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旱青苇又叫哑巴苇子、苇芦子,生长在低洼易涝的草原上,常与湿生或其它杂草混生,一般只作烧柴用。但经过营养分析,旱青苇(六月中旬)与青刈玉米及甜菜渣比较,每百份绝对干物质中,粗蛋白质12:8.39:7.94,高43%和51.1%;粗脂肪3.21:1.66:0.94,高93.4%和241.5%;粗纤维30.59:24:24.29,高27.45%和25.94%;无氮浸出物46.01:61.02:50.54,低32.6%和9.8%;总能量(兆卡/公斤)为4.206:4.207:3.865,与青刈玉米相等,高于甜莱渣8.8%。同时富含维生素,柔软多汁有甜味,适口性强,纤维素少,利用率高,亩产1000斤左右,是牲畜的好饲料。旱青苇产区的群众常用来放牧或青刈喂奶牛和马。  相似文献   

2.
一、目的和依据青贮饲料对发展奶牛业,提高产奶量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在无青季节长达七个月的北部寒冷地区更为重要。而草原地区利用草原特有的草苇资源青贮,更有现实意义。草苇资源在草原地区除了放牧,主要用于晒制干草。如能将草苇青嫩时期贮起来,其营养价值将大为改善,粗蛋白质可比一般干草高50%以上(12∶7),且纤维素少,柔嫩多汁,适口性强,消化率高,  相似文献   

3.
<正> 一、简介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在美国为一新饲料草种,它比牛尾草(F.pratensis,Huds·)抗燕麦锈病力强、产量高、持久性长,在18世纪末得到肯定。“肯塔基31号”苇状羊茅,1943年育成,目前为美国的主要栽培草种,分布于整个美国东半部地区,总面积约为1400万ha。苇状羊茅适于多种草地经营,它能与其它禾草或豆科牧草在高、低肥力水平下混生,能进行放牧、刈  相似文献   

4.
矮砧密植苹果种植技术的推广普及,为果园生草技术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同时也对规范化和标准化果园生草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一般单播草种难以满足矮砧密植苹果园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为此,在关中地区矮砧密植苹果园对5个不同草种组合方案的生长特性进行比较评价,旨在筛选出适宜的草种组合方案。结果表明,70%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20%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10%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组合方案不仅出苗较快、绿期较长,而且草地平整度极好,非常符合矮砧密植苹果园生产机械作业的要求;30%苇状羊茅+30%多年生黑麦草+20%鸭茅(Dactylis glomerata)+20%草地早熟禾组合方案出苗快、再生性好、绿期中等、持久性好,符合果园人工管理的要求,是关中地区矮砧密植苹果园生草较理想的组合方案;50%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20%鸭茅+30%多年生黑麦草组合方案,草地种群中白三叶占比逐年增加,到建植第3年占比超过50%,持久性好,亦可刈割后制作青贮或青饲家畜,也是关中地区矮砧密植苹果园生草较理想的组合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探讨苇状羊茅原料的青贮特性,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营养物质含量,以结实期的新鲜或晾晒苇状羊茅为原料,分别设计对照、添加甲酸(6 mL/kg)或蔗糖(2%)处理,袋装密封青贮360 d后取样分析其发酵品质与养分含量。结果表明,晾晒可以显著降低苇状羊茅青贮饲料的pH和乳酸含量(P0.05),极显著降低氨态氮含量(P0.01)。添加甲酸和蔗糖都能够显著降低苇状羊茅青贮饲料的pH(P0.05),极显著降低乙酸和氨态氮含量(P0.01),极显著提高乳酸含量(P0.01)。晾晒或添加剂处理对苇状羊茅青贮饲料常规养分的影响不明显,青贮之后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苇状羊茅在单独青贮时具有调制为优质青贮饲料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以紫花苜蓿分别与草地早熟禾、无芒雀麦和苇状羊茅按混播比例为7∶3、5∶5和3∶7建立的人工草地群落为研究对象,以4个草种单播处理为对照,通过对生物量、植物形态特征以及种间关系的测定分析,探讨种间关系对混播草种和比例的响应以及植物生长特征和生物量对种间关系的响应,为建植高产、优质的混播草地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3种混播组合中紫花苜蓿相对产量(RY)值均大于1.0且大于禾草,紫花苜蓿较禾草均具有竞争优势,紫花苜蓿+草地早熟禾和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组合中,紫花苜蓿对禾草的生长具有压迫作用,紫花苜蓿+苇状羊茅组合表现为两种牧草协同生长。随紫花苜蓿比例的下降和禾草比例的提高,紫花苜蓿RY值表现为豆禾比例3∶7>5∶5>7∶3,禾草RY值表现为豆禾比例3∶7>7∶3>5∶5,混播系统通过降低紫花苜蓿株高、增加茎粗和叶面积,禾草通过提高株高,降低茎粗以及先增大再减小叶面积来响应种间关系的变化,使得各混播比例下相对产量总和(RYT)值均大于1.0,进而使两种牧草达到协同生长,最终达到增产的目的。3种混播组合中,紫花苜蓿与苇状羊茅混播增产效果好于其他混播组合,并且以3∶7混播增产率最高,紫花苜蓿与草地早熟禾、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以7∶3混播增产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不同水平未酯化月桂酸对人工瘤胃发酵产气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工瘤胃体外产气法,精粗比不同(3∶7和4∶6)的两种日粮类型分别用0%、3%、6%和9%(占基础日粮比例)的未酯化月桂酸(C12∶0)取代日粮精料作试验。结果表明,在体外发酵24、36、48、60和72 h,9%的C12∶0取代水平与不添加脂肪酸的对照相比可抑制总产气量的18.8%(P<0.01),且不受日粮类型的影响(P>0.05),发酵结束时(72 h),对瘤胃液pH值,氨氮浓度及干物质降解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6%的取代水平可从48 h到72 h显著抑制两种日粮类型总产气量的13.2%;3%的取代水平始终不能显著抑制总产气量(P>0.05)。粗型料(精粗比3∶7)中添加9%的C12∶0对总产气量的抑制作用最大,比对照减少22.2%(60 h,P<0.01)。  相似文献   

8.
骆驼由于其特殊的生活环境,形成了它特殊的生物学特性。骆驼的口腔结构和消化机能十分特殊,它比其它家畜更能耐粗饲。荒漠和半荒漠草场上的植被多属旱生和超旱生灌木和半灌木,矮而稀疏,叶小多刺,木质化程度高,灰分含量大,水份少,气味浓烈。对于这些植物,其它家畜不能利用或只能少量  相似文献   

9.
<正>鸡(蛋鸡和肉种鸡)脱肛是指鸡在产蛋后泄殖腔或输卵管不能自然回到体内或由于初产蛋难产而带出体外,留在肛门外,肛门发红水肿,一般多见于初产时的难产,开产后的早期产蛋期或高产期(又称盛产期)且多见于高产鸡。发病率一般在12%以内,影响产蛋率,尤其在产蛋高峰期,可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病因分析传染性疾病因素:1病毒性疾病:鸡因感染了新城疫、禽流感(高致病性中等致病性与温  相似文献   

10.
在南过渡带的生境及一定的养护条件下,对多种混播草坪组合设计进行了评比,结果表明:混播组合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凌志40%+高羊茅锐步30%+早熟禾(Poa pratensis)男爵20%+黑麦草(Lolium perenne)顶峰10%表现最好,其次为高羊茅凌志30%+高羊茅锐步30%+早熟禾巴润20%+黑麦草顶峰20%;其余表现不好。从苗期表现来看,黑麦草及高羊茅的比例高者表现好。从成坪后期来看,黑麦草的比例不宜过多,最好不超过20%。混播组合中,随着草坪利用年限的延长,高羊茅的比例稳定,开始时黑麦草及早熟禾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早熟禾的比例在后期又有所增加。翦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宜作单播草种,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可与高羊茅或早熟禾混播使用。综合考虑成坪速度、草坪质量及病虫害等各方面的因素,混播比例最佳配合为高羊茅∶早熟禾∶黑麦草=7∶2∶1;混播组合为高羊茅∶早熟禾∶黑麦草=6∶2∶2表现也很好,建议使用。高羊茅由多个品种组成的表现更佳。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西藏地区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与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不同比例混合青贮对其发酵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混合配比。试验设苇状羊茅(CK)、85%苇状羊茅+15%箭筈豌豆(C15)、70%苇状羊茅+30%箭筈豌豆(C30)及55%苇状羊茅+45%箭筈豌豆(C45)4个处理。青贮后第7,24,45和60d开窖取样,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随着箭筈豌豆比例的增加,各处理组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下降(P0.05),pH和氨态氮含量显著上升(P0.05)。在青贮后期,C45组pH(4.72)和氨态氮/总氮(96.19g·kg-1)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干物质、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而粗蛋白含量与C30组无显著差异。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各组的丙酸和丁酸含量较低。从发酵品质和箭筈豌豆利用率的角度出发,建议以70%苇状羊茅与30%箭筈豌豆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掌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蒿属植物的资源现状,在该市进行了不同种类的蒿属植物资源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共有蒿属植物32种(含4个变种),分为中生、盐生或盐中生、旱生或旱中生、超旱生4大类。其中,中生植物有14种,旱生或旱中生植物有14种,盐生或盐中生植物有2种,超旱生植物有2种,主要分布在温性荒漠草原平原丘陵荒漠草原亚类和沙地荒漠草原亚类草地上。由此可以看出,鄂尔多斯市蒿属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泛,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3.
以前期研究筛选出的具有固氮、溶磷、分泌激素和生防特性的6株耐低温植物根际促生菌(G12、I1、Fn1、mF-4、mJ-2、Bn12)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法,设不同菌液用量,T1(1∶0∶0∶0)、T2(0∶1∶0∶0)、T3(3∶5∶1∶1)、T4(4∶4∶1∶1)和T5(CK)共计5个处理,测定不同比例下燕麦生长指标和营养指标,研制对燕麦生长和品质影响最佳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结果表明:与T5相比,各促生菌组合处理均能促进燕麦生长和提高燕麦品质。燕麦株高、茎粗分别增加了5.18%~14.15%和27.37%~40.51%;鲜重、干重分别增加了17.20~28.95 g和3.10~5.95 g;粗蛋白、粗脂肪蛋白分别增加了6.42%~29.57%和0.65%~2.06%;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以及相对饲用价值分别增加了1.19%~4.07%、0.17%~4.63%和0.99%~6.17%。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表明,不同比例菌株制作的菌剂加权关联度:T3(0.171)>T2(0.168)>T4(0.143)>T1(0.137)>T5(0.081)。处理T3(固氮、溶磷、分泌IAA和产铁载体4种特性的促生菌体积比是3∶5∶1∶1)对燕麦生长和品质的影响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和CK,是后续研制微生物菌肥较为理想的配方。  相似文献   

14.
自从育种工作开始以来,很多饲料作物栽培种的生产能力得到了提高。可是这些研究都是在没有其它品种竞争和无家畜采食、践踏等影响条件下进行的。因此,还不能断定这些品种在竞争条件下和放牧草地上能否保持其高产性能。我们以不同的品种组合对混播草地生产力的影响为目的,将鸭茅(Dactylis glomerata)的18个品种单播,并在另外18个鸭茅都伴有竞争力高的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肯塔基31(Kentucky 31)和一竞争力弱的苇状羊茅Hokury组成混播草地。而后按假定的放牧条件进行刈割(第一年1次,第二年4次)。并将2年内的产量进行比较。 试验结果如下:(1)单播区和混播区产量无统计差异。(2)发现了鸭茅、苇状羊茅品种间竞争力(组成种的百分比)高的品种。(3)混播草地总产量,虽然第一年品种间有统计差异,但第二年品种间却无统计差异。(4)鸭茅和苇状羊茅总产量高的品种间,没有特别的组合效应。(5)在混和草地上,竞争力高的品种,其总产量并不高。这个结果表明,在禾本科混播草地上,不同的品种组合并不能使生产力增加。由于品种间竞争性差异大,因而,品种间组合会使草地植物的结构组成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苇状羊茅生产特性品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选育出的黔草2号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Qiancao No.2与生产上推广进口品种法恩F.arundinacea Fawn相比,表现出植株高大,生长迅速,最高生长可达2.46 cm/d。整个生育期内,其植株高度均明显高于法恩,最高可达155 cm,较对照法恩和野生苇状羊茅F.arundinacea wild breed高40和35 cm;产草量高,年产量可达21.59~27.78 t/hm2,比对照法恩(14~40 t/hm2)增产50.98%~65.16%,比野生苇状羊茅(18.81~24.00 t/hm2)增产14.78%26.18%;种子产量较高,平均产量达1 022.5 kg/hm2,比野生苇状羊茅增产14.80%26.26%,比法恩增产30.77%111.11%。表现出显著的栽培利用价值。结果表明,黔草2号苇状羊茅是贵州省中南部地区人工草地建植的理想禾本科牧草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五)藜科草类藜科草类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内蒙古及东北各省区,尤以新疆最为丰富。本科是构成我国荒漠及荒漠草原植被的主要成分,多属于旱生或超旱生种群。就其营养成分而言,开花期干草中的粗蛋白质含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水土流失区表层土壤砂砾化环境对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选取我国南方水土保持良种宽叶雀稗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温度梯度(15、20、25、30℃),按不同径级的土壤颗粒组成配制5种不同程度砂砾化的土壤作为种子发芽基质,研究温度和土壤颗粒组成对宽叶雀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土壤颗粒配比对宽叶雀稗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升高,宽叶雀稗种子发芽初始时间提前,发芽率稳定所需时间缩短,发芽速率加快;20、25℃时,种子发芽率与发芽势较高,地上部与根系生物量较大;20、25、30℃时,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较高,苗高较高,根长较长;长度根冠比随着温度升高先降后升,25℃时最小。宽叶雀稗种子在土壤粗颗粒含量较高(2mm∶1~2mm∶1mm=100%∶0%∶0%)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为最低;土壤粗细颗粒含量适中(2 mm∶1~2 mm∶1 mm=25%∶37.5%∶37.5%或50%∶25%∶25%)时,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较高。苗高随着土壤粗颗粒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大,根长、长度根冠比则随土壤粗颗粒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幼苗地上部与根系生物量则在土壤粗细颗粒含量适中(2 mm∶1~2mm∶1mm=50%∶25%∶25%或75%∶12.5%∶12.5%)时较高,说明土壤粗颗粒比例高有利于宽叶雀稗苗高生长,土壤细颗粒比例高有利于根系生长,土壤粗细颗粒比例适中有利于种子发芽及幼苗生物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18.
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混播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均分别按1:2(记作:A1、B1、C1)、1∶1(A2、B2、C2)和2∶1(A3、B3、C3)比例进行同行混播,以紫花苜蓿单播、相应禾草单播为...  相似文献   

19.
2000~2007年对黔草2号苇状羊茅的生物学特性、生产性能及适应性等进行观测,用国外引进并登记品种法恩(Fawn)苇状羊茅作为对照,经几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黔草2号苇状羊茅的鲜草产量(5494.16kg/667㎡)、干草产量(1359.14kg/667㎡)及种子产量(49.56kg/667㎡)均高于对照法恩,分别增产55.61%、69.43%和49.32%,达极显著水平,为黔草2号苇状羊茅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宁夏半干旱区7龄以上苜蓿(Medicago sativa)草地退化导致的牧草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本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披碱草(Elymus nutans)、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鸭茅(Dactylis glomerata)补播对退化草地苜蓿主要农艺性状和牧草品质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评价其改良效果。结果表明:补播禾草对苜蓿株高、叶茎比、一级分枝数和干草产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补播苇状羊茅干草产量最高,其次为多年生黑麦草和无芒雀麦;补播禾草对牧草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PCA分析得出,补播鸭茅、苇状羊茅综合性状分别排第一、二位。因此,可根据不同改良目的选择不同禾草种类进行补播,苇状羊茅可显著提高退化苜蓿草地生产性能,补播鸭茅可显著改善退化苜蓿草地牧草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