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荞麦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荞麦轮纹病、养麦褐斑病、荞麦霜霉病、荞麦病毒病和白霉病等,其病害症状与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右玉县荞麦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麦又名乌麦、花麦或三角麦,属廖科.右玉县种植的荞麦品种有普通荞麦(甜荞)和鞑旦荞麦(苦荞)两大类.荞麦籽实营养价值很高,含有淀粉62.00%、蛋白质12.29%、脂肪2.40%,还含有丰富的铁、磷、钙等矿质元素及维生素B1、B2、B6和维生素E、P和胆碱.  相似文献   

3.
养麦是一种生育期短、救灾填闲的杂粮作物,荞麦适应性广,养分全,营养价值高.现将甜养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养麦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生育期短,抗旱耐瘠的特性,是青海省浅山地区主要的备荒救灾作物之一.但长期以来耕作粗放,产量低而不稳.为了提高我省荞麦产区的产量和效益,我们特在该区进行了荞麦养分吸收测定及平衡施肥的研究,旨在为我省荞麦高产,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参数.  相似文献   

5.
荞麦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荞麦轮纹病、荞麦褐斑病、荞麦霜霉病、养麦病毒病和白霉病等,其病害症状与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荞麦耐瘠、耐旱。适应性强,生长期较短,在较干旱的宁夏固原市山区具有明显的生产优势。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栽培技术与种植制度的改革,固原市荞麦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并且由正茬单播转向后茬复种。尤其是冬小麦收获后复种荞麦面积逐年增大。现将固原市麦后荞麦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荞麦的利用价值 荞麦营养价值高,子实含蛋白质大于10%、含脂肪2%-3%、含淀粉60%以上;  相似文献   

7.
养麦又名乌麦、花麦、三角麦、莜。属蓼科养麦属,它源于中国,种植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很广。遂昌县常年均有种植,主要为田头地角种植。本地有农谚道:“三株番薯动得火,三株养麦没一口”,说明荞麦产量低。荞麦生育期短,荞麦可作为救灾、空闲填补作物,多为秋季种植,80年代以后,我县种植面积趋减。跨入新世纪后,我县荞麦种植面积已很小。  相似文献   

8.
荞麦是蓼科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有甜荞和苦荞两个类型.养麦起源于我国西南喜马拉雅山区,最初在亚洲东部各国种植,后来发展到了全世界.目前,我国每年荞麦播种面积3 000万亩以上,凉山州超过60万亩,平均亩产50~100kg.  相似文献   

9.
养麦属蓼科双子叶植物,作为食品具有营养价值高,清凉消炎,帮助消化,延缓衰老的作用,尤其是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的人群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本草纲目》将其收录为谷物中药的一种。养麦可加工成荞麦片、荞麦粥、荞麦挂面、荞麦面包、荞麦蒸饺等食品供人们享用。荞麦还是蜜源植物,荞麦壳作枕头填充物有助于睡眠,荞麦秆可抑制杂草生长。在欧盟、俄罗斯、日本等国家荞麦制品受到很多人的青睐,被誉为21世纪最重要的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10.
铝胁迫下荞麦根系生理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芳  刘鹏  范章月 《浙江农业科学》2005,(4):289-292,318
以养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小白花(内蒙古产)为材料,采用沙培法研究了不同铝浓度条件下,荞麦根系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0.06 g/kg)的铝能促进荞麦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和根系活力,降低根系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对荞麦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0.25g/kg)的铝则会抑制根系SOD、POD活性,降低荞麦根系活力,增加根系MDA含量,使根系细胞质膜透性大大增加,从而不利于养麦植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养麦具有抗旱、耐贫瘠、抗逆性较强等特点,很适合在渭北旱塬种植,经过多年种植试验,本文总结了一套荞麦在渭北旱塬地区的栽培技术,为渭北旱塬荞麦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荞麦是蓼科荞麦属作物,学名Fagopyrum Mill,一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部分少数民族称为"额",古代也写成荅麦.(1)分布于欧、亚二洲,我国各地都有栽培,有时为野生,生于荒地或路旁.荞麦不仅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含有其它粮食作物所缺乏和不具有的特种微量元素及药用成分,对现代"文明病"及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有预防和治疗功能.  相似文献   

13.
荞麦是惟一属于蓼科的粮食作物,我国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历来是山区、丘陵区轮作换茬的作物之一.湖南省西部的革命老区和干旱、半干旱的山区有少量种植.现有2个主栽品种:甜荞(普通三角养麦)和苦荞(鞑靼荞麦).由于荞麦籽粒中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较高,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医疗食品新领域的深入研究,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14.
1.选茬整地 荞麦忌连作,应实行3年以上轮作倒茬制度,即玉米(谷子)-豆类(薯类)-荞麦或油葵-莜麦-莽麦等。养麦根系弱,应选择耕层土壤深厚、耕作层20厘米以上的保水保肥田。夏荞麦应重视早春顶凌耙耱,种前浅耕耙耱保墒;春荞麦播时墒差要浇水补充。  相似文献   

15.
荞麦在彭阳山区种植历史悠久,是主要的秋杂粮之一,历年播种面积4 666.7 hm2左右,尤其在干旱年份面积更大.由于荞麦制品不仅是群众喜爱的食品,而且也是外贸出口的主要农产品,因此近几年养麦生产在我县发展迅速,已成为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作物之一.但由于耕作粗放、施肥及田间管理水平低,产量一直很低,一般产量仅450~750kg/hm2.近年来在我县进行的荞麦高产示范结果证明,在优化栽培条件下其产量可达1 800 kg/hm2以上,表明我县通过栽培技术措施提高荞麦产量的潜力很大,现将山地荞麦高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通渭县甜荞麦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渭县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气候干旱生态条件差,属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区。荞麦是我县主要的复种作物,其抗旱、耐瘠性强,生育期短.营养价值独特,不仅是一种备荒救灾作物,而且还具有开发保健食品的广阔前景。长期以来,荞麦被视为小宗作物,由于对其科研与生产不重视,致使品种混杂,耕作粗放,产量一直低而不稳.加之荞麦的深加工和出口商贸滞后,荞麦生产的商品化程度低,生产没有形成规模。2001年以来。为了使养麦独特的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发展养麦生产,增加种植效益,我们对养麦的栽培技术进行5年探索和研究,现将甜养麦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荞麦食品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荞麦种植面积约133万公顷,总产量约90万吨.栽培种主要有普通养麦(甜荞)和鞑靼养麦(苦荞)两个品种,近年来,由于养麦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已成为最具开发价值和市场潜力的食品资源.  相似文献   

18.
不同品种荞麦蛋白质和黄酮含量与环境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8个荞麦品种在全国17个栽培地点的籽粒蛋白质和黄酮含量变化,以期进一步研究不同地点不同荞麦品种的蛋白质和黄酮含量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养麦籽粒黄酮含量以及不同品种不同地点间蛋白质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荞麦黄酮含量变化幅度为0.781% ~2.479%,平均值为1.676%;荞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异范围为3.253%~15.723%,平均值为7.672%.不同品种黄酮、蛋白质含量变异与生态因子之间的不同关系,说明不同荞麦品种对生态因子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19.
略述荞麦生产的现状和开发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荞麦生产的现状、研究成果,并结合云南特点对如何开发利用荞麦资源、提高养麦产量,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县大面积种植养麦历史悠久,荞麦面是当地老少群众喜食的农产品,据现代科学研究,富含赖氨酸、铁、锰、锌、膳食纤维、维生素E、可溶性膳食纤维、烟酸、芦丁(芸香甙),有营养器官、降低人体血脂和胆固醇、软化血管、保护视力和预防脑血管出血的作用和多种保健功效。结合我县养麦生产实际,总结荞麦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