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寻求去除禾草内生真菌的方法,选用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为研究材料,以60、70和75℃高温分别处理披碱草种子5、10、15、20、25和30d,研究不同强度高温对内生真菌和宿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75℃处理20d能快速有效杀灭披碱草种子的内生真菌,使种子带菌率从93.17%显著降到0(P0.05),所有检测幼苗均不感染内生真菌;同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鲜重分别显著提高36.37%、73.94%、50.38%、63.38%和7.79%,且在幼苗生长初期对芽和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芽长、根长分别增加0.54%和14.43%。故高温处理是一种理想的去除披碱草种子内生真菌的方法,同时这一方法也为探索获取不感染内生真菌其它禾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披碱草内生真菌对三种草坪草种子与种苗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和草地早熟禾3种草坪草作为供试对象,用种子萌发法和盆栽法初步测定了披碱草内生真菌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披碱草内生真菌对3种草坪草种子萌发与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种子室内滤纸萌发条件下,披碱草草粉对3种草坪草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内生真菌显著增强了披碱草草粉对多年生黑麦草苗重、对高羊茅的发芽率、根长、苗长、苗重和对草地早熟禾发芽率的抑制作用(P<0.05),显著降低了披碱草草粉对多年生黑麦草的根长和苗长、对高羊茅的根重以及对草地早熟禾根长的抑制作用(P<0.05)。盆栽条件下,披碱草草粉对3种草坪草的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内生真菌显著增强了披碱草草粉对高羊茅初期发芽率的促进作用(P<0.05),显著降低了披碱草草粉对多年生黑麦草的初期发芽率和对草地早熟禾苗长的促进作用(P<0.05)。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了2009年4,6,8和10月采集的雾灵山、沁源、五台山和百望山等4个侵染了Neotyphodium属内生真菌的披碱草种群的叶片、茎、叶鞘和根以及10月采集的种子中2种麦角生物碱(麦角酰胺和麦角新碱)的含量。结果表明,在4,6和8月,4个披碱草种群的麦角酰胺主要分布在叶片(5.037~ 30.037 mg/kg)和叶鞘(6.259~22.255 mg/kg),10月,麦角酰胺主要集中在种子(5.045~8.971 mg/kg)和叶片(3.119~6.658 mg/kg);各种群的叶片、茎秆和叶鞘中麦角酰胺在4或6月含量(13.831~30.037 mg/kg)最高,8或10月含量(3.119~6.658 mg/kg)显著减小(P<0.05),根中8月麦角酰胺(0.552~0.576 mg/kg)显著低于其他月份(P<0.05)。麦角新碱含量的分布与麦角酰胺相似,4,6和8月主要分布于叶片(2.206~8.226 mg/kg)和叶鞘(0.268~5.490 mg/kg)中,10月主要集中于种子(1.647~5.664 mg/kg)和叶片(1.353~2.251 mg/kg)中;各种群的叶片、茎秆和叶鞘中麦角新碱在4或6月(5.102~8.226 mg/kg)最高,8或10月含量(1.353~2.251 mg/kg)显著减小(P<0.05),根中麦角新碱在8月含量(0.128~0.283 mg/kg)低于其他月份。不同生长时期,4个披碱草种群整株中麦角酰胺和麦角新碱的含量均不同。麦角生物碱的总含量中麦角酰胺显著高于麦角新碱(P<0.05),麦角酰胺和麦角新碱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P<0.01)关系,相关系数为r=0.827。  相似文献   

4.
禾草内生真菌是一个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微生物类群,因其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生态作用而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禾草内生真菌的多样性主要有种的多样性、宿主多样性、生境多样性、形态多样性以及遗传多样性。主要是感染冷季型禾草的香烛菌属(Epichloё)及其无性态Neotyphodium属。全球生态环境复杂、宿主植物多样性丰富,导致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更加丰富,从而会发现更多新的真菌分类单元,这在菌种收集和保藏方面独具优势。内生真菌可使禾草提高抗逆性并适应逆境甚至极端环境条件,这对于深入探讨内生真菌-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目的性和科学性地构建新的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及植物微生态系统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温度对变异黄芪内生真菌多样性的影响。对采集于内蒙古腾格里变异黄芪的茎、叶和花,运用表面消毒法和尖端菌丝挑取法将组织块分别置于20℃、28℃和室温(变温)条件下进行内生真菌分离与纯化,采用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技术进行种属鉴定,并计算多样性指数。504块组织块中共分离到内生真菌410株,分属于10科15属23种,不同温度下分离到的内生真菌有所不同,Undifilum oxytropis为优势菌属,且在20℃时优势更为显著。多样性指数计算结果显示,香农-维纳指数(H)为1.85,辛普森指数(D)为0.269,均匀度指数(E)为0.59,不同温度下多样性指数不同,28℃培养香农-维纳指数最高,20℃培养辛普森指数最大。结果表明,温度对内生真菌分离率有一定影响,对Undifilum oxytropis分离率的影响极其显著,而对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影响也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Epichloё属内生真菌侵染(E+)和未被侵染(E-)的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生物碱提取液为材料,测定其对麦角菌(Clavieps purpurea)、德氏霉(Drechslera erythrospila)、燕麦镰孢(Fusarium avenaceum)、根腐离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a)、半裸镰孢(Fusarium semitectum)、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和细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8种植物病原真菌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明确醉马草生物碱提取液的抑菌活性。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结果发现,E+醉马草提取液中含有麦角新碱和麦角酰胺两种生物碱,其浓度分别为26.178和369.074 mg·kg-1,而E-醉马草提取液中不含这两种生物碱。不同浓度的E+和E-醉马草提取液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菌落繁殖和孢子萌发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E+对真菌菌落生长的抑制率要大于E-,其中对腐皮镰孢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最大,分别达到63%和57%。生物碱提取液浓度与供试真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内生真菌的侵染提高了醉马草提取液的抑菌活性,共生体中含有生物碱成分,具体的抑菌机制和机理有待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7.
披碱草属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披碱草属种质资源的系统学分类、分布情况、遗传多样性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并提出了披碱草属种质资源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它的研究展望,以期为披碱草属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披碱草属(Elymus L.)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讨论了其作为重要种质资源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披碱草属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披碱草属种质资源的系统学分类、分布情况、遗传多样性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并提出了披碱草属种质资源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它的研究展望,以期为披碱草属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披碱草属(Elymus L)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讨论了其作为重要种质资源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披碱草属植物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披碱草属Elymus是小麦、大麦的近缘属,同时蕴藏着丰富的优良基因,是改良小麦、大麦和黑麦的最有前途的植物.披碱草属植物也是草原和草甸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极高的饲用价值和重要的水土保持功能,我国具有丰富的披碱草属资源,但对其的研究和利用却十分匮乏.现从国内外分类系统的不统一和遗传多样性方面进行阐述,为充分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披碱草属植物资源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2.
川西北高原野生老芒麦居群穗部形态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采集自川西北高原的13个野生老芒麦居群的15项穗部形态指标进行了研究。Shannon-weaver指数分析表明,13个居群在穗部性状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H′=1.793 7),且居群内遗传变异(69.31%)大于居群间(30.69%);聚类分析将这13个居群分为3组;主成分分析表明单穗长和宽、单穗重、小穗长、内外稃长和每穗轴节小穗数等是造成13个居群老芒麦穗部特征差异的主要因素;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海拔、纬度、经度和降水量对川西北高原野生老芒麦居群穗部性状变异贡献较大,而年均温对此影响不大。此外,提出了川西北高原野生老芒麦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老芒麦种质基于SRAP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青藏高原的52份老芒麦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用16对随机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18条清晰可辨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75条,占86.48%,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范围为0.506 4~0.958 6,平均值为0.792 1,物种水平上的Nei氏遗传多样性为0.227 0,这些结果说明供试老芒麦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对所有材料的聚类分析发现,在GS=0.80的水平上,供试材料可聚为5类,大部分来自相同或相似生态地理环境的材料聚为一类,表明供试材料的聚类和其生态地理环境间有一定的相关性;3)对5个老芒麦地理类群基于Shannon-Weaver指数的遗传分化估算发现,类群内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65.29%;而类群间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34.71%;4)对各生态地理类群基于Nei氏无偏估计的遗传一致度聚类分析表明,各生态地理类群间的遗传分化与其所处的生态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严学兵  周禾  王堃 《草地学报》2005,13(3):260-261
以我国 9 种披碱草属(Elymus L. )的40个居群为材料, 采用形态学、等位酶和微卫星3 种标记对28个形态特征、7个等位酶位点和 11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居群的披碱草间形态差异显著; 不同种、居群和形态特征变异规律也有所不同。旗叶与穗基部长度、生长速度( 幼苗-分蘖) 、小穗柄、植株绒毛分级在种内变异较大, 而穗的形状、穗节数、株高和内稃的变化较为稳定。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披碱草(E.dahuricus Turcz.) 、圆柱披碱草(E.cylindri-cus( Franch.) Honda) 、紫芒披碱草(E. purpuraristatus C. P. Wang et H. L. Yang)变异很大, 垂穗披碱草(E.nutans Griseb L.)和老芒麦(E.sibiricus Linn.) 的居群按种归类比较清晰明显。  相似文献   

15.
高寒地区两种老芒麦生态适应性和生产性能评价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陈功  贺兰芳 《草业科学》2004,21(9):39-42
在海拔3 200 m的青海环湖地区,对多叶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cv.duoye和短芒老芒麦E. breviaristatum的生态适应性和生产性能进行了连续4年的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2种老芒麦在试验区无灌溉条件下,均表现出返青早、抗寒、耐旱、产草量高等优良特性.多叶老芒麦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分别达11.75和o.82 t/hm2,可作为试验区建植多年生人工草地的当家草种.短芒老芒麦干草产量可达9.50 t/hm2,可作为试验区内以收获饲草为目的的优良草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