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李锋 《干旱区研究》1999,16(3):59-62
本文根据199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20个县荒漠化状况,土地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资料,对荒漠化与土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社会经济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较详细地讨论了荒漠化对土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社会经济的影响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2.
里海沿岸的石油工业与荒漠化管祖德,吴焕宗编译里海沿岸在发展石油工业时,由于对自然生态状况考虑不够,其结果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而出现了荒漠化。在一些地区,如奥特拉乌斯克州埃姆宾和诺沃博加亭区,荒漠化已达到40%,面积达115.5万ha,其中严重荒漠...  相似文献   

3.
绿洲开发与绿洲荒漠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讨论了绿洲开发和绿洲内存在的各种荒漠化形式后 ,探讨了绿洲荒漠化的成因以及荒漠化对绿洲生态系统的影响 ,得出 :绿洲荒漠化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引起的 ;荒漠化严重危及绿洲系统的正常运作 ;最后 ,就绿洲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给出适当的设计 ,希望绿洲内部的人类活动能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 ,以实现对资源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北方土地荒漠化成因与草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14  
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也是脆弱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而急需治理的国土整治问题。笔者认为 ,土地荒漠化的发生虽然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非可持续性的人类活动是加剧土地荒漠化的主导因素。从分析荒漠化发生的社会经济原因入手 ,阐述发展草业在保护生态与环境、发展西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以此为突破口 ,提出完善软环境体系、创新草业发展机制、加强管理和强化目标责任制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小江流域泥石流沟谷土地荒漠化影响因子的分析和筛选,选择切割密度、土壤有机质、泥石流堆积物面积、植被盖度等8个对土地荒漠化有较大影响的因子,从地貌、土壤、植被三方面建立层次分析模型。针对土地景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土地荒漠化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基于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和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以拉萨河谷高寒湿地-拉鲁湿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具体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指标权重、评价等级和评价方法,对拉萨河谷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4年间拉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程度处于快速下降状态,2005~2010年间拉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程度呈波动趋势,生态系统处于临界健康状态,生态系统受到人为影响比较大,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系统活力减弱,人为破坏、资源不合理开发等对生态压力较大,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弱。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河下游荒漠化多元回归模型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塔里木河下游是新疆荒漠化最严重区域之一,近50a来,塔里木河流域在以水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的大强度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作用下,流域自然生态过程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以天然植被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因人为对自然水资源时空格局的改变而受到严重影响,环境恶化、天然植被全面衰败、荒漠化加剧。本文根据近两年来对塔里木河下游荒漠化的大量野外考察、取样和室内样品分析及微机处理,以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的变化为主导因子,通过SPSS分析软件对引起塔里木河下游荒漠化的一些主要环境因子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荒漠化初步评价的回归模型。该模型显示在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地下水位和土壤含水率是影响塔里木河下游荒漠化过程的两个重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8.
干旱区绿洲农业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是在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站7年来研究成果基础上,编制绿洲农业生态系统优化模式框图,并提出干旱区农业持续发展战略,首先是要走农牧结合道路,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同时以荒漠化防治为中心治理农业环境。提高绿洲生态系统生产潜力 ,光能利用率可提高2.2倍,而经济效益也相应提高2.1倍。  相似文献   

9.
绿洲-荒漠生态脆弱带是具有敏感地退化趋势的生态交错带,它受绿洲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的双重影响。本文在分析了绿洲-荒漠生态脆弱带的性质、特点等以后,按照其毗邻绿洲的不同,探讨性地将分为三类:(1)河岸林绿洲-荒漠脆弱带;(2)冲洪积扇绿洲-荒漠脆弱带;(3)湖沼和湖滨三角洲绿洲-荒漠脆弱带。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脆弱性,加上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该区出现了以土地荒漠化为主的多种生态环境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若干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荒漠化是导致生物群体退化,土壤衰竭和地表侵蚀化过程的产物。应当看到,侵蚀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会受到导致荒漠化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一般表现为:沙丘和荒漠覆盖层的发育;与水分条件紧密相关的栖息场所的衰败;发生不利的土壤变化,如土壤含盐量、盐分、碳酸盐的增加。许多人认为,生态学意味着包罗万象。一方面,许多业余生态保护学者或多或少地滥用  相似文献   

11.
坚持不懈地向荒漠化作斗争─荒漠化动态与防治荒漠化进展综述今年6月17日,是《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简称《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完成制订一周年,也是第49届联合国大会115号决议确定的第一个“世界防...  相似文献   

12.
绿洲荒漠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9  
针对目前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在大量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选取位于极端干旱区的民勤绿洲作为研究样区,在对绿洲荒漠化特点及其发生的自然与人为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绿洲沙质荒漠化发生的边界范围,荒漠化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从灌丛沙堆发育程度,土壤、植被、人为因素,地貌形态及其发育程度等5个方面,提出了一套以地面工作为基础的绿洲沙质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鄂尔多斯西部地区荒漠化的现状及发展过程,划分了轻度、中度、重度和严重荒漠化阶段,并分出极易、较易、较难三种潜在荒漠化等级,分别测算了面积,做出了图表。说明了风蚀与水蚀过程的特征。阐述了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在土地荒漠化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提出了退耕还牧封沙育草、实行防风蚀耕作、发展灌溉农业、合理轮牧、保护植被等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景观生态学方法在荒漠化监测中应用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李锋 《干旱区研究》1997,14(1):69-73
在对景观生态学和荒漠化概念及其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考查了景观生态学方法在荒漠化监测中应用的可能性,并重点分析了景观生态学关于景观格局变化的评价指标与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全球气候变化与我国荒漠化监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新世以来我国主要沙地和沙漠景观动态变化与全球气候波动对应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对全球气候变化与我国荒漠化监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在时空两方面影响着我国的荒漠化监测,尤其是全球气候变化在空间范围上对土地荒漠化的不同影响。这包括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度和灵敏度两方面。  相似文献   

16.
宁夏土地沙质荒漠化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宁夏土地沙质荒漠化的现状、形势、防治成就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因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而导致的宁夏土地沙质荒漠化是影响其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对此,提出了进一步搞好土地沙质荒漠化防治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4×106 km2,占国土面积的27.5%.保护地球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治土地荒漠化是当今首先要关注的人类生存环境问题.随着全球变暖,世界干旱地区的荒漠化趋势加剧,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到国土总面积的27.5%,其中以沙漠化危害最为突出.其生态状况不仅关系到广大干旱区的内部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深刻地影响到我国东部地区,甚至更远地区的环境.选择正确的生态战略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核心和基础.长期以来,我国生态安全以部门工程性措施和基于植树造林的政策为主,在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并非任何地区都适应这一治理途径,地理地带性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植被与环境具有高度的区域共轭性和动态稳定性,是生态恢复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我国温带干旱区广袤的荒漠地带,不足200 mm的年降水量无力支撑由维管束植物组成的优势植被,但却足以支撑结皮中占优势地位的孢子植物类群.  相似文献   

18.
干旱区生态环境制图的理论与方法 --以土地荒漠化图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土地荒漠化制图是生态环境专题制图的前沿领域,按照现代制图学的原理和土地荒漠化的分类体系,综合制图区域自然及人文要素的时空特征,应用遥感与GIS相结合的方法,编制了不同时期的专题类型图。新技术的应用,反映了信息化时代数字制图技术在土地荒漠化专题制图中的应用潜力,极大地丰富了专题制图学的内涵。同时,体现了专题地图高度的灵活性和强大的选择性,良好的现势性及动态性,制图过程的智能化及制图载体的多样化。本研究重点讨论了荒漠化类型的制图综合,专题要素的表现手法以及制图过程的数据挖掘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气象与荒漠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前言当今生活在100多个国家的10亿多人民面临着世界范围的荒漠化的威胁。荒漠化是一个全球性的、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420多亿美元,弓I起贫困、饥饿和社会动荡,有“地球的癌症”之称。它的主要威胁区域是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带[‘)。“荒漠化”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法国植物学家、生态学家奥布里维尔(Aubreville)1949年出版的(气候、森林和热带非洲的荒漠化)。作者虽然没有在该书中明确地定义荒漠化这一词的确切含义,但是指…  相似文献   

20.
论荒漠与荒漠化程度评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较详细地论述了荒漠与荒漠化的内涵及演变,提出了其异同点和荒漠化发展程度评价中零水平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