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60)Co-γ射线辐射对番茄种子萌发及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0~800 Gy剂量范围的60Co-γ射线对2个品种的番茄干种子和引发种(30%PEG-6000引发)进行辐射处理,采用发芽盒发芽法研究60Co-γ射线对番茄种子的萌发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对60Co-γ射线敏感性差异显著。黄盆栽抗辐射能力强于1479,主要表现在种子发芽率、萌发速度上。不同萌动状态番茄种子对辐射的敏感性也不同,经过30%PEG引发的引发种对辐射较干种子敏感。大剂量辐射后种子虽能萌发,但其幼苗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主要表现在胚根的分化和生长上。根据半致死剂量(LD 50)可以确定番茄种子适宜的辐射剂量,黄盆栽500~600 Gy,1479为400~500 Gy。  相似文献   

2.
不同剂量中子辐射针叶豌豆的M1代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不同中子吸收剂量对豌豆产生的M1代生物学效应,为放射生物学研究和中子辐射诱变育种提供重要参考。本研究用252Cf源发射的中子对针叶豌豆(Pisum sativum L. var MZ-1)的干种子进行了辐射,研究了M1代豌豆生长过程中形态和生理方面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中子辐射(0.24~4.33 Gy)对M1代豌豆的萌发能力和幼根的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低吸收剂量的中子辐射(0.38 Gy)能够显著促进豌豆的萌发和幼根的生长,较高中子吸收剂量(1.66、4.33 Gy)的辐射对M1代豌豆苗期株高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较低中子吸收剂量(0.24、0.38、0.84 Gy)的辐射对M1代豌豆苗期株高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微剂量(0.24、0.38 Gy)的中子辐射不会引起M1代豌豆的形态变异,中子吸收剂量在0.84~4.33 Gy间,可以引起M1代豌豆分枝致变。以上结果说明,0.24~4.33 Gy的低吸收剂量的中子辐射豌豆干种子能够使M1代豌豆产生生物学效应,且有比较明显的规律,可以用于辐射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3.
He-Ne、Nd:YAG 激光对水稻种子萌发的生物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实验主要研究激光辐照水稻种子后对其发芽的影响,利用不同剂量(4.8 J/cm2~36 J/cm2)的He-Ne、Nd:YAG激光辐照3种水稻种子的生物学效应,测定了M1代的发芽率、发芽势。结果表明发芽率和发芽势随辐照剂量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此实验中He-Ne激光对3种种子的最适剂量分别为12 J/cm2、14.4 J/cm2、21.6 J/cm2。Nd:YAG激光的最适剂量分别为14.4 J/cm2,21.6 J/cm2。实验证明,适合的辐照剂量可有效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不同品种的种子对激光的敏感性不相同。因此,激光辐照种子可引起有益的生物学效应。这能为激光辐射育种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能重离子辐射对水稻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梅曼彤  刘振声 《作物学报》1995,21(3):307-314
本文观察了数种高能重离子辐射处理水稻干种子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与具低传能线密度的^Co60-γ射线相比,这些具高LET的重离子能更有效地抑制受照射种子萌发生出的幼苗的生长,诱导根尖细胞和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形成,降低当代植株的结实率,并发后代出现形态性状及农艺性状的变异,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辐射诱导的上述数种生物学效应与吸收剂量间呈线性关系,根据剂一-效应关系曲线,估算了重离子辐射的上述  相似文献   

5.
星油藤(Plukenetia volubilis L.)是大戟科(Euphorbiaceae)多年生木质藤本油料植物,其种子油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α-亚麻酸含量高达44.2%~50.8%,被认为是开发高营养价值保健食用油的理想原料之一。但星油藤易感染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致死性根茎基腐病,严重限制了其推广种植。且因中国星油藤品种资源单一,无法采用传统的杂交育种方法获得抗病高产的新品种。因此,星油藤研究中的当务之急是创制新的种质资源。本研究采用快中子辐射诱变星油藤种子进行新种质创制。首先探索了不同快中子辐射剂量对星油藤成苗率的影响,以确定半致死剂量。然后采用半致死剂量快中子辐射星油藤种子构建突变体库,对M1代植株的生物学及其农艺性状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1)星油藤种子的快中子辐射半致死剂量约为47.6 Gy;(2)快中子辐射抑制了星油藤M1代幼苗生长;(3)快中子辐射的星油藤植株表型变异类型丰富,具有肉眼可见表型变异的植株占M1代存活株的9.2%,其中诱变株3A423果实显著增大,种子单粒重是野生型的1.8倍;(4)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鉴定了5株具有扩增产物多态性的突变株。本研究获得的突变体材料将有助于星油藤遗传育种和功能基因组学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γ射线在谷子诱变育种中的应用,本研究利用4个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4份不同熟期的谷子材料。取少量辐射后的种子做发芽率分析,并对M_1代的出苗期、出苗率、成株率、畸变苗率等进行统计,在M_2代筛选突变株。结果表明,辐射剂量在0.20~0.35KGY范围内,对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0.20KGY的剂量能促进谷子出苗,随着辐射剂量加大转为抑制出苗;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出苗日期延迟,成株率呈下降趋势,畸变苗率呈上升趋势;4个供试材料对辐射的敏感性有明显的差异,各品种(系)适宜的辐射剂量有所不同。辐射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是:朝谷3-1龙选1龙谷32龙谷25;各品种(系)适宜的辐射剂量是:朝谷3-1为0.25KGY,龙谷32为0.25KGY,龙谷25为0.30KGY,龙选1为0.30KGY。并对突变规律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以华丰油杂8号种子为材料,研究了氦氖激光不同辐射照度和不同辐射时间对油菜种子茎和根的生长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辐射照度为20.78Fc,辐射时间为15min时,与对照组相比,油菜种子出苗后的茎和根的长度增长的幅度最大,茎的长度增长了2.1cm,根的长度增长了0.18cm。  相似文献   

8.
普通小麦辐射敏感性的多样性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49个普通小麦品种组成的样本群体,对小麦辐射敏感性进行了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小麦辐射敏感性呈连续性变异,表现为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糜子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生理效应的影响,以齐黍2号种子为材料,采用0、150、200、250、300和350Gy的60Co-γ射线辐射糜子种子,并分析辐射对其幼苗的生长和叶片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γ辐射对糜子种子出苗率、株高、叶长以及苗鲜重有明显抑制作用,尤其是高剂量(300和350Gy)辐射对糜子种子损伤较大,严重影响其出苗及幼苗生长。辐射剂量150Gy时,辐射处理能促进糜子种子萌发;叶片中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根据半致死剂量计算公式得出糜子的辐射半致死剂量为287Gy。  相似文献   

10.
不同作物品种对60Co γ射线的辐照敏感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不同作物品种间对60Co γ射线的辐照敏感性,作者用0~1500Gy 60Co γ 辐射剂量对棉花、水稻、大麦、油菜、大豆和玉米等作物7个品种的种子进行了辐照。结果显示发芽率呈现:(1)不敏感的油菜;(2)随辐照剂量的增加、发芽率逐渐下降的水稻和大豆;(3)发芽率呈“下降-上升-再下降”的棉花和大麦,但最高发芽率未超过对照;和(4)发芽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辐照剂量为300Gy 时发芽率达到最大值的糯玉米和甜玉米等4种类型的变化。辐照敏感性依次为水稻>大豆>棉花>糯玉米、甜玉米>大麦>油菜。因此,作者认为不同作物辐照敏感性的差异除了油菜种子因内含对辐射有屏障作用的丙烯芥子油外,主要受作物基因组大小和种子饱满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60)Co γ-射线辐射对小报春种子萌发和M_1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茵  张启翔 《种子》2009,28(11)
用~(60)Co γ-射线辐射小报春的干种子,剂量分别为0(对照)、25、50、100、200、400 Gy,剂量率为1.0 Gy/min.对辐射后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M_1植株形态变异等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γ射线辐射显著影响了小报春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综合种子萌发率和幼苗出苗率等发现,100Gy剂量辐射后的种子发芽率为87.6%,成苗率为51.4%,确定小报春种子发芽和幼苗成长受到中等程度抑制的辐射剂量为100 Gy左右.本研究还对M_1植株形态变异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茶树种子繁殖与幼苗优化培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种子繁殖的研究是茶叶优质新品种选育的关键环节,优质幼苗培育是茶叶栽培生产中的第一步.研究解决茶树种子的化学成分、生理生化特征、种子休眠与成熟、种子活力与发芽、茶叶优质幼苗培育技术等对于茶产业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本研究从茶树种子繁殖的生物学、遗传学等角度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及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人工植物种子、种子引发等新技术在茶产业发展中的应用前景,并对我国茶产业发展中种子繁殖优势利用及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郝敬玲 《种子世界》2021,(11):0084-0086
科学有效地对于牧草种子来进行一个贮藏是牧草生产行业中的一个技术性环节,同时也是保障牧草品质的一道重要工艺。在现代化科技兴农的时代,草原的发展对于优秀种子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种子作为农业生产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资源,在整个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和林业培育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民们的收入,牧草种子的贮藏技术推广和研究就显得尤其重要。甘泉县的种子管理部门近年来在全县的一个范围内对于新型农作物的推广和种植情况都有着很好的调查和研究,对于种子的贮藏特性以及贮藏技术也有着一定的研究。本文就对于该部分农作物的贮藏特性和技术进行一定的研究,以帮助本县就牧草种子贮藏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4.
植物种子萌发的生物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19,(3)
植物生物力学是一个多学科领域。植物种子萌发是植物生活史中基于生物力学的一个阶段。种子萌发的生物力学研究关系到种子产业和农业作物的发展,有关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首先介绍了生物学材料的特性,这是将种子作为生物材料研究其生物力学的基础。概述了种子萌发生物物理学、胚生长和胚乳弱化的生物力学及种子的机械传感,指出调控种子萌发的生物力学因素主要是种皮、胚乳弱化和胚生长潜力等。重点讨论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物力学和分子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不同作物品种间对60Co γ射线的辐照敏感性,作者用0~1500Gy 60Co γ 辐射剂量对棉花、水稻、大麦、油菜、大豆和玉米等作物7个品种的种子进行了辐照。结果显示发芽率呈现:(1)不敏感的油菜;(2)随辐照剂量的增加、发芽率逐渐下降的水稻和大豆;(3)发芽率呈“下降-上升-再下降”的棉花和大麦,但最高发芽率未超过对照;和(4)发芽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辐照剂量为300Gy 时发芽率达到最大值的糯玉米和甜玉米等4种类型的变化。辐照敏感性依次为水稻>大豆>棉花>糯玉米、甜玉米>大麦>油菜。因此,作者认为不同作物辐照敏感性的差异除了油菜种子因内含对辐射有屏障作用的丙烯芥子油外,主要受作物基因组大小和种子饱满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种业科学的核心内容是种子科学与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子科学与技术是研究种子特征、特性和生命活动规律,提高种子的再生产能力,并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一门应用科学,理论研究包括育种学、种子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理学等,技术应用包括种子生产、种子贮藏、种子加工、种子检验等,其中技术应用部分也是种子产业的重要组成环节。种业科学是一门研究种子产业发展的的理论和技术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应用学科,是在种子科学与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和储藏、种子市场营销、种子管理、种子贸易、种子产业化和种子产业体系及种业发展模式。种业科学的核心内容是种子科学与技术。  相似文献   

17.
微波辐射对水稻种子萌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剂量微波辐射(2450MHz)分别处理水稻湿种子和千种子。结果表明:随着不同微波辐射处理时间的增长,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呈现降低的趋势,甚至失去生活力:微波辐射剂量大的处理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发芽势和发芽率降低幅度比较大:微波辐射处理对湿种子发芽的影响要比干种子的影响大:重复辐射处理不是单次辐射处理简单的叠加效应,而是当辐射剂量达到一定量后都存在着一个急速下降的拐点。  相似文献   

18.
种子,以其在农、林生产上和人们生活中的特殊重要,受到人们极大重视。大量的史料表明,种子与人类的历史和文化紧密联系,种子学成为人类灿烂文化和知识宝库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说,种子学除了主要研究种子生物学特性、了解种子生命活动的规律,并加以掌握和利用,为播种提供纯而优质的种子而采取一系列措施之外;还应包括植物种质的改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对黑龙江省车前科(Plantaignaceae)车前属(Plantago L.)的3种野生车前种子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为黑龙江地产药材车前属植物的引种驯化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显微观察、生物学对比等方法,对种子形态和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车前的种子形态存在差异,平车前的种子不存在休眠现象,通过低温和赤霉素协同处理有利于大车前和车前种子的萌发。因此,大车前和车前的种子在引种驯化前需要经过低温处理。  相似文献   

20.
紫薇种子60Co-γ辐射效应与半致死剂量的确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紫薇干种子,结果表明,辐射处理极显著抑制了种子的发芽势、活力指数和胚根长度;延迟了种子萌发高峰的出现时间;在100-500Gy剂量范围内,对发芽率影响不大,仅500Gy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受到极显著影响;辐射还降低了幼苗的株高、成活率,抑制了幼苗真叶的展露。通过成活率拟合方程,得出紫薇种子辐射的半致死剂量为184.94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