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萨克牛是乌鲁木齐县域内普遍饲养的新疆地方黄牛品种,具有耐严寒、耐酷暑、耐粗饲、放牧性能较好、抗病能力强等优点。积极开展黄牛改良工作,可充分利用好哈萨克牛的品种优势,进一步提高哈萨克牛的生产性能,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该文阐述了乌鲁木齐县黄牛改良工作现状,从地理环境、畜产品加工、农牧民观念、资金投入、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品种保护等方面分析了黄牛改良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及建议,为促进新时代黄牛改良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云岭牛是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院历经31年通过杂交、横交等方式培育而成的肉牛新品种,其血缘由二分之一婆罗门牛、四分之一莫累灰牛、四分之一云南黄牛组成,改变了云南黄牛体型较小、生长速度慢、个体产品率低等缺陷;改变了莫累灰牛抗蜱能力差、不耐热、不耐粗饲等缺陷;改变了婆罗门牛产肉率低、肉质差的缺陷。同时保留了云南黄牛适应性强、耐粗饲、牛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延边黄牛幼牛的正常生长发育规律和影响幼牛正常生长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摸索出了我州的自然、经济条件下最优化的幼牛培育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情况下,延边黄牛幼牛的平均初生重为公犊27.5±1.87kg,母犊25.66±3.28kg;12个月龄体重为公犊329.54±29.28kg,母犊326.7±57.15kg;18个月龄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58%、47%。优良的遗传基础是幼牛得以良好生长发育的内在因素。而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是必要的条件,以幼牛的不同出生季节而论,第1、2季度出生的幼牛比其它季度出生的幼牛,其生长发育良好;以性别而论,公犊的发育优越于同龄母犊;以产次而论,第3~4产的犊牛优越于其它产次。当母牛泌乳性能高、体格大时所出生的犊牛生长发育良好。冬季寒冷的气候条件,春、秋两季的过渡放牧,各种疾病以及粗放的饲养管理,均阻碍幼牛的正常生长发育。据此,加强对幼牛的饲养管理,力求在1、2季度集中安排产犊、放牧培育幼牛,冬季少喂精料多喂粗料,并保证“三暖”饲养,乃是最适宜于我州自然、经济条件的幼牛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4.
育肥牛饲养要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饲养管理 1.驱虫:育肥前按常规方法驱虫,以免寄生虫引起牛消化不良、拉稀,影响增重。 2.补饲:适量补喂精饲料、尿素(或氨化饲料)、食盐。  相似文献   

5.
<正>鲁西牛(Luxi cattle)又称鲁西黄牛、鲁西南大黄牛、山东牛、山东膘牛,属哺乳纲(Mammalia)偶蹄目(Artiodactia)反刍亚目(Muminantia)牛科(Bovidae)牛亚科(Bovinae)家牛属(Bos),为中国五大良种牛(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延边牛和晋南牛)役、肉兼用型黄牛地方品种。鲁西牛易管理,耐粗饲,适应性强,繁殖力高,  相似文献   

6.
1.淮北黄牛.淮北黄牛主要分布在安徽的阜阳、亳州及宿州等淮河以北地区,属丁我旧著名的黄牛品种南阳一牛的地方类群、淮北黄牛在长期饲养过程中,先后引入过秦川牛、海福特牛、利木赞牛、夏洛莱牛、皮埃蒙特牛、两门达尔牛等品种杂交改良.  相似文献   

7.
<正>不断提高黄牛的的饲养及管理技术,是提高黄牛养殖业经济效效益的需要,也是进一步促进养牛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一、黄牛的饲养管理原则1、满足黄牛的营养需要饲养黄牛,首先要提供足够的粗饲料,满足瘤胃微生物的活动,然后根据不同类型或同一类型不同生理阶段牛的生产目的和经济效益配合日粮。日粮的配合应全价营养,种类多样化,适口性强,易消化,精、粗、青饲料合理搭配。其中,肉牛犊牛出生后开始的营养供给是完全依靠母  相似文献   

8.
新疆褐牛是我国四大黄牛品种之一,经过了多年的风土驯化以及杂交选育,是新疆饲养牛的主要类型,多生长在伊犁河谷牧区和塔额盆牧区。新疆褐牛属于乳肉兼用的黄牛品种,全年牛奶产量可以达到1500kg到4000kg之间,净肉率在38%到42%之间,能够为养殖户带来较高的经济收入。本文深入分析了新疆褐牛舍饲管理技术要点,以及提升新疆褐牛产奶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滇中牛是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的役肉兼用型优良地方黄牛品种。因其产区以云南省中部的楚雄州10县(市)等滇中地区为主,故而得名。滇中牛具有耐粗饲、繁殖力和抗病力强、适应山区自然环境养殖条件等优点,但也存在生长缓慢、饲养周期长、个体产肉量低等问题。本文从楚雄市、双柏县等地广大农户开展滇中牛养殖的现状出发,提出普通养殖户如何因地制宜组配育肥滇中牛日粮,以及滇中牛不同育肥阶段科学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澳洲楼来牛改良本地黄牛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明诗 《广西农学报》2005,(5):18-20,33
澳洲楼来牛具有生长速度快,早熟,易肥,饲料转化率高,屠宰率高,肉质好和耐粗饲,适应能力强等特点。用来改良昭平本地黄牛,在以放牧为主的粗放饲养务件下,通过观察楼黄一代牛与本地黄牛在体型外貌、生长速度、肉用性能等方面的效果,探讨改良昭平本地黄牛较理想的当家品种,以适应农村农户粗放饲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1.淮北黄牛。淮北黄牛主要分布在安徽的阜阳、毫州及宿州等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我国著名的黄牛品种南阳牛的地方类群.淮北黄牛在长期饲养过程中.先后引入过秦川牛、海福特牛、利木赞牛、夏洛莱牛、皮埃蒙特牛、西门达尔牛等品种杂交改良。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阳信县水落坡乡大 郑村村民高长海通过生态养殖 方式,搞牛猪混养发了财,去年 纯收入超过8万元,成了当地 有名的“暴发户”。 水落坡乡是个典型的农业 乡镇,并且紧靠黄河,饲草资源 比较丰富,高长海又是个“养牛 迷”,借此优势,他在村边闲置 的河坝上承包了一块地,建起 了一个高档牛、品种猪育肥基 地,主要以改良鲁西黄牛、夏克 猪为主,使用青贮、氨化饲料, 经科学调配后喂养,形成了一 套用饲料喂牛、牛粪喂猪、猪粪 肥地、庄稼秸秆再喂牛的生态 养殖模式,探索出了一条集饲  相似文献   

13.
贺普霄 《农友》2001,(12):15-15
一、要更新传统的饲养管理观念。不少养奶牛户用传统养黄牛的饲养管理方法来饲喂奶牛,只在有青草的季节饲喂一些青草,很少或不喂豆饼、油渣等蛋白质饲料和骨粉、石粉、食盐等矿物质饲料,饲料的大部分成分为麦草、玉米、麸皮这老三样,这样的日粮含有过多难消化吸收的粗纤维,而难以满足犊牛、青年牛生长发育需要的蛋白质、钙和维生素.  相似文献   

14.
牛是反刍动物,食草后经过反刍、倒沫,促使体格健壮,得病概率低,比养猪要省事。此外,牛以食粗饲料为主,成本低,农民可放心饲养。我国肉牛基本上分为夏洛莱牛、利木赞牛、鲁西黄牛、秦川牛、延边黄牛、三元杂交牛(法国、德国、中国)和乳肉兼用品种西门塔尔牛,这几个品种性能各有千秋,养殖户可视自己实际情况选择饲养的品种。  相似文献   

15.
牛是反刍动物,食草后经过反刍、倒沫,促使体格健壮,得病概率低,比养猪要省事。此外,牛以食粗饲料为主,成本低,农民可放心饲养。我国肉牛基本上分为夏洛莱牛、利木赞牛、鲁西黄牛、秦川牛、延边黄牛、三元杂交牛(法国、德国、中国)和乳肉兼用品种西门塔尔牛,这几个品种性能各有千秋,养殖户可视自己实际情况选择饲养的品种。  相似文献   

16.
《饲料博览》2004,(2):53-53
加强对养牛户培训,提高奶牛户理论水平。许多奶牛养殖户文化水平低,对牛的生物学特性都不了解。通常按黄牛的饲养方法来饲养奶牛。对奶牛消化生理、代谢和营养需要、患病的原因,简单的机理都不懂,所以操作时会犯很多错误。因此多办培训班,普及基础知识,提高理论水平,才能使奶牛生产上一个新的台阶。提高粗饲料添加比例,降低精料喂量。发达国家养奶牛都是粗饲料供给60%~80%的营养物质,20%~40%是由精料供给。而许多农户刚好相反,精料提供60%~80%的营养,粗料仅提供20%~40%的营养。这也与国内粗料质量差有关。种植玉米青贮喂牛是目前提高奶…  相似文献   

17.
<正>羔羊适应性差,抵抗力弱,饲养管理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死亡,因此,必须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下面,我就从事工作几年来的经验谈几点建议。一、做好泌乳母羊的补饲从出生到2月龄的羔羊主要依靠母乳生活,因此做好泌乳母羊的补饲工作极为重要。补饲主要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进行、时间约为4个月。每只母羊一般每天补饲优质多汁饲草2千克,青贮饲料1.5千克,精饲料0.5千克;如果母羊膘情好,则可少喂或不喂精料,只喂优质干草。二、做好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黄牛是中国固有的普通牛种。黄牛被毛以黄色为最多,品种可能因此而得名、但也有红棕色和黑色等。头部略粗重,角形不一,角根圆形。体质粗壮,结构紧凑,肌肉发达,四肢强健,蹄质坚实。其在中国的饲养头数在大家畜中或牛类中均居首位,饲养地区几乎遍布全国。在农区主要作役用,半农半牧区役乳兼用,牧区则乳肉兼用。一、黄牛的特点1、黄牛以黄、黑色为主,体质结实、紧凑,皮肤较厚、被毛较长、骨骼粗壮、肌肉发育中等,耆甲低平、背腰平直、胸  相似文献   

19.
陈焕铨 《农家顾问》2005,(12):43-44
水产配合饲料技术的发展必须延伸到饲料的投喂环节,饲料投喂是饲养管理的中心工作,也是取得效益的关键所在。投饲技术包括投饲量的确定、投饲时间、投饲次数和投饲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农户家庭饲养条件下的思南黄牛及其杂交F1代牛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的体尺、体重测定,并对饲养杂交牛的经济效益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西&#215;思F1、安&#215;思F1、利&#215;思F1代牛的主要体尺指标、初生重以及各年龄阶段体重比思南黄牛均有极显著提高(P〈0.01);而3种杂交牛之间体尺、体重差异不明显(P〉0.05);农户饲养1头杂交牛的经济收入比饲养1头思南黄牛增加37%~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