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宿根花卉品种繁多,栽培方法和繁殖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库尔勒市园林科研所于2004年陆续引进栽培繁殖宿根花卉30余种,通过3年的努力,筛选出7个适宜本地区栽植的宿根花卉品种,研究总结出了本地区宿根花卉栽培繁殖技术要点,并计划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引种30个地被菊品种到河北省黄骅市中捷产业园区盐碱地进行定位栽培试验,筛选适合当地生长的耐盐碱的品种。观察研究其生物学特性、苗期适生性、花期观赏性、病虫害防治等,综合结果初选出10个表现较好,适宜当地推广应用的品种。10个品种适合轻、中度盐碱地栽培,具有需水量小、能露地越冬、繁殖容易、观赏性强的特点。对4个品种进行规模化生产,重点研究产业化配套的扦插繁殖与栽培技术,进行园林推广示范。地被菊在中捷地区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是优良的耐盐碱宿根花卉,园林应用性状表现极佳,可作为盐碱地主要的园林绿化观赏地被花卉进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
刘洋 《河北林业》2011,(2):42-42
1宿根花卉的应用类型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十分重视宿根花卉的发展与应用,引种扩繁了一些适合街路、公园、游园、庭院、小区绿化的宿根花卉. 1.1适宜四平市街道及广场栽植的宿根花卉由于街路广场过往车辆多,行人杂,造成其生长条件、管理养护条件较差,所以可选用移栽易活、抗旱、抗日晒的宿根花卉,主要有荷兰菊、地被菊、福禄考、射干、...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园林应用中宿根花卉的种类相对较少、品种单一。为了进行宿根花卉的引种栽培进而有效丰富园林宿根花卉的种类,以黑心菊、芙蓉葵、蜀葵、赛菊芋、紫茉莉、醉鱼草等6种宿根花卉为试验材料,利用CIRAS-3光合仪,研究其光合有效辐射、二氧化碳的响应以及光合速率日变化。结果表明,黑心菊、赛菊芋和醉鱼草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表现为单峰曲线,未出现"午休"现象;芙蓉葵、蜀葵和紫茉莉为明显的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且第2峰值均出现在14:00,其中黑心菊的光补偿点最低、光饱和点也较低,分别为18.69μmol/(m~2·s)和1 506.49μmol/(m~2·s),可以在遮阴环境下生长,而赛菊芋的光补偿点最高、光饱和点也较高,分别为32.45μmol/(m~2·s)和1 616.41μmol/(m~2·s),表现出较强的喜阳性。  相似文献   

5.
应用国际常用的层次分析法(AHP法),以花境景观应用价值为总目标,确定14种评价因子,对晋城市引进的17个品种的新优宿根花卉进行花境景观应用价值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引进的17个宿根花卉品种,越冬性、保存率都较高,适应性较强,能够适应晋城市的生长环境。实践证明,该评价系统的综合评判标准是合理、可行的,为晋城市及周边地区引种应用新优宿根花卉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兰州市花坛花卉新优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8种67个品种的花坛花卉2年的引种栽培试验,初步筛选出了适宜兰州市栽植的优良花坛花卉角堇、矢车菊、白晶菊、雏菊、花烟草、六倍利、勋章菊、毛叶金光菊、紫罗兰、香堇、翠菊(矮生种)、麦秆菊(矮生)、黄波斯菊、藿香蓟、皇帝菊、南非万寿菊、千日红、雁来红、粉萼鼠尾草、夏堇、四季海棠等21种35个品种,并对筛选出的花坛花卉的主要特点和园林用途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宿根花卉即多年生开花的植物,冬季地上部干枯,地下根系处于休眠状态,翌年返青发育开花。此类花卉我国有数百种,我区常见栽培的也有几十种,如莹草、芍药、福禄考、石竹、马蔺、紫苑、黑心菊、荷兰菊、天人菊、金鸡菊、高杆万寿菊、蜀葵等。从内地引进成功的有地被菊(又叫绿化菊)、早小菊、美丽向日葵、59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江苏无锡地区的花卉档次 ,丰富、充实当地花卉品种 ,1994年夏从我国台湾省引进叶牡丹 2 2个品种 ,近 10万株 ,栽培结果表明 ,色彩、长势、抗病性、耐寒性较好的品种有“白珊瑚”、“红珊瑚”、“白孔雀”、“红簪”、“红鸥”、“雪衣”、“雪锦”等 ,适合在无锡地区栽培 ;从 1994~ 1995年 ,又引种其他花卉 31种 ,即石竹、千日红、鸡冠花、彩叶草、天竺葵、夏堇、三色堇、荷苞花、四季海棠、球根海棠、报春花、日日春、长筒花、非洲凤仙、孔雀草、一串红、粉萼鼠尾草、矮牵牛、黄波斯、大波斯、百日草、万寿菊、天人菊、大理花、瓜叶菊、雏菊、金盏菊、麦杆菊、勋章菊、翠菊、向日葵等 ,试种结果表明 ,这批花卉在无锡地区均能正常生长。但在栽培过程中 ,苗床土壤必须严格消毒 ,选择好播种期 ,要加强防冻措施 ,如引进温室花卉更应慎重 ,确保引种成功  相似文献   

9.
目前新疆园林植物引种栽培中,能够抗寒的宿根花卉栽培种极其匮乏。文章以新疆石河子地区引种栽培的萱草、玉簪、八宝景天、德国鸢尾、溪荪鸢尾、黄景天、早小菊7种宿根花卉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低温胁迫条件下电解质渗出率、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宿根花卉的电解质渗出率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低温胁迫下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而游离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的增益幅度都具有明显的变化。综合分析7种宿根花卉中萱草和德国鸢尾的抗寒力较好,玉簪和早小菊抗寒力较差。  相似文献   

10.
几种宿根花卉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重瓣金鸡菊、黑心菊等8种宿根花卉为试验对象,利用电导率法测定抗寒性,同时以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为辅助依据,从生理方面解释8种宿根花卉抗寒性的强弱。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温度逐渐降低,各品种花卉的细胞膜透性均逐渐升高,而不同品种之间增加的幅度有明显差异。通过运用隶属函数法结合植物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算出8种宿根花卉抗寒性顺序为:重瓣金鸡菊黑心菊飞燕草宿根福禄考射干肥皂草堆心菊地被菊。  相似文献   

11.
黄果厚壳桂木材生材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 concinna)的生材性质进行研究,采用体积法和质量法测定树皮率,排水法测定木材体积,并对测定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树皮体积、质量百分率随着树高的增加,逐渐增大,均值分别为12.48%、13.08%。从径向上来看,南、北向边材的生材密度相对中间部分和心材部分偏小,而从髓心向外基本密度逐渐增大。生材密度在树高方向上,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在7.3m处达到最小值,基本密度逐渐减小,均值分别为0.979、0.544g/cm^3。黄果厚壳桂南向和北向的生材含水率均呈减少的趋势,且南北向数值差异不大。生材含水率随着树高的增加总体上呈现增大的变化趋势,9.3m后逐渐趋于稳定,平均值为81.59%。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掌握15年生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 urophylla)木材的干燥特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干燥基准,本研究利用百度试验法对15年生巨尾桉木材进行干燥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5年生巨尾桉木材干燥速度为4级,较慢;截面变形程度较严重,为4级;初期开裂也较严重,为4级;扭曲等级为2级,内裂最为严重,达到5级。针对15年生巨尾桉木材的干燥特性,参照百度试验缺陷等级以及干燥缺陷对应的干燥条件,得出15年生巨尾桉木材干燥初期温度为38℃,干湿球温度差2~3℃,末期温度为65℃,拟定25~30 mm厚15年生巨尾桉木材的干燥基准。在实际的窑干生产中,只需对拟定的干燥基准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便可以得到适合于15年生巨尾桉木材的干燥基准。本研究可为巨尾桉木材的实木加工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1年生铁力木苗木为试验材料,应用4种光照条件(CK、T_1、T_2、T_3,透光率分别为100%、45.7%、13.9%、6.3%)进行盆栽试验,探索铁力木幼苗对光照强度的适应性,以确定铁力木幼苗的最佳光照环境。结果表明,在T_1条件下,苗木苗高、高径比为最高,在低遮荫条件下促进苗木生物量积累,在T_3条件下苗木生长受到了抑制。因此,得出铁力木苗木在T_1条件(透光率45.7%)下最有利于铁力木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以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林为对象,进行氮、磷、钾配方施肥正交试验,探究了对刨花润楠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不施肥对照组,各施肥组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全氮、磷、钾含量、微生物生物量含量以及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在不同水平上对有机质含量、微生物生物量含量、酶活性均存在显著的影响效应。经隶属函数综合分析,氮磷钾配比N2P3K1时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是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的重要食叶害虫。本文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黄野螟雌、雄成虫触角进行观察,利用触角电位技术分析触角对7种杀虫剂的电位反应。结果表明:黄野螟成虫触角长8600~9100μm,雌雄触角均为线状,感受器主要有毛形感器、鳞形感器、腔锥感器、刺形感器、耳形感器和栓锥形感器6种。其中毛形感器分布最广、数量最多。黄野螟雄虫的毛形感器在数量上多于雌虫。在触角电位检测中,雌雄黄野螟成虫存在差异,黄野螟雄成虫对乙多·甲氧虫酰肼的反应相对平均值最大;黄野螟雌成虫对苏云金杆菌的反应相对平均值最大。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广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桉树群落结构及生态功能,利用2015年广西林地与森林资源"一张图",叠加到广西已建县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提取桉树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桉树群落结构为完整结构的仅占0.8%,复杂结构占63.4%,简单结构多达35.8%;其森林生态功能等级评价结果为"中等"的占47.4%;"差等"的占52.6%,评价为"好"的没有。森林生态功能等级总体表现为中等偏差,对于以强调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来说,显然不是理想的。  相似文献   

17.
大明松(Pinus taiwanensis var.damingshanensis)是分布在广西、贵州高山地区的特有松类。本研究对4个大明松群体开展调查,分析黔桂两省区大明松的种质资源分布特征,为更为有效的保护利用大明松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明松在广西、贵州两省呈散生分布。分布范围为23°30′11″~29°08′22″N,107°35′04″~110°33′10″E;海拔1134~2031m。大明松与马尾松是垂直方向的替代种。分析径级结构发现,4个种源均表现为异龄结构。不同种源的大明松群体因自然条件、人为干扰等因素,龄级结构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无性系的种实特性,对融水贝江河林场1.5代杉木种子园27个杉木无性系球果产量、形态特征及种子性状等11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和分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7个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7个杉木无性系球果产量达到了显著差异,球果形态特征及种子性状达到了极显著差异,27个无性系球果产量、球果特征以及种子性状之间的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球果产量(77.74%),其次是果体积(50.31%)、发芽势(40.41%)、单果重(37.54),发芽率(35.80%)、优良度(26.75%)。不同无性系的球果纵径、球果横径、单果重、果体积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发芽率与发芽势、优良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涩粒率呈显著负相关;发芽势与优良度极呈显著正相关,与涩粒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球果产量与球果形态特征及种子性状相关性不显著。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初步筛选出8个球果产量和种实性状兼优的无性系,可作为高世代种子园的备选材料。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广西13处自治区林业局直属国有林场林地被侵占面积、被侵占原因、被侵占形式进行分析,探讨国有林场林地收复工作的措施,指出林地收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考察酸雨处理对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苗木的影响,分别设置不同pH值的硫酸型、硝酸型和混合型酸雨处理,以清水为对照,测定苗木生长指标,采用苗木质量指数评价刨花润楠苗木质量。结果表明:不同pH值的硫酸型、硝酸型和混合型酸雨处理对刨花润楠幼苗株高及地径的生长具有普遍的促进作用,对生物量积累没有明显的影响,改变了根系形态,使根系变得更短更粗。苗木质量指数(QI)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QI排列顺序为硝酸型2.5>硫酸型4.0>对照>硫酸型2.5>混合型4.0>硝酸型5.6>硫酸型5.6>硝酸型4.0>混合型2.5>混合型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