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云南泸定百合12 个野生居群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压片法对云南省境内的12 个泸定百合(Lilium sargentiae Wilson)野生居群进行了核 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 个泸定百合野生居群全部为二倍体,染色体基数为12,共有24 条染色体, 无B 染色体,核型类型均为3A,第1、2 对染色体均为具中部(m)或具近中部(sm)着丝点的大型染 色体,且第1 对染色体上均具有随体。12 个居群的核型不对称系数较高,在78.66% ~ 82.05%之间,说明 泸定百合的核型对称性低,进化程度较高。根据核型不对称系数,认为12 个泸定百合野生居群的进化程 度从高到低为:马关居群 > 石坎居群 > 龙陵居群 > 旧城居群 > 石林居群 = 泸西居群 > 双河居群 > 西畴居群 = 师宗居群 > 大关居群 > 文山居群 > 扎西居群。聚类结果显示,当阈值取1.04 时,可以将 12 个居群分为3 类。研究表明,泸定百合染色体数相对稳定,染色体变异主要表现在结构变异;各个居 群的染色体组成、随体数、随体位置、臂比、染色体长度比及核型不对称系数均有差异;泸定百合各居 群间存在明显的核型变化。  相似文献   

2.
以20个不同居群的半夏为试材,采用根尖细胞压片方法,研究了半夏染色体对半夏细胞的地理分布及起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夏的染色体数目具多样性,倍性具多样化,半夏的多样化分化中心在横断山脉和华北平原2个地区,在地域分布上有由贵州地区向西南、东北和西北方向扩散的趋势。新发现染色体数2n=86,同时发现半夏染色体的非整倍体(90、92、96、116)比例占72.2%。  相似文献   

3.
芥菜不同变种的核型变异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建波  利容千 《园艺学报》1992,19(3):245-249,T002
本文对芥菜7个变种的核型进行了研究,认为芥菜营养器官性状的变异与染色体结构和随体的变异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南疆不同居群的大果白刺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不同生境对不同居群大果白刺叶片解剖结构特征的影响,以期探究各指数之间的变化与生境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不同居群中大果白刺叶片厚度、上角质层厚度、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下表皮厚度及下角质层厚度存在着显著差异;大果白刺-1叶片厚度、上角质层厚度、上表皮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下表皮厚度及下角质层厚度最大,体现了最具有生态适应性,大果白刺-2的栅栏组织厚度最大,其栅海比最高为2.96,说明其光合作用效率最高。不同居群大果白刺叶片解剖结构的显著差异性表明不同的环境因子影响了大果白刺的生长发育,体现了植物适应环境变化所形成的生存对策。  相似文献   

5.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甘蓝类作物的7个变种进行了核型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青花菜2n=2x=18=8m+10sm(2SAT),随体位于第6对染色体上;结球甘蓝2n=2x=18=8m+10sm(2SAT),随体位于第6对染色体上;花椰菜2n=2x=18=12m+6sm(2SAT),随体位于第7对染色体上;芥蓝2n=2x=18=8m+10sm(2SAT),随体位于第7对染色体上;抱子甘蓝2n=2x=18=8m+10sm(2SAT),随体位于第7对染色体上(首次报道);羽衣甘蓝2n=2x=18=10m+8sm;球茎甘蓝2n=2x=18=8m+10sm,羽衣甘蓝和球茎甘蓝未观察到随体染色体.7个变种核型分类均属于2A型,为基本对称核型,但不同变种间的进化程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此外,对甘蓝类作物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十一份不同地理居群野菊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1份野菊材料分别用ISSR分子标记和形态学特征进行了遗传分析。用13个引物共得到176个位点,其中166个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比率(PPB)高达94.32%;结果表明:2种分类方法得到的结果不甚一致。说明了野菊是一个多型性的种,在形态上表现出体态、叶型、叶序、伞房花序式样以及茎叶毛被性等诸特征上的极大的多样性。从ISSR标记分析,湖北神农架野菊和安徽天堂寨野菊之间的遗传系数最大,为0.727;安徽天柱山野菊和南京野菊之间的遗传系数最小,为0.591。  相似文献   

7.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甘蓝类作物的7个变种进行了核型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青花菜2n=2x=18=8m+10sm(2SAT),随体位于第6对染色体上;结球甘蓝2n=2x=18=8m+10sm(2SAT),随体位于第6对染色体上;花椰菜2n=2x=18=12m+6sm(2SAT),随体位于第7对染色体上;芥蓝2n=2x=18=8m+10sm(2SAT),随体位于第7对染色体上;抱子甘蓝2n=2x=18=8m+10sm(2SAT),随体位于第7对染色体上(首次报道);羽衣甘蓝2n=2x=18=10m+8sm;球茎甘蓝2n=2x=18=8m+10sm,羽衣甘蓝和球茎甘蓝未观察到随体染色体。7个变种核型分类均属于2A型,为基本对称核型,但不同变种间的进化程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此外,对甘蓝类作物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以12个艾居群和22条SCoT引物为试材,采用NTSYS-pc2.1、Popegen 1.32等分析方法对12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艾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2条SCoT引物共检测出87个主要等位基因变异,平均每条引物3.95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Shannon′s多样性指数I值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分别为0.690、0.483和0.317,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居群每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Na)、每个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I和期望杂合度(He)平均值分别为1.444、1.419、0.349、0.238,以安阳汤阴县艾居群Na、I、H值最高。居群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范围为0.795~0.975和0.025~0.229,平均值为0.909和0.097。其中,济源艾居群和黄冈蕲春艾居群的遗传相似系数最高、遗传距离最近。SCoT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93,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9%遗传差异源自群体间。居群间基因流水平(Nm)值为2.022,表明居群间存在一定的基因流,导致居群间的遗传差异小。12个艾居群在...  相似文献   

9.
采用根尖染色体压片技术对大叶芥、小叶芥和白花芥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大叶芥染色体数目为2n=4x=AABB=36,核型公式为2n=4x=14m+18sm+4st,核不对称系数为66.33%,属于"3B"型;小叶芥染色体数目为2n=4x=AABB=36,核型公式为2n=4x=30m+4sm+2st,核不对称系数为58.21%,属于"2B"型;白花芥染色体数目为2n=4x=AABB=36,核型公式为2n=4x=22m+12sm+2st,核不对称系数为61.61%,属于"2B"型。3种不同类型叶用芥菜没有出现染色体数目的变化,都属于小染色体,多数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点,只有在染色体长度、着丝点位置、核不对称系数等核型组成上出现了细微的差异,说明3种不同类型叶用芥菜间具有相似的遗传特性。核不对称系数,大叶芥白花芥小叶芥,在进化关系上,小叶芥属于相对原始的类型,大叶芥和白花芥进化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0.
以湖北百合和大花卷丹为试材,采用常规压片法和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其进行核型和光响应曲线、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百合、大花卷丹染色体数均为2n=2x=24,其中湖北百合的核型公式为2n=2m+2sm+18st+2t属于3B型,大花卷丹核型公式为2n=4m+10st+10t属于3A型。Pn、Tr、Par比较发现湖北百合高于"大花卷丹",Co、Ci比较发现大花卷丹高于湖北百合。综合比较,大花卷丹午休现象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须文  吴福妹  李承涛 《蔬菜》2017,(8):77-82
以鱼腥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贵州不同产地鱼腥草的形态和营养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在10个种植土样中,其中7个样品有机质含量高于30 g/kg,达到菜地土壤的一级标准;土壤肥力状况较好的是遵义市、安顺市和雷山县的种植地土壤;鱼腥草地下茎茎粗为2.0~3.9 mm,最粗的是毕节市威宁县的鱼腥草,茎粗为3.9 mm;地下茎节间长为1.9~3.2 mm,最长的是贵阳市乌当区产的鱼腥草,最短的是凯里市的野生型鱼腥草,其叶片也最小;10个鱼腥草品种材料始花节位在第4~7节;综合植物学性状、地下茎主要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可溶性糖、黄酮含量均较高、口感较好、外观品质较好的地方品种(系)是安顺市的鱼腥草,其次是贵阳市乌当区的鱼腥草品种。安顺市的鱼腥草品种地下茎维生素C含量为504.0 mg/kg,是贵州鱼腥草主产地栽培的鱼腥草商品品种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品种,其黄酮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也较高。  相似文献   

12.
以鱼腥草为材料,以日光灯处理为对照,分析了不同光质LED光源(白、红、黄、绿、蓝LED灯)对鱼腥草叶片活性氧、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蓝光下叶片中TBARS(硫代巴比妥酸)含量最高,较对照高30.18%,与希夫试剂染色结果相一致;过氧化氢产生最多,较对照高190.21%,与DAB染色结果一致;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在蓝光下最高,为对照组的1.54倍,白光下最低;蓝、绿光下脯氨酸含量是对照的2倍;蓝光和黄光处理下,黄酮含量较对照提高了21.4%。蓝、绿光提高了SOD2同工酶的表达,且在蓝光下最高;蓝、绿、红、黄光处理分别诱导了更多的POD基因位点的表达;不同LED光质均提高了CAT抗氧化酶活性,其中蓝、绿光下CAT同工酶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综上所述,蓝色光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幼苗的抗氧化能力,可为鱼腥草品质的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胥瑞  刘庆  须文 《蔬菜》2022,(10):63-67
摘要:为延长鱼腥草鲜品和种茎的存放时间,促进鱼腥草人工栽培生产,选用3种不同保鲜试剂(草酸、 焦亚硫酸钠和柠檬酸),应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以蒸馏水为空白对照,研究3种试剂对鱼腥草感官 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7 d以后,草酸、焦亚硫酸钠、柠檬酸溶液对保持鱼腥草的感官品质 有明显促进作用,褐变率在0%~45%;而对照处理鱼腥草腐烂严重,褐变率达65%;草酸对鱼腥草褐变的抑制 效果最显著,焦亚硫酸钠能显著抑制不良气味的产生,柠檬酸对鱼腥草地下茎硬挺度的保持效果最好;当处 理溶液为草酸50 mg/L、焦亚硫酸钠80 mg/L、柠檬酸350 mg/L组合时,鱼腥草在贮藏7 d后失重率最小,保水 效果较好,贮藏保鲜效果最好,可为鱼腥草保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须文  宋忠杰  刘庆  沈波 《蔬菜》2017,(10):42-46
为挖掘鱼腥草药蔬兼用、营养保健的独特功效,促进产区农业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致富,介绍了贵州省各地鱼腥草的种植和生产现状,并从种植地的选择和准备、种茎选择、播种、水肥及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留种等方面阐述了绿色食品(A级)鱼腥草标准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延长鱼腥草的贮藏期,扩大销售半径,以贵州鱼腥草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保鲜剂处理采后鱼腥草在泡沫箱加冰控温贮藏期间的营养品质和生理变化。结果表明,0.8%氯化钙、0.005%赤霉素、0.2%半胱氨酸复合能够显著保持鱼腥草的营养品质,延缓还原糖、总糖含量的降低,失重率的上升;同时抑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纤维素酶、果胶酶、超氧化物酶活性的上升,使鱼腥草贮藏30d后仍具有较好的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四川峨眉产和湖南怀化产鱼腥草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0、0.10、0.15、0.20和0.25mol/L)胁迫下鱼腥草的光合特性变化。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的升高不同产地鱼腥草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等生理指标均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NaCl胁迫抑制了2个居群鱼腥草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当NaCl浓度大于0.20mol/L时,湖南怀化产湘白鱼腥草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均有上升的趋势。说明湘白鱼腥草能进行自身调节提高光合作用从而提高其对盐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试验测定了野玫瑰在4种不同营养液、不同浓度中无土培养40 d的植株鲜重差(新增重)、株高差(新增高)及新根长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营养液A配方较适于野玫瑰无土培养,MS无机盐配方次之,而以1/2浓度A液培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17种绣线菊核型特征及核型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7种(品种)绣线菊为材料,利用改良去壁低渗法分析染色体特征并作相关性和聚类分析,探讨核型特征与种间进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绣线菊染色体数稳定,为2n=18和2n=36,染色体基数为9,主要由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组成。绒毛绣线菊、石蚕叶绣线菊、楔叶绣线菊染色体中有随体结构;核型类型为1A、1B、2B,染色体平均臂比范围为1.26~1.64,最长与最短染色体比值范围为1.67~3.51,着丝点指数范围为38.96%~44.26%,核型不对称系数范围为56.14%~60.69%;按核型不对称系数从高到低排序其进化程度,石棒绣线菊、绒毛绣线菊和楔叶绣线菊等进化程度高,珍珠绣线菊、石蚕叶绣线菊和三亚绣线菊等进化程度低;核型参数的重要性排序为核型不对称系数平均臂比臂比大于2的比率染色体最长/最短值核型类型着丝点指数均值;17种绣线菊核型参数在种间存在差异,可作为绣线菊属植物分类依据;核型特征聚类分析将17种绣线菊分为4组。  相似文献   

19.
多花蔷薇假珠芽诱导、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高效再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多花蔷薇‘无刺3号’成熟种子为外植体,探讨了假珠芽诱导、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高效再生的方法。结果表明,种子的子叶在添加2, 4-D 0.5~2 mg·L-1的1/2 MS培养基上暗培养30 d后所产生的愈伤组织,接种到添加TDZ 5~20 mg·L-1的1/2 MS培养基上光培养20 d产生初级假珠芽。假珠芽在添加TDZ 10 mg·L-1和GA3 0.1 mg·L-1的诱导培养基上暗培养20 d后,在含麦芽糖的无激素培养基上光培养产生少量次级假珠芽和胚性愈伤组织。假珠芽保存在诱导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可发育成大量正常体细胞胚,继而再生正常植物。假珠芽可通过上述方法不断诱导体细胞胚和假珠芽,通过这种方法假珠芽已经保存了2年。  相似文献   

20.
叶籽银杏种质资源染色体核型分析及进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芳  邢世岩  韩晨静  唐海霞 《园艺学报》2011,38(12):2245-2252
 以来自日本、中国山东等地的28株叶籽银杏种质幼叶为试材,采用常规压片法,对其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种质染色体均为二倍体,2n = 2x = 24,核型有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和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等3种类型;有6个种质具随体。方差分析表明:种质SY2染色体长度比与其它种质差异显著,为3.97;各种质的平均臂比和核型不对称系数之间差异较大。种质GX3和种质HB较进化,种质NS2较原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