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准备一口大缸,在储藏黄瓜的前一天用漂白粉消毒后清水刷净备用。准备储藏的黄瓜选择晚熟品种,最好塑料冷棚秋延后栽培后期的黄瓜,在早霜前采摘。田间黄瓜采摘前一天灌足水,晚间再用百菌清烟剂熏蒸一次或喷布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第二天清晨趁凉爽时采摘,选择瓜型好且较嫩的瓜条  相似文献   

2.
先准备1口大缸,在储藏黄瓜的前一天用漂白粉消毒后清水刷净备用。准备储藏的黄瓜选择晚熟品种,最好塑料冷棚秋延后栽培后期的黄瓜,在早霜前采摘。田间黄瓜采摘前1天灌足水,晚间再用百菌清烟剂熏蒸1次或喷布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第2天清晨趁凉爽时采摘,选择瓜型好且较嫩的瓜条。种子多的黄瓜,在储藏时会产生后熟现象。采摘时注意不要碰伤瓜条,果柄处留1~0.5厘米的茎,  相似文献   

3.
由于果实采收过早过嫩、种粒处理不彻底、种子储藏方法不当等原因,极易导致木兰科花木种子发芽率低下。从果实的采收与脱粒、种子处理、种子储藏催芽及种子质量鉴定等方面介绍了木兰科花木种子的储藏处理及鉴定技术,以期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4.
微型黄瓜是指与普通黄瓜相比,瓜条长度较短,粗度较细,形似普通黄瓜小嫩瓜的黄瓜品种类型.微型黄瓜品种一般结果早,结果率高,平均每节结果2~4个,抗病性较强,适口性强,非常适合鲜食,做无公害栽培.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5.
不同储藏条件下蔬菜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择在南方比较有代表性的蔬菜黄瓜、番茄、甘蓝,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和时间储藏条件下,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室温(25℃)储藏下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变化速率比低温(50℃)和冷冻(-10℃)时平缓.低温和冷冻储藏亚硝酸盐含量的峰值比室温时要低,储藏4d后亚硝酸盐含量也比室温时要低.建议蔬菜在低温中保存.  相似文献   

6.
黄瓜别名胡瓜、青瓜,为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黄瓜以嫩瓜供人食用,果实色绿质嫩多汁,富含维生素A、C及矿物质,具有除胸中热,解烦渴,利水道等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7.
黄瓜肉质嫩脆,多汁爽口,营养成分较高,无论生熟食用都有独特的风味.温室栽培黄瓜,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特别是种好越冬黄瓜,做到在元旦、春节期间上市,不但丰富两节生活,更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环优二号黄瓜 环优二号旱黄瓜是环球种业从唐山秋瓜中选育而成的秋用早黄瓜品种。中晚熟,播种至采收嫩瓜60天左右,瓜条粗棒状,嫩瓜翠绿,刺瘤大而稀,肉质甜脆,抗病能力强,产量高,比原唐山秋瓜纯度好。产量高,适应性强。适宜全国各地种植。  相似文献   

9.
不同浓度乙烯利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在黄瓜上进行不同施用次数的试验,结果表明:用100μl.l-1的乙烯利处理黄瓜幼苗1次或2次,能有效地提高雌花率,而乙烯利浓度过高或施用次数过多,会导致空节的形成,降低雌花率.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卢龙县有一位菜农,在销售自产的黄瓜时,为了抬高黄瓜的“身价”一改过去“粗放”的经营方式。他在采摘黄瓜时,特意让每个黄瓜都顶着花;同时,按黄瓜老嫩进行筛选分等,以质定价,还在装篓时做到不挤、不碰、不伤。上市后,每公斤优质黄瓜零售价虽然比别人高出2/3,但由于黄瓜顶花,没受损伤,个个嫩香,备受青睐,很快销售一空,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相似文献   

11.
黄瓜带有苦味,主要是因为黄瓜含有一种名叫"葫芦素C"的苦味物质.由于不同的黄瓜甚至同一条黄瓜不同部位葫芦素C含量差异较大,因而苦味轻重程度不同.大部分黄瓜葫芦素C含量极低,因而苦味不明显.但有的黄瓜品种葫芦素C含量较高,因而苦味较浓,并且这种苦味可以通过种子遗传给下一代.环境不适宜,温度偏低或过高,光照太弱,水分供应严重不足,均容易使黄瓜苦味加重.栽培管理不当,种植密度过大,群体光照不足,栽植后蹲苗过度,偏施氮肥,磷、钾肥不足,植株徒长,定植管理过程中黄瓜根系受损等,也会导致黄瓜出现苦味.生产中为了减少黄瓜苦味可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张萍  蒋建宇 《农村科技》2007,(11):27-28
一、真菌性病害 常见黄瓜种传真菌性病害有:黄瓜疫病、黄瓜炭疽病、黄瓜枯萎病、黄瓜蔓枯病、黄瓜黑星病等.这些病害多数都以菌丝体潜伏于种子内,也有以分生孢子或菌核附着于种子外表.  相似文献   

13.
黄瓜栽培遍及全国各地,其嫩瓜清香爽口,质脆多汁,含有多种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利用保护地生产黄瓜,育苗早,上市早,产量高.效益好。但是由于冬季气候寒冷.气温变化幅度大,阴冷天气时间长,对黄瓜幼苗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4.
烯酰吗啉·代森锰锌防治黄瓜霜霉病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最主要的病害,特别在广东省早造蔬菜生产中,霜霉病严重为害黄瓜.霜霉病不仅发生的面积大,常年发生面积可达20多万公顷次,而且发生程度严重,对黄瓜的生长和产量影响很大.由于代森锰锌用于防治霜霉病的时间较长,2003年在东莞市开展酰吗啉·代森锰锌防治黄瓜霜霉病的试验,结果表明,烯酰吗啉·代森锰锌对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明显优过代森锰锌,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春大棚黄瓜栽培在全国各地比较普遍,一般采用拱圆棚的形式,无草苫覆盖或前期进行短期覆盖,建造容易,投资较小。在东北寒冷地区,一般是2月上中旬育苗,5月1日前后上市供应。黄瓜以嫩果供食,营养丰富,每l00g果实中含碳水化合物1.6~2.4g,蛋白质0.4~0.8g,钙10~19mg,磷16  相似文献   

16.
<正>黄瓜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它以嫩瓜供人们食用,由于消费习惯和具体用途不同,各地对黄瓜的色泽、品质、瓜形和食用成熟度等方面有着不同的选择,当前我国黄瓜主要用于炒食、配莱做汤或做凉菜,也有用于鲜食代替水果,另有部分用于加工,主要以酱菜佐餐,其中部分用于粗加工出口.其又名青瓜、刺瓜,黄瓜,也称胡瓜、青瓜,属葫芦科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并且为主要的温室产品之一。以嫩果供食,生食、熟食、腌渍、晒干、罐藏加工均可,  相似文献   

17.
霜霉病是大棚黄瓜的主要病害,也是一种需经常用药且难以达效的病害,如用药过频或过量,特别是上市前用药,食后对人体危害甚大.若采用以下几种纯生态防治方法,可在丝毫不用药的情况下,让霜霉病与大棚黄瓜无缘,这不仅大大降低用药成本,而且可使大棚黄瓜栽培实现绿色无公害.  相似文献   

18.
棚室黄瓜冷害主要发生在严冬和早春.棚室保温性能差,低温期浇水过大;或放风量过急、过大,冷空气侵袭致使棚室温度徒降;或过低的夜温使光合产物沉淀于叶片,叶片过早衰老失去光合作用等因素,从而使植株出现焦边,褐斑、卷叶、干枯、秃尖、花打顶等症状.部分菜农对黄瓜冷害的发生及预防缺乏认识,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因此,简易识别棚室黄瓜的冷害症状和提早预防冷害的发生,是提高棚室黄瓜产量和效益的重要环节.笔者根据近几年的调查、试验,将棚室黄瓜常见冷害症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白黄瓜是秦皇岛市山海关地区传统黄瓜品种,特别是高建庄白黄瓜以其色泽亮、瓜皮薄、果肉嫩、口感好更为周边地区的消费者津津乐道。因此,其生产销售颇受本地种植户重视,在专业技术人员多年摸索总结和精心指导下,也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高效种植技术,通过科学管理,黄瓜亩产  相似文献   

20.
杨云广 《农技服务》2001,(10):15-15
<正> 望丰一号黄瓜是黄瓜家族中的新秀,属特大黄瓜珍品。该瓜3~7月均可随时种植,全生育期90~110天。适应性广,对肥水要求不严。该瓜比一般黄瓜藤粗叶大,最突出的特点是:瓜体粗壮好看,味道脆嫩爽口,嫩瓜无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