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阶段,针对强对流天气的相关预报工作主要表现在对天气的监测、分析、预报、预警等方面。随着各监测手段的不断加强,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工作也逐渐向全面化的数据资料收集、分析、强对流天气系统的研究与发展、维持手段等方向发展。基于此,从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技术的进展和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技术的发展前景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强对流天气的相关预报工作主要涵盖监测、预报、分析等部分,同时各种各样的检测技术都在发展着,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的监测工作已经展开多元化的资料收集以及分析,对流系统的接触与发展、维持机制等新手段都已经获得了全新的进展。基于此,分析与总结强对流天气的相关监测技术,并且对于预报预警技术进行了研究,同时予以展望,希望可以为日后预报预警的技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简单介绍了气象雷达概况,并从雷电、短时强降雨、冰雹、大风等天气的识别预警和雷达的预警方式等方面具体探讨了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在强对流天气观测预报中的应用,以期不断提升气象雷达产品在天气观测预报业务中的有效利用率,从而为气象预报预警提供十分有价值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4.
雷暴是一种夏季常见的强对流性天气,雷暴的出现会带来大风、短时强降水、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基于江苏地区一次典型的强雷暴天气过程,分析该天气背景下两类云系图的特征,探讨云系图在强雷暴预报中的应用,旨在为强雷暴预报提供有力的理论、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气象信息技术的持续改革,气象服务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技术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只有当这项技术足够成熟,才能为国家防灾减灾工作提高技术依据。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技术还有存在很大幅度的上升空间。基于此,将从着重分析国内外的临近预报技术现阶段的发展进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气象工作逐渐完善,气象的相关技术也逐渐成熟,我国对强对流天气的研究在不断加深,对强对流的监测技术、预报、分析等方面正在不断发展,通过对强对流的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因此不断促使着我国气象工作向更为广泛的空间发展。基于此,结合气象工作中的强对流天气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
永泰县以"清山绿水"的自然绮丽风光而家喻户晓,县内旅游资源丰富。永泰县气象灾害多发重发,台风、暴雨、短时强降水、大风、雷电和浓雾等灾害性天气及山洪、地质灾害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对永泰县旅游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旅游气象监测设施不足,特色旅游气象产品(如花期预报、旅游指数等)紧缺、旅游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针对性不强、准确率不高、覆盖面不广。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永泰旅游的安全和旅客出行计划的安排,影响到永泰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后期以来,沙尘暴频数急剧增加,呈现出时间早、影响广、危害大的特征.本文分析了沙尘暴天气的发生、发展及影响,叙述了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发生的沙尘暴典型事例,介绍了中国气象局2001年开始建设的沙尘暴监测预警工程.通过“中国沙尘暴预测预警服务系统”的运行与监测预报,将大大地减少和降低天气、气候极端事件的危害,达到沙尘暴天气的有效防御目的.  相似文献   

9.
区域自动气象站的作用是及时收集气象要素的变化,对气象预警信息的发布、领导制定决策服务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区域自动站的建设,大大增强了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检测能力,在汛期中发挥着"千里眼"的作用,减少了由于天气灾害而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财产损失,提高了区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区域自动站的设备与人员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影响自动站的功能发挥,为提高自动站的效率,发挥自动站作用,通过对区域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的维护维修,管理漏洞等进行总结与分析,并提出一些管理及维护方案,以期对日后区域自动站的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2016年6月28日,鹰潭市出现了1次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过程,鹰潭市出现了雷暴、大部分地方出现了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基于此,通过对常规资料、数值预报等分析检验,力求找出此次预报失误的原因,并寻找新的鹰潭暴雨预报着眼点,争取使今后鹰潭暴雨过程的预报更加准确和精细。  相似文献   

11.
结合四川省生态气象服务工作的需求,探讨了四川省生态气象服务工作现状,并针对生态监测手段较单一,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生态观测资料不全、不连续等方面的问题,对四川省生态气象服务工作提出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展重点领域研究,构建四川省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统筹四川省生态监测体系,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共享平台,统一发布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健全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体系,定期开展四川省生态状况调查、监测与评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武汉市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中国著名的"四大火炉"之一。2013年盛夏期,武汉市黄陂区经历了几十年不遇的高温酷暑天气,这次高温天气具有强度强、影响范围大、降雨量少、持续时间较长等特点。基于此,通过研究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气象活动情况特点和历史资料,对高温天气的成因和气候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有利于气象部门更好地做好高温天气预警和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3.
雷暴与强对流临近预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能够为国家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必需的气象服务。雷暴与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对气象服务水平的提升有利。基于此,从天气预报技术发展的实际出发,探讨雷暴与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技术进展,分析数值预报模式在雷暴与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青海省海南州1961—2010年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该州多发的干旱、连阴雨、极端高温与极端低温等灾害性天气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积极开展人影天气作业并组建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加大灾害防范力度,建立健全灾害防御保障体系等措施,以期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天气分析和诊断分析方法,对2017年5月呼伦贝尔市一次西南大风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前期高温少雨气候特征为大风天气提供了有力的气候背景;乌拉尔山附近压脊发展以及脊前低槽东移为本次大风天气提供了有力的高空环流背景;蒙古气旋的热力不稳定是大风天气对流发展的重要机制。对于本次过程EC和T639数值预报的10风场预报都表现出很好的预报能力,对今后类似大风天气过程的预报预警和决策服务有一定的指示性。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淤地坝安全自动化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设计淤地坝安全自动化监测系统,实现淤地坝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与预警,提升河南省淤地坝安全管理能力。[方法] 选取5座典型淤地坝作为试点,进行淤地坝安全自动化监测系统的设计、施工、安装和试运行,初步建立了淤地坝安全预报模型。[结果] 监测系统实现了淤地坝雨量、水位、渗压、变形和位移、应力、视频等监测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安全隐患预测预警,提升了淤地坝安全监控能力。[结论] 系统运行后有助于增强河南省全省的淤地坝系统安全管理,为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汛期安全运行提供一种全新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上游滑坡泥石流群测群防减灾策略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建成投入运行的长江上游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 ,以监测预警站点为依托 ,大力开展群测群防工作 ,12年来群测群防预报灾害险情和防治处理灾害险情 2 0 2处 ,共撤离和转移群众 3 5 6万人 ,避免直接经济损失 2 2 8亿元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主要减灾策略是 :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 ;制订有关规章制度 ;做好规划 ,确定工作重点 ;依法开展群测群防 ;广泛宣传 ,提高群众防灾意识 ;提高监测预报水平等  相似文献   

18.
应急气象服务是气象部门积极应对突发性灾害天气的重要手段。以遵义县一次强降水天气应急气象服务过程为例,总结出了气象局在应急气象服务中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即领导重视、科学部署,准确及时的预警预报信息,富有针对性的现场气象服务,以气象信息为先导的多部门应急联动是应急气象服务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同时总结了在应急气象服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指出了应急气象服务要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先导作用,减少社会经济效益的损失,必然要不断科学地提高精细化预报水平,加强宣传、舆论引导,确立应急气象服务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努力实现气象应急服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张蕊  田原 《南方农业》2022,(7):158-161
选取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气象局2011—2020年日照时间、降水量、相对湿度、气温逐月观测数据及大蒜生长所需气候条件等资料,对大蒜种植的气候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兰陵县光照、水分及热量条件非常适宜大蒜的生长发育,但在种植期间时常会遭遇部分灾害性天气,对大蒜种植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提出建立健全气象监测预警与信息发布平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气候环境的不断变化,极端天气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到来了严重的影响,如何加强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从而有效地预防这些极端天气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雷雨天气的条件下,往往伴随着大风、冰雹等强对流的现象,会对地面的建筑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的威胁。因此针对雷雨天气的条件下进行地面气象的测报工作,掌握其测报的经验与技巧,从而让人们有备无患,做好预防措施,将雷雨天气的危害降低到最低,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