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0 毫秒
1.
传统村落拥有独特的人文文化特质,保护并发展村落文化不仅有利于树立文化自信并发挥育人价值,而且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及文化交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既是挑战,也是契机。浅析河北省传统村落文化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提高村落保护的有效性及实现多元发展提出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
传统村落的地位与价值越发的受到关注与重视,具有明显特色的传统村落的保护思路也日渐明晰,然而具有典型特色的传统村落数量绝对值仍较小。如果要真正呈现中华大地乡村文明,就必须将各类典型与非典型传统村落作为合体研究。非典型性传统村落特点各异,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并选择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基于此,以聊城市七一村为例,以实践形式探索如何选择研究角度、保护方向、保护内容、保护措施等,期望能够给其他类似非典型性传统村落的保护带来参考和启迪。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大拆迁、大建设的背景下,一般村落中的传统和继承往往被忽视。思考浙江嘉兴江南水乡村落传统景观的保护,分析村落景观的内涵、构成要素,提出"保护水乡文化载体及历史遗存,延续水乡村落景观的特征;分时段、分步骤建设资源节约型景观,避免大拆迁;保留村庄传统格局"等村落景观保护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4.
传统村落作为农耕文明史的见证,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能够体现出当地文化传统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迄今为止,江苏省共有13个城市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居全国第一,但传统村落的数量却仅有28个,位列第22位,与江苏经济总量和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程度相比显得相形见绌,传统村落保护形势严峻。基于此,通过分析江苏省不同地区的代表村落,从复合系统视角分析江苏传统村落的现状,旨在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历史文化名村作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综合体现,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同时,具有保留历史风貌、传统文化、民族特色的重要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留传于世的历史文化名村会越来越少。历史文化名村不能再生产,而当代建造的都是仿制品,没有文物价值。以被评为历史文化名村的阳朔县旧县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查阅资料、结合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传统村落景观元素的整合,并结合历史文化名村的景观规划与建设体系,对阳朔县旧县村应用,为更多历史文化名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传统村落历史悠久、遗存丰富、是农耕文明的优秀成果。然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村落大批消亡,许多文化与文明随之隐没消逝,生态博物馆建立在文化遗产与文化遗产地紧密联系的基础上,对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实行整体保护、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原态的保护模式。江南最大的孔氏家族聚集地传统村落漆桥村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但因近代战火和城市化的侵蚀逐渐走向衰败。基于此,结合生态博物馆的保护理念和原则分析漆桥古村落保护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生态博物馆的保护模式探讨漆桥村保护问题的解决方案,探寻一条适合当地整体保护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位于东部沿海的江苏省、浙江省,地理位置相邻,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文明的发源地。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原因,在历史上两省都有大量传统村落存在。但目前就保存较好的传统村落的数量来看,两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中,浙江省远远超过江苏省。基于此,从传统村落的数量、学术研究以及政府政策等方面对江苏省与浙江省进行对比,总结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适宜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是我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结合龙道村特殊的地域文化以及现状,运用空间适应性更新理论及设计实践方法,紧紧围绕传统村落满足现代生产生活需求的同时,通过"有机更新"进而活化空间,创造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村落新景观,以期为实现传统村落与现代发展的共荣共生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9.
开展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识别与评估,有助于更好地识别其核心价值分布,了解其重要的生态、社会、文化等功能,并促进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多方参与,以促进其价值实现。本文是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构建及评估研究系列文章的第2部分,基于所构建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针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选择可行指标,以2016年调查与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客观与主观评价方法,对其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 2016年,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总价值为685.81亿元,其中载体价值为363.09亿元,服务价值(即年度流量价值)为322.72亿元。服务价值中品牌价值111.74亿元,生态价值102.40亿元,产品价值72.57亿元,科技、社会、审美、文化、历史和精神价值36.00亿元。显然,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是多类型的价值载体,其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能够反映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复合功能与全球重要性。以载体价值为基础,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具有较高的产品价值,更具有丰富的生态价值与突出的品牌价值,值得管理者以此为基础进行针对性保护与品牌价值提升。该案例研究过程及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能够适应具体遗产地系统特征,反映遗产地价值构成与价值分布,有助于遗产地基于价值提升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与管理,进一步与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建设相衔接,并能够通过指标选择与动态监测评价其价值变动,以服务于遗产的可持续管理。  相似文献   

10.
彝族传统建筑是彝族先民长期适应大自然和不断努力创造的杰作,是彝族文化的缩影,具有较高的历史人文价值及研究价值。目前,彝族传统建筑正在受到新时代的冲击,正面临着行将消失的严峻形式,其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在对楚雄市彝族聚居区村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楚雄市彝族聚居区村庄传统建筑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建议:加强彝族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和宣传;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加强政府的引导,扶持培育彝族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1.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生态农业发展的新契机*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农业发展在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与之对应的是一些传统地区的传统农耕方式在适应气候变化、供给生态系统服务、保护环境、提供多种产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人类逐渐认识到保护这些传统的农业技术以及重要的生物资源和独具特色的农业景观的重要性。经过近30年的实践和发展,中国生态农业发展进入瓶颈期。而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保留了杰出的农业景观,维持了可恢复的生态系统,传承了高价值的传统知识和文化活动,同时也保存了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多功能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最后本文从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及文化功能角度对生态农业多功能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稻鱼共生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研究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浙江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作为全球首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不仅具有提高农业生产收入,降低生产成本,产生相关经济效益等经济价值;同时,作为一种复合农业生态系统,还具有突出的生态价值,如维持农田生态平衡、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另外,“稻鱼共生系统”还具有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科研价值和示范价值。这些价值的研究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贵州省传统村落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差异,以贵州省五批共计724个传统村落及2017年居民点数据为基础,利用景观生态学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对传统村落居民点的规模、形状和集聚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贵州省传统村落居民点的规模、形状和集聚度分布特征差异明显,呈现出东南部、中部和北部差异明显的分布格局。(2)贵州省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黔东南和铜仁地区,传统村落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大地形位指数、靠近道路、景区和距中心城镇距离适中的地区,苗族村落居民点斑块总面积最大,其次为侗族。(3)地形位指数是贵州省传统村落居民点规模和集聚分布的主控因素,地形起伏度对传统村落居民点的形状影响较大,社会经济发展较低的地区传统村落较多。应根据居民点景观格局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和居民点空间优化布局。  相似文献   

14.
古树名木是我国历史文化资源中的一种,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历史价值、观赏价值和旅游价值。古树名木具有不可再生特点,且数量极为有限,因此关于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一直都是我国在传承历史文化中的重点内容。但我国在管理体制上存在很大空白,再加上民众的保护意识较差,这使得古树名木经常会遭到破坏。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树名木,对古树名木在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类典型的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地,其水土管理方式、知识体系、文化内涵等对于协调社区生计与生态保护具有积极作用。这类传统生计区域往往与自然保护地毗邻或在其范围内,对其蕴含的价值进行识别与保护,不仅是提升农业文化遗产管理的诉求,也能够支持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与功能区划管理。本研究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进行系统识别,基于农业文化遗产的广义概念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狭义概念,借鉴多类型自然保护地与世界遗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自然资源资产等价值体系,从农业文化遗产的复合性、活态性与战略性特点出发,把握其核心价值,构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在充分吸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自然文化遗产价值评估、品牌价值评估等定量或定性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完整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货币价值评价方法。以系统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主要包括存在价值和潜在价值,其中存在价值以载体价值和服务价值为核心,服务价值则可细分为产品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等9类,25个具体指标。研究进一步提出存在价值的评价方法与潜在指标可能测算路径。构建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以及所提出的评价方法,可为以价值保护为基础进行农业文化遗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为管理决策者在区域保护与发展协调决策中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类典型的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地,其水土管理方式、知识体系、文化内涵等对于协调社区生计与生态保护具有积极作用。这类传统生计区域往往与自然保护地毗邻或在其范围内,对其蕴含的价值进行识别与保护,不仅是提升农业文化遗产管理的诉求,也能够支持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与功能区划管理。本研究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进行系统识别,基于农业文化遗产的广义概念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狭义概念,借鉴多类型自然保护地与世界遗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自然资源资产等价值体系,从农业文化遗产的复合性、活态性与战略性特点出发,把握其核心价值,构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在充分吸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自然文化遗产价值评估、品牌价值评估等定量或定性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完整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货币价值评价方法。以系统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主要包括存在价值和潜在价值,其中存在价值以载体价值和服务价值为核心,服务价值则可细分为产品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等9类,25个具体指标。研究进一步提出存在价值的评价方法与潜在指标可能测算路径。构建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以及所提出的评价方法,可为以价值保护为基础进行农业文化遗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为管理决策者在区域保护与发展协调决策中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陈斌    徐尚昭    周阳阳    王宏志  杨顶田  叶永钦   《水土保持研究》2023,30(1):423-429
为探究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与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以广东省263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和Moran′s I指数等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广东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多尺度分析,并进一步揭示其分布特征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广东省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不均衡性,从省域尺度上来看,广东省传统村落在空间上整体呈现出以“粤东北—粤中部—粤西北”为中心的高密度聚集区;从市域尺度上来看,广东省传统村落主要形成以梅州市、佛山市和清远市为核心的高密度集聚区;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上来看,除了地形、海拔以及河网发育程度影响着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交通便利度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和遗存也会产生直接影响。该研究能为广东省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和乡村振兴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定村是一个典型的侗族传统村落,具有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浓厚的侗族风情特色。文章分析了高定村的资源特点,提出了创意旅游视角下高定村旅游活动开展的思路和途径,期盼通过旅游活动的开展,更好地保护、传承、弘扬和发展高定村优秀的侗族传统文化,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中国GIAHS保护试点: 价值、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中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留存了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它们不仅体现了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同时也对全球可持续农业产生积极影响,并成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项目,旨在对全球重要的、受到威胁的传统农业文化与技术遗产进行保护。目前我国已有4个GIAHS保护试点,即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云南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和贵州从江县侗乡稻鱼鸭系统,2个候选试点,即云南普洱古茶园和茶文化及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本文基于FAO对GIAHS项目价值标准的解释,系统梳理了这6个试点的概况、价值、面临的威胁以及保护建议等,以期为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指导依据。GIAHS的价值主要包括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和文化价值、科研与示范价值等。目前农业文化遗产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比较效益降低、适龄劳动力大量外流、现代观念的冲击和多重价值认识不足等。文章还提出了对GIAHS试点保护的建议,主要为引入动态保护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宣传力度,建立科学的保护理念;完善制度建设,形成可持续的保护机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建立多方尤其是社区参与机制以及建立农业文化品牌,形成动态的保护机制等。  相似文献   

20.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研究的优先领域、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在经济、生态、技术、文化与景观等方面具有显著特征,并在农业与农村历史演进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的传统农业生产系统,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和中国农业农村部认定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China-NIAHS)。截至2020年6月底, FAO已经认定了62个项目,分布在22个国家;农业农村部已经发布了5批118个项目,分布在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此同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不同专业领域的学者们的关注,并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内涵、特征与价值、申报与管理、保护与发展等方面开展了研究,逐步形成了一个具有显著交叉特征的新的学科领域。本文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与特点出发,提出当前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12个优先领域;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求出发,提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20个优先领域。结合过去15年来从事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研究与实践的体会,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3个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