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当前窃电的主要对象及手段窃电的主要对象是少数农村用电村、乡村中小企业和个体用电户.他们采取私自解除供电计量装置、拆除表计铅封改动表计走线、绕过供电计量装置表外接线等手段,定时或不定时的偷窃电能.有的手段十分诡密,如果不细心观察,不借助仪器检查很难发现.我们在查电时发现,有一位村电工私启铅封后改变表尾接线窃电,手法十分巧妙;还有一个村电工在原计量变压器下方临时偷架接一台变压器,绕过配电计量装置接线用电,幸亏及时发现,否则将造成严重后果.所以说,窃电手段可谓五花八门.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对大多数企业用户来说,电费的支出仍然是其生产经营成本的一大部分,尤其是一些高耗能、经济效益不好、承包租赁的私营企业用户,支付电费成为首要难题。于是,一些用户就冒险采取窃电方式来降低成本和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在同一行业中企图进行不正当竞争。  相似文献   

3.
周齐 《农村电工》1998,(10):34-34
1 组织措施1.1 线损管理 根据线路的导线型号、地理分布及月用电量,按有关方法计算出各条线路的理论线损,外加2个百分点的表计误差即为考核指标.1.2 营业普查 线损管理虽然可以发现窃电的线索,但不能反映其他问题.因此,必须要深入用户经常进行营业普查,从抄表监督、表卡审核、用电检查到动态管理、业务工作单及现场查看各项反窃电工作的技术措施全面进行检查,并对查出的问题进行处理.1.3 技术培训 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反窃电技术培训,提高用电管理人员反窃电和防窃电的技术素质.  相似文献   

4.
反窃电是营销管理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从实际经验出发,分析了日常工作中查获的主要窃电形式,提出了对策和实施方案,对加大反窃电力度,堵塞窃电漏洞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高鹏 《农村电工》2008,16(2):38-38
1 窃电主要原因 (1)企业和个体户窃电原因.近年来,乡镇企业及个体户发展迅速,随着用电能量不断增长,电费逐年增加,为减少成本支出,一些企业及个体户受利益驱动而窃电.  相似文献   

6.
反窃电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供电公司作为实施用电检查工作的主体,为保障企业的合法利益,应加大力度研究有针对性的反窃电技术,以保证供电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7.
时下,窃电行为具有普遍、量大、技术性强等特点,供电企业必须多方采取有效措施,调动企业内外积极因素,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窃电行为。笔者结合河南省许昌供电公司近几年反窃电工作实际.总结出几种常用反窃电措施,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曹士诚 《农村电工》2002,10(4):34-34
1.1 与计量装置有关的窃电方式1.1.1 断开、短接或反接TA的K1、K2接头。  相似文献   

9.
于杨 《农村电工》2009,17(9):16-16
由于电能具有发、供、用同时完成和无影无形的特性,窃电手段大多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并且窃电的证据极易销毁或转移,尤其是用高新技术窃电的取证难度很大,所以供电企业在窃电的取证中,遇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从现行法律法规看,有许多做法的合法性和必要性值得冷静思考.  相似文献   

10.
浅谈窃电与反窃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窃电与反窃电江西省进贤县供电局周道海,徐大顺反窃电是供电企业节能降耗、增收增效的有效途径。自1992年以来,我局通过采取严格管理与群众监督相结合.专项斗争与常抓不懈相结合,教育与打击相结合等措施.共查处窃电18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13·l万余元,...  相似文献   

11.
林丽 《农电管理》2005,(9):22-23
新时期反窃电工作的基本特点 技术性:窃电技术手段多样化,窃电方式隐蔽,引入一些高科技元素,一般查电人员受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局限,难以查获窃电行为,反窃电需要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2.
朱贵平 《农村电工》2010,18(2):39-39
电能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生产与使用同时进行和无实物可见的特性。窃电行为不但严重损害了供电企业的利益,而且扰乱了供用电秩序。如何开展好反窃电工作.对供电企业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笔者根据工作经验,对反窃电工作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反窃电技术探讨(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麒麟 《农村电工》2009,17(9):45-46
长期以来,窃电问题一直困扰着供电企业,尽管供电企业已从多方面加强了防窃电措施,但由于窃电手段和窃电技术不断演变,给反窃电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同时,对特殊商品电能在数量上的推算数额,司法部门基本上不予采信.针对电老鼠猖獗窃电行为,供电企业只能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4.
梅晓萍 《农电管理》2005,(11):32-33
偷窃了他人的东西,人们会说这是不道德的行为,但是要是盗窃了电能,人们往往不会这样想“,窃电不可耻”在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里“扎根”,这使窃电行为更加猖獗;而反窃电过程中的取证难更让违法行为有恃无恐。窃电范围不断扩大电力是现今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条件之一。也正是因为经济要发展,电力要先行这一使命,近年来,伊犁河谷的电力获得了快速发展并成为伊犁河谷的资源优势。伊犁河谷售电量从2001年的50901万千瓦时增长到2004年的69903万千瓦时。就在伊犁河谷的电力发展的同时,窃电违法犯罪现象也呈现了增长的势头。这种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盗窃电能的违法行为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尽管现代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但窃电现象却一直屡禁不止,屡查不绝,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窃电手段更加高明,技术含量更高,方法更隐蔽,给查处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特别是一些个体私营企业,更是把窃电作为企业利润的来源之一,而窃电给供电企业带来的是真正的利润损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阙建华 《农村电工》2010,18(9):17-17
打击窃电活动,供电企业年年进行,或是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或是警电联手,无论是专项的,还是综合性的,每次打击都成绩斐然。但过不了多久,大家发现又会发生各类窃电现象。窃电犯罪为何屡禁不绝,为何一些窃电者被查处后会再犯?理由很简单,窃电可以“无偿”获取利益。  相似文献   

17.
卫东  剑涛  刘颖 《农电管理》2005,(12):31-31
10月27日下午6时至22时,大丰市供电公司组织3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在全市范围内展开了一次拉网式反窃电大检查,共巡查用电户14000多户。图为工作人员认真检查用电户的表计,寻找窃电线索。  相似文献   

18.
孟祥荣  胡军 《农村电工》2004,12(11):12-12
1.1 法制观念不强。长期以来,把电力作为一种社会公益事业进行宣传,使得广大用户认为供电企业给我供电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而对“电是商品”的意识不强,对窃电的违法性认识不明确,对造成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认为窃电不同于其他的偷窃行为。  相似文献   

19.
窃电,一个长期困扰供用电秩序的老大难。反窃电,一场斗智慧、斗勇气,斗技术的持久战。在素以“一黑(煤炭)一灰(水混)”著称,且建材、化工、造纸等高能耗企业占据主导的老工业能源基地山东省枣庄。“窃电”一度成风.“反窃电”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探索历程。  相似文献   

20.
1 目前窃电的现状分析 (1)窃电手段多样性.近年来,采取伪造封印,私自开启电能计量装置窃电,以及利用先进技术手段窃电的案件比例日渐上升.窃电者的窃电手段日趋隐蔽,手段日益多样性,给查获窃电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极大地扰乱了供用电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