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蜀油636的选育配制 蜀油636的不育系W08AB是用双低材料84001作母本、双低材料156B作父本转育,经几年数代选育,于1998年育成。其恢复系L06是用“川油20”选系经单株选育后再经集团选育,经几年数代育成。  相似文献   

2.
一、蜀油636的选育配制 蜀油636的不育系W08AB是用双低材料84001作母本,双低材料156B作父本转育,经数代选育于1998年育成。恢复系L06是用川油20选系经单株选育后集团选育数代育成。1999年用W08AB作母本,L06作父本配制组合。经组合鉴定、组合比较试验、大区对比试验及芥酸、硫甙、含油率测试、抗性鉴定等多项试验,于2003年育成强优组合蜀油636(四川省区试代号06)。  相似文献   

3.
1品种来源 黔油12号系贵州省农科院油研所用蜀杂1号F2分离不育株与"双低"品种R8杂交选育的"双低"核不育系SAB3作母本,与"双低"品种的优系双168作父本组配育成的半冬性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1999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9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研9号系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用黄籽双低不育系2716A和黄籽双低恢复系5862配制的黄籽双低杂交优质新组合,其中2716A是以隐性核不育材料117A为母本,黄籽双低常规品种材料737为父本杂交转育成功的不育系;5862是双低常规品种,6003为母本,黄籽双低常规材料408为父本杂交选育成功的恢复系.该组合于1993~1994年进入所内品比试验;1994~1996年参加贵州省区域试验;1996~1998年参加贵州省生产试验;1998~2000年参加贵州省大面积连片示范.  相似文献   

5.
油菜优质新不育系黔油2AB育性鉴定及遗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甘蓝型油菜双低不育系黔油2AB经遗传鉴定表明,其育性稳定,不受栽培、气候等环境因素干扰;恢保关系有别于其它不育源,育性受两对细胞核显性基因(杂合型两型系)控制,属细胞核显性不育系,是开展优质杂交油菜品种选育的重要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6.
为选育出优质甘蓝型黄籽油菜用于生产,利用2004年贵州省油菜研究所从浙江引进的常规黑籽双低材料04R中的优良选系8148R,与贵州省油菜研究所选育的双低黄籽恢复系8296R进行有性杂交,经4年6代选育,结合室内品质分析及田间观察记载进行定向选择育种,最后育成了丰产性好、品质优良、配合力强、抗倒耐病的双低黄褐籽恢复系8149R,与不育系8187A配制的组合SH0901表现很强的超亲优势,产量达199.16kg/hm2,增产率为19.07%。  相似文献   

7.
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1601AB的发现及初步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双低隐性核不育系1757A为母本与常规双低品系601杂交,经威宁夏繁加代,于F3代自交株行中发现6株不充,3株可育,3株半不育的株行,经4年8代选育,育成了不育株率达75%左右的株行材料,并保持原隐性核不育系不育性稳定彻底,恢复源广等特点,该材料中的不育株能使其它育性分离为1:1的隐性核不育株达到并保持75%左右不育株率的育性分离,同时它具有低芥酸,低硫甙的品质性状,为优质杂交油菜育种提供了一个  相似文献   

8.
以从浙江引入的常规材料浙18R为母本,与贵州省油菜研究所选育的黄籽双低高油分常规材料3911R杂交转育而成黄籽双低高油恢复系18R.转育工作开始于2003年,于2006年完成.该恢复系叶色较浅,苗期长势好,整齐一致,结实性好,角粒数较多,抗倒性、抗逆性强.含油量44.04%~47.38%,芥酸0.21%~0.72%,硫...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油菜三隐性核不育材料L7AB及临保系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从贵州省油料研究所选育的高不育株率材料中发现的异型不育株作母本,自育另一黄籽双低高不育株率材料2822B作父本杂交,其后代经多年测交、自交选育、鉴定和恢复系的筛选,已成功选育了稳定的双低三基因隐性核不育系、保持系和优良恢复系,从而实现了三系配套。  相似文献   

10.
1 品种来源 荆油4号是湖北省荆州市种子总公司选育配组的甘蓝型双低雄性核不育杂交油菜新组合.其母本荆油818AB系荆州市种子总公司科研所从西南某科研单位引进的S48AB×123(双低品系)转育而成的双低油菜两用系;父本84Jcho,以中双4号(84年系)×农林43-1后代选育而成.在父母本测交配组筛选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了早期注重经济性状和抗病性的筛选,在产量抗性好的测交组合中选优势组合进行品质性状(芥酸、硫甙、含油量等)选择的育种策略,因而选配而成的该组合,达到了优质与高产并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蓉油10号是成都市第二农科所选育的双低优质丰抗高油质不育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具有双低优质、高产稳产、含油率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12.
"镇油3号"(原名"镇9701")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1992年用双低油菜品系"8901"作母本,"8901"/"湘油10号"作父本杂交,经多年自交分离定向选育而成.该品种2001年8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13.
蓉油11号是成都市第二农科所选育的双低优质丰抗高油质不育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具有双低优质、高产稳产、含油率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2003年通过四  相似文献   

14.
甘蓝型油菜稳性胞核雄性不育材料的黄籽双低转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低芥酸油菜隐性胞核雄性不育材料117A和双低不育材料388A与黄籽双低品系杂交,F1去雄正反回交,以BC1后代B2代中的A株与原父本回交,再与B3中的A株测交转育,经7代即可有效地育成黄籽频率在80%以上、硫苷含量30μmol/g介酸含量<1%、且植株性状整齐而稳定的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两型系。  相似文献   

15.
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不育系32Y-2A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玻里玛不育系315A和双隐性黄籽双低核不育两型系3231AB为材料,经过5年6代的回交选育,育成了核不育与质不育之比为1:1的甘蓝型黄籽双低隐性双基因细胞核+细胞质双重雄性不育系(DRGCMS)32Y-2A。  相似文献   

16.
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镇油2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镇油2号(原名镇9502)是我所育成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1999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1 镇油2号的选育经过1987年我们用综合性状突出的常规油菜品种宁油7号作母本,德国引进的双低油菜品种CHR1617作父本杂交,经多年自交分离定向选育,于1992年育成3个双低株系,1993~1994年进行株系比较试验,1995年选一个丰产性好,抗逆性强,且各主要性状已基本稳定的株系(代号9502)升入品系比较试验,1995~1996年参加镇江市油菜区域试验,1996~1998年参加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1998~1999年度参加江苏省优质油菜生产试验。2 镇油2…  相似文献   

17.
甘蓝型油菜黄褐籽双低恢复系D4315R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恢复系D4315R是1998年贵州省油菜研究所从安徽农业科学院引进的常规黑籽双低品系02R通过多年多代的系统选育,于2003年选育成的黄褐籽双低高油分恢复材料,平均含油率达41.67%~43.9%,最高达43.5%~47.97%,硫甙含量平均为22.3~23.51μmol/(g·饼),且变异较小,芥酸平均含量小于1,饼粕蛋白含量在36%左右.  相似文献   

18.
全油6号是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双低品系沪油16为母本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双低油菜品种鉴6(浙双6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沪油16/鉴6,经低世代采用开放选留种(尤其注重产量和抗性的选育)、F3代后采用田间农艺性状鉴定和实验室品质筛选同步定向选择,培育而成的.该品种具有高含油率、双低品质、茎秆坚硬、抗倒性较强、抗冻性较强等优点.2015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皖油2015003.文章从全油6号的选育过程、产量和产油量表现、品质抗性、特征特性等方面介绍了该品种,并提出了该品种的繁种及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双低芥菜型油菜新油9号的选育王兆木,陈跃华,王长海,蓝海燕(新疆农科院经作所,乌鲁木齐,830000)新油8号和新油9号是新疆农科院经作所在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的援助下,于1995年选育成功的我国第一代双低并莱型油菜新品种,不仅填补了国...  相似文献   

20.
绵阳新宇生物科学研究所(邮编:621709,电话:0816-2660678)选育的甘蓝型双低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莱新品种“绵新油38”,前不久通过了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