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虫、小茧蜂、紫胶虫三者可谓敌我友之关系。如何更好地灭敌、护友以达到保护发展紫胶虫的目的,采用隔离室法是一种消灭白虫成虫,保护小茧蜂的一种安全方便,成本低,易掌握推广的好办法。其作法是在一间普通的瓦房里,用双层医用棉纱封住其门窗,使窗口能通风,但又不易使白虫逃逸,即成隔离室。然后将种胶和剥出来的原胶,置放在隔离室中,白虫和小茧蜂逸出后,只能在室内活动,不能飞进胶林。晚上拿手电筒进入隔离室,将白虫成虫收集起来,加以消灭;将小茧蜂用养蜂箱收集起来做蜂  相似文献   

2.
私生子     
白隐禅师是一位有道高僧,他住的寺庙旁有一农家女与仇家的小伙子恋爱,未婚前就偷偷在外生下一个孩子。少女的母亲知道后气得大发雷霆,追问孩子的父亲是谁。少女怕给身为仇家人的恋人招来大祸,不敢吐露实情,而是随便指了指院旁的寺庙,并说是白隐禅师逾轨犯戒。少女的母亲立即跑到庙里,当着众僧的面大吵大闹,并把孩子甩给白  相似文献   

3.
林场的夜     
夜风把喊号声送过岭背去了,松涛埋住了工棚里的一片鼾声。  相似文献   

4.
在庐山牯岭西谷天桥以北的白莲池山上,住有一对年近七旬的退休老人。他们时常云里来、雾里去,出没在房前屋后,林间山旁、沟边地头植树造林,18个春秋,他俩以坚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把整个白莲池装扮得犹如“世外桃源”,给庐山人民谱写了一曲动人心弦的绿色凯歌。两位老人就是退休干部刘心志、杨春枝。  相似文献   

5.
声音     
正生态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优势,云南正在努力把绿色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森林是生态的关键支撑,保护好森林就是保护好我们的财富。——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联珠镇党委书记曹庆华植树造林为西北地区的群众提供了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过去经常是一场风沙过来,刚长了几十厘米的农作物一夜之间就被沙子埋住了。现在建起了三北防护林,粮食亩产量从过去的200多斤一下  相似文献   

6.
好大一片山上,每天早晨都蒙着一层好白好白的雾;好绿一片杉叶,每时都挂着好亮好亮的露满;好齐一排杉树杆,每刻都挺着好直好直的脊梁。爷爷说:那白雾是儿子不散的灵魂;爸爸说:那露水是妈妈当年没流出来的泪滴;在女儿的眼里,家乡那一万多亩新开的山地上,长着带血的红杉林。说起沉陵县荔枝溪乡的红杉林,它既不是一个古老的神话,也不是一个遥远的传说,它是一个永远不会在记忆里消失的、可歌可泣的真实故事。记得去年八月的一天,云好厚好重,天好暗好低,山风从深谷中呼啸而出,大山朦胧一片。为了摘掉荒山大户的帽子,也为了给子…  相似文献   

7.
隆冬雪趣     
正大雪如期而至,纷纷扬扬,犹如仙苑里的梨花凋谢;城郭白了,远山白了,映入眼帘的全是玉砌银铺。皑皑积雪覆盖了原野,却捂不住悠悠乡愁……在我的少年时代,故乡进入冬季,隔三差五就下大雪,通常这场未等融化,下一场又飘然而至,积雪俨然无与伦比的厚厚的海绵,将远山近岭、村舍阡陌统统密封。那时科技不如当今发达,生活也不像现在这么丰富多彩,但环境委实是原生态版,少儿娱乐游戏也绝对环保。山里的孩子心儿野脚步狂,下大雪时一个个在家里觉得憋闷得慌,就凑  相似文献   

8.
人工造煤的生产工艺是:在地面处,将碳水化合物废料码成一堆;用隔离罩反扣住堆料,或者用泥土将堆料围住并封闭,其靠近地面的四周处设有点火口,其顶部的中心处设有一个烟囱;由人工用引火材料经点火口处点火,使被封住的堆料着火;封住点火口,使其留有小通风口;让着火的堆料燃烧15至25小时,形成炭化物料;  相似文献   

9.
我刚毕业时,借住在亲戚家的一间老房子里。 这是一间用来存放多余家具的屋子,独一间大房子,二十几平米,卫生间和厨房都在屋外,条件很艰苦。但亲戚说了,免费住,想住多久就多久,为的是搭个人气,老房子不住有煞气,会伤人。只有一点,里面的家具都是老人留下的,不能弄坏了。  相似文献   

10.
东胜县漫赖公社的朱永厚,兢兢业业植树造林,八年功夫就绿化起家园,战胜了风沙危害,农牧林业日渐发展,生活安定,日子越过越红火。风沙之害确实使朱永厚吃尽了苦头。八年前,朱永厚居处的四周黄沙漫漫,一片荒凉,种地捉不住苗,养畜产不下羔,每到风季,住房往往被沙埋几近一半,最严重的时候。人出不了门,只好走窗户。  相似文献   

11.
沙枣、桃、杏、白腊复叶槭等种皮较厚的种子,在播种后,往往当年不发芽,或者经几个月后才发芽,所以需要经过提前催芽。催芽的方法很多,但根据几年来的经验证明,“湿沙埋藏法”适应树种多、省工、简便、效果好。它的具体做法是,在背风向阳地上,挖深1米(宽根据种子多少决定)的坑,上边铺一层约5厘米厚的细沙做为基础,然后放一层种子(厚度为种子的2——3倍),再放相当于种子厚度的一层湿沙(湿沙的湿度为100斤风背沙或河登沙拌15——17斤水),最后象前边一样,一直埋到离地面45厘米处为止,45厘米以上不要埋种  相似文献   

12.
1.树根吸注法:选一个容积100毫升的玻璃瓶,内盛待补微量元素营养液。在距果树干基部一米处挖坑,当霹出树根后,挑选一个粗0.5—1厘米树根,将其横切断,把连接树干的根段插入瓶内,再将瓶口和树根间的缝隙封严后,用土把瓶和树根埋好,让其吸注。 2.树干引注法;选取两个容积为50毫升的玻璃瓶,内盛待补的的微量元素液。在距地面助厘米高  相似文献   

13.
早在1976年时,我区曾有人对泡桐埋根造林技术做过试验,当时主要在平原灌区的畦梁上应用过。1984年,我们在蒲城县平路庙乡第一次将埋根造林直接应用在农桐间作上,试验面积13.3公顷,并结合应用了河南农学院“泡桐速生丰产,培育无病壮苗技术”。取得了显著效益。具体做法是;选用豫杂一号桐根,根粗1.5—2厘米,长15厘米左右。凉晒1—2天后,于3月下旬上床催芽,在气温为20—30℃时,约10天左右即可露自,一般15天可全部露白。埋根坑深100厘米,宽60—80厘米,内施30—40公斤土肥、0.5—1公斤磷肥。栽植采用两种密度:一种是农桐并重  相似文献   

14.
新疆杨生长快、材质好,树形美观,是我国北方四旁绿化,农田防护林和用材林的重要树种,也是适宜在我县发展的优良树种之一。由于我县干旱多风,给新疆杨的育苗带来困难。为了给生产上提供更多的优质种苗,我们三结合科研小组采用多种方法,大胆试验,反复实践,最后采用带根埋条法育苗效果较好,具有生根早,苗全苗壮,操作技术简单的特点。一、选苗与处理:选苗高2米以上的健壮无病虫当年生苗(两年生亦可)或平茬苗,于秋末落叶后带根起出,立即进行埋藏越冬,以最大限度保持苗木水分。若春季起苗,则必须浸水5天,以补充苗木水分的不足。二、苗床规格:采用平床育苗,畦长5米,畦宽2.7米,行距40厘米。三、埋苗方法:按行距开10厘米深的沟,在水道旁的畦埂上接通埋条沟挖一个能容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专业调查,发现尾巨桉是栽培白背毛木耳的好原料之一,据此介绍尾巨桉栽培白背毛木耳的菌种、生产工艺流程、栽培关键技术。分析认为:利用尾巨桉锯末、边角料种植白背毛木耳,既开辟了桉树新用途,又改善了工厂卫生环境;而种植白背毛木耳的废料,又可用作育苗轻型基质、有机肥等,是循环经济的一种好的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6.
张瑜 《森林与人类》2006,26(12):28-39
“鸭—鸭—鸭—鸭……”,几个晨练的老人来到湖边,亲切召唤着野鸭,还不时地投去食物。听到熟悉的声音,鸭群蜂拥而至,抢食投落下的食物,它们的食欲看上去始终都那么好,不把嗉囊填得满满的决不罢休。饱餐之后,鸭群逐渐安静了下来,该是休息的时间了。寒风中,它们纷纷将头埋进翅膀里,单腿站在浅水中,慢慢进入了梦乡。在梦里,春天来了,冰面融化了,鸭群逐渐解散,又开始各自构建起一段新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7.
一个真实的商业故事:美国一个办给住“豪斯”(house)的人的一本很旺的家园杂志,来到中国市场反应不好。踌躇满志的杂志推广人找杂志调查公司解惑。调查公司给出的答案是这样的:在中国,住“豪斯”(恕用这个“音译”)的人大致两种。一种是很有钱的人,他们买了称为“别墅”的“豪斯”,  相似文献   

18.
冰莹 《内蒙古林业》2006,(11):49-49
秀地林场有一个不大的食堂,一锅—灶,一个穿着和长相都很靓丽的小媳妇操持着。每天都是家常便饭,什么白米饭、大锅菜,专供那些不住林场的职工就餐。偶尔也炒几个菜,那得是公司部门领导来检查指导工作才有的待遇,食堂随时添加会烹饪的人手。今天不同,来得可是新调来的森工公司的  相似文献   

19.
伊克昭盟杭锦旗胜利乡古城村二、三社,在1965年至1975年期间是一片寸草不长的明沙梁:风大沙多,每年春天播种3~4次,还捉不住苗。原来通往鄂托克旗的公路路经古城村,但由于经常被沙埋,不得不改线绕道而行。另外,这里地下水位深达20~30米,打井搞小型水利也极为困难。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群众生活十分贫困,吃粮靠救  相似文献   

20.
《林业与生态》2019,(11):F0002-F0002
今天,当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在张家界的奇山异水之间流连忘返之时,恐怕很少有人能够想象,这里在建国初期还是一处满目苍痍的穷山恶水之地。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一代又一代的张家界林业人发扬“把头发白在山里,把牙齿掉在山里,把骨头埋在山里”的精神,向荒山秃岭要森林、向刀耕火种要生态、向田边地角要绿色,打造了一个惊艳全世界的美丽张家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