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二、明代垸田的全面发展与引起的问题垸田早在南宋后期就已出现于江汉平原,中经元代曲折、迟缓的历程,到明朝才真正进入了全面、迅速发展时期,江汉平原的全面开发治理也从此迈进了重要的新阶段。明朝的两个半世纪中,垸田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洪武至成化初年(公元1368—约1468年)垸田的初兴与顺利发展元末动乱,破坏了江汉平原的农业生产,宋元以来垦辟的少量垸田也难免此厄运。到明前期,即洪武至成化初年,垸田才在和平环境中很快恢复起来,并得以顺利发展。最能反映这个阶段特点的,要属沔阳州(包括今洪湖及仙桃市)和潜江县。  相似文献   

2.
江汉平原农业水土环境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汉平原农业水土环境的基本特征是水高田低、涝渍危害严重,垸落众多、垸田密布.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土问题是地势低洼,因雨成灾;过境水量多,湖泊调蓄功能下降,防洪压力大,农田涝渍长期存在.为发展生产,必须保护湿地资源、完善水利工程、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同时,要科学利用水土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湿地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3.
吕兴邦 《古今农业》2011,(1):105-117
借助大量三合垸民堤修防处的档案及其他材料,文章试图对民国末年江汉平原的"民垸"做一细致解剖.水利运作有赖于垸内基层精英的自我组织--修防处,"土方"、"土费"的征收、挪垫是岁修与防汛的制度与物质保障.士绅在水利事务甚至乡保行政中拥有决定性影响.垸内的行政和水利组织架构在表面上虽各成体系,但往往前者必须借重于后者才能在很...  相似文献   

4.
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江汉平原垸田开发的过程以及效应.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垸田兴衰与湿地演化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性.垸田开发不但改变了湿地空间格局、降低了生物多样性,而且影响了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性.要实现江汉平原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好人地关系,切实保护好湿地资源.  相似文献   

5.
吕兴邦 《古今农业》2019,(1):96-107
从微观视角考察垸与市镇的关系或为学界所略。本文依据系统的民国原始档案,发现市镇为垸的内部核心构件,两者互生。垸为市镇的繁荣提供了农产基础,市镇则是垸与外界的物资交换媒介。垸在维持频年的水利运作时,常因市镇占据堤身与之产生纠葛,突出表现在街心过低影响防洪、房主与从商租户相互推诿水利责任等方面。商业的流动性也无法减弱市镇与垸在洪水压力下的共同体本质。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水利技术是水利开发的必要手段,因而它也是水利的一个组成部分,新疆地区农田水利的发展,对其进行全面考察必须包括水利技术的传播和发展。一切水利事业的发展都和水利技术密切相关,先进的水利技术的传播,对于大规模的水利事业的兴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水利开发的长期实践与农业生产上的需要相结合,也可以创造出新的水利技术。  相似文献   

7.
在困难面前 洪湖县小港乡位于洪湖畔,地势非常低洼,四周包着洪湖的水,而且水比田高,历年以来,由于水利搞的很差,稍一下点雨,满垸就是一片汪洋,有时洪湖水涨,整个垸里就有被大水淹没的危险,因此就存在着田地很不保收,或者因灾造成减产的情况,另一方面,这个乡的田地非常广阔,1058户人家就有18424亩田地,每个男女正付劳力平均负担10多亩田,专按正劳力计算,就要负担21亩,比全县一般乡每个劳力负担8亩田超过了一倍半,过去因为劳力不够,就只有广种薄收缩小生产任务,有时抢不住火色,完不成任务,就造成减产,所以这个乡几年来的水稻单位产量始终只在三、四百斤左右。  相似文献   

8.
借助新近发现的档案,本文对一宗民国湖北垸区持续二十余年的堤案进行解读。行政区划与水利行为的不谐是纠纷产生的重要原因。水利冲突已呈一种常态。外界条件偶然的变化可轻易打破来之不易的水利平衡。当国家控制能力孱弱,基层民众甚至能通过微妙的文献编造,将宏大的抗日语境转换为获取利益的有力资源,纠纷因而陷入僵局。  相似文献   

9.
常德市柳叶湖水利风景区建设过程中着重将生态理念贯穿于水利工程中,通过生态堤防、退垸还湖及河湖连通等生态水利工程实施,为旅游景观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奠定了基石,实现水利工程与旅游的融合发展,蜕变成了如今集山、水、田园、城四位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度假区和集防洪、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国家水利风景区。  相似文献   

10.
水利对于农业的发展地位重要,是最基本的保障条件之一,因此怎样更好的实现农田水利建设也是摆在所有水利工作者面前最实际的问题,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水利部门的工作者,从当前昌乐县农村水利建设现状着手,提出了发展农村水利的若干措施,希望能为昌乐县的水利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增进  王宁  张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384-17385,17410
烟田水利设施工程是烟叶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是促进烟农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水资源平衡分析是进行烟田水利设施的前提和基础,根据项目区的基本概况进行水资源平衡分析,可为建设烟田水利设施提供依据。该文以郏县2009年度白庙乡现代烟草农业示范乡建设项目为例,对水资源平衡分析的方法作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从近日安徽蚌埠召开的全国农村水利工作会议了解到,目前,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9.37亿亩,仅占耕地面积的51.5%,还有近半数的耕地是"望天田",缺少基本灌溉条件。水利部副部长李国英介绍,全国10%以上的低洼易涝地区排涝标准不足3年一遇,部分涝区治理不达标。旱涝保收田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30%左右。李国英指出,农村水利发展的制度体系不健全、体制机制改革滞后于形势发展、三层水利服务体系仍不完善等都是当前农村水利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由于汉寿县西湖垸高水内江防洪排涝设施不完善,致使本区域洪涝灾害发生频繁且非常严重。文章在收集整理现有规划设计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其治理方案进行了探讨。提出内垸中小河流在水利勘测规划、设计整治中,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重构河湖、科学施策。不要停留在传统"行洪治理、涨水加堤、挖树除杂、硬质护岸、渠化河道"的理念,应重在"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更是生态环境的命脉",应把"治洪、治河、治水、治污、治环"有机结合起来,对加快西湖高水内江的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继续教育将带来怎样的影响,农业继续教育又如何为知识经济发展服务,对这一问题,作为农业干部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一、知识经济对农业继续教育的影响(一)知识经济引起教育观念的改变知识经济的兴起,会带来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改变,它有可...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孝感县长风社,有40多亩荸荠苗,多死马干土的坏田,群众裕称“塌畈”,后来又叫“台弯田”。这一畈田,在合作化以前,亩产稻谷不过130斤;合作化后,随着水利、施肥、耕作等条件的改善,逐年有所增长,到去年也只收个六、七百斤,比全社平均单产要少收四百斤。 去冬在各地跃进形势的推动下,社的党支部越来越感到这一片“塌畈”如不被消灭,是不可能实  相似文献   

16.
开发利用泥肥资源,既肥田又增产,还有改善环境,增强抗灾能力,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靖江泥肥资料状况的剖析和开发利用的实践,走出了一条人工与并举,积肥与水利结合,田与治水互补的泥肥利用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发展到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已经普遍使用,水利灌溉事业也有了发展,这就为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提供了物质条件。在农业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关于农业技术科学研究也就随之兴起。  相似文献   

18.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随着人口的增长,各项事业的发展,喀什地区的水利资源将成为制约本地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特别是发展节水农业将成为我区继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李鹏总理明确指出“发展节水农业是一篇大文章,大有可为,希望经过大家的努力,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节水农业的路子”。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在自治区水利工作会议上曾讲道:“我们必须研究怎样提高水资源的效益,怎么样把有限的水资源最大限度开发利用进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这是我们永远必须做好的大文章”。因此,如何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土资源的效…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潜江县竹市乡灯塔一社,在襄河边上,全社耕地3,091亩,其中有2,572亩,是河水中的泥沙所淤成的滩田,占耕地面积的85%。这类河滩田,土质很肥沃,枯水季节种庄稼,能够获得好收成。1958年该社在滩田种了402.6亩油菜,平均亩产151斤,种植面积比上年扩大1.7倍,单产提高53%,比附近垸田油菜产量高五成左右,并有78.2亩丰产片,平均每亩产量达到240斤,为合理利用滩田,争取油菜保收丰产,创造了良好范例。他们的经验,主要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正> 农业是历史最悠久的经济部门。人与自然,这一最为古老而日益深受重视的哲学命题在农业这个受益于自然也受制于自然的广阔领域里,记录了人类的满足和喜悦、忧虑和困惑。发展农业的技术道路怎样走,全世界都在探索。近二十年来国外生态农业呼声甚高,国内则于近年逢勃兴起,研究与实践都在进展,势头很好。本文就生态农业若干理论问题试作初步探讨,并对我省开展生态农业研究略陈管见,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