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流行性淋巴管炎治疗苑文,刘广文,史兴山,王,关士杰,王殿斌经治58例流行性淋巴管炎病马骡,治愈54匹,迫杀4匹,治愈率93.1%。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在皮下、皮下组织及粘膜上发生结节和溃疡。在皮肤表层时,呈现略高于周围皮肤扁平圆形豆粒大至鸽蛋大的丘...  相似文献   

2.
过去,我们使用914、黄色素等药物和烧烙疗法治疗马流行性淋巴管炎,由于效果不稳定,从1978年开始,我们采用手术配合高锰酸钾疗法治疗33例患流行性淋巴管炎的病马,除一例因橡皮腿经治无效死亡,其余32例全部治愈,疗效达97%。  相似文献   

3.
正马流行性淋巴管炎(epizootic lymphangitis,EL)是由伪皮疽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 farciminosum)引起多种动物以形成淋巴管和淋巴结周围炎、肿胀、化脓、溃疡和肉芽肿结节为特征的慢性传染病。2014年8月18日,靖远县高湾乡农户家出现马、骡、驴等马属动物发病情况,发病动物初期出现跛行,四肢、颈部等皮肤出现豌豆大或核桃大的硬性结肿,后破溃流出黄白色或淡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淋巴管炎是马属动物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皮下淋巴管及其邻近的淋巴结发生化脓性炎症,形成结节和溃疡。本病治疗方法虽是很多,疗效总是不能使人满意。多年来临床实践感到验方易得,医效难求。特别是病灶布满全身,病情严重的往往治疗困难,造成病马死亡。  相似文献   

5.
马流行性淋巴管炎是通过外伤感染的一种恶性传染病。常规治疗很难 1次治愈且疗程长 ,易复发。笔者近几十年在临床发现石碳酸治疗该病有独特的疗效。方法是 :首先仔细检查患病马的全身 ,不漏掉一个溃疡结节或瘘管 ,剪去病灶周围的坏死组织 ,破坏已形成的瘘管壁 ,刮除壁内异物 ,用 3%双氧水彻底清洗。然后将结晶石碳酸 (剂量可根据病灶或瘘管的大小来定 ,但不宜多 )撒入瘘管或病灶面 ,使其自然溶化 ,再用一根细棍均匀涂抹即可。一般 1 0天左右伤口愈合 ,不复发石碳酸治疗马流行性淋巴管炎@旦巴$青海省久治县畜牧兽医站!青海久治624700…  相似文献   

6.
马流行性淋巴管炎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病是马属动物慢性接触性创伤性传染病,其症状为皮下淋巴管和淋巴结发炎、化脓形成结节、溃疡,病原为囊球菌。轻者役畜不能使役,重者死亡,严重影响农业生产。2004年某乡三村发生传人性马流行性淋巴管炎,经确诊后采取得力有效的措施,控制扑灭了疫情,未见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淋巴管炎是由流行性淋巴管炎囊球菌(Cryptococcus farciminosus)引起的马属动物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很少见到梅花鹿感染本病的报道。2003年4月吉林某鹿场的鹿发生了疑似本病的疫病,头颈部皮下可见到串珠样大小不等的结节、脓肿和溃疡。经临床及病理学诊断、细菌学检验和鉴别诊断,最后确诊为梅花鹿流行性淋巴管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根据文献记载:“溶血性黄疸”发生于传染性贫血、马紫癜病、血红素血症、焦虫病、纳脱原虫病、肋膜炎、肺坏疸、溶血性毒物及各种中毒等。又据苏联兽医杂志记载:流行性淋巴管炎患马以另一同病患马血液治疗,7匹患马中发生中毒死亡1匹,本文所述的“溶血性黄疸”就发生在流行性淋巴管炎以患马血液治疗的一组马群中,该杂志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淋巴管炎的临床症状,与某些传染性及非传染性疾患相类似。某些传染病(如鼻疽、腺疫)以及侵犯皮肤与皮下组织的疾病,可能误认为流行性淋巴管炎。  相似文献   

10.
著者们对8匹流行性淋巴管炎病马进行了治疗试验,其中3匹病马是有着全身、包皮周围及后肢感染的汎发型。病畜均有褥疮,不能独立佇立。将8匹病马中间的有着汎发型的1匹留做对照不进行治疗。其余病马,在1952年10月22日以患淋巴管炎病马的血液,按剂量100毫升在颈部上三分之一处进行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淋巴管炎是马属动物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是囊球菌通过损伤皮肤或粘膜而传染。一般早春,尤其是春耕大忙季节,发生比较严重。我县最近几年来大部份公社都有发生。有的社队患淋巴管炎病马达百分之五十以上。如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会引起大量感染发病死亡,严重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0月13日以来,我市会宁、靖远两县相继发生以马类家畜皮肤和皮下结缔组织形成结节、脓肿和溃疡为主要特征的马类家畜疫情,经临床观察、化验室检验确诊为马流行性淋巴管炎,疫情发生后,我们及时采用封锁隔离、检疫监测、消毒灭源、病畜治疗、预防宣传等综合防治措施,成功控制和扑灭了疫情。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淋巴管炎是单蹄兽(马、骡和驴)的慢性传染病,特征为表面淋巴管和淋巴结脓性发炎,维而形成结节和溃疡,病原体为假性皮疽囊球菌,这种疾病往往由于采取防泛措施和治疗的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引起单蹄兽大量感染发病,严重地影响了生产工作,甚至造成死亡的损失。根据我县某农场于1961年9月1日起有三个生产队在一个月内先后发生了本病,病畜共29头,其中南坡生产  相似文献   

14.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托叶玛公社及邻近地区,流行一种马的皮肤传染病。近几年来流行日趋严重。此病的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秋冬发病较多。马匹不分年龄和性别均可罹病。患病马匹的四肢、颈部、胸侧、背腰等处,发生豌豆至蚕豆大的结节。溃破的结节流出黄白色浓液,愈合后上面覆盖有棕褐色的痂皮,痂皮脱落后,局部留有“银元”大小的斑痕,上面覆有屑皮,约4—6个月长出新毛。用溃疡液抹片,400倍显微镜下,弱光检查,见到卵圆形和瓜子状两种形态的囊球菌。初步诊断本病为马流行性淋巴管炎。  相似文献   

15.
我们于1985年底至86年初,采用CO_2激光患部烧灼法治疗马流行性淋巴管炎,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简要报道如下。 病例 长春市某货运公司养马单位,先后发现病马9例,经黄色素、914、酒石酸锑钾等药物治疗无效。有2例死亡,遂来我校诊治。现症,7例患马均精神沉郁,被毛粗乱,耳鼻欠温,食欲减少,体表头、颈、胸、腹、股臀及四肢等处,可见到大小不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淋巴管炎是马类动物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创伤性传染病。其特征主要是四肢腕关节、跗关节内、外侧,头部皮肤和皮下结缔组织发生结节,肿胀,化脓,继而形成溃疡。据文献报道,本病在20世纪70~80年代我省时有零星发生,但在长期干旱缺雨地区发生尚属首次。现将防治情况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1溃疡性淋巴管炎溃疡性淋巴管炎是慢性传染病,以皮下淋巴管发生慢性进行性炎症,形成结节和溃疡为特征。病原为绵羊棒状杆菌,本病除发生于马属动物外,牛也可感染发病。马属动物多为散发,主要通过含有本菌的垫草、粪便、土壤、鞍具,经皮肤伤口,尤其是后肢球节部伤口感染。病原菌经球节部皮肤伤口,首先进入皮下淋巴管,引起化脓性淋巴管炎。  相似文献   

18.
流行性淋巴管炎——馬、驢、騾的沉重慢性疾患,病原为流行性淋巴管炎組織胞漿菌Histoplasma farciminosum(Cryptococcus farciminous)。到目前为止,對於發生流行性淋巴管炎的農場的處理辦法,還是主要在於隔離藉診斷以發現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淋巴管炎是由于流行性淋巴管炎囊球菌所引起的、单蹄兽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皮下淋巴管及邻近淋巴结发生化脓性炎症。  相似文献   

20.
对黄庙、三官庙两乡发生的耕牛“皮肤疙瘩疮”进行了调查。初步弄清了该病的流行情况和临床基本特征,从病牛中分离到流行性淋巴管炎囊球菌,经回归牛试验及变态反应诊断证实为耕牛流行性淋巴管炎囊球菌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