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选用p H值为4.0、3.5、3.0、2.5、2.0与5.0进行模拟酸雨条件,探究油菜种子发芽情况。结果表明,在p H值2.0~2.5时,油菜发芽情况为0,而在p H值为3.0时,与CK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当p H值≧3.0时,油菜种子的活力指数、发芽指标、发芽势、及发芽率与p H值呈正相关系。  相似文献   

2.
酸雨会对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国家酸雨观测站,龙口市气象局正式开展酸雨观测业务已有9年的时间,9年来积累了大量酸雨观测资料。通过对9年酸雨pH值进行逐月、逐季、逐年的分析可知:龙口市受酸雨影响较小属于正常区,9年的平均pH值为5.85,年最大平均pH值为6.23,年最小平均pH值为5.40;9年酸雨平均发生频率为44.5%;春、冬季平均pH值较高,为6.24和6.06,夏季平均pH值较低,为5.82,秋季最低为5.65;龙口市9年来平均pH值变化幅度不大,年平均pH值呈逐年上升趋势,年酸雨频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受酸雨危害较小。  相似文献   

3.
模拟酸雨对红壤结构体及其胶结物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通过模拟酸雨对浙江杭州红壤的淋溶实验 ,研究了酸雨对红壤结构体及其胶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 ,酸雨降低了红壤团聚体的稳定性 ,表现为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含量随酸雨 p H值的降低、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少 ;酸雨导致团聚体破坏率增高、稳定性降低。酸雨对红壤胶结物质的影响 ,表现为土壤有机质淋失增加 ,氧化铁活性提高。红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和结构性变差 ,会加速土壤侵蚀 ,表现出酸雨对红壤的可蚀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南昌地区酸雨现状,通过对南昌农区、郊区、市区布设观测点,根据有关监测数据资料,对2006—2007年酸雨pH值、酸雨频率、酸雨成分、空气污染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个测点观测的南昌地区酸雨年均pH值处强酸性标准,3测点酸雨发生概率为88%~97%,9—4月酸雨较重、5—8月减弱,酸雨pH值与空气污染物浓度有极显著相关关系。酸雨呈硫酸性酸雨,主要阴离子为SO4^2-、NO3^-、Cl^-,阳离子为NH4+、Ca^2+、K^+,且SO4^2-/NO3^-比值较小。农田保护区因处于城市及工业污染源下风向,降水总离子及SO24-浓度较高,酸雨强度不亚于城市。在新设工业园及迁出企业布局上,应考虑设于较小风频方位,以减轻南昌农田保护区及城市污染,建议选择城市西北、东南侧安排新设排放源。  相似文献   

5.
棕壤和褐土的酸淋溶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用室内模拟淋洗土柱的方法 ,对棕壤和褐土的酸淋容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p H低的酸雨使棕壤严重酸化且有活性铝测出 ,但对褐土的影响相对较轻。 4种盐基离子淋失总量与酸雨的氢离子浓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淋失量 Ca2 >Mg2 >Na >K ,其中 Na 对酸雨的酸度最不敏感。电导率的变化与盐基淋失量的变化有相同趋势 ,但不同处理之间的差别倍数大于盐基淋失差别的倍数 ,4种酸雨对土壤的危害程度为 p H2 >p H3>p H4、p H5 ,其中危害棕壤的程度高于褐土。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苏州市酸雨现状及其与大气环境的关系,应用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352个酸雨观测样本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52个酸雨观测样本中,平均pH值4.5;pH值>5.6的非酸雨所占比例仅8%,其余92%为酸雨,pH值<4.5的强酸雨出现频率高达67%;pH年均值变化不大,存在一定的月际差异;电导率K值在11.9~284μS.cm-1间剧烈变动,表明大气降水中离子总量差别很大;不同降雨强度时,pH值、K值存在明显差别:大雨和暴雨逢雨必酸,小雨和中雨少数样本pH值>5.6,为非酸雨;K值随雨量增大而减小,说明小雨滴对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吸附作用更明显;pH值与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PM2.5质量浓度负相关;选取了2010年3月一次酸雨过程应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北方沙尘水平和垂直传输路径,印证了大气中污染物质可以远距离传播,沙尘中离子成分含量高,可导致降雨K值增大,酸度降低。  相似文献   

7.
酸雨观测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酸雨观测已成为“三站四网“建设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各气象台站也正陆续开展酸雨观测和进行酸雨预报,如何正确获取酸雨观测资料是开展酸雨工作的关键,为保证观测资料的准确、可靠,本文提出了酸雨观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新一代酸雨资料采集处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安徽省气象局建立的国家级和省级酸雨观测站资料,利用BCB语言编制基于WINDWOS平台的酸雨信息采集处理和分发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规范格式资料传输、酸雨报表制作及其它辅助功能,实现对酸雨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处理,为安徽省气象特种观测系统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使用玻璃缸配制碳酸氢钠0.5-8.0 mmol/L浓度梯度的溶液,加入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钾,利用25#生物网取养殖池塘浮游生物样,构成模拟养殖池塘表层水。在各碳酸盐型水体中加入0.5-5.0 mmol/L不同浓度的氯化钙,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培养5 d,每3 h监测一次p H值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单一的碳酸盐型开放水体与自然水体p H值,夏季一般为9.0-11.0。水体p H值与碳酸盐、钙离子含量及光照强度有关,随着碳酸盐、钙离子含量增加,水体p H值降低。在6:00-9:00低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呈线性关系;在9:00-18:00强光照度下,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呈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天津滨海开发区绿地土壤盐分时空变异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该文依据天津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多年土壤盐分数据,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的方法,对区域内表层土壤(0~20 cm)及底层土壤(60~80 cm)含盐量和p H值的时空变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006、2008、2011年,表层土壤都属于非盐化土,底层土壤盐化程度从中度转变为轻度,平均值从2.82 g/kg降低到1.65 g/kg;p H值随深度略有增大,但表层和底层的值均逐年降低。区域内表层土壤含盐量在这3a中都表现出空间分布独立性,底层土壤具有强空间相关性,受结构因素影响很大,而p H值在所有层次中都表现强空间相关性。区域内绿地土壤质量基本稳定在当地绿化用客土标准值范围内,即土壤全盐含量≤3 g/kg、p H值≤8.5。该研究对于评价当地土壤改良效果,提高绿地管理水平,积累滨海盐渍地改良经验,实现当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鱼骨可溶性钙的高效提取,搭建了基于单相变压器结构的试验系统并设计制造了功能性的玻璃腔体,以低频硅钢(400~700 Hz)作为闭合磁路利用感应交变电场对青鱼鱼骨钙进行提取,考察激励电压、电场频率、温度、料液比、溶液p H值对鱼骨钙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p H值环境更有利于鱼骨中钙的溶出,当激励电压一定时,提取率随电场频率增加而减少,感应电场辅助提取的较佳时间和温度分别为25 min和50°C,该技术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激励电压160 V、电场频率450 Hz、p H值2.5、料液比1∶5 g/m L,鱼骨钙提取率为88.65%±4.6%。研究结果为农副产品高附加值产物的提取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鸡骨素酶解液为原料,研究了不同初始p H值条件下,添加木糖、半胱氨酸及硫胺素制备的Maillard反应产物(MRPs,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在热反应过程中的特性变化。研究表明,p H值差异引起各体系氨基酸和总糖初始含量及变化趋势差异,p H值5、7和9体系反应终点多肽含量分别为100.11、100.01、104.55 mg·m L-1;与其它2个体系相比,p H值9体系分子量为2.3、1.39k Da的峰消失,出现峰面积较大的2.95k Da峰和较小的1.04k Da峰,褐变程度为p H值7体系的1.7倍;随着p H值升高,不同体系的MRPs风味主成分存在一定差异,p H值7体系的有机硫化物电子鼻响应值约为其它两个体系的1.6倍,p H值9体系的氮氧化物响应值最大。不同初始p H值影响添加物的含量及状态,导致各体系Maillard反应历程不同,引起MRPs化学组分的差异。本研究为鸡骨素酶解液MRPs风味及功能组分生成机制的研究及鸡骨高值化衍生产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金华市酸雨污染现状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多年酸雨监测数据,分析了金华市酸雨污染的现状、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金华市酸雨污染严重,酸雨中SO4^2/NO3^-比值逐渐下降;1年中春、冬季酸雨频率高,pH值较低;燃煤、大气环流转换、悬浮物、降雨特征对酸雨率及降水pH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模拟酸雨对果园土壤主要形态酸变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淋溶的方法研究了模拟酸雨对果园土壤pH(H2O)、pH(KCl)、交换性酸(EA)、交换性铝(EAl)、可滴定酸度(BNC)等各形态酸的变化影响,并依据淋溶前后各形态酸的含量评价了土壤酸度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以土壤pH(H2O)值作为供试土壤酸化指标,pH≤4.5的模拟酸雨淋溶促进了土壤酸化,而pH≥5.5的酸雨淋溶缓冲了土壤的酸化;以土壤pH(KCl)值、交换性酸(EA)、交换性铝(EAl)或可滴定酸度(BNC)作为土壤酸化的指标,pH2.5的酸雨淋溶促进了土壤酸化,而pH≥3.5的淋溶处理缓冲了土壤的酸化,土壤酸度减弱。  相似文献   

15.
pH值对胃蛋白酶原激活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 2 4头平均体重 5.2 5kg的 2 8± 1日龄断奶杜×长大杂交仔猪 ,分成 4个处理组 ,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 (对照组 )中分别添加 1 % Na HCO3、 0 .6% HCl、 2 .4 % HCl,饲养仔猪 3周后于晨饲后 1 h屠宰 ,测定胃内容物 p H和胃内容物中胃蛋白酶原激活率。结果表明 ,添加 1 % Na HCO3使胃内容物 p H值上升 ,而添加 0 .6% HCl、 2 .4 % HCl则使胃内容物 p H值下降 ,胃内容物 p H值越低 ,胃蛋白酶原激活越快。在体外试验中 ,随 p H值下降 ,胃蛋白酶原激活率呈三次曲线上升。上述结果表明 ,胃蛋白酶原激活率与 p H值有关 ,p H值越低 ,胃蛋白酶原激活率越高  相似文献   

16.
模拟酸雨对施肥条件下赤红壤氮磷淋失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土柱模拟淋洗试验,研究了施用等量有机复合肥条件下,不同酸度模拟酸雨对赤红壤氮磷淋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铵态氮、硝态氮、无机氮和总氮淋失量均随酸雨pH值增大而下降;pH 2.0模拟酸雨和对照(pH 6.5)的无机氮和总氮淋失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pH 3.0、pH 4.0和pH 5.0酸雨;pH 5.0模拟酸雨无机氮和总氮淋失量均最低,表明强酸性酸雨和中性淋洗液均促进氮淋失,而酸度与土壤接近的酸雨减少氮淋失。与对照相比,模拟酸雨对DP淋失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PP和TP淋失;不同模拟酸雨各形态磷淋失量均无显著差异,表明酸雨对赤红壤磷淋失影响有限。酸雨对淋滤液氮磷浓度动态变化和氮磷累计淋失量动态变化等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土柱模拟淋洗试验,研究了施用等量有机复合肥条件下,不同酸度模拟酸雨对赤红壤氮磷淋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铵态氮、硝态氮、无机氮和总氮淋失量均随酸雨pH值增大而下降;pH 2.0模拟酸雨和对照(pH 6.5)的无机氮和总氮淋失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pH 3.0、pH 4.0和pH 5.0酸雨;pH 5.0模拟酸雨无机氮和总氮淋失量均最低,表明强酸性酸雨和中性淋洗液均促进氮淋失,而酸度与土壤接近的酸雨减少氮淋失。与对照相比,模拟酸雨对DP淋失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PP和TP淋失;不同模拟酸雨各形态磷淋失量均无显著差异,表明酸雨对赤红壤磷淋失影响有限。酸雨对淋滤液氮磷浓度动态变化和氮磷累计淋失量动态变化等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千岛湖区域酸雨污染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96年以来,千岛湖的酸雨呈现为酸雨频率逐年上升的趋势,各年度酸雨率均超过80%.酸雨平均pH值降低至接近4.0。大气监测资料表明,千岛湖流域内大气中SO2和NOx的含量多年来一直保持在国家一级标准以内;其指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与流域内酸雨问题日渐加重的趋势相反;而TSP和降尘在近年中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两项目指标均呈现出较小的波动变化的特征。由于相关分析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千岛湖流域酸雨的变化与流域内近地大气中污染物的含量变化无关,说明酸雨的来源很可能来自于区域以外其它地区的输入。综合千岛湖流域的地形、风向等因素分析,酸雨污染物可能是来自于浙江省东部的经济发达地区。而对1996年千岛湖无酸雨的异常现象的分析结果则表明,安徽省境内地区也可能是酸雨污染物输入的另一来源。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酸雨的监测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山西省21个水文站点13年的监测资料分析,全省除吕梁、忻州外,各市(地)均有酸雨发生,其中以太原为最严重。全省酸雨的发生频率为3.3%。酸雨的酸度不大,对生态可造成明显影响的次数较少。酸雨的类型为硫酸型。大气污染、土壤酸碱性、气象条件、降水量是影响酸雨形成及其酸度大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研究了连作土壤中p H值、相对含水率及施用不同类型氮肥等环境因子对土壤中黄瓜枯萎病致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增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p H值对致病菌的影响最显著,致病菌增殖速率在初始p H值为3.0和5.0时显著高于p H值为7.0和9.0;土壤相对含水率在10%~30%之间时,有利于尖孢镰刀菌的生长繁殖;施用不同形态氮肥对致病菌在土壤中的增殖均有促进作用,且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铵态氮更易导致致病菌快速增长。研究结果阐明了黄瓜枯萎病致病菌在不同土壤环境因子影响下的增殖规律,将有助于指导黄瓜枯萎病防治,提高防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