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化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文运用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方法,对中国农村能源现状和生物质成型燃料的产业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成型燃料产业化的前景和政府政策在成型燃料发展中的作用,为调整农村能源结构、缓解能源短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Ⅱ型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Ⅰ型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中存在的炉膛温度高、排烟温度高、热损失大等问题,作者对其进行了改进设计,根据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燃烧特性,研制出了Ⅱ型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对Ⅰ型和Ⅱ型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进行热性能及环保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Ⅱ型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热效率更高,较好的解决了Ⅰ型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双层炉排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根据生物质成型燃料特性,通过详细的热工计算及一定加工工艺研制出适合于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的专用锅炉,这种锅炉采用双层炉排结构,具有消烟除尘作用。不但燃烧效率高,气体及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小,而且排烟中的烟尘含量,氮氧化物及二氧化硫含量低,符合国家锅炉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在我国秸秆代煤方面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制冷炊事兼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当前农村能源紧缺的问题,依据当前农村普遍生活、炊事习惯和严格的热工计算,设计出农户制冷、炊事所需要的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测试结果为:热效率40.6%,上火时间15 min,旺火时间62 min,炉具达到了国家的相关标准,符合生物质的燃烧特性,污染物排放量少,燃烧比较稳定,可为制冷系统稳定运行提供能量。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加工生产线及配套设备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针对目前中国生物质原料复杂多样,以及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加工过程中存在系统配合协调能力差、原料适应能力差、生产率低等问题。该文采用模辊式成型原理,研发设计了有强制喂料系统的成型机以及配套设备,采用二次粉碎工艺以及连续喂料与调制喂料相结合的混配工艺,提出了能够适应多种生物质原料特性的固体成型燃料生产工艺路线,建立了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产线。试验检测结果表明,采用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产线的每小时生产率比单机状态下提高了17.3%,经济效益提高13.3%,成型率达到98%,堆积密度和颗粒密度也明显高于单机,达到了设计要求。实现了规模化、连续稳定生产,有利于中国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生物质颗粒燃料微观成型机理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为研究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微观成型机理,以玉米秸秆、木屑为原料利用环模式成型机压缩成生物质颗粒燃料,并对原料、粉碎原料及生物质颗粒燃料进行显微形貌观察,对比不同原料、不同阶段物料的微观形态和散粒体压缩过程的结合形式。结果表明:环模式成型机为间断性压缩,生物质颗粒燃料微观成型机理为分层压缩,层与层间距为25~40?μm;从横截面看分3层:中心层散粒体“平铺”,过渡层扭曲变形,表层“直立”。相同挤压力下秸秆颗粒燃料比木屑颗粒燃料的密度小。为生物质颗粒燃料的成型机具提供重要的设计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特性,通过优化设计和试验研制出适合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的专用链条蒸汽锅炉,该锅炉为单锅筒纵置式布置,采用新型链条炉膛结构。试验得出,锅炉的燃烧效率达96.7%,热效率达83.2%,锅炉排烟中CO、NOx、SO2、烟尘含量分别为360×10-6、116×10-6、44×10-6、26.4 mg/m3,表明锅炉的燃烧效率、热效率较高,锅炉消烟除尘性能较好,排烟中的烟尘、氮氧化物及SO2含量低,符合国家锅炉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生物质成型燃料质量标准现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中国生物质成型燃料标准体系建设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标准制定工作进展较为缓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发展。该研究分析了国内外生物质成型燃料标准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现状,研究生物质成型燃料质量影响因素及质量要求;与ISO国际标准比较,分析了木质、非木质生物质成型燃料各指标质量分级要求,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中国生物质成型燃料质量标准仍需进一步完善。同时与国内煤炭质量相关标准进行比较,生物质成型燃料灰分含量低,硫含量、砷和汞等重金属含量极低,对环境友好,是良好的替代散煤的固体燃料。通过研究提出建议成立生物质成型燃料国家标委会,亟需制定质量分级和污染物排放国家标准,并应区分商用、民用以及工业用等不同应用对象的燃料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固体生物质成型燃料标准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促进中国固体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健康发展,该文对中国固体生物质成型燃料标准体系进行了研究。论文对国内、外固体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和销售现状及国外同类标准体系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分析和研究,阐述了构建中国固体生物质成型燃料标准体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了构建中国固体生物质成型燃料标准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对构成标准体系的框架和内容提出了具体建议,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结渣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生物质成型燃料双层炉排燃烧设备,分别进行了炉膛温度、燃料层厚度、燃料粒径和过量空气系数等对结渣率影响的试验,得出了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的结渣特性。根据试验与观察,分析了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的结渣过程及结渣影响因素,并总结了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的结渣成因。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地区采用秸秆压块燃料供暖可有效降低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针对秸秆压块燃料炉存在自动化程度低、低效、高排放等问题,该研究基于秸秆压块燃料燃烧特性,设计了一台具有自动供料装置的秸秆压块燃料炉,采用分区燃烧、鼓风与引风耦合配风等方式,提高燃烧性能。对秸秆压块燃料炉进行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自动供料机可以实现连续10 h小流量输送燃料,燃料输送量为2.57~4.12 kg/h;其额定热功率8 kW,热效率71.20%,耗电量3.83 (kW·h)/d;最佳燃烧工况下,粉尘、CO、NOx排放量分别为35.78 mg/m3、0.104 %、191.1 mg/m3,符合国家标准的排放限值。对燃料炉的测试与评价验证了锅炉结构合理,可为后续高自动化秸秆压块燃料炉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生物质发电成本进行分析,论文对生物质气化发电、直燃发电、混燃发电等几种主要的生物质发电方式进行了讨论,建立了生物质燃料消耗量模型和燃料成本计算模型。在相同的发电容量(15 MW)基础上,计算了不同发电方式对应的年燃料消耗量、年燃料收购费用和运输费用和燃料成本。结果表明,发电效率对燃料成本有较大影响,生物质直燃发电的燃料成本约为其它方式的2倍。  相似文献   

13.
秸秆成型燃料双层炉排锅炉炉膛温度分布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4种工况下:1.最小风门αpy为1.6、2.较小风门αpy为2.2、3.较大风门αpy为3.2、4.最大风门αpy为4.4,分别对作者设计的双层炉排秸秆成型燃料锅炉炉膛温度分布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4种工况下,炉膛垂直方向、深度方向、宽度方向温度分布出现不同特点,在工况2、3之间锅炉炉膛的温度分布较合理,燃料燃烧状况较好,实现了锅炉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从而为锅炉燃烧设备优化设计及运行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三北”地区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现状及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论述我国"三北"地区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总量和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现状和潜力,探讨和研究了今后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的潜力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三北"地区林木生物质能源原料林基地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用粗糙集理论评价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由于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在中国处于发展初期,技术水平良莠不齐,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比较复杂,且具有不确定性.该文基于粗糙集理论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将模糊综合评价中权重系数的确定转化为粗糙集理论中属性重要性的计算,有效地克服了现有评价模型中权重系数确定的主观性,从而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利用模型对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了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并结合设备使用要求和技术条件,确定了包括机械活塞成型、胶凝粘结成型、液压活塞成型、对辊挤压成型、环模压辊成型等在内的适宜优先推广的技术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以LLA-6型户用生物质炉具为试验装置,分别考察了4种引火助燃剂、2种不同形状的烟筒及3种烟筒高度、点火助燃罩及其上方所铺放成型燃料厚度等因素对点火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助燃剂JC15和CJ51点火引燃效果最好,1.5 m高的锥形烟筒所用点火时间为普通圆柱形烟筒的51.3%;点火助燃罩上方的成型燃料厚度在0.5~3 cm之间时都能保证正常点火;不用点火助燃罩时,成型燃料摆放形状对点火过程有较大影响;7种摆放形状中窝形摆放点火效果最好。该研究为解决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在实际推广过程中普遍遇到的点火难问题提供了依据,为我国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大规模推广指明了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