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村》2020,(6)
正梅季的连续强降雨,容易造成部分农田积水。长时间积水会对中药材生长产生较严重的影响,甚至死苗。如何降低连续降雨带来的危害,应从以下六方面加强田间管理。1.及时深挖排水沟,降低田间地下水位在中药材种植地的四周,及时补挖排水沟,排水沟尽量深,最好在30厘米以上,以降低土壤中的地下水位。  相似文献   

2.
<正>1.防渍害。俗话说:"尺麦怕寸水"。开春后雨水多,如排水不畅,土壤湿度过大,就容易发生渍害。要及时清沟排水,清除沟内淤泥、土块,使田内沟与田外沟畅通,积水能及时排出,雨后田间无积水。也可以在小麦行间撒草木灰,以疏松土壤,增  相似文献   

3.
正丹参是陕西省中药材种植的主要品种之一,是一种常用中药材。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和复种指数提高,丹参根腐病发病田块在逐年增多,受害程度越来越严重。据我们近年来调查监测,丹参根腐病的盛发期在7-9月,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田间土壤积水,或干旱时大水漫灌,以及多年连作、重茬地块发病普遍,危害较重。丹参根腐病对其产量、品质影响极大,严重时减产50%以上,甚至造成毁灭性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正>暴雨作为较为常见的自然天气现象,对农业生产有着诸多不利影响,在大田生产上表现尤为显著。经历暴雨后,通过采取及时有效的管理措施,对于减少灾害损失、保障大田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暴雨过后,不同地块管理措施如下:1田间积水地块1.1持续积水地块想方设法尽早排出积水,土壤湿度降低后尽快整地,抢种速生叶菜等作物。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遭受洪涝灾害后,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加强田间管理,以减灾保产.具体做法是: 1.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根据农作物积水情况和地势,采用排水机械和挖排水沟等办法,尽快把田间积水和耕作层渍水排出去,减少田间积水时间.  相似文献   

6.
正一、果园套种中药材应遵循的原则多年的种植实践证明,不是什么品种的中药材都能在果园中套作,而是一定要根据药材币¨果园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否则会产生不良影响。主要考虑4点:一是要根据不同果树与中药材的生物学特性,组成合理的田间结构,如选用的中药材品种要以耐阴性、浅根性为主;其次,配置比例要适当坚持果树为主,优势互补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正雨季即将到来,大范围强降雨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为减轻洪涝灾害影响,经农业技术人员会商,现提出以下灾后管理措施:一、做好农作物灾后管理工作1、及时排出农田积水。降雨量过大,低洼农田会造成积水。为防止田间积水形成渍害,造成农作物沤根,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排水。  相似文献   

8.
玉米减轻涝灾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玉米是需水量大而又不耐涝的作物。土壤湿度超过持水量80%时,植株的生长发育即受到影响。玉米生长中后期,在高湿多雨条件下,根际常因缺氧而窒息坏死,造成生活力迅速衰退,植株未熟先枯,对产量影响很大。玉米在抽雄前后积水1~2天,对产量影响不甚明显,积水3天减产30%,积水5天减产40%。遭受涝灾的玉米,可采取以下管理措施。一、及时排水。发现田间积水,及早开深沟引水出田,以降低田间土壤和空气温度、湿度,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相似文献   

9.
作物遭受涝灾后,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加强田间管理,以减灾保产。具体做法是:一、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根据田间积水情况和地势,采用排水机械和挖排水沟等方法,尽快把田间积水和耕层滞水排出去,减少田间积水时间。  相似文献   

10.
<正>盛夏是中药材病害多发期,如果不及时防治,会给药材的增产、增收带来不利的影响。现将中药材在盛夏较易发生的6种病害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根腐病。高温多湿、低洼积水地块种植的药材常发生此种病症。它主要危害根部,使根的部分或全部变色腐烂,组织遭到破坏,茎、叶也因根部无法供应水分而下垂、干枯。易发生此病害的品种有白术、贝  相似文献   

11.
<正>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根据积水情况和地势,采用排水机械和挖排水沟等办法,尽快把田间积水和耕层滞水排出去,尽量减少田间积水时间。及时整理田间植株经过水淹和风吹,根系受到损伤,容易倒伏,排水后必须及时扶正、培直,并洗去表面的淤泥,以利于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植株生长。及时中耕松土排水后土壤板结,通气不良,水、气、热状况严重失调,必须及早中耕,以破除板结,散墒通气,防止沤根,同时进行培土,防止倒伏。  相似文献   

12.
正果园套种中药材应遵循的原则果园中套种药材,要根据药材和果园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否则会产生不良影响。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要根据不同果树与中药材的生物学特性,组成合理的田间结构。如选用的中药材品种要以耐阴性、浅根  相似文献   

13.
青枯病是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蔬菜的主要病害。它能破坏植株的疏导组织,使其丧失输送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功能。主要症状是植株迅速萎蔫、枯死、茎叶仍保持绿色。病茎的褐变部位用手挤压,有乳白色菌液排出。在高温高湿、重茬连作、低洼土黏、田间积水、土壤偏酸、偏施氮肥等情况下,该病容易发生。因此生产上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治青枯病。  相似文献   

14.
由于今年降雨偏多,光照不足,气温偏低,棉花蕾铃脱落较往年偏重,导致单产不太理想。铃期,雨水过于集中而且太大,是常年同期的2倍多,近600毫米,花铃脱落增加。6月27日降第一场大暴雨,之后持续阴雨连绵,造成部分棉田花铃肥无法追肥,部分棉田出现脱肥现象。8月中旬,受第14号台风“云娜”和第16号台风“鲇鱼”的影响,东营先后两次出现降雨在100ml以上的降雨过程,田间出现积水,结果造成不同程度涝灾,外加气温较常年低3-50℃,部分棉田积水严重,形成涝灾,花铃脱落较重。灾情发生后,及时疏竣田间沟渠,开挖“鱼刺沟”,个别积水多的地块进行了强排,确保田间积水及时排出,减轻危害。  相似文献   

15.
综合防治茄科蔬菜青枯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枯病是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蔬菜的主要病害。它能破坏植株的疏导组织,使其丧失输送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功能。主要症状是植株迅速萎蔫、枯死,茎叶仍保持绿色。病茎的褐变部位用手挤压,有乳白色菌液排出。在高温高湿、重茬连作、地洼土黏、田间积水、土壤偏酸、偏施氮肥等情况下,该病容易发生。当前,正值辣椒等茄科类蔬菜育苗季节,生产上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治青枯病。  相似文献   

16.
1.清沟排水.甘薯(红薯、地瓜)不耐渍涝,苗期渍水过多易烂根、死苗.后期遇田间积水,会造成烂根和薯块硬心,影响产量和食用口味.所以,要修复田头沟、围沟和腰沟,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相似文献   

17.
<正>河北雨季到来,在做好秋季农作物田间管理的同时,应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变化,提前做好防汛预案,挖好排水沟,暴雨后要及时排水,采取应急管理技术措施,减轻涝灾损失。1涝灾后玉米田间管理技术1.1及时排除田间积水。由于受涝灾后,玉米田间积水,土壤缺氧,会使根的活力下降,叶片变黄,甚至萎蔫,因此应及时采用排水机械和挖排水沟等办法,尽快把田间积水排除,以降低田间土壤和空气湿度,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相似文献   

18.
李淑芝 《现代农业》2014,(10):27-27
<正>一、玉米、水稻遭受洪涝灾害后及时排水对田间积水严重的内涝田块,要及时挖通沟渠,排除田间积水,促进植株恢复生长。水稻田在高温烈日天气应渐次排水,先使稻株上部露出水面,24小时后排掉积水,避免快速排水形成曝晒,导致植株枯萎;阴雨天则可一次性将水排干。排水时要捞去漂浮物,清除植株上的泥沙和杂物,促使叶片尽快恢复光合作用和生理机能。二、玉米、水稻遭受洪涝灾害后要加强田间管理1.及时扶正植株  相似文献   

19.
红薯虽然耐旱、耐瘠、适应性广,并且高产、稳产,但是不耐涝.红薯田间短期积水会对红薯生长发育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对储藏和育苗极为不利,红薯被水淹后易出现硬心及腐烂,积水严重的地块会造成绝收.因此,红薯栽培中预防田间积水是关键技术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丹参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80 cm。用途广泛,以根入药。是山东省中药材种植的主要品种之一,沂蒙山区的气候特点非常适宜丹参种植,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和复种指数提高,丹参根腐病发病田块在逐年增多,受害程度越来越严重。据近年来调查监测,丹参根腐病的盛发期在7~8月份,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田间土壤积水,或干旱时大水漫灌,以及多年连作、重茬地块发病普遍,危害较重。丹参根腐病对其产量、品质影响极大,严重时减产40%以上,甚至造成毁灭性的危害。本文作者介绍了丹参根腐病的症状,病原,发病条件,总结出较完善的综合防治方法,以期为丹参根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