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涛等 《科学养鱼》2014,(3):25-26
<正>2012年上半年,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试验场温室大棚、室外土塘联合养殖南美白对虾取得较好收益,温室大棚平均亩产1758千克、平均亩净收益为5.03万元;室外土塘平均亩产726千克、平均亩净收益2.82万元。现将具体养殖情况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及配套设施1.池塘条件温室大棚3个,面积分别为2.2亩、2.1亩、2.0亩。室外土塘3个,面积分别为4.5  相似文献   

2.
张茜  杨志强  尹静  陈云  史先武 《水产养殖》2023,(1):39-40+56
<正>为了丰富徐州市菜篮子,增加名特优水产养殖新品种,引领徐州市水产养殖新模式,进一步提高渔业经济效益,徐州市渔淼水产有限公司于2020年开展了美国鲥工厂化低密度循环水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试验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温室大棚温室大棚是以钢结构为主的厂房,长70 m,宽30.4 m,面积为2 128 m2,整个车间外部采用聚氨酯保温材料,外包保温棉。棚顶为倒“V”形斜坡钢架顶棚,上面覆盖玻璃钢瓦,顶高5 m。  相似文献   

3.
2012年信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实施了彭泽鲫池塘健康养殖试验,取得了预期效果,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人工养殖技术总结如下。1试验材料1.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为信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试验场3#试验池,南北走向,面积4669m2,池埂四周片石硬化,土质池底,无渗漏,进排水设施齐备,配备了3kw叶轮式  相似文献   

4.
2011—2012年,灌南县水产技术指导站和灌南县硕项湖虾蟹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实施了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大规格蟹种培育及商品蟹生态养殖技术应用",其中项目中"微生物菌的应用对河蟹生长和水质变化的影响"课题试验研究顺利完成,实现了预期的效果。现将课题试验研究过程介绍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地点灌南县新安镇尹湖村、镇中村,灌南县硕项湖虾蟹养殖专业合作社虾蟹生态养殖基地。1.2塘口条件蟹种培育池塘选择虾蟹生态养殖基地内6、7、8、9号4个蟹种培育池塘,面积分别为5×667m2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在连云港市的周边地区掀起了养殖泥鳅的热潮,每年向韩国和日本出口泥鳅数千吨。2004年我们在赣榆县选择了20亩池塘进行了泥鳅的高密度精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选择池塘10个,每个面积为2亩,东西向、朝阳,土质为  相似文献   

6.
为了调整本地区水产养殖品结构 ,扩大名特优水产养殖比例 ,我厂充分利用温流水进行水产养殖 ,2 0 0 2年 5月引进少量淡水蓝鲨进行小面积的人工养殖试验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池塘条件 :试验池塘位于小兴安岭脚下 ,伊春林业发电厂内 ,试验水泥池塘 2个 ,1号面积为 2 75m2 ,水深 0 .5— 1m ,2号面积为 43 2m2 ,水深 1.2— 1.5m。水源为翠峦河水和地下水 ,经电厂发电提高水温后排出少量温水到我厂 ,所以每时每刻都有新水注入试验池塘和排出试验池塘 ,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 ,鱼苗放养前用生石灰 75— 10…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临海市海洋与渔业局从浙江大学引进新型水稻品种渔稻,以泥鳅、乌鳢、鲫鱼、南美白对虾和田鲤等养殖池塘为重点,开展多种模式的渔塘种稻技术试验,并在鳅稻共生模式方面取得了突破。在临海市锦兴水产专业合作社基地泥鳅塘内试种渔稻,实现鳅稻双丰收,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养殖池塘改建(1)池塘选址:实施鳅稻共生养殖池塘面积2~  相似文献   

8.
“鄱阳湖1号”泥鳅高效养殖技术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介绍"鄱阳湖1号"泥鳅的品种特点和池塘养殖技术,指出养殖户可根据池塘条件、养殖技术水平及投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高、中、低3个密度每667m2放苗7万、5万和3.5万尾泥鳅寸苗进行养殖,并根据试验池塘各项投入、产出数据,计算分析了3个密度模式的667m2均毛利润分别为2.04万、1.43万和0.95万元,均高于常规水产养殖的利润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度响水县水产养殖技术指导站和响水春海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承担了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研究与示范,养殖水面160亩,新建22个标准水槽,水槽面积3200米2。经过两年多的试验,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项目实施地点位于江苏响水县老舍中心社区恩覃村,养殖池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南美白对虾稳产高效养殖模式,通过对2口面积共计1 hm2的连栋大棚养殖池塘进行改造,在大棚内设置净面积约35 m2的篷布池135口,辅以供水、增氧、排水以及尾水处理等设施,引进SPF一代南美白对虾苗种,采用集中标粗后再分级养成的模式进行试验.2020年放养两茬虾苗,单位面积产量达到13.85 kg/m2,产值59...  相似文献   

11.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因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高,被誉为“水中人参”。目前是我国出口日本、南韩的重要水产品之一。泥鳅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运输方便、饵料易得,效益较高,已成为水产养殖结构调整的重要品种。2006年我们在宁河地区进行了泥鳅养殖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以供广大养殖者参考。1试验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为普通的养鱼池塘,面积3.7亩,池深1.5m,保水性好,池底淤泥20cm,进排水方便。1.2池塘消毒在放泥鳅苗种前15d,用漂白粉进行干塘消毒,每亩用量13.5kg,杀死池…  相似文献   

12.
2004年,舟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普陀区水产科学技术推广站等进行了梭子蟹(见彩中插2)池塘全人工无公害养殖试验。现将试验的主要技术措施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面积共计46.67公顷。定海区、普陀区、岱山县各设2个点,浙江华兴海水种苗有限公司1个点,共7个点,各6.67公顷。单个池塘面积在0.33~1.33公顷之间,用网片插底将大塘分隔,平均水深1~1.5米,进排水设施齐全,进排水方便,养殖塘周围无污染源,塘内设置隐蔽物(如水泥管道、网衣、树根等)以减少梭子蟹脱壳时期的残杀。2.清淤除害在前一年养殖结束后,马上排干池水清淤,…  相似文献   

13.
1试验条件 1.1试验时间、地点 试验自2010年3月20日-11月20日在山东省莱阳市羊郡镇南水产养殖试验基地进行,试验用池塘为长方形泥沙底池塘,面积为1.3hm^2(20亩),池深3m。  相似文献   

14.
正大鳞副泥鳅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俗称大板鳅、黄板鳅等。泥鳅在国内外水产品市场都有较强的竞争力,特别是东亚的韩国、日本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近几年泥鳅需求量逐年增加,商品成鳅市场供不应求,有很强的市场竞争优势。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一、前期准备1.池塘条件鱼台湖滨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朱宜春有十多年大鳞副泥鳅养殖经验,他的泥鳅养殖池塘位于鱼台县张黄镇朱庄村,总占地100余亩。试验池塘选择朱宜春的2个池塘进行,每个池塘面积  相似文献   

15.
杨光  邵跃  梁鹏 《河北渔业》2014,(3):44-45
<正>泥鳅鱼属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泥鳅属,英文名:Orientalweatherfish,营养价值很高,为近年北方的淡水商品鱼养殖优良品种。2012年笔者在兴城市温水养殖场主持"利用温泉水人工繁殖泥鳅鱼试验"项目,现将其关键繁殖技术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场地概况试验地点设置兴城市温水养殖场,该场是省级罗非鱼良种场,有养殖水面2hm2,3个露天土池塘,15个温棚池塘,温棚池塘面积为0.067~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河道污染严重,野生泥鳅苗种资源日见匮乏,为满足养殖户对泥鳅优质苗种的需求,1998年进行了“泥鳅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共获受精卵43万粒,培育各种规格苗种28.6万尾。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1基本设施本试验在华村水库管理所内进行,水源来自管引库水。3月底即人工繁殖前1个多月,在避风向阳、光照充分的地方,建造水泥他15个,其中:面积10m2培育他1个,池深1m;面积4.5m2孵化池4个,地深0.5m;面积20m2育苗池10个,池深0.8m。另外,管理所内有4亩池塘可用于泥鳅种的培育。水泥地池底平整,呈长方形,池边设注排水…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0月起,姜堰市溱湖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实施了由泰州市水产站承担、姜堰市水产站参与实施的克氏原螯虾规模化高效生态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现将本次繁育试验情况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池塘选择在靠近河沟,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且进排水方便、池底铺设塑料网布,配备微孔增氧设备,试验池塘6口,面积分别为10×667m2、5×667m2、8×667m2、9×667m2、11×667m2、7×667m2,合计50×667m2。池塘水深0.8~1.2m,pH值  相似文献   

18.
为调整水产养殖品种结构,扩大名特优水产养殖比例,提高“上农下渔”池塘的产出,我们于2005年5月在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引进淡水鲨与当地花白鲢进行了小面积混养试验,取得较好成效。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养殖池1口,面积为3 333m~2(5亩),水深1.7m,泥  相似文献   

19.
2011-2012年,灌南县水产技术指导站和灌南县硕项湖虾蟹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实施了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大规格蟹种培育及商品蟹生态养殖技术应用".项目中"微孔增氧应用对河蟹生长的影响"课题试验研究顺利完成,实现了预期的效果,现将课题试验研究过程介绍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池塘的选择与准备 大规格蟹种培育试验选择基地内的10#、11#共2个池塘,面积均为5×667m2,水深1.5 m,坡比为1∶2.  相似文献   

20.
象山县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站利用大棚保温原理,采取全程大棚三茬养殖南美白对虾,从而达到增产增效。现将多茬养殖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位于大塘港生态农业灌溉区内,水源充足。池塘全部用筛绢网护坡,池塘增氧采用底充氧和表层水车式增氧。每口池塘面积5~8亩,总面积90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