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指出了景观生态学理论的研究以及城市园林建设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景观生态学原理、原则、方法应用于城市建设的规划、设计以及评价当中。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原则、方法的应用使城市的园林规划更完整、更具系统性,使得城市的园林设计更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也使得在评价城市园林景观时更加科学。但是在城市园林保护方面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应用较少,为此应该在城市园林建设中使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时应充分考虑到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保护。探讨了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合肥市现状城市绿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简要介绍了合肥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10年)的结构框架.并以此规划为例,探讨如何通过运用生态学、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原理知识,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绿色网络系统,塑造城园交融的景观格局,优化城市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生态学原理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路径,结合景观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原理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学原理可较好服务于城市湿地景观设计,生态学原理的应用需关注城市湿地尺度特点,合理利用廊道、斑块特性,并满足植物群落生态演替需要。  相似文献   

4.
在林业发展规划中应用景观生态学,通过对林业功能分区进行合理规划,构建完善的生态平衡系统。文章对林业规划中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景观生态学原理在林业规划中的应用方式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5.
城市绿地景观是城市景观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在城市景观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化中起着重要的特殊功能。运用景观生态学、风景园林学和城市规划原理与方法,从仙桃城市绿地景观现状和景观格局2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并提出了仙桃城市绿地景观发展模式和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6.
简要阐述了景观生态学的概念、主要原理及其思想在城市园林规划中的应用。通过斑块、廊道、基底的原理分析强调了景观异质性及其多样性在景观配置中的重要性,并以兰州市部分城市绿地规划为例作了具体论述。通过对一些具体原理及实例的分析说明了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具有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阐述城市森林与城市林业的概念、城市与城市森林的范围、森林城市的涵义与创建森林城市的意义。文章的重点是以生态学原理创建森林城市,主要生态学原理是生物多样性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原理、模拟天然林群落结构——系统性原理以及自然选择与生态适应原理,提出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使城市森林一体化,体现"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通过生态系统食物链的调节作用控制森林病虫害。    相似文献   

8.
适宜度是一定土地单元的某种特殊利用方式与其生态环境协调关系的量度,适宜度评价是生态规划的核心。目前,适宜度评价主要应用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土地利用适宜度评价、城市区位适宜度评价、生态旅游环境适宜度评价、自然保护区规划、农林作物种植环境适宜度评价等方面。况平从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角度总结了园林绿地适宜度评价方法,运用GIS技术对广西北海绿化用地环境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价。但迄今为止,以园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原理为理论基础,从绿地景观美学功能角度进行园林绿地景观适宜度评价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9.
目前,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缺乏成熟的、系统的学科作为理论和技术支撑,而景观生态学则以其特有的关注对象、特有的视角、思维方式、尺度选择、理论框架,在生态旅游景区开发中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文章以喀纳斯旅游景区为例,结合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结构原理、景观功能分区原理和景观安全格局原理,并在景观生态规划原则的指导下,分析了喀纳斯的景观结构、功能分区和如何维护其景观安全格局,以保证喀纳斯生态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城市社区绿地现状条件是生态社区和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明确城市社区绿地的面积、数量、分布情况、人均占有情况、植被品种、植物配植方式等,对于城市宏观层面的生态规划和生态社区的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政策价值。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政府部门提供的数据作支撑,强调调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河北省城市生态城市规划和生态社区的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规划理论为指导,根据廊坊城市的人口密度、经济条件和绿化现状对廊坊城市绿地从公园体系、绿地廊道、和楔形绿地3个方面进行了绿地生态规划,使廊坊城市形成“三楔三环十带十园”的绿地布局形态,为廊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修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深圳梅林山云步道为例,探索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浅山山地风景游步道的选线研究及建设策略。采用层次分析和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从空间、生态、行为3个层面,选取了地形地貌、植被、用地阻隔、交通、建设5个因子,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生成了梅林山云步道开发适宜性的分级图,结合梅林片区的用地规划、相关保护规划、城市空间格局与以及景观人文资源等现状,将云步道线路与区域、市域绿道系统和周边绿地等对接,在高密度的城市结构中创造展示自然生态法则的山地风景道系统与城市眺望系统。  相似文献   

13.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生态园林是城市园林建设的目标模式,是营造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满足景观欣赏要求等多重目的的城市生态园林系统,提高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规划建设的质和量,完善其功能,建造兼具自然和人工特色的优美景观。景观生态学作为一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强调空间格局、生态过程及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其斑块—廊道—本底理论、景观异质性理论、景观连接度及连通理论对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压缩了城市生态用地比例,导致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用地需求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提高生态用地功能将是缓解生态用地紧张与生态环境治理需求矛盾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以成都市龙泉驿区的城镇景观林建设为例,从城镇景观林构建模式、林分管理技术、林分群落结构和林分景观特征等方面,开展土地资源节约型城镇景观林构建技术研究。结果显示①对以桃树为例,具有"群落绿量小、夏秋缺彩、冬季少绿"等特征的废弃果园,通过树种林分改造后,使群落的三维绿量增加了21.7倍,并改造了林分中栾树、红叶黄连木和香樟等树种的不同观赏特性,实现了"夏秋增彩"与"冬季补绿"。②对无季相景观变化且林内景观质量较低的巨桉纯林,通过林窗补充观花、观叶树种,林下配置观赏草本的方式,丰富了林内色彩种类,实现了林分景观质量的提升。③对仅有一个观赏季节的玉兰纯林,通过引入紫薇、木芙蓉和三角梅等树种,将林分观赏时间由春季20天左右,延长为四季。以乡土树种为主,采用乔灌草多层次的配置模式,采用适宜的管护措施,可以构建出生态服务功能较高,景观质量较高且观赏期较长的土地资源节约型的城镇景观林人工林群落。  相似文献   

15.
城乡交错带景观生态规划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城乡交错带的产生、功能及景观生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景观生态规划的一般原则、理论和步骤,探讨了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城乡交错带景观规划设计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深圳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份分析法获取能反映城市生态景观格局的关键指标,以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景观生态概念,从整体景观结构特征与变化趋势、绿色空间连接情况与控制能力、土地保障能力与集约用地水平 3 个方面建立深圳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关键景观指数的动态变化分析深圳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并采用 AHP-熵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计算出2009、2011、2013 年深圳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整体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良好,在新的政策引导下有一定的上升趋势,景观破碎化严重、生态空间不足、土地利用粗放等问题是深圳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阻力。通过对深圳市生态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从城市规划理念落后、生物多样性削弱、景观季相变化匮乏、植物应用中的矛盾、野生资源的浪费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城市绿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改变传统园林理念,走生态园林的发展道路;以人工植物群落为主体,以大地景观规划设计为指导,增加园林生物多样性,构成具有美化、净化、调节和改善环境功能的城乡一体化的大地景观生态系统;加快种苗的生产和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园林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的边界,兼具城市和乡村景观特征,是特殊的城乡过渡带.山地城市受地形影响,城市边缘区景观还具有特殊的梯度变化.选取重庆主城区铜锣山西坡的南山立交区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从用地类型、林地组成特点、林地郁闭度等角度,分析重庆主城区城市边缘区伴随海拔变化呈现的景观梯度变化.总结在山地条件下城市边缘区的景观特点.  相似文献   

19.
珠海市传统乡村生态景观及其乡愁文化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乡愁生态景观是区别于城市景观、突显乡村特色、彰显乡愁文化的重要景观实体。文中研究了2004-2014年珠海2个传统乡村生态景观风貌特征及其乡愁文化的演变,结果表明:1)乡村水体空间占比呈缩减势态,其中接霞庄由30%下降至23%,排山村由5.1%下降至4.3%。与此同时,接霞庄出现了占比为11.7%的旅游设施用地,排山村出现了占比为2.7%的工厂用地,主要占用的是林地和水体空间。2)乡村植物种类逐渐丰富化,接霞庄由24种增至44种,排山村则由32种增至40种,新增植物功能更加注重经济性、观赏性和芳香性。3)乡村新增居住空间平均林木覆盖面积极低,接霞庄为0.12 m2,排山村仅为0.02 m2。4)乡村生态景观风貌变化的影响因素包括乡镇企业入侵严重、旅游开发定位模糊、注重林业经济价值、城市风吹入乡村、生活需求发生转变和缺少科学规划指导等6个方面。5)珠海传统乡村生态景观的特色表现为:村头宗祠,古树参天;村前水池,岸绿水清;村边小溪,浣衣车水;村后茂林修竹;村内绿树成荫,庭院花果飘香。最后,分析了导致珠海乡村生态空间减少、地域乡愁文化减弱的原因,并针对珠海乡村生态景观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何海清 《广东园林》2009,31(4):67-70
从惠东县飞鹅岭森林公园入手,阐述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人性化、生态化、自然化”的理念,并运用城市景观设计和生态学理论,结合当地实际营造一个具有客家文化主题、充满“人性化”、集生态与童趣于一体的城市游憩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