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选购淡水鱼时要看体表、鱼鳞、鱼鳃、鱼眼、鱼肉的新鲜程度。新鲜鱼的眼澄清透明且完整,向外稍有凸出,周围无充血及发红现象;鳃颜色鲜红或粉红,鳃盖紧闭,黏液较少呈透明状,无异味;表皮上黏液较少,体表清洁,鱼鳞紧密完整而有光亮,用手指压一下松开,凹陷随即复平;肋骨与脊骨处的鱼肉组织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01,(10)
鱼受到污染后,人们再食用就可能发生急、慢性中毒,甚至可以致人于死地。为此,下面特介绍几种鉴别鱼是否受污染的简单方法。看鱼眼:正常鱼眼稍微突出,富有色光,光泽透明;而受到污染的鱼,眼球浑浊,失去正常光泽,有的眼球明显外突。看鱼鳃:正常鱼鳃呈鲜红色或淡红色,排列整齐,鱼的腰鳍紧贴在肚子上;而有大量毒物积蓄在体内的鱼,鱼鳃呈白色,其状粗糙,鱼的腰鳍张开,且很硬。  相似文献   

3.
1.选购活鱼鱼体应活力足、游动有力,没有翻肚上浮,可通过"一看、二嗅、三摸"来识别.一看鱼体,应有正常光泽,体表完整,体形匀称;鲜鱼鱼眼应明亮无浑浊,鳃丝清晰呈鲜红色,鱼在水中活动速度快、频率高.二嗅气味,不应有腥臭或腐败味.三摸鱼身,新鲜的鱼,手指按压不凹陷,肉质紧实有弹性,鱼鳞不易脱落. 2.选购冰鲜鱼需注意其新鲜...  相似文献   

4.
农科广角     
鱼的科普小知识-鱼买回家如何保鲜
  湿纸贴眼:将浸湿的纸贴在鱼的眼睛上,因为鱼眼内神经后面有一条死亡线,这条线一离开水就会断,鱼很快就会死亡。贴后可使鱼存活五小时。
  鱼鳃滴酒:在活鱼两鳃内滴几滴白酒,然后将鱼放在阳暗的地方再盖一层透气的东西,可使鱼存活两天。  相似文献   

5.
正海鱼是大海赐给我们的美味,但其打捞离水死亡后,会很快退鲜。那么,身处内陆的人们如何挑到新鲜的海鱼呢?可以试试下面几个方法。看,鱼眼亮晶晶。活鱼死后若能立刻用碎冰降温保存,鱼眼的水晶体就会发亮。因此,新鲜海鱼眼睛清澈透明,眼球完整、饱满、稍向外凸。相反,如果鱼眼不凸出、眼角膜起皱浑浊、眼内溢血发红,说明鱼不新鲜。摸,鱼体僵硬更新鲜。动物死后  相似文献   

6.
读者园地     
鱼的科普小知识—鱼买回家如何保鲜湿纸贴眼:将浸湿的纸贴在鱼的眼睛上,因为鱼眼内神经后面有一条死亡线,这条线一离开水就会断,鱼很快就会死亡。贴后可使鱼存活五小时。鱼鳃滴酒:在活鱼两鳃内滴几滴白酒,然后将鱼放在阳暗的地方再盖一层透气的东西,可使鱼存活两天。酒精抹皮:活鱼表面抹上一层酒精,使各种细菌的繁殖受到抑制,又不  相似文献   

7.
1、看鱼形。污染较重的鱼,其鱼形不整齐,头大尾小,脊椎、尾脊弯曲僵硬或头特大而身瘦、尾长又尖。这种鱼含有铬、铅等有毒有害重金属。2、观全身。鱼鳞部分脱落,鱼皮发黄尾部灰青,有的肌肉呈绿色,有的鱼肚膨胀。这是铬污染或鱼塘大量使用碳酸铵化肥所致。3、辨鱼鳃。有的鱼表面  相似文献   

8.
鱼复口吸虫病又称双穴吸虫病,它对鱼类危害极大:此病原体寄生在鱼眼内而使鱼瞎眼--当尾蚴侵入鱼体后,便进入血管或中枢神经内,渐渐迁移至水晶体内发育成为后囊蚴而使鱼眼水晶体混浊,轻则引起白内障,重则会引起鱼瞎眼或水晶体脱落.  相似文献   

9.
看鳃识鱼病     
正对鱼鳃部的检查,重点是检查鳃丝。首先应注意鳃盖是否张开,然后用剪刀剪去鳃盖,观察鳃片的颜色是否正常,黏液是否较多,鳃丝末端是否有肿大和腐烂现象。如是细菌性的烂鳃病,则鳃丝末端腐烂,黏液较多;鳃霉病,则鳃片颜色比正常鱼的鳃片颜色较  相似文献   

10.
备厨小窍门     
<正> 巧辨药死的鱼正常鱼死后,鱼的腰鳍紧贴在肚子上,鱼的嘴巴和鳃盖容易被拉开,鱼鳃的颜色呈鲜红色或淡红色,很容易引来苍蝇的叮吮。被农药毒死的鱼类,鱼的腰鳍是张开的,并且很硬;嘴巴紧闭,不容易被拉开,鱼鳃的颜  相似文献   

11.
《福建农业》2008,(8):38-38
购鱼最好选活的。对于已死的鱼,如鱼的眼球突出,角膜透亮、清晰,无黏性分泌物,鱼鳃鲜红,鳞片完整无损,鳃盖及嘴闭合,腹部不鼓,肛门紧缩,按压肌肉有弹性,也是新鲜度较好的鱼。若鱼鳃苍白或呈褐色,眼球凹陷,鳞片脱落,腹部鼓胀,肛门外突,按压肌肉无弹性,甚至骨肉脱离,有臭味.则是质次的鱼,或是变质的鱼。若是被化学品毒死的鱼,其嘴及鳃盖严闭,不容易扳开,鳃呈紫红色或黑褐色.大多可闻到一股“药水味”。在夏天,这种鱼连苍蝇也不去叮咬。对于畸形的鱼,  相似文献   

12.
一、狐的日粮饲料1.动物性饲料包括各种小杂鱼、畜禽下杂,各类野生小动物,如鼠、蚯蚓、蝇蛆、蛙等。也可以用鱼粉、肉骨粉、血粉、蚕蛹粉等干动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在日粮中一般占45%~65%。新鲜肉类、畜禽下脚料洗净粉碎后可直接饲喂;鱼类饲料,体表带有较多蛋白质黏液的鱼(如泥鳅),应先用热水浸烫除去黏液,干鱼应浸泡脱盐,洗干净粉碎后喂;加工蚕蛹时要彻底浸泡除去残存的  相似文献   

13.
溶氧超标毒水症。水体溶氧过量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鱼发生气泡病等多种病症。鱼鳃上黏附许多小气泡,使鱼体上浮或游动时失去平衡。鱼肠道中有白色气泡,或鱼的体表、鳍条、鳃丝上附有较多的气泡,鱼体漂浮于水面,严重的  相似文献   

14.
1.烂鳃病症状: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游动缓慢,少食或停食。体表无异,检查鱼鳃可见鳃丝腐烂,并分泌出大量黏液,病重时鳃丝上附有污物。流行情况及危害:鱼种和成鱼均可发病,每年4~6月为流行高峰,可  相似文献   

15.
正1.流行特征。各种淡水鱼、不同年龄的鱼均可感染车轮虫。车轮虫主要为害鱼苗、鱼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车轮虫繁殖很快,一旦发病,常使鱼苗、鱼种大批死亡。2.症状。车轮虫寄生于鱼体表面和鱼鳃上,来回滚动,用齿环剥取鱼组织细胞作为营养。虫体寄生较密集的地方,如鱼鳍、头部、体表常出现一层白翳,在水中表现尤为明显。病鱼体表和鱼鳍黏液增多,成群沿池边狂游,不摄食,呈"跑马"现象。鱼体清瘦,体色发黑,呼吸困难,如不及时治疗,病  相似文献   

16.
备厨小窍门     
<正> 巧辨药死的鱼 正常鱼死后,鱼的腰鳍紧贴在肚子上,鱼的嘴巴和鳃盖容易被拉开;鱼鳃的颜色呈鲜红色或淡红色,很容易引来苍蝇的叮吮。被农药毒死的鱼类,鱼的腰鳍是张开的,并且很硬;嘴巴紧闭,不容易被拉  相似文献   

17.
一、浮头的原因 鱼浮头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缺氧;二是因为氨中毒或硫化氢中毒;三是鱼鳃部疾病造成的浮头。  相似文献   

18.
备厨小窍门     
巧辨药死的鱼正常鱼死后,鱼的腰鳍紧贴在肚子上,鱼的嘴巴和鳃盖容易被拉开,鱼鳃的颜色呈鲜红或淡红色,很容易引来苍蝇的叮吮。被农药毒死的鱼类,鱼的腰鳍是张开的,并且很硬;嘴巴紧闭,不容易被拉开,鱼鳃的颜色呈紫红色或黑褐色,苍蝇很少咬爬。巧辨病烧鸡买烧鸡时,如闻有异味,则说明这只烧鸡存放很久,或是病死鸡,甚至是中毒死去的鸡加工成的。再看烧鸡的眼睛,半睁半闭是好鸡做的。若双眼紧闭,说明是病鸡或病死鸡制作的。因病死鸡在死前就闭上眼了,所以制作的烧鸡眼睛也闭着。用筷子挑开肉皮,如呈白色,说明是好鸡,如肌肉呈…  相似文献   

19.
一、工艺流程 选料→剖割→盐渍→脱盐→糖卤处理→风干(或晒干)→烟熏→包装→贮藏。二、加工方法①选料。选用新鲜的大中型中脂及多脂鱼类,如鲤鱼、草鱼、青鱼、鳊鱼和鳃鱼。②剖割。用清水洗去鱼体上的黏液和污物,剖开剔除内脏及鳃。大型原料鱼去头去尾,分割为长条块或切成3~4厘米见方的鱼块。剖割后洗净腹腔内的血污,放进竹筐,沥干水。  相似文献   

20.
五、斑点叉尾(鱼回)的病害防治 1.斑点叉尾(鱼回)病毒病病鱼皮肤及鳍基部出血,腹部膨胀,并有淡黄色渗出液(腹水).鳃苍白或出血,一侧或双侧眼球突出.如解剖检查,则可以见到肌肉组织、肝、肾和脾有出血区,脾脏呈浅红色和肿大,胃膨大有黏液状分泌物,肠灰白色,无食物.病鱼呈螺旋形游动,呆滞,头朝上垂直悬浮于水中.该病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