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母质的土壤对乌龙茶生化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安溪茶园土壤矿质元素质量分数与土壤母质关系较为密切,其中K、Al的质量分数是凝灰岩母质〉花岗岩母质〉第四纪红士母质;Fe、Mn、Zn质量分数是凝灰岩母质〉第四纪红土母质〉花岗岩母质。土壤有效性的矿质元素与铁观音乌龙茶的生化品质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如土壤中的有效Zn,活性Al与速效P的经值与茶叶的氨基酸总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活性Mn与茶多酚呈显著的正相关;速效P、活性Fe、活性Mn与水浸出物和总糖 相似文献
2.
3.
安溪茶园土壤矿质元素质量分数与土壤母质关系较为密切.其中K、Al的质量分数是凝灰岩母质> 花岗岩母质> 第四纪红土母质;Fe、Mn、Zn 质量分数是凝灰岩母质> 第四纪红土母质> 花岗岩母质.土壤有效性的矿质元素与铁观音乌龙茶的生化品质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如土壤中的有效Zn,活性Al与速效P的比值与茶叶的氨基酸总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活性Mn 与茶多酚呈显著的正相关;速效P、活性Fe、活性Mn与水浸出物和总糖质量分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安溪县乌龙茶生态茶园建设的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龙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福建省安溪县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产区。介绍了安溪县乌龙茶生产情况,并就安溪县乌龙茶生态茶园及其技术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6.
以铁观音品种鲜叶为材料,按照闽南乌龙茶的加工工艺,对杀青叶采取不同成型技术处理,分析其理化品质及生产效能,研究成型方法对闽南乌龙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部分成型机成型工艺(采用成型机、速包机、包揉机成型,先多次轻压,2次复火后包揉)处理下的茶叶品质较好;全程重压成型工艺(采用成型机重压数次,1次复火)处理下的茶叶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7.
乌龙茶制造与品质形成的化学机理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乌龙茶制造与品质化学涉及制造原料理化性状、制造过程化学变化和成茶品质化学基础 3方面内容 .从原料、制造到成茶 ,贯穿其中的重要理论与技术原理是“控制”,即 :(1 )选择适当茶树品种和一定成熟度的新梢以限制原料中部分化学成分特别是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和比例 ;(2 )将多酚类物质制茶氧化控制在鲜叶局部和一定变化范围内进行 ;(3 )控制“做青”进程以促进内含物转移、转化 ;(4 )防止成茶色泽成分比例失调 相似文献
8.
1简介"乌龙茶新品种黄观音、茗科1号推广应用"是2004年省科技厅扶持坂中畲族乡的一个重点项目。坂中乡处福安市西郊,宜茶山地面积大,是福安主要茶区之一,现有茶园面积6000亩。从2004年省科技厅立项(乌龙茶新品种黄观音、茗科1号应用)以来,我们根据项目要求,选择无污染的宜茶山地建立基地:合理布局园地道路,以便机械操作和运输:完善水利设施,便于灌溉,防止水 相似文献
9.
不同摇青工艺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不同摇青次数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在春、夏、秋3个季节,对同一批次的鲜叶分别进行不同摇青次数处理(2次、4次、6次),并以凉青为对照,然后按照乌龙茶传统加工工艺制得成品茶.经GC-MC检测,结果表明,3个季节中的6次摇青处理均在香气组分数量和香精油总量上高于其他处理,其规律为6次>4次>2次.感官审评结果亦表明,6次摇青处理制得的乌龙茶感官品质优于其他对照组,其中秋茶6次摇青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降低乌龙茶加工中“包揉”工序劳动强度,采用“包揉加锅炒”造形工艺代替传统的乌龙荼“包揉”工艺.比较了不同锅温(60℃、70℃和80℃),炒板摆幅(大幅、小幅)与摆速(57、67 r·min-1)及投叶量(3.7、4.2和4.7 kg)对乌龙荼理化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探讨了锅炒工艺的优化.结果表明,投叶量为4.7 kg,锅炒温度80℃,小幅摆速为67 r·min-1处理的乌龙茶内含物质丰富,感官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乌龙茶品质构成特点,揭示其化学因子与品质的关系,采用四套乌龙茶标准样,测定了各套各级茶的化学成分,借助逐步回归,通径分析、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筛选出了对乌龙茶品质起显著作用的主要化学因子,并且比较了主要化学因子对品质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的大小,建立了判定乌龙茶品质级别的判别函数,提出了乌龙茶3个化学因子主分量. 相似文献
12.
13.
乌龙茶品质特征分析与审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艺馆是品饮茶叶、体味文化的好场所 ,在经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选用什么茶 ,如何审评等问题。本文就乌龙茶品质与鉴别方法略作分析 ,仅供参考。一、乌龙茶的产区分布及其地域特征乌龙茶是我国的特种茶类 ,它起源于福建。由福建传入台湾和广东 ,发展至今 ,主产区分布在福建、广东、台湾三省。乌龙茶香味独特 ,具天然花果香气和品种的特殊香韵。它是由适制乌龙茶的茶树品种 ,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栽培下 ,采获其鲜叶 ,经精细加工而成。( 1) 是特定生态、品种与加工技术综合作用的结果。乌龙茶加工工艺流程主要有 :萎凋 (即晒青 )→做青→炒青… 相似文献
14.
15.
浙江是全国主要的茶叶产区之一,据统计,2003年浙江省茶园面积为14.28万hm2,茶叶总产量13.27万t,总产值36.5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为4.02万t,占茶叶总产量的30%;名优茶产值29.7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81.3%,全省现已开发出70余只名优茶,主要产茶县市都有自己的名优茶,名优茶数量增加,品质提高,并在品牌上做好文章,使知名度有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17.
为了研究条形乌龙茶加工过程中焙火工艺的最适宜温度,试验以足火后茶样为材料,设定高温(140℃)、中温(130℃)和低温(120℃)3个不同的温度进行焙火。结果表明,随着焙火温度的升高,各处理样的茶多酚、氨基酸等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咖啡碱和多糖的含量减少不显著。中温焙火处理茶样的香气指数比低温处理和高温处理分别高6.09%和43.48%。感官审评结果亦表明,中温焙火处理的条形乌龙茶香气高长,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8.
19.
研究了乌龙茶初制过程中茶多酚、儿茶素、黄酮类、可溶性糖、氨基酸、叶绿素、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等多种生化成分的变化规律,以及各种物理化学作用。采用对“叶缘”和“叶心”分别测定的手段,阐明了乌龙茶滋味醇爽回甘、叶底绿叶红镶边、汤色橙黄明亮、外形条索壮实或“蜻蜓头”等品质特点形成的实质,为完善乌龙茶品质形成的理论和改进加工技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