下,蛋白质分解的最终产物是硝酸盐类:而在无氧条件下,可分解成氨,乙烯醇.二甲基硫醚.硫化氢.甲胺,三甲胺等恶臭气体。O'Neill和Phillips报道.养猪场散发的具有恶臭气味的化合物有75种之多,主要是醇类、酸类.酮类,醛类、氨类、硫醇和含氮杂环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科苑采撷     
用合成氨基酸饲料喂畜禽可减轻粪便臭味猪粪便中产生异味的物质主要是氨,这些氨是猪在消化过程中微生物分解蛋白质等含氮物产生的,而含氮物含量的多少则取决于猪饲料的成分。猪食用玉米燕麦后,体内会积累大量过剩的氨基酸,这些过剩的氨基酸就成为臭气的来源。专家们试验证实,如果用合成氨基酸喂猪,体内过剩氨基酸的含量会大大下降。如果在猪饲料中,将天然饲料含量减少14%~18%,同时增加合成氨基酸饲料,那么猪粪便中的氨含量就会减少30%~50%,而且不影响猪的生长。(赵智杰杨再)母猪配种后的 饲喂水平英国专家的一项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5.
正禽舍内由于禽类的呼吸、排泄以及粪便、饲料等有机物的分解,增加了一些有害气体,如氨、硫化氢、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禽舍内湿度较大,灰尘及微生物来源增多,加上密度大,禽舍内通风不好,空气流动慢或不流通,无紫外线照射,这些都为微生物的生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氨(NH_3)禽舍内的氨是由舍内含氮有机物分解而来。禽的粪便、饲料和垫草都  相似文献   

6.
反刍动物的瘤胃中存有大量的微生物。饲料中的蛋白质在痛胃中大部分被微生物分解成氨基酸和氨。非蛋白氮在反刍动物体内酶的作用下也可以分解出氨,分解出的氨能被瘤胃微生物吸收合成它本身需要的菌体蛋白质。当瘤胃的这些微生物通过消化道传送到真胃和小肠时就被动物体消化吸收,从而得到蛋白质营养。痛胃微生物对所需要的氮源没有特定的要求,非蛋白氮和低质量的蛋白质都能满足它的要求。因此,可用非蛋白氮代替蛋白质饲料来饲喂反刍动物。l非蛋白显添加剂种类非蛋白氛是一类非蛋白态的含氮化合物的总称。常用于反刍动物饲养的非蛋白氮主…  相似文献   

7.
非蛋白氮是非蛋白质,即不具有氨基酸肽腱结构的含氮化合物,包括蛋白质分解的中间产物氨、酰胺、氨基酸、尿素、缩二脲、磷酸脲、脂肪酸脲、液氨、硫酸铵和铵盐。在畜牧业上以尿素为常用,还有酸氢  相似文献   

8.
尿素属非蛋白含氮物。在反刍动物瘤胃中各种微生物产生的脲酶作用下,尿素被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瘤胃微生物将氨合成氨基酸,再进一步合成菌体蛋白。这种菌体蛋白被反刍动物消化吸收,转化为反刍动物的体蛋白质。但尿素喂牛因进入瘤胃后分解速度太快,不能充分利用,同时尿素分解的氨,大量被血液吸收会使酸碱平衡失调,引起中毒。因此,尿素喂牛要掌握如下要点:①断奶前犊牛及病牛不喂尿素;②尿素用量以蛋白质需要量的1/6计较为安全。如一头450公斤哺乳母牛每天需可消化粗蛋白质  相似文献   

9.
周太嫣 《饲料工业》2005,26(4):50-51
水化学指标是水质好坏的主要标志.也是导致鱼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育苗鱼池水中主要的化学指标有氨态氮、硫化氢、溶解氧、pH、亚硝酸盐和有机物耗氧量等。其中以氨态氮和硫化氢指标尤为重要。因为.这两种物质是育苗池中的主要有害物质。氨通常是在氧气不足时.由含氮有机物分解产生或由氨基酸经微生物氨化脱氨基生成.另外鱼类的代谢终产物多数也以氨的形式排出。一般情况下。  相似文献   

10.
日粮中的低蛋白水平能降低猪场的NH3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通过降低日粮中的CP水平,再添加一定量的合成氨基酸来达到猪对蛋白质的需要,从而降低猪粪尿中氨的排泄量。在猪粪尿中的含氮物质减少后,可以减少因含氮物质发酵引起的NH3污染。  相似文献   

11.
石平 《四川草原》2009,(7):58-59
<正>尿素是一种非蛋白质的含氮物,由于牛的瘤胃微生物能够利用尿素分解生成的氨合成菌体蛋白供牛吸收利用,因而可以利用尿素作为牛蛋白质的补充来源,以提高经济效益。日粮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是瘤胃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需,所以补喂尿素的饲料  相似文献   

12.
尿素是一种优质含氮肥料,往往作为牛的蛋白质补充饲料在养牛业中应用。但如果饲喂方法不合理、误食过多尿素,或者饮用含有尿素的水,都能够导致尿素中毒。当牛食入过多的尿素,会在瘤胃发生分解,生成大量的氨,导致瘤胃微生物无法及时利用,多余的氨就会进入血液,造成血氨浓度急剧升高,从而出现发病。如果病牛及时被发现并尽快采取治疗,通常愈后良好;如果未被及时发现或者治疗不当,就会损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1 概述 养猪场生猪排泄的粪便中含有大量未被消化吸收的含氮化合物,这些含氮化合物被微生物作用后生成氨.  相似文献   

14.
现代畜牧业生产正向着集约工厂化、标准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畜禽的自身污染及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畜禽业发展所面临、且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畜禽养殖场内因畜禽粪便等分解发酵产生的氨、硫化氢、粪臭素、挥发性脂肪酸以及含氮杂环化合物等有害物质,每天对周围环境的水质、土壤和空气造成不同程度地污染,畜禽场舍已成为畜禽传染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污染源地。  相似文献   

15.
畜禽舍内的有害气体主要是氨和硫化氢。氨是来自地面粪尿、垫草和饲料等含氮有机物分解而成。当畜舍空气中含量超过26ppm(百万分之二十六)、禽舍超过20ppm后,可使畜禽呼吸道粘膜和眼结膜发炎,严重时可造成坏死性支气管炎、肺水肿、出血、眼失明等,还可降低畜禽的生长速度和饲料的利用率。舍内空气中的硫化氢是来自含硫有机物(粪尿、垫草和饲料等)的分解,当家畜家禽采食高蛋白日粮和消化不良时,可产生并排出大量硫化氢。舍内空气中硫化  相似文献   

16.
1氨气氨(NH3)是具有刺激臭味的无色气体,比重较轻,为0.596,分子量17.03,标准状态下每升的重量为0.771g(或每毫克的容积为1.316ml)。氨极易溶于水(0℃时1L水可溶解907g),其水溶液呈弱碱性。氨水又易挥发成为气态氨。大气中的氨含量极少甚至没有。舍内氨气主要来自动物粪尿、饲料残渣和垫料等含氮有机物的分解。鹅舍的地面结构、排水和通风设备、饲养管理水平、季节等因素都影响舍内氨的含量。由于氨的比重小易于上升,一般在禽舍顶部浓度较高;又因其产生于地面,因此禽舍下部的氨浓度也较高,易对禽群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17.
尿素是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在养牛业中已广泛使用对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由于饲喂过多或饲喂方法不当,使尿素在牛瘤胃微生物中脲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氨和氨甲酰铵被吸收入血而引起尿素毒.2001年至2003年先后收治尿素中毒病牛26例,采用食醋加白糖水灌服的方法进行治疗,全部治愈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粗蛋白质是饲料产品标准中一项重要的理化性能指标,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最常用的方法是凯氏定氮法。其原理是: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饲料中有机物分解,其中碳、氢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逸出,粗蛋白质中的氮转化为氨并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留在硫酸中,然后加碱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再以盐酸滴定,根据标准酸液消耗量以换算系数即为粗蛋白质含量。为提高粗蛋白测定的准确性,在检验过程中应注意如下环节。1样品、试剂加入量控制1.1称样量称取试样的多少取决于样品中粗蛋白质含量的高低。通常以样品中含氮30~…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消费越来越多,兽医卫生检验工作单靠直观检验有时难以达到检验目的,特别对冻肉及冷却肉,有时就需用化验的方法来检验,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笔者根据工作生产实践,介绍一种简易检验方法。1 原理蛋白质分解后产生碱性含氮物质,如氨、伯  相似文献   

20.
十五、饲料调整剂现在饲料调整剂主要指反刍动物的非蛋白氮、过瘤胃蛋白和过瘤胃脂肪。 1.非蛋白氮早在1879年Weiske就发现含氮的氨化合物可用来代替绵羊营养所需的蛋白质。从那以后,便逐渐开展对反刍动物对非蛋白氮特别是尿素利用的研究。用尿素替代大豆饼等天然蛋白质饲料是经济的,因此现在普遍使用尿素作为反刍动物所需蛋白质的替代品。但是尿素在瘤胃内遇水很容易分解,产生极易扩散的氨。而且瘤胃微生物对氨的利用率低,大量吸收会影响家畜健康。而由尿素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