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同树龄人工杉木林木材KP法制浆性能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3种不同树龄的人工杉木林木材进行了制浆性能比较.测定了它们的纤维形态和化学组成,优选出各自的最佳蒸煮工艺条件.测定了纸浆的物理强度.最后用座标综合评定法来全面评价它的制浆性能.结果认为:17a树龄人工杉木林木材制浆性能优良,23a次之,12a较差.研究结果为杉木造纸材的定向培育和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人工杉木林木材力学性质变异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系统分析了不同林龄、立地条件和林分密度下人工杉木林木材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影响人工杉木林木材力学性质的主导因子是林龄,其次是立地条件,林分密度影响最小,其12年生木材基本上达到建筑材承重构件的最低等级要求.研究结果为人工杉木林的定向培育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冻融循环预处理后的杉木木材为原料,采用酸性大红3R染料对其进行染色处理,通过改变染料浓度、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和促染剂用量,以上染率和色差为评价指标,研究处理条件与木材染色性能的关系,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染料与木材结合方式,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染料在木材内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染料浓度、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和促染剂用量对上染率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但对色差的影响除浓度仍表现极显著外,其它因素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随着染料浓度增加、染色时间延长、染色温度升高和促染剂用量增大,上染率均呈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木材的色差则随染料浓度增大而增大,随染色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随染色时间延长和促染剂用量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并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与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染料与木材间通过物理吸附结合并以分子间团聚形式附着在木材管胞口、轴向管胞壁、木射线薄壁细胞等微观结构内。  相似文献   

4.
人工杉木林木材纤维形态变异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设计,系统分析了不同林龄、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林分密度下人工杉木林木材纤维形态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影响人工杉木林木材纤维形态的主导因子是林龄,其次是立地条件,林分密度影响最小。综合考虑人工杉木林的林龄、立地条件和林分密度对木材纤维形态的影响,其作纸浆材的主伐年龄以17a ̄32a左右较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闽粤栲人工林的生长及木材制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Ⅱ类地15年生闽粤栲人工林平均胸径、平均树高、立木材积分别为24.3cm、16.5m和390.5574m3hm-2,III类地平均胸径、平均树高、立木材积分别为19.5cm、13.2m和199.9418m3hm-2。Ⅱ类地与III类地比平均胸径、平均树高、立木材积分别增加24.6%、25.0%和95.3%。闽粤栲在Ⅱ类地生长迅速.闽粤栲化学组成比较合理。木素含量平均为25.72%,戊聚糖平均为21.91%,纤维素含量36.81%。平均纤维长度、宽度、长宽比分别为0.63mm,22.4μm,长宽比28.1。与马尾松比较纤维长、宽度、长宽比都不及马尾松。但闽粤栲可以作为一般的纸浆原料林。闽粤栲粗浆得率52.06%,为马尾松的106.33%,两者硬度分别为18.6Kuppa和17.8Kuppa,残碱分别为4.88g/L和59.3g/L。闽粤栲残碱少,硬度大.其单位体积木材所获得的纸浆比马尾松多,闽粤栲可以作为造纸工业原料林。  相似文献   

6.
杉木人工林木材密度及干缩性变异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系统分析了不同林龄、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林分密度下杉木人工林木材密度和干缩性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影响杉木人工林木材密度和干缩性的主导因子是林龄,其次是立地条件,林分密度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7.
低丘红壤人工杉木林养分循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讨论林分密度和收获量关系的基础上,用在遂昌县227块标准地的调查数据,建立了遂昌县杉木人工林密度和收获量关系。经检验,方程的估计精度较高。用该方程可编制林分密度控制图(表),估测森林资源调查时的林分蓄积量和模拟林分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9.
利用试验林和固定样地资料,分析了树高曲线与林龄,立地,密度的关系,得出 高曲线一林龄,立地关系密切,随林龄,立地指数的增大,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而与林分密度关系不大。分析了国内外在树高曲线方面研究情况,针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再次参数化方法,把立地指数,林龄引入树高曲线模型,创建了13个树高曲线模型。  相似文献   

10.
高温热处理人工林杉木木材的材色和涂饰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林杉木试材在160-220℃下分别热处理3和5 h,测定并分析了热处理前后试材表面颜色、光泽度的变化,并采用醇酸清漆和聚氨酯漆分别对其进行涂饰,同时对涂饰后试材表面的颜色以及耐磨性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后木材颜色变深,明度和光泽度降低,色差增大,且随处理温度的升高以及时间的延长,变化幅度增大;红绿轴色品指数降低,黄蓝轴色品指数总体增大,但均为无规律性变化.与热处理前后试材颜色参数的变化相比,涂饰后不同条件热处理材的明度及总体色差减小;与素材漆膜比,热处理使漆膜的耐磨性随处理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尤其是在200℃以上较长时间处理会使漆膜耐磨性显著降低从而影响漆磨质量,影响的程度与涂料品种有关.  相似文献   

11.
杉木人工林立地质量的数量化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21个立地因子中回归筛选出10个,与立地指数建立了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并编制了开化杉木数量化立地指数得分表。分析结果表明,海拔、母岩、土壤厚度和土壤质地是影响开化杉木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文中对这4个项目各类目组合而成的48个立地类型进行了数量化评价,预估出了各立地组合所潜在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杉木缩顶病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12种杀菌剂筛选结果,多菌灵对杉木缩顶病两种病原菌(Pestalotiopsisguepinii和Fusarium oxysporum)在低浓度下均有很好的抑制菌丝生长能力。在发病高峰前燃放多菌灵烟剂并结合4月初的施硼、钾肥及抚育等林间综合防治方法可使幼林的杉木缩顶病的防治效果达64%以上。这种方法能为生产单位接受。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遂昌县最近3a杉木幼林质量好,一整套造林营林措施付诸实施,促使杉木幼林生长,使林地生产潜力得到发挥。  相似文献   

14.
速生杉木的材性逊于非速生杉木。气干密度0.345g·cm-3,体积干缩系数0.444%,顺纹抗压强度28.0MPa,静力弯曲强度57.0MPa,静力弯曲弹性模量8.5GPa.  相似文献   

15.
本文比较分析了杉木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的一些化学性质,并探讨了杉木连栽对这些性质和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杉木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显著地高于非根际土壤,速效钾含量则相反。根际土壤的C/N较高,而pH则有降低的趋势。杉木连栽在不同程度上会降低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有机质、N,P,K含量和土壤pH,导致土壤养分状况和根际环境的恶化,从而使连栽杉木生长受阻。  相似文献   

16.
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本文根据103块标准地材料,并利用其103株平均木解析木,分析了不同年龄、不同密度对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的影响及不同器官生物量间的相互关系。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探讨了生物量与胸径,树高及树干生物量与材积的回归关系,求出了各器官生物量的最佳估测模型。  相似文献   

17.
杉木檫树根际土壤生化特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对杉木、檫树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数量、生物化学过程强度和几种酶的活性的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细菌、放线菌还是真菌的数量檫树根际土都明显多于杉木根际土。檫树根际具有较高的呼吸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和纤维素分解强度。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檫树根际土明显高于杉木根际土,但多酚氧化酶活性杉木根际土较高。两种林木各项生化性的R/S值除多酚氧化酶以外均大于1,并且檫树的大于杉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