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该机构由固定秧爪和可动秧爪组成。秧爪前端沿着第1图所示的封闭曲线移动。其结构由第2、3和4图上所示。秧爪1(由固定秧爪1_b与可动秧爪1a组成)安装在传动秆2的前端,传动秆2的中部连结于曲柄销3,传动杆的后端连结在摇杆4上。使曲柄销3往第1图所示  相似文献   

2.
论证曲柄摇杆机构的极位夹角θ取值范围为0°~180°,其相应的行程速比系数k为1~∞,为设计k≥3的曲柄摇杆机构提供了理论依据;给出当k≥3时,按不同条件设计曲柄摇杆机构的解析方法,并提出按工作行程中的最小传动角来校验曲柄摇杆机构的传力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参数化技术和产品族表技术应用于曲柄摇杆机构急回运动的图解设计法中,提出了一种按急回运动要求设计曲柄摇杆机构的参数化图解法。将最小传动角与急回运动设计图解相结合,建立了用参数化图解法进行曲柄摇杆机构急回运动设计的几何模型。通过约束的施加、变量的定义和实例化赋值,自动获得了在不同设计参数驱动下,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方案简图。最后通过多组数据的对比分析,阐述了影响机构最小传动角变化的相关因素以及机构在何时将获得最佳传力性能。  相似文献   

4.
正1无碳小车转向机构简介本文提出一种无碳小车的转向机构,该机构主要有"曲柄"圆轮、连杆、转向"摇杆"和转向前轮。转向原理是利用"曲柄摇杆机构"的原理,其中"曲柄"圆轮、转向"摇杆"分别是该曲柄摇杆机构的曲柄和摇杆。一部分通过齿轮传递到差速器上从而驱动后轮转动,另一部分通过端面槽凸轮转动带动连杆、摇杆做往复的运动从而实现前轮左右周期性摆动,实现精确控制小车。转向机构应用了一种齿轮机构与曲柄摇杆机构相结合的机构来控制无碳小车前轮的周期性转向,曲柄摇杆机构中的曲柄与线轮轴过盈配合,线轮轴上绕有一定圈数的细线通过支杆上的定滑轮与重锤相连,重锤具有一定的初始高度,为小车运动储备初始能量。  相似文献   

5.
面向温室大棚辣椒的幼苗全自动移栽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温室大棚中蔬菜的人工移栽存在工作量大、稳定性差、操作复杂等问题,劳动力成本占据蔬菜生产成本的50%以上,研制全自动温室大棚钵苗移栽机可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秧苗栽植质量并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方法】(1)温室大棚钵苗移栽机采用曲柄摇杆作为夹取机构,以步进电机作为曲柄的动力来源,曲柄摇杆配合摇杆前端的夹取爪与顶出装置,将钵苗夹取至投苗筒,再由投苗筒完成栽植工作;(2)通过计算与实验,确定了曲柄、连杆、摇杆、夹取爪材质、复位弹簧劲度系数等各项数据。【结果】通过实验,得出该设备针对辣椒幼苗移栽的最适宜土壤含水量为20.45%,最佳移动速度为0.4 m/s,移栽成功率达到90%。【结论】移栽机对于不同规格、含水率的钵苗有良好适应性,对钵苗夹取损伤小,相较于人工移栽与半自动移栽机性能可靠、标准化程度高,工作效率有较大提升。蔬菜移栽机构工作稳定可靠,操作简便,可满足自动化的钵苗移栽工作,为进一步研究经济作物从育苗到移栽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陈善峰  胡立强  俞高红  杨自栋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6):3607-3610,3625
介绍了后插式分插机构——后插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的研究现状,研制了两种新型的后插式分插机构——椭圆齿-圆柱齿后插旋转式分插机构和偏置椭圆齿后插旋转式分插机构,编写了理论模拟程序,并对分插机构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新设计的分插机构比后插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7.
分析并回顾了在给定摇杆两个极限位置及行程速度变化系数的情况下,最小传动角为最大的平面曲柄摇杆机构和空间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问题.提出在空间曲柄摇杆机构中通过建立仿射坐标系解决此类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平面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类型(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存在的尺寸条件。  相似文献   

9.
分析并回顾了在给定摇杆两个极限位置及行程速度变化系数的情况下,最小传动角为最大的平面曲柄摇杆机构和空间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问题,提出在空间曲柄摇杆机构中通过建立仿射坐标系解决此类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针对快速插秧机用覆膜装置由秧爪直接对地膜开口插秧、从而导致插秧质量较差等问题。本文基于曲柄摇杆机构运动原理设计地膜开口机构,并利用ADMAS软件建立插秧机工作过程中开口机构的运动仿真,以满足地膜开口要求,并优化杆长结构参数。同时利用ANSYS软件对开口刀进行强度分析和模态分  相似文献   

11.
关于Ⅰ型、Ⅱ型曲柄摇杆机构,通过引入“辅助圆”的新概念,以曲柄固定铰链中心点A的可行区域理论为重要基础,在以摇杆摆角ψ为唯一前提参数条件下,得到了关于极位夹角θ、行程速比系数K取值范围及其最大值的一系列重要结论,该系列结论对机构分析和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于平面曲柄摇杆机构,提出了一个性质公理.从已知摇杆长度和摆角的前提出发,提出并证明了曲柄固定铰链中心点A解域——可落脚区域、非解域——不可落脚区域的两个定理,得到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3.
导苗管式烟草移栽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烟草实时移栽,提高移栽质量,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移栽成本,实现烟草移栽机械化、规模化,设计了一种导苗管式烟草移栽机.整机主要由悬挂架、地轮、仿形装置、投苗装置、导苗管、送苗装置、覆土压实轮、开沟器、动力传动链等组成.采用转盘式投苗机构把烟苗投入导苗管;采用曲柄摇杆机构、摆杆机构的可靠协调配合,把烟苗推入开沟器开好的沟中;曲柄摇杆机构摆动时把浇水阀门打开,实现移栽、浇水的同步;推入沟中的烟苗由覆土压实轮完成覆土和挤压;通过改变向投苗机构、送苗机构输送动力的链轮齿数实现株距的调整.该机具由拖拉机牵引,作业时地轮的转动经链传动、齿轮传动驱动转盘式投苗装置、曲柄摇杆机构、摆杆机构动作完成烟苗的移栽.该机具可完成移栽株距(500~650 mm)、移栽深度(80~120 mm)、灌水量(300~500 mL)可调以及效率高的目标,同时具有结构合理紧凑、维护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基于Pro/E建立了后插式曲柄摇杆分插机构的三维模型,并进行了运动仿真模拟和动力学分析,参数设定为分插机构工作插次200次/min,主动轴转速为n=200r/min,运动时间为t=1.5s的情况下,得到秧针的运动速度图和加速度图,使得机构运动分析变得可视化、直观化和简单化,为分插机构的设计提供了方法,有利于机构参数的合理选择,同时降低分插机构的研发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利用Pro/E找出了分插机构的振动源和受力情况,结果指出,曲柄添加平衡块和减轻摇杆质量有利于减小冲击和振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黏重土壤油菜移栽时易出现钵体入土困难、栽植速度缓慢的问题,设计了单平行多杆式油菜钵苗推苗式移栽机构.该机构由曲柄摇杆机构和平行四杆机构组合而成.平行四杆机构上端短杆固定,长杆通过连杆与曲柄连接,并随曲柄的转动前后摆动,在开沟装置完成开沟后,从水平方向上将油菜钵苗进行推苗移栽.在曲柄长度为20 mm,转速为90 ...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摘是林果种植中的劳动密集型作业,果园中的果实采收环境较为复杂,我国采摘机具的行业研究相对薄弱,采摘机器人等高科技装备在当前果园采摘中的实际应用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发展辅助人工摘果装备具有切实的社会和经济意义。方法针对球形带梗果实,以苹果为例提出了果梗锁定—枝果分离的采摘方法,并设计完成了相应采摘器。采摘器整体结构为欠驱动布局,以曲柄摇杆机构为原型设计了果梗锁定机构,构造了固定板、浮动板结构的双板枝果分离机构,利用摇杆滑块机构作为手持驱动单元,利用钢丝和绕线丝轮的传动方法将滑块的输出运动首先传递到曲柄摇杆机构,驱动结构和尺寸对称的两套果梗锁定机构对果梗进行锁定,果梗锁定后继续驱动浮动板向下移动与固定板分离完成摘果。结果分析了驱动单元和果梗锁定机构的几何参数,驱动单元的手柄转动5.5°即可使摘果器完成87°的果梗锁定和50 mm的双板分离动作,果梗锁定机构在锁定果梗时处于反向死点位置,保证了锁定的可靠性。应用Adams软件仿真了采摘器的果梗锁定和双板分离动作,验证了采摘器欠驱动结构的设计可行性,并对输出曲线在锁定果梗过程中的振动情况进行了解释;对采摘过程中的驱动力进行了仿真。采摘器样机实验顺利完成了锁定果梗—枝果分离的顺序采摘动作。结论枝果分离的采摘方法和欠驱动双板分离式采摘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操作性,可用于发展人工辅助采摘机具。   相似文献   

17.
两移动两转动振动筛驱动机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物料在振动筛筛面上透筛效率,基于曲柄摇杆与平面四杆机构工作原理,设计两移动两转动振动筛驱动机构。采用解析法作机构运动学分析,运用Matlab数值模拟筛面各点运动特性。采用CFD-DEM耦合方法研究振动筛筛分性能,选取曲柄转速、横向转速、横向摆角为试验因素,以振动筛筛分效率和籽粒损失率为性能指标,设计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运用Design-Expert作试验数据方差分析与响应面分析,得到影响因素与性能指标之间数学模型,并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振动筛机构最优参数组合为曲柄转速270 r·min-1、横向转速为240 r·min-1、横向摆角为1.7°,振动筛筛分效率为85.46%,籽粒损失率为1.98%,符合玉米籽粒收获机质量评定技术规范规定收获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农田滴灌带人工回收劳动强度大、卸载困难、易断带等,设计一种仿人工挑带动作的挑带式滴灌带回收机。【方法】回收机主要由卷带机构、导向机构、挑带机构以及机架等组成。卷带机构由多连杆机构组成,通过移动滑块可实现滴灌带的快速卸载;建立并求解导向机构和挑带机构数学模型;利用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建立滴灌带回收机的虚拟样机模型。【结果】获得导向机构参数:曲柄长155 mm,连杆长439 mm,偏心距长248 mm时,传动效果最佳;获得挑带机构参数:曲柄长141 mm,挑杆长366 mm时,满足挑带高度500 mm的要求;仿真分析发现:随着导向机构和挑带机构转速的增加,滴灌带内张力逐渐增加,最终确定导向机构的转速为0.8 r/s,挑带机构转速0.6 r/s。【结论】仿人工挑带式滴灌带回收机1 h作业面积约1 hm2,可以快速完成滴灌带的卷带、卸载。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在不给定行程速比系数的情况下,通过调节各构件的长度来满足既要求最小传动角最大,同时又要求尺寸最小的平面曲柄摇杆机构的多维双目标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