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瓜是一种呼吸非跃变型果宾,12℃下,用聚乙烯薄膜密封包装可以有效抑制黄瓜采后失水、黄衰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包装环境内的气体(O2,CO2)组成和湿度对黄瓜保绿具有同等效果;而对黄瓜可溶性蛋白的影响则以湿度更为重要。结果表明:薄膜包装对黄瓜采后保鲜的因子是包装环境内具有的高湿和适当的低O2、高CO2气体组成。  相似文献   

2.
《山西农业科学》2015,(10):1321-1325
为研究冷库内不同风速和不同包装对水果预冷速率的影响,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在0~-1℃的冷库内,采用5种不同包装方式和3种风速,进行降温时间记录和降温速率计算,研究风速和包装对预冷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品温从16℃降为0℃,在相同风速条件下,不同包装方式的降温速率由快到慢依次为:塑料周转箱内无内衬塑料周转箱内衬薄膜袋开孔纸箱内衬薄膜袋无孔纸箱内衬薄膜袋纸箱无孔内衬薄膜袋外套薄膜袋;同时,风速对降温速率有显著的影响,在供试的3种风速下,相同的包装方式,风速越高,降温速率越快。与低风速相比,中风速或高风速对5种包装形式降温速率均显著加快,但是中风速与低风速相比降温速率提高幅度大,高风速与中风速相比提高幅度相对较小,提高风速影响降温速率最大的包装形式是塑料周转箱内无内衬和塑料周转箱内衬薄膜袋2种处理。结果还表明,果实品温在温度高的区段比温度低的区段降温速率快,在达到预冷工艺要求的前提下,提高降温的终点温度会大大缩短预冷时间,减少能耗。  相似文献   

3.
结球甘蓝差压预冷周转箱开孔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帅  申江  李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772-21774,21808
[目的]研究开孔方式对果蔬差压预冷效果的影响。[方法]预冷环境温度控制为3℃,湿度控制在85%~95%。通过对比果实内部的温度均匀度和降温速率研究了不同开孔方式对预冷效果的影响。[结果]第1、2种开孔方式是在周转箱两侧均匀的开2排5个圆孔,第34、种开孔方式是在周转箱两侧相同的位置均匀的开3排3列9个圆孔,第13、种开孔方式的孔径为40 mm,第24、种开孔方式的孔径为60 mm。第1种开孔方式下结球甘蓝中心与表皮处的降温速率差异小于第2种开孔方式。第34、种开孔方式下结球甘蓝的降温速率较快。第13、种开孔方式下结球甘蓝的预冷均匀度好于第2、4种开孔方式。[结论]综合考虑差压预冷速率、结球甘蓝冷却的均匀性以及周转箱的抗压强度和耐破强度,第3种开孔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香蕉预冷时的冷却均匀度,搭建差压式香蕉预冷试验平台,以批量香蕉为试验物料,研究香蕉差压预冷冷却均匀度。通过Matlab软件的曲面拟合功能对预冷室中纵截面、中横截面的空气温度分布特性,以及中纵截面、中横截面香蕉果肉温度分布特性进行分析;再通过计算中纵截面、中横截面的香蕉果肉温度冷却均匀度,研究香蕉的预冷均匀性。研究显示,中纵截面香蕉果肉温度分布规律与预冷室中纵截面的空气温度分布规律相似,中横截面香蕉果肉温度分布规律与中横截面空气温度分布相似;中纵截面空气温度分布以及该截面的香蕉果肉温度分布均由前往后逐渐升高;中横截面空气温度分布及该截面香蕉果肉温度分布较为均匀,上层果肉温度高于下层果肉温度;中纵截面香蕉果肉温度冷却均匀度为滓=0.12,中横截面为滓=0.07。研究结果表明香蕉差压预冷冷却均匀性好,差压预冷适用于香蕉储运前的预冷。  相似文献   

5.
以新鲜采收的荷兰豆(软荚种)为材料,研究保鲜膜(聚乙烯膜)、保鲜膜打孔、保鲜袋(聚乙烯袋)、保鲜袋打孔、乙烯吸收剂包装等5种包装方法对荷兰豆贮藏品质和采后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包装方式对荷兰豆品质和生理的影响存在差异,乙烯吸收剂包装的保鲜效果最好,能显著抑制荷兰豆色泽变化,延缓叶绿素含量和Vc含量的下降,抑制纤维素含量的增加,抑制丙二醛(MDA)的积累,保持较高的好果率及贮藏品质;其次是保鲜膜和保鲜袋包装处理,保鲜膜打孔包装的保鲜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华南地区黄瓜出口量的增加,对黄瓜的不同销售途径及包装标准要求应受到重视,只有根据不同客户的产品包装要求,才能使好的产品卖到好的价位。笔者根据多年从事黄瓜出口经营工作经验,就不同客源对黄瓜产品规格及包装标准要求等进行总结介绍,供有关农户借鉴参考,以提高栽培效益。  相似文献   

7.
以豇豆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预冷方式(0℃冰水预冷、4℃冷水预冷及4℃冷库预冷)对豇豆采后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冷处理可有效维持豇豆的感官品质、延缓营养物质含量的下降,其中,冷水预冷对豇豆的保鲜效果最佳,减缓了豇豆感官品质的下降,抑制了失重率、乙烯释放量、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上升,以及可溶性固形物(TSS)、维生素C、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的降解,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认真规范蔬菜采后分级及流通各环节操作规程,是在加入WTO后农产品市场开放条件下,我国蔬菜商品遵循世贸规则、参与国际竞争、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可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蔬菜产业的整体素质。下面简要介绍黄瓜采后产品的标准化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利用轴流风机在果蔬包装箱两侧形成压力差,使冷空气快速流经果蔬表面,加快果蔬田间热和呼吸热的去除,降低果蔬温度。移动式差压预冷机样机重量200kg,外形尺寸为2.4m×1.8m×0.5m,采用1.5~2kW轴流风机,80个普通塑料筐(590mm×400mm×320mm)和净压通道构成一个完整的差压预冷系统。以结球生菜为试验材料,进行预冷机的性能评估,差压预冷机4h使生菜温度由28℃降至2℃左右。中国普遍采用的冷库预冷耗时则为26~30h。差压预冷可使预冷效率提高6~7倍,而预冷成本投入以生菜为例约0.02元/kg。样机成本投入约为7500元。  相似文献   

10.
不同温度和包装对竹笋采后贮藏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结果表明:2 ̄4℃的低温环境和0.02mmPE袋包装能明显改善竹笋的采后贮藏品质,减缓纤维木质化和腐烂,延长贮藏寿命。  相似文献   

11.
麦后夏直播花生高效施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立麦后夏直播花生栽培模式下的氮肥高效施用技术。[方法]以花生品种花育2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常规施肥、包膜控释尿素、混合施肥3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及施肥量对麦后夏直播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混合施肥处理的花生生育期较常规施肥、缓控释肥处理的花生生育期分别长6、4 d,且混合施肥处理的花生成熟期叶色较深绿、生长稳健。混合施肥处理的花生主茎高较常规施肥、缓控释肥处理分别减少了4.43%、2.10%;混合施肥处理的花生侧枝长较常规施肥处理减少了2.42%,与缓控释肥处理差异较小;3个处理间总分枝数差异较小。混合施肥处理较缓控释肥、常规施肥处理的单株果数分别多1.1、1.6个;百果重分别重10.1、14.0 g;果数分别减少7.5、8.6个/kg;出米率分别高1.4、2.0个百分点。不同施肥处理间,混合施肥处理的荚果产量最高,较缓控释肥和常规施肥处理分别提高了7.03%、12.58%,3个处理间荚果产量差异显著。[结论]混合施肥可延长夏花生的有效生长期,促进花生生长稳健,防止早衰;可改善花生植株性状,塑造高光效的株型结构;可促进果实发育,粒大,粒饱;可显著提高花生产量,具有明显的节肥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田间原位条件下,棉田滴灌不同施氮量下氮肥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与作物吸收后残留规律。结果表明硝酸盐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同一氮肥用量下,以滴头为中心,硝酸盐在水平方向分布顺序为0 cm<10 cm<20 cm<40 cm<30 cm,在水平方向上硝酸盐随水移动且可以扩散到离湿润锋后部,垂直方向硝酸盐变化顺序为0-20 cm>20-40 cm>40-60 cm,为浅层累积型。无论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氮肥用量对硝酸盐分布均有显著性影响。收获后,残留硝酸盐分布在点源水平距离5-40 cm,垂直距离0-60 cm土体内,残留硝酸盐累积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这些结果说明土壤硝酸盐存在明显空间变异,施肥显著增加了其浓度和残留量,同时可能会淋洗出根层,造成养分利用率下降和环境污染。因此,适宜的氮肥用量是控制硝酸盐向深层移动和累积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玉米沈农171×33O单交种及其亲本沈农171自交系为试材,通过1987~1988年的试验,测定了不同采收期玉米笋产量、质量、笋支长棍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单交种及自交系最佳采收期各不相同,沈农171×330单交种玉米笋最佳采收期为吐丝后第2天,沈农171自交系为吐丝后第1天。  相似文献   

14.
以20个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了不同收获期试验,通过测定玉米不同收获期子粒含水率与破碎率关系,确定不同玉米品种机械粒收的适宜收获时期。研究表明,S1(9月30日)和S2(10月6日)收获期子粒含水率与子粒破碎率呈显著正相关(r=0.889、r=902);S3(10月13日)和S4(10月20日)分别呈中强相关和弱相关(r=0.691和r=0.399)。S1正常收获期推后7天、14天和21天,田间站杆脱水可分别争取到77.09℃、140.09℃和215.69℃的积温,用其热量可使子粒含水量分别下降12.74%、25.80%和40.56%;子粒破碎量分别下降38.70%、85.37%和99.12%。以各处理子粒含水率和破碎率平均值为指标和GBT21962—2008国家标准规定综合分析:S1正常收获期宜机械机收品种为0%,S2收获期为75%,S3收获期为100%,S4收获期玉米品种宜于机械粒收、烘干和储藏一体化作业。  相似文献   

15.
福建菜后稻氮磷钾施肥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福建菜后稻氮磷钾施肥指标,在福建省蔬菜主产区进行63个菜后稻氮磷钾肥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菜后稻的空白区产量与平衡施肥产量之间满足线性关系,菜田对稻谷产量的平均贡献率为79.1%,施用氮磷钾平均增产16.5%、6.7%和9.0%。"极高"土壤肥力等级的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230mg.kg-1、>54 mg.kg-1和>140 mg.kg-1,"中低"土壤肥力等级则分别为<200 mg.kg-1、<19mg.kg-1和<74mg.kg-1,"高"土壤肥力等级的相应指标范围则介于二者之间。"极高"土壤肥力等级的超高产水稻经济施肥量为N 150kg.hm-2、P2O545kg.hm-2和K2O 92kg.hm-2,"高"土壤肥力等级的普通水稻品种经济施肥量为N 62kg.hm-2、P2O520kg.hm-2和K2O 57kg.hm-2,"中低"土壤肥力等级则为N120kg.hm-2、P2O537kg.hm-2和K2O 40kg.hm-2。土测值与菜后稻的推荐施肥量之间满足指数模型,建立了不同土壤肥力等级的土测值与推荐施肥量的回归方程式,达到了因土施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温室植物病害的智能化防治,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植物病害进行诊断已成为主要技术之一。就黄瓜侵染性病害的图象处理及特征值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在图像预处理中,由于病变叶片形状大小不一、背景的存在和病状的不同,必然套对图像处理造成影响。本研究以选择图像的背景为切入点,分离了叶片与背景;利用边框裁减算法进行了图像处理窗口的确定,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处理速度;比较了两种滤波的效果:选择邻域均值法作为颜色特征提取前的预处理,选择中值滤波作为纹理特征提取前的预处理;根据RGB三体对人眼的刺激程度的不同对图像进行了灰度化处理,从而简化了图像的处理难度.并提高了处理速度;利用双峰法从背景中分割出有效分析叶片部分,利用OSTU法将叶片正常部位与病态部位分割出来。从而为后续提取有效的病害诊断特征参数和建立模式识剐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从品种选择、覆膜、播种、定植、定植后的管理、防止黄瓜苦味措施、病虫害的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麦后复种黄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刚采收的猕猴桃硬果不产生乙烯,也无 ACC 氧化酶活性,但有少量 ACC 存在。随着果实的软化,乙烯开始出现并很快达到释放高峰,乙烯的释放与 ACC 氧化酶的活性及 ACC的含量变化一致。用外源乙烯或机械伤处理加速了猕猴桃果实内源乙烯释放的原因,是这些处理促进了 ACC 的合成并增加了 ACC 氧化酶的活性。与冷藏相比,气调贮藏强烈地抑制了ACC 氧化酶的活性和乙烯的释放。浸钙处理对猕猴桃果实的乙烯释放、ACC 氧化酶活性及ACC 含量影响不大,因此浸钙处理后减缓猕猴桃果实软化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其他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甘蔗砍收后品质变化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甘蔗品种的种植区划和加工计划安排提供参考。[方法]对桂引9号、赣95/108、台优1号及新台糖22号和新台糖16号砍收后不同贮存时间蔗茎品质变化进行研究,分析原料蔗品质的影响因素。[结果]随收获后贮存时间延长,蔗茎品质逐渐变劣;蔗糖分和蔗汁重力纯度下降,蔗汁还原糖、干耗损失和甘蔗纤维分不断增加。不同品种间品质变劣的难易存在差异,其中,综合性状较好的是新台糖16号,其品质变化较慢,属不易变劣品种,其次是新台糖22号、桂引9号、赣95/108,最差的是台优1号。湿度大、长时间低温、长时间强的日光照射严重影响原料蔗品质。[结论]原料蔗品质变劣程度受品种、时间、外界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4种农药在黄瓜中使用后的生态环境安全性.[方法]建立了气相色谱法同时分析和检测黄瓜中稻瘟酰胺、己唑醇、螺螨酯和苯醚甲环唑残留量的方法.[结果]在0.02~1.00 mg/L浓度范围内,检测稻瘟酰胺、己唑醇、螺螨酯和苯醚甲环唑的色谱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在添加水平为0.05、0.50、1.00 mg/kg时,四者的添加回收率在71.1% ~ 106.5%,相对标准偏差为0.1% ~6.6%.4种农药的仪器最小检出量为0.001 25 ~0.010 00 ng,方法定量限为0.05 mg/kg.[结论]该方法前处理方法简单、准确、快速,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