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甘肃省陇南市特有的中药材白及品种(白及、黄花白及),结合现阶段大健康、绿色中药材产业需要,通过白及野生驯化及大田栽培技术总结,制定陇南白及区域特色中药材绿色种植技术,为全市中药材产业扶贫提供理论技术支撑,建立白及绿色种植基地,指导当地白及产业的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助农增收。  相似文献   

2.
白及作为一种重要的药材,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但野生资源逐年减少,因此,规模化人工栽培与示范已成为缓解其资源匮乏的必然选择。林下种植既保存森林的覆盖面积,又为白及的生产提供资源。为探索白及(Bletilla striata)在广东怀集地区马尾松林下的适应性,于2015年从云南、贵州引进白花白及、紫花三叉白及、黄花白及三个品种进行栽培试验,观测其出苗率、生长表现。结果表明,在3年的连续种植中,紫花三叉白及的株高、叶片大小、新鳞茎数都显著高于白花白及和黄花白及。表明紫花三叉白及在怀集地区适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白及是野生中药材,由于人口大量增长、用药量增加以及白及的持续开发和使用,其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目前白及产量已无法满足人口增长的使用需求,特别是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人工种植成为白及资源短缺的必然解决方案。基于此,对白及的种植技术及发展前景进行初步探究,为白及的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前,白及野生资源不断减少,加快仿野生种植,增加白及产量,能够缩小供求缺口。在白及种植中,通过仿造野生种植环境,加大种植管理力度,能够获得高质量的白及,为市场提供优质药材。基于此,结合紫花大白及仿野生种植实践,总结仿野生种植技术的应用要点,同时分析白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白及是一种传统的药用植物,同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介绍了白及的生物学特征、生态学习性、应用价值、繁殖方法和栽培技术,为今后更好地开发利用白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简述中药白及规范化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作为我国传承千年的瑰宝,其基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结合机体生命活动、疾病变化进行诊治,而中药作为中医治疗的方法,不同的药物针对性不同,其中白及作为常用药物,其主治吐血、外伤出血等病症。伴随近年来中医的传承和继承,对白及药用需求大幅度提升,正因如此,过度的采摘、使用破坏了其自身良好的生态环境,致使野生白及数量快速减少,为了保证临床的用药量,人工种植成为关键,但由于播种期短,技术体系不成熟,缺乏成熟的播种经验,大多数企业或农户的人工播种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不大。基于此,从白及品种选择、土地选择、土地整理、合理密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系统阐述白及种植技术,希望能够通过建立白及GAP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来提高人工栽种白及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杀菌剂对白及锈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三唑哃(20%乳剂)对白及锈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次70%甲基托布津、80%的代森锌、75%百菌清防治效果均达到80%以上,4种杀菌剂型均可用于防治白及锈病,应交替轮换使用不同药剂,以避免或减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随着当前我国中医药领域的迅速发展,市场对中草药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中草药的类型丰富,栽培种植过程中要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栽培的质量。中草药中的白及是比较常见的草药类型,提高其栽培的水平就显得比较重要。基于此,简要阐述白及的生长习性以及用途,并探究白及栽培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段克斌 《南方农业》2022,(7):133-135
组织培养繁殖技术可有效提高白及生产质量.从炼苗时间及场所选择、基质处理、瓶苗选择与瓶内炼苗、清洗栽植和苗期管理等环节介绍白及组培苗炼苗技术要点,并从合理选择林地、精细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收获根茎等方面阐述白及林下种植实用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毛竹-白及复合经营系统中植物-土壤间的互作关系,在安徽省广德市邱村镇选择3个不同套种年限(1、3和4年)的毛竹-白及复合林分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对培养72 h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其碳代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毛竹-白及复合林分的土壤微生物碳源平均颜色变化率、S...  相似文献   

11.
白及是当前市场上相对稀缺的一种野生濒危药用植物资源,通过野生变家种的栽培技术实现了植物保护,通过假鳞茎切块繁殖以及科学培育种子经组织培养养育成大量幼苗的方式,在植物专业药物专业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解决了繁殖难题,为开发利用和保护这一野生的濒危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了相当可行的途径。基于此,结合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对白及的家种深入研究,整理出对未来白及家种规模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林药复合经营是一种高效的林下经济模式,可以提高种植圃地的综合经济效益,助推林药产业化发展.根据泰州地区的气候及土壤条件,开展豆梨良种苗木培育与中草药复合经营技术探索,明确了复合经营的优势及适宜泰州地区复合经营的豆梨良种和半夏、白及、白背三七等中草药植物,从圃地准备、植物种植、土肥水管理、有害生物防治、豆梨苗木密度调控与...  相似文献   

13.
雨雪地表径流从农田带走大量化肥、农药等溶解和悬浮性污染物质,污染湖泊、水库与河流,使水体富营养化。芦苇、欧莞、长包香蒲、香蒲、水舌舌茅、菱白及浮舌舌茅等水生植物对农田径流污水具有强大的过滤、蓄积、吸附、矿化和净化能力。这些植物在有机和无机物污染十分严重的水库、湖泊、河流等水体中都能生长,因为它们能从污水中吸收为自己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参加物质代谢。  相似文献   

14.
鸡冠花别名鸡冠、红鸡冠、鸡公花,1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90 cm。茎直立,红色或青白色。叶互生,卵形、卵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叶面有红色脉络;叶全缘无齿,具短柄。顶生肉质穗状花序,扁平,形似鸡冠;花序中、下部集牛多数小花,花被膜质,5片,上部的花都退化,被羽状苞片,花色有深红、黄、白及杂色变种。有的花序,如扫帚状的称“扫帚鸡冠”或“羽毛鸡冠”;有的象缨络状,称“缨络鸡冠”;还有同一花序上紫、黄各半的“鸳鸯鸡冠”;中央有一特大花序而周围有许多小花序的,叫“百鸟朝凤”;  相似文献   

15.
天鹰椒施用氮肥 ,增加了干物质中N ,Mg的百分含量 ,但减少了P和K的百分含量 ;施N情况下 ,N ,P ,Ca,Mg的吸收总量增加。施用磷肥 ,增加了干物质中P的百分含量 ,减少了Ca ,Mg的百分含量 ;N ,P ,K ,Ca的吸收总量增加 ,Mg的吸收总量减少。施用钾肥 ,增加了干物质中K的百分含量 ,减少了Ca ,Mg的百分含量 ,K ,P的吸收总量增加 ,N ,Ca ,Mg的吸收总量减少  相似文献   

16.
前言     
内蒙古自治区横跨“三北”,毗邻京津,地域辽阔,形状狭长,其特定的地理位置构成了祖国北部的天然生态屏障。然而,气候干旱,地形复杂,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生态环境相当恶劣,因此,加快我区水土流失的治理步伐,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不仅对加速实现山川秀美,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保持边疆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保护首都北京及华北诸省的生态环境,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南昌市城市污泥重金属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南昌市青山污泥和纸厂污泥Hg,Ni,Cd,Cr,Zn,As,Cu,Pb的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活性和迁移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运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污泥中Hg,Ni,Cd,Cr,Zn,As,Cu,Pb的各形态含量之和与其总量非常接近,对Pb提取率为92.5%~94.6%,对Cr为90.1%~90.3%,表明该形态分析方法的结果是合理的。2种城市污泥中Ni,Cu,Zn,As,Cd,Pb,Cr,Hg的形态分布有很大的差别,且这些重金属的不同形态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青山污泥重金属生物活性系数的大小顺序是:HgNiAsCdCuCrZnPb;迁移能力的顺序为:HgNiCdCrZnAsCuPb。纸厂污泥重金属生物活性系数的大小顺序是:CrHgCuCdNiZnAsPb,迁移能力的顺序是:CrHgCdNiZnCuAs≈Pb。研究结果将在污泥的农业利用中为污泥中重金属危害的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解决小流域粮食问题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文贵 《水土保持通报》1999,19(1):52-55,60
俄脚河小流域,因长期掠夺性开发利用,使植被屡遭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加上落后的生产方式,造成粮食单产低,粮食产量严重不足,根据小流域的特点,通过科学配置各项治理措施,综合治理和控制水土流失,恢复生态平衡,改善粮食生产的外部生产条件,建设高标准的水平梯田,提高地力,改变传统的耕作制度,控制人口增长,大力推广良种和高产栽培技术,促进粮食的高产、稳产,为喀斯特地区解决粮食问题提供了较好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素有中华民族摇篮之称的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它的源头地区处于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腹地,高寒干旱,广布冰川,湖泊众多,沼泽广阔,植被良好,水草丰美,是良好的天然牧场,其独特的高寒草甸,丰富的珍稀特有特种,多样的自然类型,原始的生态环境,无论是在科研上或自然生态保护上,还是对流域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不合理活动影响,致使区内部分植被破坏,禽兽减少,鼠虫猖獗,生态失调,导致与其相关的草源退化,土地沙化,水量减少,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不仅制约着当地的牧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也危及到黄河流域各省(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沿岸人民的生活用水,因此,要加强黄河源区的生态建设与保护,必须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加强管理,综合治理;增加投入,加大治理力度,以生态学工程为原理,封山育草,划区轮牧,造林种草,治理沙漠,加强水土保持,草原建设等项工作,方可促使生态环境转化,做到水土资源永续利用,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红壤侵蚀劣地植被恢复技术及综合治理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晓敏  牛德奎 《水土保持研究》1998,5(2):108-112,162
对江西省不同类型红壤侵蚀劣地采用不同治理技术,在恢复植被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理和立体经营,研究结果表明,针,阔叶混交,乔,灌,草齐上,水保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给,一林多用的树种组合,是治理红壤强度侵蚀劣地的有效措施,坡顶,坡面,沟底综合开发,进行合理生物体系设计,是治理库区水土流失和荒沟的好方法,因地制宜选择优良的树种,辅以先进的造林技术,对林地实行立体复合经营,是提高综合治理效益,迅速恢复植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