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索苦荞新品种黔苦5号在贵州省土壤上最佳的氮、磷、钾施肥用量及配比,通过"3414"肥效试验研究得到:黔苦5号在每667 m~2施纯N 2.0 kg、P_2O_5 9.1 kg、K_2O 5.9 kg时,可获得最高产量,为195.99 kg/667 m~2;每施用纯N 1.8kg、P2O5 7.2 kg、K_2O 4.6 kg为最佳施肥量,产量为193.6 kg/667 m~2,每667 m~2纯收益694.6元;P、N、K三种肥料对产量的影响大小为PNK。  相似文献   

2.
燕麦“3414”测土配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乃东县昌珠镇农科所试验地实施燕麦的"3414"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配比施肥对燕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的氮、磷、钾肥最佳施肥量分别为:纯N 5.12kg/667 m2、P2O5 1.71 kg/667 m2、K2O 2.6kg/667 m2。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分别为N 5.1~5.5 kg/667 m2、P2O5 1.5~2.0 kg/667 m2、K2O 2.0~2.5 kg/667 m2。  相似文献   

3.
采用"3414"田间试验方法,分析了氮、磷、钾肥对小麦产量和经济效应的影响,并拟合了三元二次方程,探索小麦最佳施肥量,提出了最佳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施肥配方为纯N 15 kg/667 m~2、P_2O5 6 kg/667 m~2、K_2O 8 kg/667 m~2,最佳产量436.1 kg/667 m~2。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夏黑无核葡萄连续3年开展"3414"肥效试验,建立氮、磷、钾施肥量与产量间的回归模型,探索出南方地区夏黑无核葡萄的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氮肥是限制产量增加的主要因子,其次为磷和钾。在该地力条件下,氮、磷、钾的适宜施肥量分别是N 363.6 kg/hm2,P2O5454.95 kg/hm2,K2O 363.3 kg/hm2;在各施肥处理中,以处理6(每公顷施氮、磷、钾量分别为N 300 kg、P2O5270 kg、K2O 375 kg)产量最高,增产率达65.91%,果实固酸比也较高,产投比较大,综合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5.
潼南县红棕紫泥夹泥土小麦“3414”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勇 《南方农业》2013,(4):39-41
2007年在潼南县红棕紫泥夹泥土上进行了小麦"3414"肥效试验,结果初步表明:N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N、P、K三因素的影响效应为N>K>P;随施肥水平的提高,N的影响效果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P和K的影响效果呈现减小的趋势。小麦最高经济产量为295.73kg/667m2,对应施肥量为N=12.5kg,P2O5=9kg,K2O=9kg,即N、P2O5、K2O比例为1∶0.72∶0.72;最佳经济产量为238.40kg/667m2,对应施肥量为N=10kg,P2O5=1.5kg,K2O=0kg。NP、NK交互作用对小麦产量有促进作用,PK交互作用对小麦产量无促进作用。该地区就小麦而言,土壤养分的丰缺指标为全N极低、速效P低、速效K中。小麦对肥料的利用率为:氮62.90%,磷13.00%,钾27.83%。  相似文献   

6.
为了揭示氮、磷、钾肥配施对胡麻生长的影响,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回归设计,研究了3种施肥梯度下胡麻经济性状、产量、增产率、肥料贡献率和产投比等的变化,并进行胡麻产量肥效模型函数拟合。结果表明:低氮、磷、钾和中氮、磷、钾施肥水平有利于提高胡麻经济性状指标;施氮、磷、钾处理下胡麻产量较不施氮、磷、钾肥处理提高了4.95%~24.07%,胡麻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长呈现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氮(N)、磷(P2O5)、钾(K2O)分别为75、67.5、72 kg/hm2时胡麻产量最高;钾肥对胡麻产量的贡献大于氮肥和磷肥,高磷具有明显的减产效应;通过肥料效应函数拟合分析,本试验条件下推荐最高施肥量为:N 69.1 kg/hm2,P2O5 51.5 kg/hm2,K2O 63.4 kg/hm2,最佳施肥量为:N 39.6 kg/hm2,P2O5 26.5 kg/hm2,K2O 25.7 kg/hm2。  相似文献   

7.
氮、磷、钾肥对大葱商品性状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311-A拟饱和最优回归设计,通过氮、磷、钾肥配比田间试验,建立大葱施用氮、磷、钾肥对大葱株高、葱白直径、产量及施肥利润的效应函数。结果表明,株高极大值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 371.30、P2O5 157.50、K2O 309.58 kg/hm2,此时的株高为92.88 cm;葱白直径极大值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 350.63、P2O5 157.50、K2O 225.00 kg/hm2,此时葱白的直径为1.769 cm;最高产量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 394.08、P2O5 193.62、K2O 225.00 kg/hm2,此时产量为55805.06 kg/hm2;最佳施肥利润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 391.35、P2O5 192.97、K2O 225.00 kg/hm2,其最佳施肥利润达136865.60元/hm2,经济产量达55802.74 kg/hm2。  相似文献   

8.
2007年在潼南县红棕紫泥夹泥土上进行了小麦“3414”肥效试验,结果初步表明:N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N、P、K三因素的影响效应为N>K>P;随施肥水平的提高,N的影响效果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P和K的影响效果呈现减小的趋势.小麦最高经济产量为295.73 kg/667 m2,对应施肥量为N=12.5 kg,P2O5=9kg,K2O=9 kg,即N、P2O5、K2O比例为1∶0.72∶0.72;最佳经济产量为238.40 kg/667m2,对应施肥量为N=10 kg,P2O5=1.5 kg,K2O=0 kg.NP、NK交互作用对小麦产量有促进作用,PK交互作用对小麦产量无促进作用.该地区就小麦而言,土壤养分的丰缺指标为全N极低、速效P低、速效K中.小麦对肥料的利用率为:氮62.90%,磷13.00%,钾27.83%.  相似文献   

9.
南安县域甘薯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3414"田间肥料试验设计的试验结果,旨在了解南安甘薯产区的N、P、K肥料施用效果,建立县域土壤的甘薯养分丰缺指标,并通过多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寻求甘薯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施肥量。甘薯施用N、P、K肥增产增效较为显著,其增产增收效果NPKNKP,单位肥料效益PNK。南安县域内甘薯的土壤养分丰缺等级指标划分为3级,即当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含量分别为75 m g/kg、20 m g/kg、65 m g/kg时为低,在75~177 m g/kg、20~40 m g/kg、65~135 m g/kg时为中,177 m g/kg、40 m g/kg、135 m g/kg为高。甘薯推荐施肥量随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提高而减少。全市平均,甘薯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 197.43 kg/hm2,P2O563.84 kg/hm2,K2O 226.32 kg/hm2;最佳经济施肥量N 179.74 kg/hm2,P2O561.10 kg/hm2,K2O 212.50 kg/hm2。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安丘市洋葱对氮、磷、钾肥的肥效反应和适宜用量,采用"3414"试验方案设计,研究肥料配施对洋葱产量的影响及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时氮、磷、钾肥的推荐施用量。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施可显著提高洋葱产量,最大增产率达103.99%。氮、磷、钾肥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各因素对洋葱产量的影响顺序为钾氮磷,高量处理均表现为产量减少。经回归模型的拟合表明,本试验不适合用三元二次肥效模型;二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可较好地表达施肥量与产量间的关系。通过肥效模型计算可知,洋葱达到最高产量时氮(N)、磷(P2O5)、钾(K2O)的施入量分别为1 443.4、2 359.4、1 632.0 kg/hm2,达到最佳经济产量时氮(N)、磷(P2O5)、钾(K2O)的施入量分别为1 343.2、1 852.3、1 400.2 kg/hm2。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供试棉田土壤主要养分限制因子及中长绒陆地棉最佳施肥量研究表明,氮素是供试土壤的第一养分限制因子,其次是磷素和钾素,对中长绒棉产量影响的养分限制因子顺序为氮>磷>钾。平衡施肥的N、P2O5、K2O施肥量分别为207、138、75 kg/hm2时能显著提高中长绒陆地棉的产量。不施肥CK处理相对OPT(氮磷钾最佳施肥处理)减产达33%。通过氮磷钾肥料效应方程得到N、P2O5、K2O最佳经济施肥量分别为203.3、141.7、46 kg/hm2,N∶P2O5∶K2O为1∶0.70∶0.23,最佳经济皮棉产量分别为1474、1550和1516 kg/hm2。  相似文献   

12.
桔梗氮、磷、钾施肥效应与施肥模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氮、磷、钾三因素2次D-饱和最优设计(310),通过大田试验建立了氮、磷、钾施肥量与桔梗产量和总皂苷含量的效应函数。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桔梗产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氮肥 钾肥 磷肥;氮、磷、钾肥对桔梗总皂苷含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氮肥 磷肥 钾肥。对各效应函数进行频率分析法寻优结果表明,桔梗目标产量在4200~4800 kg/hm2,95%置信区间的优化施肥量为N 83.72~119.41 kg/hm2、P2O5 64.10~134.39 kg/hm2、K2O 78.80~147.20 kg/hm2;桔梗总皂苷含量在5.5%以上,95%置信区间的优化施肥量为N 113.37~140.12 kg/hm2、P2O5 85.96~153.44 kg/hm2、K2O 76.86~136.38 kg/hm2;桔梗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最优施肥量为N 113.37~119.41 kg/hm2、P2O5 85.96~134.39 kg/hm2、K2O 78.80~136.38 kg/hm2,N、P2O5、K2O的最优施用量配比为1︰0.72~1.18︰0.66~1.20。  相似文献   

13.
芝麻氮、磷、钾肥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探明芝麻生产中氮、磷、钾肥最优化施肥参数,本试验运用“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对白芝麻品种郑芝98N09和黑芝麻品种冀9014的氮、磷、钾肥料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量氮、磷、钾用量及其配施能显著改善芝麻的经济性状,提高芝麻产量.施氮量与芝麻株高、单株蒴数、单蒴粒数、千粒重等经济性状呈显著正相关,氮、磷、钾肥对郑芝98N09的经济性状的影响为氮>磷>钾,冀9014为氮>钾>磷.通过建立肥料与产量效应函数方程并结合经济效益分析得出,郑芝98N09的最佳施肥量为N 123.09 kg/hm2、P2O5 60.13 kg/hm2、K2O 73.31 kg/hm2,冀9014的最佳施肥量为N 133.92 kg/hm2、P2O5 70.85 kg/hm2、K2O 110.80 kg/hm2.因此,郑芝98 N09施肥时应重施氮肥,适配磷、钾肥;冀9014应重施氮、钾肥,兼施磷肥.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小区田间完整试验,研究金光农场友谊分场采用配方施肥对甘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用氮、磷、钾肥对甘蔗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处理N2P3K2产量最高,为5967 kg/667 m2,处理N1P2K1增收最高,为544.620元/667 m2。根据氮、磷、钾肥料效应建立施肥模型,氮、磷、钾最适施肥量分别为34 kg/667 m2、10 kg/667 m2和19 kg/667 m2。  相似文献   

15.
试验设在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示范区内,采用N、P、K三因素多水平的不完全设计,旨在从16个不同氮、磷、钾水平的组合中筛选出适合当地的最适宜施肥量。不同氮、磷、钾肥用量玉米两年均获得较高产量的为处理4(N2P2K2),氮磷钾最佳施用量为N 150 kg hm-2,P2O5 90 kg hm-2,K2O 40 kg hm-2。不同氮、磷、钾肥用量大豆两年均获得高产的为处理4(N2P2K2),氮磷钾最佳施用量为N 60 kg hm-2,P2O5 60 kg hm-2,K2O 40 kg hm-2。通过对不同氮、磷、钾肥施用量和大豆与玉米产量进行一元二次方程拟合,建议黑土区玉米最适宜的施肥量为N 150~200 kg hm-2,P2O5 70~90 kg hm-2,K2O 30~40 kg hm-2;大豆为N 50~80 kg hm-2,P2O5 60~90 kg hm-2,K2O 30~40 kg hm-2。肥料利用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玉米与大豆的经济效益和其产量达到最高时的处理相同。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肥处理对桑叶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现代肥料二次回归3414试验设计,研究了氮、磷、钾不同施肥处理对桑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桑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主要是通过影响桑树春季新稍长和秋季条长及其米条产叶量,进而影响桑叶产量。随着单因素施肥量的增加,桑叶产量也随之增加,在X1-2X2-2X3-2达到最大(其中X1、X2、X3分别为N、P、K肥料因子),为30780.1 kg/hm2。通过建立桑叶产量的肥料效应函数,获得该地区最佳推荐施肥量为N 736.47 kg/hm2、P2O5 215.29 kg/hm2、K2O 267.74 kg/hm2,桑叶最佳产量为30709.5 kg/hm2。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桑叶中粗蛋白、可溶性糖、氨基酸和脂肪含量也随之显著增加,在2水平时达到最大,分别为22.63%、18.62%、17.76%、9.19%;所以适量氮、磷、钾施肥量及其配比能显著提高桑叶的产量和品质。本文可为四川丘陵蚕区高产优质桑园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对梧州市藤县藤州镇潴育泥田水稻Y两优1号栽培施用的氮、磷、钾肥肥效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氮肥(N) 9.91 kg/667 m2、磷肥(P2O5) 3.53 kg/667 m2、钾肥(K2O) 3.76 kg/667 m2,可获产量540.3 kg/667 m...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开展了封开县晚造水稻肥料"3414"小区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总结找出适合水稻施肥品种及经济最佳施肥量。得出水稻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氮10.12 kg/667 m~2、磷1.56 kg/667 m~2、钾7.2 kg/667m~2;即施尿素22 kg/667 m~2、过磷酸钙13 kg/667 m~2、氯化钾12 kg/667 m~2。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绩溪县水稻“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华良  何小卫 《土壤》2009,41(2):320-323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水稻肥效试验,获得了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N、P、K最佳施肥量为纯N 144.38 kg/hm2、P2O5 38.38 kg/hm2、K2O 67.02 kg/hm2,N∶P2O5∶K2O为1∶0.27∶0.46时,最佳经济产量为9146.63 kg/hm2.综合分析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结合当地实际,建议推荐施肥量分别为尿素(N,460 g/kg)总量322.34 kg/hm2、过磷酸钙(P2O5,120 g/kg)314.84 kg/hm2、氯化钾(K2O,600 g/kg)112.44 kg/hm2.  相似文献   

20.
膜荚黄芪氮磷钾优化施肥模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氮,磷,钾三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通过田间试验,建立了氮磷钾的施肥量编码值与膜荚黄芪根产量、多糖含量的效应函数。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膜荚黄芪根产量的增产作用大小依次为:氮肥>钾肥>磷肥;氮、磷、钾肥对黄芪多糖含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钾肥>磷肥>氮肥,其中钾肥为负效应,氮肥、磷肥为正效应。寻优结果表明,膜荚黄芪目标产量在6000~7000 kg/hm2之间,95%置信区间的优化施肥量为:N 66.85~102.92 kg/hm2,P2O5 64.64~94.95 kg/hm2,K2O 119.78~166.48 kg/hm2;膜荚黄芪多糖含量在13%~14%之间,95%置信区间的优化施肥量为:N 66.85~102.92 kg/hm2,P2O5 64.64~94.95 kg/hm2,K2O 119.78~166.48 kg/hm2;膜荚黄芪高产优质高效栽培优化施肥量为:N 99.52~102.92 kg/hm2,P2O5 94.20~94.95 kg/hm2,K2O 119.78~166.48 kg/hm2,N、P2O5、K2O的最佳比例为:1: 0.92~0.95:1.16~1.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