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地瓜单位面积产量,探索地膜对地瓜生长发育的作用,从1981年开始进行试验。三年来主要进行了覆膜对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地瓜的生长发育、地瓜对 N、P、K 吸收规律以及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并且在试验示范基础上,1983年开始推广,取得较好效果。一、覆膜地瓜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1981年试验0.04亩,折亩产5400斤,比对照增产55.4%;1982年示范2.18亩,平均亩产6228.2斤,比对照增产65.4%。两年试验结果,地瓜覆膜平均亩产5610.6斤,比不覆膜栽  相似文献   

2.
<正> 砂姜黑土(俗称黑土上浸地)是我区的主要耕作土壤类型之一,面积达500万亩,由于多种原因,农作物产量往往低而不稳,小麦亩产百斤上下.为了探索砂姜黑土地区小麦增产规律,我们在黄牛场通过近七年的试验,调查摸索了一些办法,使全场6000亩小麦由原来亩产百斤上下,提高到400斤左右,其中亩产500斤以上的地块达2000余亩,最高单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谷城县,沈湾乡先锋农业社1958年种小麦850亩,平均亩产1,128斤,获得了空前丰收。其中第四生产队,全队91.5亩小麦,平均亩产1,971斤,团支书徐道清培养的1.78亩丰产试验地更创造了亩产4,689斤13两的惊人的丰产记录。 丰产地的自然条件是:年平均温度14.9℃,1月份平均温度0.9℃,1957年10月小麦播种时月平均温度16.3℃,11月11℃。12月5.9℃,58年1月2.1℃,  相似文献   

4.
我院试验农场,今年1004亩冬、春小麦获得平均亩产645.3斤的收成(籽粒干重,含水为12-12.5%)。比1964年亩产459斤增产40.7%,比历史最高的1960年亩产606斤增产6.4%。其中有206亩亩产800斤;135亩亩产831.16斤;11.6亩亩产870斤。我院农场建国初期产量很低,1950年小麦亩产220斤;1954年亩产480斤;1960年亩产606斤;以后几年,因受自然灾害影响,产量有所下降,亩产达五百斤上下。今年又跃到645.3斤。今年小麦能获得丰产,经和试验农场职工座谈讨论,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毛泽东思想挂了帅,在革命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调动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是社教运动以  相似文献   

5.
油菜是本区主要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万亩左右。1977年以前,双三制面积大,油菜以育苗移栽为主(移栽苗占70%),亩产不满百斤。1978年推广杂优稻后,早茬增多,油菜直播面积增加(占71.6%),单产随着提高,达161.6斤。1982年,油菜面积猛增到21767.1亩,直播油菜占96%,平均亩产高达312.03斤,并出现了亩产近400斤的高产片和超500斤的高产田。  相似文献   

6.
1982年对我县谷子主栽品种齐头白亩产八百斤的施肥和密度指标进行了初步探讨。一、试验方法试验设在朝阳县农科所。试验前对0~20厘米土壤耕层进行了养分测定,确定施农肥化肥水平。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小区面积133平方米,六行区,各处理如表1。二、试验结果与分析试验结果如表2。1982年我县全年降水量为259.6毫米,全生育期都处于严重干旱状态,在拔节孕穗期灌水二次。对各因素的增产性能分析如下:1.农肥:亩施6000斤的3个处理,平均亩产为688.3斤,8000斤的3个处理,平均亩产700斤,亩施10000斤的3个处理,平均亩产575斤,以亩施8000斤农肥最好。2.氮素化肥:亩施硫铵30斤的3个处理,平均亩产646.7斤,亩施50斤的3个处理,平均亩产738.3斤,亩施70斤的3个处  相似文献   

7.
辽阳市属于一季有余,两季不足作物种植区,如果热量资源利用得好,发展两茬生产是有希望的。1978年全市麦茬葵花试种面积90多亩,上茬小麦平均亩产400斤以上,下茬向日葵平均亩产300斤左右;1979年全市麦茬葵花种植面积扩大到8789亩,一般上茬小麦亩产300~400斤,下茬葵花籽亩产200~300斤;1980年全市麦茬葵花发展到15000亩,其中移栽葵花面积6561亩,一般上茬小麦亩产300斤左右,下茬葵花籽亩产200斤以上。由于两茬栽培组合对路,向日葵在我市得到了迅速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 大豆商丘7608高产栽培试验,是在中牟农校进行的.从1978至1980三年,试验田面积均在二亩以上,平均亩产448.6斤,其中1978年为419.7斤,1979年为445.2斤,1980年为480.9斤.如1980年平均亩产480.9斤的大豆,其田间植株群体结构为:每亩平均14400株,每株平均结荚60.7~73.1个,单株平均101.4~119.9粒,百粒重15.9~16.4克.我们初步认为:在肥力较高的试验地  相似文献   

9.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院工农兵学员、农场工人和教师,在深入开展教育革命的过程中,坚持“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为了学习贫下中农小麦高产经验,探索淮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的途径与技术,1972年以来开展了小麦高产研究.四年来,各试验田产量情况如下:1972年3.82亩试验田,平均亩产727.3斤;1973年7.2亩试验田,平均亩产737.4斤.其中有1.04亩,亩产812.0斤;1974年10.75亩试验田,平均亩产777.4斤,其中有4.93亩,亩产超过800斤;今年45.72亩试验田和丰产方,平均亩产829.6斤,其中900斤以上田块6.23亩,平均亩产965.1斤,有一块1.32亩,亩产1073.5斤.通过四年研究,我们对淮南稻麦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有以下认识:  相似文献   

10.
开原县业民公社二寨子大队第九生产队贫下中农,遵照毛主席“一切经过试验”的伟大教导,一九七○年去吉林省海龙县学习了草绳育苗经验后,在最次的水口沙土地上,栽了六十亩草绳育苗试验地,平均亩产一千多斤,比这块地的一九六八年最高产量增产百分之四十三。  相似文献   

11.
昭乌达盟地区谷子播种面积在400万亩以上,占粮豆总播种面积的30~40%,因此,谷子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过去由于耕作粗放,十年九旱,病虫、草危害严重,致使谷子历年单产只有百斤上下。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实行了生产责任制,谷田面积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产量也有提高。昭盟农科所1981年15亩谷子丰产田,平均亩产882.57斤;1982年10亩谷子丰产田,亩产880斤。国营乃林农场平庄分场自建场至1979年的二十余年间,谷子单产一直在200斤左右,在昭盟农科所帮助下,1980年200余亩谷子单产达到399斤;1981年337亩单产710.4斤,1982年,在400亩地力不均、土层薄的田块上,平均亩产超过了650斤。1981年昭盟科委在翁牛特旗桥头公社组织谷子开发试验,面积为11142亩,在前三年亩产约  相似文献   

12.
为寻求新的,省工省力的耕作方法,我们自1976年开始对稻板田三麦机直播免耕法进行试验研究,1980年冬通过技术鉴定,1983年无锡市郊区机直播免耕麦面积已达2000多亩,占全区三麦面积的10%.其中出现了亩产600~700斤的生产队,800~900斤的田块,1982年2.15亩扬麦4号免耕机条播麦亩产高达912斤.  相似文献   

13.
1978~1980年,我们在太湖地区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点吴县越溪一大队进行了三麦机械化栽培试验.实践结果证明,不仅能高产稳产,而且能提高经济效益.1979年915亩三麦平均亩产753斤,比上年增产129斤.1980年三麦生产遇到多种灾害,单产仍然超过大丰收的1979年,亩产达到764斤.100亩小麦机械化高产栽培试验方,亩产848.5斤,其中1.95亩“宁7317”小麦,亩产达到1042.9斤.百亩试验方与人工操作相比,每生产1斤麦子,减少工本费0.04元,降低30%;每工时生产麦子6.18斤,为手工操作的2.75倍.  相似文献   

14.
<正> 我社地处半山丘陵之中,水源缺乏,十年九旱种不保收是我们公社的自然特点.前几年在极"左"思潮影响下,不适当地扩大需水肥较多的玉米,年年占秋粮作物播种面积的80-90%,结果投资大收入小.1982年吸收往年教训,适当压缩玉米种植面积扩大谷子播种面积,在当年前期大旱,后期阴天多雨极为不利的气象条件,固村大队第二生产队村西一块33亩谷子,品种为安316,亩产达710斤,村东一块17亩,品种为流砂白,亩产650斤.全公社种谷11981亩,亩产达179斤,比去年亩产95斤增产85.5%,玉米单产128斤,比去年单产145斤  相似文献   

15.
1974年,我所开始探索沿江稻麦两熟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74年1.25亩扬麦1号丰产田,亩产683.2斤.1975年7.27亩小麦,平均亩产968.47斤,其中0.78亩扬麦1号,亩产达1008.1斤.1976年7.086亩小麦,平均亩产1007.6斤,其中1.23亩扬麦1号,亩产达1069斤.1978年6.89亩小麦,平均亩产954.5斤,其中1.9亩扬麦3号,亩产1007.3斤,0.9亩扬麦2号,亩产达1093斤(见表1).通过四年来的实践,我们对小麦高产栽培有如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盐城市地膜棉栽培是从1981年小面积试种开始.1982年在全市各县大面积试验示范种植.1983年推广种植26.8万亩,占棉田铺地面积的7%.其中两熟地膜棉22.4万亩,亩产皮棉112.9斤,比露地棉89斤增产23.9斤,增26.85%.三年来实践证明,地膜覆盖棉花栽培在全市不同的土壤、气候、栽培水平的地区都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遵照毛主席“一切经过试验”的教导,为了探索小麦高产规律,1972年秋播,我们种了60亩小麦丰产试验田。经过一年的努力,获得了平均亩产736.7斤的较好收成。其中30亩济南九号亩产661.7斤,10亩蚰包麦亩产771.6斤,20亩毛颖阿夫亩产831.7斤,在毛颖阿夫中有8亩亩产达954.3斤。同时,为今后夺取小麦高产更高产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8.
<正> 为了探索在薄地套种玉米早熟品种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栽培措施,于1981-1982年,采用矮秆早熟品种鲁原单4号进行试验,以便为提高薄地玉米产量提供依据.现据试验结果,提出粗浅看法,以供参考.一、产量表现试验地为沙壤土,肥力低,前茬小麦300斤左右.1980年直播鲁原单4号(未施底肥和追肥),单产310斤.1981-1982年进行直播与套种试验,1981年未施底肥,每亩  相似文献   

19.
<正> 为在高产旱粮作物区改变粮食结构,增加经济收入,1976年以来,以井灌区大封公社为基点,对麦茬水稻旱种进行了连续7年的试验、示范工作.初步总结出了麦茬水稻早种的栽培经验.1982年共示范450亩麦茬水稻旱种,平均单产达664斤.其中50亩郑州早粳亩产696.7斤,45亩黎优57,亩产823.1斤.1.5亩地膜覆盖亩产889斤.稻麦两熟,年亩产1500斤以上.从而在旱粮区走出了一条发展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20.
1980~1982年,针对油菜亩产300斤以上,在不同时期施用氮素化肥对油菜器官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明确油菜亩产300~400斤,氮素化肥的合理施用时期.试验地为中稻茬,轻壤土,肥力中上等.供试品种扬2008.试验处理见表1.田间设计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981年为1.5厘,1982年为2.0厘,重复三次.株行距0.6×1.2尺.9月20日播种,分别于10月26日、11月1日移栽.基肥每亩施堆肥100担,菜籽饼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