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一、玉米优良杂交种介绍1、“豫农704”单交种品种来源:河南农学院1969年用二南24自交系作母本,525自交系作父本育成的玉米单交种。产量表现:1970年在郑州本院农场夏播鉴定试验中,亩产918斤,比“新单一号”增产36.1%。1973年在夏播产比试验中亩产1071斤,比“新单一号”增产41%;同年在商丘五里杨大队和社旗韩庄大队试验,分别比新单一号增产50.9%和5%,1974年在本院农场夏播产比结果,亩产1111.9斤,比“新单一号”增产37%,比“郑单二号”增  相似文献   

2.
豫单5号系河南许昌农学院1975年用外引优良自交系M_(017)作母本,自交系风可_1作父本育成的玉米新杂交种。 1975年在本院夏播鉴定试验中,亩产928.5斤。比对照种郑单二号增产30.5%,同年冬在海南岛再试验.表现优异。 1976年在本院夏播杂交种产比试验中,亩产896.44斤,比对照种郑单二号亩产785.85斤多收110.7斤,增产14%。同年,在郑州市郊区夏玉米品种联合区试中,供种3个点,3点  相似文献   

3.
<正> 郑单8号玉米单杂交种,是我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抗病育种组,于1981年采用黄早四自交系作母本,自育32自交系作父本杂交育成。1982年初次参加夏玉米杂交种观察比较试验,在500多个杂交组合中名列第二,折亩产339.4公斤,较对照种郑单二号亩产259.05公斤增产31%.1983年选入夏播杂交种鉴定试验,平均亩产611.25公斤,较对照种郑单二号平均亩产533.95公斤增产14.48%.当年参加院多点示范,产量居13个杂交种的首位,平均  相似文献   

4.
1973年以中棉所7号为母本,徐州142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杂交.1976年自杂种三代选株,1979年育成.1982年3月经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命名为徐棉6号.一、产量表现经多点鉴定,1979年7个试点平均亩产皮棉137.2斤,较对照徐州142每亩增收皮棉18.7斤,增产15.8%.1980年6个试点平均亩产皮棉205.1斤,较对照鲁棉1号原种每亩增收皮棉15斤,增产8.9%.1980年首次参加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全省12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亩产皮棉123.9斤,较对  相似文献   

5.
由江苏省农科院等单位育成的苏玉1号玉米良种,在各地试种表现适应性广、早熟、高产稳产、抗大小斑病、品质优良,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春、夏、秋播,黄淮平原夏播,东北地区南部和山西雁北地区作春播栽培.综合1981~1983年各类各级试验资料,其中87个点次平均亩产815.2斤,比鲁原单4号增产24.76%;32个点次平均亩产808.8斤,比丹玉6号亩产719斤增产12.49%;54个点次平均比津夏1号增产11.54%.  相似文献   

6.
<正> 郑三3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室于1985年用豫玉2号(郑单8号)作母本,齐302自交系作父本杂交而成的双高(产量高、制种产量高)玉米三交种。1986年观察试验折合亩产656.25公斤,较对照种豫玉1号增产10.8%。1987—1988年在我院产量比较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为  相似文献   

7.
气候条件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建国以来,浙江省的油荣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产量最高的1979年,其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分别比1951年增长1.78倍和1.2倍。六十年代以来,由于大面积推广甘兰型油菜新品种,增施肥料和改进栽培技术,油菜产量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七十年代的平均亩产为124斤,比六十年代平均亩产84斤,增产47.62%,比五十年代平均亩产68斤,增产82.35%。杭州市郊七十年代平均亩产141斤,比六十年代增产25.89%,比五十年代增产80.77%。但是,年度之间的产量波动仍然很大。例如,1973和1975年,  相似文献   

8.
农垦五十八号是一个水稻高产良种,1964年我市由江苏省江宁县引进试种,全市共种植二千一百多亩,一般亩产在七百至八百斤左右,比本地单季晚稻麻壳秈增产20—50%,高的亩产达一千斤以上。如卜塘公社黄庄生产队试种的三点四亩,平均亩产八百零一斤,比四点五亩麻壳秈亩产五百八十七点三斤,增产36.4%;上庄生产队共种十八亩,平均亩产八百二十九斤,其中青年试验田一点四亩,平均亩产九百六十四点三斤。合罗公社楊桥三队试种十点三二亩,平均亩产九百五十九点四斤,比历年单季晚稻最高亩产六百斤增产60%,其中一块样板田四点六五亩,平均亩产达一千零六十六点二斤;此外,卜塘公社宋庄生产队作双季连作晚稻栽培的一点五亩,两季平均亩产一千一百六十六点六斤,其中农垦五十八号亩产五百六十六点六斤,在相同的条件下,比小红稻亩产四百四十四斤,增产25.6%。1964年,我们对这个品种的栽培技术作了调查,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苏玉2号是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以自交系“获白”作母本,“旅9宽”作父本杂交育成.通过1981~1983年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明是一个高产稳产、春夏播兼用的中晚熟单交种.产量表现1981年省区试的七个试验点中,有六个点名列第一,平均亩产874.3斤,较丹玉6号增产7.2%.其中增产幅度较大的有五个点,增产9.5~14.4%.1982年省区试的九个点中,七个点名列第一,两个点第二,平均亩  相似文献   

10.
都安瑶族自治县是玉米的主要产区,近两年推广玉米杂交种,成绩很好,增产很显著。如去年早(禾造)进行品比试验,杂交种比本地品种增产两成以上,晚(禾造)在八个公社、四十六个生产队进行杂交种大面积种植,共437.51亩,虽然遇到旱涝灾害,还获得了较大幅度的增产,其中自交系双杂交种火箭3号359.8亩,平均亩产126.3斤,比本地种增产69.5%;  相似文献   

11.
十林公社,位于邓县西北灵山脚下,湍河两岸。春、夏播玉米面积常年万亩左右,大部集中在乎地。一九七三年,我社171亩新单一号玉米制种集中在一个大队,克服了分散制种所存在的问题,使制种全部获得成功。全大队制种田平均亩产468.3斤,其中杂交种平均亩产341.9斤,除留足本队用种外,净入库56,940斤,除保证全社玉米杂种外,还可以支援外社28,000余斤。  相似文献   

12.
<正> 鲁玉12号(鲁原单13号)系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以鲁原133自交系作母本,外引自交系“8112”作父本杂交育成的中熟紧凑型玉米新杂交种。1993年5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一、产量表现经4年10项试验,表现高产稳产。1990~1991年山东省区试结果,平均亩产555.09公斤,比对照种掖单2号增产8.5%,居12个参试种首位。两年27处试  相似文献   

13.
登海105是以自交系DH392为母本、自交系登海5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品种抗病性好,籽粒品质优良,稳产和丰产性好。2014-2015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30.9 kg,比对照增产8.0%; 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3.2 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7%。  相似文献   

14.
徐州8785是本所1981年用徐州21号作母本、郑州761作父本杂文选育而成.一、产量表现1990~1991两年同时参加徐州市和江苏淮北片小麦品种区试.徐州市两年试验,平均亩产347.9kg,较对照品种徐州21号增产7.3%,达显著水平.淮北片两年试验,平均亩产365.5kg,较对照济南13增产11.8%,达极显著水平.1992年淮北片小麦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01.1kg,较对照徐州21号增产2.3%.1990~1992连续3年参加黄淮南片区试,平均亩产421.1kg,比对照豫麦7号增产22.6%,达极显著水平;比徐州21号增产3.7%,增产不显著.3年共57点次试验有42点次比对照增产,占试点总数73.7%.  相似文献   

15.
<正> "C郑单二号"是省农林科学院粮食所玉米育种研究室,利用雄性不育系杂交育成的玉米优良杂交种.它不仅能节约大量去雄用工,而且能保证制种质量和提高产量.经省内外77个点试验、示范,平均亩产732.5斤,较正常郑单二号增产6.4%,1981年在我省密县、汲县大面积生产示范,表现抗病、增产.母本C型雄性不育系塘四平头,  相似文献   

16.
龙作2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以自交系"L201"为母本、自交系"L21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良玉米单交种。黑龙江省玉米区域试验表明,龙作2号比对照品种"兴垦3号"平均增产13.6%;生产试验龙作2号较对照增产19.5%。该品种具有抗倒性极强,高产、稳产、籽粒品质好、出籽率高、制种产量高等优点。2013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满足鲜食玉米生产对优质早熟甜糯新品种的迫切需求。【方法】2016年以自选糯质玉米自交系NF10作母本,以自选甜质玉米自交系NF11作父本进行优质、早熟甜糯玉米新品种选育。【结果】2020年育成甜糯型鲜食玉米新品种桂甜糯987,该品种在2019年广西鲜食糯玉米区试中,春季平均鲜果穗产量11 662.5 kg/hm~2,较对照(桂糯519)增产16.8%,增产点次100%;秋季平均鲜果穗产量11 694.0kg/hm~2,较对照(桂糯519)增产14.7%,增产点次100%;两季平均鲜果穗产量11 679.0kg/hm~2,较相邻对照增产15.8%,春秋两季参试14点全部较对照增产,增产点次100%。【结论】该品种2020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玉2020041号),具有果穗粗长、籽粒饱满、黄白粒、柔嫩、皮薄、脆甜、口感好、早熟、综合抗性好等特点,适宜广西及类似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8.
郑单 17号 (郑试 2 2 1)是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最新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杂交种 ,2 0 0 1年 6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郑单 17号在 1998年省区试直播组试验中 ,平均亩产4 91.8kg ,比对照种豫玉 12号增产 17.4 % ,差异极显著 ;在 1999年试验中平均亩产 5 87.5kg ,比对照种豫玉 12号增产 15 .7% ,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 5 39.7kg ,比对照种豫玉 12号增产 16 .5 % ,居第 2位 ,2 0 0 0年在河南省玉米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 4 89.4kg ,比对照种豫玉 2 3号增产 10 .8%。该品种产量高、稳产性好。品质优良 ,蛋白质…  相似文献   

19.
潛山县梅城公社利民大队1965年共种矮脚南特二百六十四点四六亩(占早稻面积的22.1%),总产十九万四千八百零六斤,平均亩产七百三十六点六斤,居全大队七个早稻品种产量的第一位。与几个良种比较:亩产比有芒早粳增产18.5%,比陆財号增产18%,比南特十六号也增产10.9%。其中十二亩,亩产超过千斤;一百二十亩,亩产超过八百斤。但也有少数田,由于栽培技术不当,亩产只有五、六百斤。現将一年来矮脚南特的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引种试验示范结果跃进五号大豆,是山东省荷泽地区农科所用系统选择的方法育成的良种.原系号为69-19-1.1974年我所引入,参加所内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60.9斤,居第一位,比对照平均(早丰一号)增产48.7%.1975至1977年经全区多点试验示范结果,平均亩产300斤以上,比早丰一号增产20.0%左右.1978-1979两年在全省多点示范试验,证明跃进五号大豆良种适合我省推广种植,平均亩产250斤以上,比早丰一号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