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浪县地处西北黄土高原腹地,发展优质苹果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是甘肃省重要的果品生产基地,也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苹果优势产区之一,所生产的苹果外形美观、肉质细嫩、香味浓郁,耐贮存,深受众多客商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经过二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发展,果品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和产业基础,“平凉金果”商标正式注册,产、贮、运、销一条龙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以苹果为主的“平凉金果”在国内外大型展览会上多次获得金奖,并远销欧洲、东南亚的部分国家及周边一些地区。果产业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繁荣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成为推进平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2.
花卉作为现代高效农业产业,有着“朝阳产业”、“黄金产业”之称。银川市兴庆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政策引导大力发展花卉产业,通过调研其发展规模、花企现状、生产环境、品牌影响、经济效益等,为后续政策制定和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生物农业产业是建立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国家《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产业发展目标。江宁正处在转型发展和”两个率先”的关键时期,抓住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加速发展江宁生物农业产业,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也是江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随着我区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蔬菜产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蔬菜产业已成为我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因此,只有了解我区的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认清国内、国际蔬菜产业的发展形势,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总结经验,才能选择一条更适合我区蔬菜产业发展的道路,把我区建成“长三角”的后菜园。  相似文献   

5.
“未来乡村”建设是浙江省在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的基础上提出的目标任务。从“未来乡村”建设的提出到深入推进,产业的发展是“未来乡村”建设的关键,而农业产业又是“未来乡村”产业发展的重点。为更好推进“未来乡村”的建设,发展农业产业,本文整理了包含新型发展理念、新型发展模式、新型生产技术、新型经营方式、新型销售方式等产业要素的多样化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从发展方向、发展现状、发展途径和措施等方面总结了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在“未来乡村”建设中的发展应用,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希望通过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在“未来乡村”建设中的发展和应用,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农业产业的兴旺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产业的生态发展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方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有效促进农业增收增效,也是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实现方式。贵州山地玫瑰(月季)产业是贵州农业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为探索“三产”融合下的农业产业生态发展关键因素,以贵州山地玫瑰(月季)产业为例,总结了贵州山地玫瑰(月季)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特点及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要素:乡村寻找优势特色产业持续发力,形成产业集群创建品牌效应,同时优化科技支撑推动优质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甘谷县辣椒生产及加工规模得到了大幅度增长,辣椒产业已逐渐成为当地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为加快甘谷县辣椒产业的发展,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辣椒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该文阐述分析了甘谷县辣椒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从新品种选育推广、新技术应用、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等方面入手,提出促进甘谷县辣椒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平凉是我国苹果的优势产区,在全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苹果产业是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平凉苹果产业下一步要制定目标科学、措施可行的发展规划,牢固树立有规模、有质量,围绕实现适宜区全覆盖的战略目标,迅速掀起新一轮果产业建设高潮。  相似文献   

9.
 在系统归纳结构转换、后发优势、规模经济、技术开发和国际产业转移等产业升级转化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农业产业升级演变规律,准备阶段、速变阶段和稳定阶段三个演变阶段,农业及相关产业运作过程商品化、组织规模经济化、产业间关联效应化、产业布局基地化、区域规模经济化、装备技术密集化、产品标准化和商标化、交易过程市场化等演变趋向的分析,提出了变革重组农业产业组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等加快农业产业升级转化的重点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当代农业》2010,(9):36-36
近年来.江苏省草莓产业快速发展。2009年,草莓栽培规模超过14万亩,产值超过15亿元,发展规模、技术和效益均居全国领先水平。“高效化、设施化、品牌化、休闲化”已成为江苏草莓产业发展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水产业快速发展,贡井区坚持 “错位发展、融入互动”的发展理念,不断转变发展方式,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提升水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支撑作用,特色水产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针对全县中药材产业刚刚起步,为今后该产业做强做大提供相关信息依据,特做此调查报告。近年来,我县立足资源禀赋,面向市场需求,坚定不移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向产业强县迈出了新步伐。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进程中,我县中药材开发利用经历了从野生资源采集到人工种植、从小规模生产到产业化经营的跨越,已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平凉金果”在其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平凉金果”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平凉金果”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手段。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在农业产业扶贫中虽已形成乡乡有特色、村村有产业的局面,但在巩固和拓展农业产业扶贫成效、实现低收入地区乡村振兴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隆林县巩固和拓展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成效、实现乡村农业产业兴旺提供参考,根据工作实践分析,指出,隆林县农业产业扶贫存在名目繁多,规模小,发展成效不显著;技术力量不足,产能及效益不高;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抗风险能力差;急功近利心理强,产业发展指导与保障机制不到位等问题;提出隆林县巩固和拓展农业产业要认真调研,找准特色产业,针对性发展产业;强化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防止跟风发展造成产销受阻;制订合理机制,引进龙头企业,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加强资金投入与技术人才培训,保障产业持续有效发展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胡梅  苏杰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24):204-208
设施农业产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同时也存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绩效不佳的问题。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应用产业组织理论,基于SCP范式对延庆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在产业运行中存在着“规模困境冶和”囚徒困境冶,而破解困境的关键在于政府产业政策的有效发挥。在分析结论的基础上,对传统SCP范式进行了修正,强调了政府政策的重要性,最后对设施农业产业政策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郴州市苏仙区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为依托,练内功、建基地、抓园区、育龙头,突出产业规划布局,挖掘农业特色资源,搭建农业企业发展平台,农业产业呈现高质量快速发展趋势。但全区农业产业仍然存在结构失衡、三产融合不深、产业特色不显、创新能力不足、龙头企业不强等不足。当前,苏仙区正通过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来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第六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2001,(1)
实施“走出去”战略,注重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是宁波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宁波的外向型农业已基本形成了产业多样化、企业规模化、产品特色化的产业格局,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业绩。据统计,2000年1~10月,全市出口农副水产品创汇额达2.5亿美元,同比增长16%。宁波市发展外向型农业  相似文献   

18.
天镇县把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作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到目前.全县“一村一品”专业村已发展到80个,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户达8300户,“一村一品”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20元,农民从“一品”产业中获得的纯收入占年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文霞  汪小琳 《甘肃农业》2007,(12):F0004
11月22日,从平凉市委,市政府在兰州举办的“平凉金果”品牌推介会上传来消息,“平凉金果”以其独特的优势,一举拿到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中国良好农业规范(GAP)示范基地认证五张国家级“名片”。同时,平凉市还荣获“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称号,平凉金果集团获得“中国果业十强”奖牌。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达县蔬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面积逐年增加,规模逐步增大.效益逐年提升。如今,该产业已经成为实现“农业增收,农民增效”的一个支柱产业。但是,也呈现出一些新的情况:总量不足,淡季更甚;加工不足,鲜销有余(依赖于鲜销);规模不大,效益欠佳。总之,我县蔬菜产业已到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为了确保达县蔬菜产业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本人结合实际,就我县蔬菜产业的生产现状、制约因素及发展优势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