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高校“两课”的重要课程之一,其课程定位就在于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锻炼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实际能力。但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却不能令人满意,具体表现在课程教学实效不高,课程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等第。造成这种情况的既有客观历史上的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原因。为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教学实效,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从树立学生的学习动机、深化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某些相通之处以及本质的不同,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后现代主义的分析、研究和批判,应该是一种辩证的否定,对后现代主义中不同的思想和方法应该作具体的批判、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蒋洪元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0(1):142-143
上好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使学生真正“入脑”、“入心”,是“两课”教师的重要任务。在教学实践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三个方面入手,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为了使大学生对之真心喜爱并终身受益,讲课教师必须努力提升该课的魅力,即"欣赏指数"。从3个方面对提升该课的"欣赏指数"进行了分析:第一,讲课教师要立场坚定、矢志不渝地信仰马克思主义;第二,讲课教师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三,讲课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 相似文献
5.
周飞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0,(1):15-16
本文通过对马充思主义哲学与理论思维关系的论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理论思维不断深入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对于解决时代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2):224-225
在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多样、多变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过程中仍存有一定的问题,所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仍然需要不断地改革。通过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这一角度出发来探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改革路径,以改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上的不足。通过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现哲学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在于培养大学生具备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兴趣 ,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这门课的博大精深 ,以及学习它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是哲学课教师很难解决但又必须解决的问题。讲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节课 ,应当从哲学的第一个规定性 (理论化与系统化的世界观 )、第二个规定性 (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第三个规定性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几个方面认真地讲解 ,要通过引用我国哲学传统 ,结合劳动人民的丰富实践活动来启发同学 ,做到第一节课就抓住学生注意力 ,以提高其学习哲学理论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胡成胜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2(1):11-13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无神论和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民本思想、"大同"社会理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直至中国化的重要前提和内在推动力。 相似文献
9.
与时俱进是当今时代的主流,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也应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客观分析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水平的六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效果 ,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必须在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上进行探索和创新。该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教学和考核提出新的方式 ,并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1.
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要采取多种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思想观念。在此基础上 ,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最具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和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专业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是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教书育人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以现代教育观为视角,通过对考试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提出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考试必须变革现行的一张试卷定优劣的考评办法,采用民主测评、讨论总结、论写作和闭卷考试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考试模式来考评学生的成绩,认为这是培育现代人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教学贯彻的原则越来越显重要.通过从哲学的视角来阐述教学原则的新发现,从重原理内涵本来的阐述、重原理的批判精神的发扬、重原理的科学基础的发展、重原理的现实功能的发挥、重原理的"存在形式"的发展等5个方面来说明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敏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1(5):126-127
<正>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方法论的界定方法论是一种理论形态,既包括认识的方法又包括实践的方法。就理论的实践性来说,当我们根据理论去实行时,理论也就转变为方法了,这种理论也就成为方法的理论,从 相似文献
15.
王成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3):42-44,56
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木性和粘神实质。实践批判、理论批判和自我批判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完整内涵。“三内涵批判”是一个有着内在逻辑关联的、功能互补互动的方法论系统。实践批判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和革命性品格,理论批判赋予了其科学性品格,自我批判赋予了其彻底性和开放性品格。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
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特征是科学信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灵魂是信仰教育,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如何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进行有效的信仰教育已是当代哲学教育的一个重中之重,所以说,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17.
18.
结合近年来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经验,就分子生物学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为学生更好地掌握分子生物学相关知识和技能,并推动分子生物学教学的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推进高校分子生物学教学工作的良好稳步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中央深刻剖析当代世界与中国的发展态势,全面总结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出来的,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袁方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2(1):53-55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和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作为创新人才,最根本的品质是具有自觉的创新意识、缜密的创新思维和很强的创新能力.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意识的载体,是创新能力的根基,是创新人才素质的核心.因此,开展创新思维教育是我们迎接新世纪挑战的刻不容缓的课题.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不仅是学生接受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阵地,而且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更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使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