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农业》2011,(4):48
<正>"春捂秋冻",是我国民间常说的一句话,其意深远,包含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春捂秋冻",从养生保健的角度讲,"捂"要捂得适宜,"冻"要冻得适度才行。否则,"春捂秋冻"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16,(3)
正俗话说"春捂秋冻",中医强调的"春捂"是顺应阳气生发的养生需要的。但是这个"捂"也有一定的学问,"捂"不好反而会生病。"春捂"最重要的是"捂"腿和脚。因为人体下半身的血液循环能力要比上半身差,尤其是老年人,气血循环不好,更容易受到风寒侵袭,引发呼吸道疾病、关节炎等。因此,春季即便气温回暖,也要注意腿和脚的保暖。此外,可以根据温度来确定该不该"捂",一般认为分界点是15℃。当  相似文献   

3.
《农家科技》2010,(6):24-24
<正>我国素有"春捂秋冻"的古谚,这说的是人,而山东滕州的马铃薯,到了春季,也讲究"捂",这个"捂"是说种植方式上,采用地膜覆盖,从一膜到双膜,再到现在的三膜,加上弓  相似文献   

4.
包艳杰 《农业考古》2015,(3):108-113
"春捂秋冻"是适用于中原地区的古老的养生谚语,它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经历代传承发展而成为一项具体的养生措施。历差的客观存在、二十四节气在生活中的应用、气候变迁、划分四季的不同标准等多种因素共同造就了"春捂秋冻"的形成。在生活实践中,"春捂"适用于立春至春分之间,"秋冻"适用于立秋至秋分之间。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角度来看,"春捂秋冻"是可贵的生活知识类遗产,需要我们结合历史时代性进行解读,才能真正理解其科学价值,并自觉地作为活态传承主体完善的将此类知识传承并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5.
早春时节的天气最不稳定,常会出现倒春寒的情况,大家一定要做好冬春交替之际的养生工作。我们都知道春捂秋冻的常识,那么春季如何"捂"才最养生呢?  相似文献   

6.
尤佳 《新农村》2015,(3):42
<正>甜甜上幼儿园小班,体质较弱,常感冒发烧,家人很小心。虽已入春,天气依然寒冷,甜甜妈认为,孩子一定要捂好,所以总是给她穿得很厚。一天放学后,甜甜一直哭闹说身上痒,家人一看,背上一层密密麻麻的小疹子,到医院皮肤科一看,原来是因为穿得太多,捂出痱子来了。如上述案例所述,低温天气,很多家长都会担心孩子着凉,于是里三层外三层地给包裹着,常把孩子裹出汗,捂出痱子和其他皮肤问题。俗话说"春捂秋冻",然而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春捂"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2021,(10)
正古语有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是一年中调养身体的好时节。"春捂秋冻""秋瓜坏肚""贴秋膘"……这些流传多年的秋季养生方法科学吗?1."春捂秋冻"强体质?真相: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冻白露时节已过,夏天的闷热逐渐消退,天气开始由热转凉。不过,此时很多人因为一句"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不着急添衣,认为冻一冻才更健康。秋冻的意思是秋季气温渐渐转凉,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初秋时节,暑热尚未褪去,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很容易感冒。  相似文献   

8.
杨锋 《农家科技》2006,(9):49-49
衣民间有“春捂秋冻”“、秋不忙添衣”之说。秋天气候转凉,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捂得太严,要有意识地让身体“冻一冻”,但也要掌握适度的原则,特别是老人、幼儿、产妇以及病患者更要注意防寒保暖。食秋季风多雨少,常使人感到口鼻咽喉干燥以及发生燥咳,皮肤干裂,毛发脱落,还容易  相似文献   

9.
<正>一今年的春天似乎来得更早,伴着柔柔微风,一场春雨淅淅沥沥地降落在白圪塔村的沟沟坎坎,山山梁梁。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也滋润着庄稼汉的心窝。天气已经很暖和了,庄稼人脱去捂了一个冬天的棉衣,换上了单衣。从阴山的山沟到阳山的山坡,嫩绿的小草已破土而出,迫不及待地展示着春的气息。党浩村长从镇上回来没有直接回家,他一边向  相似文献   

10.
《北京农业》2012,(10):43
春天气温逐渐变暖,农户使用了一个冬天的沼气池,出现了春天产气质量一天不如一天,火焰由黄到红,几天后开始"跳舞".只产臭气,点不着火.冬天还好好的,春天为什么不能用了? 主要原因是农户在为沼气池加粪时没有注意粪的浓度,沼气池在入冬前,气温下降,农户在圈内用水量少,导致沼气池内发酵原料浓度提高,从而保证了沼气池冬天的用气.人春后,气温上升,圈内用水量没有明湿增加,从而导致沼气池进入3月后得了"春病".  相似文献   

11.
春季白天温度高,晚上温度低,温差比较大,猪很容易感染各种传染病和发生一些常见病。因此,养猪户要格外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注意生存环境,做好春季消毒春天温度虽然要比冬天高,但养猪户也一定要做到"春捂",保暖设备不能过早撤离,发生降温天气要及时给猪舍升温、保暖,  相似文献   

12.
<正>说起这水龙头,可以说是方便了千家万户。可要到了冬天天寒地冻的时候,咱这农家院里露天的水龙头,可就不那么方便了。"冻了得烤,或是拿开水烫管子,挺不方便的。""冬天都是包起来,包起来以后冬天零下十二三度还得烫,有时烫都烫不开。""每年冬天不是烤就是烫,还包上好多东西,它该怎么冻还怎么冻。"大伙你一言我一语说的不是别的,正是冬季里"伺候"家里水龙头的痛苦经历。不过这都是老黄历了,现在的情况,可是大不相同了。"想什么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得好:春捂秋冻,不生杂病。随着秋季到来,气温逐渐下降,很多遵从“春捂秋冻”的做法却被冻出了疾病。这不禁让人产生疑惑:“秋冻”到底应该怎么冻?专家表示,“秋冻”有讲究,身体的五个部位比较脆弱,“秋冻”时不能被“冻”到,否则将引起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4.
正冬天,只要气温降到10℃以下,许多人手脚就会变得冰凉。睡觉时在被窝里缩成一团,怎么捂都捂不热,无法正常入眠。这样的人群,如果每天晚上坚持睡前泡脚可起到助眠的作用。足部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用热水泡脚对神经和毛细血管有良好的刺激作用。这种温热刺激反射到大脑皮层,对大脑皮层起到抑制兴奋的作用,让人处于安静休息状态,从而容易  相似文献   

15.
丰年忆春荒     
正经常读书看报,文字里都会把春天写得甜丝丝的。她翠丽、葱郁、细密又精致,从冬天里走过来,让人神驰而开怀。春天在人们的记忆里,大抵都是美好的。"暖鸭报喜春,柳丝泄春意""一树梨花开,细语惹春醉"。这些赞美春天的文字,我读进去又读出来,读出来又读进去,不知不觉竟读到岁月的深处去了。春是春雨的春、暖春的春,也是春荒的春。这当然是以前的事情了,我没亲历,却常听奶奶说起。父亲有三个弟弟,所以我有三个叔叔。二叔叫宏财,三叔叫宏愿,四叔叫  相似文献   

16.
春季三个月,从立春到立夏,正是由寒转暖的时候,人体呈阳气升发,气血向外透达之势。此时,应该常活动身体,以加快气血运动速度,振作精神,把体内积蓄一冬的阴热之气散发出去,以达到春气之升发有序,阳气之增长有路。此外,还要掌握春季养生的几个特点。春捂时节掌握好防寒保暖仍是春  相似文献   

17.
"冬天易过,春难度"这是花卉栽植者总结畏寒花卉出室得出的一句心得.不耐寒的花卉冬季入室,人们一般比较注意,会想方设法满足它们度过冬天的条件;而越冬花卉出室,往往因为疏忽大意或是养护不当,常会出现冬季还是青枝绿叶,出室不久后反而会出现萎蔫、落叶甚至死亡.因此,应了解这些畏寒花卉生长规律,掌握春季出室盆花的养护关键.  相似文献   

18.
任秀芝 《新农村》2013,(10):42-42
秋季气候干燥,细菌滋生,早晚温差较大,婴幼儿抵抗力较弱,很容易患病。因此,为确保宝宝健康,家长应注意以下婴幼儿保健五要点。慢添衣,适温凉俗话说的"春捂秋冻",即使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也有一定的意义。虽然婴幼儿没有大人耐寒,但始终处于运动状态,身体也在随时产生热量。因此,在天还不是太冷的时候,可以给婴幼儿穿得稍微少一些,不仅便于活动,还可以提高宝宝的抗寒能力,减少感冒的发生。添衣应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其逐步适应天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以烤烟红花大金元为材料,在耈街乡开展了烤后青烟捂黄试验,研究了不同外包裹材料堆捂处理对烤后含青烟叶颜色变黄、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堆捂处理能有效促进烟叶的"黄化",改善烟叶的等级结构,提高烟叶的经济价值;采用醇化袋进行外包裹的捂黄效果要优于麻片袋;烟叶的有效捂黄期为试验前半阶段(堆捂处理后的0~25 d);堆捂处理对含青程度较轻的烟叶(活青烟)捂黄效果较为明显,而对含青程度重的烟叶(死青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正1.衣服要递减。当冬季向春季转换时,人体防卫体系处于"冬眠"初醒之际,因此这一阶段不能急于脱掉衣物,而应一件一件地脱,并根据不同体质,因人而异。2.春捂应"下厚上薄"。古人在长期的生活与劳动实践中认识到,寒多自下而生,因此中国古代养生家提出了春令衣着宜"下厚上薄"的主张,《老老恒言》也有"春冻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之说,既养阳又收阴,与自然气候变化协调一致,可谓"天人相应"。这也与现代医学所认为的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差,易受寒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