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突变系育成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黑农41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黑农4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所以突变系龙辐81 9825为母本,突变系龙辐73 8955为父本有性杂交,采用混合选种法选育而成的大豆品种。该品种具有高蛋白、高产、大粒、生育期适中、抗灰斑病、耐轻盐碱及抗不良环境能力强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较好的高蛋白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黑农35”大豆有效营养面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提出作物有效营养面积新概念,并建立了大豆植株个体营养面积与产量关系模型,优化解析出大豆有效营养面积为2837.5cm2,即有效株行距为53.3cm;大豆最佳营养面积为520.0cm2,即最佳株行距为22.8cm。并据此阐明目前我国北方垄作区广泛采用的67~70cm垄距已超过大豆有效株行距,造成土壤资源等浪费。垄作区若采用50cm左右垄距,平作区采用23cm×23cm株行距种植大豆,更有利于大豆群体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2003~2007年.辽宁省彰武县农业局组织专人.在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对本地品种“黄仁黑”黑豆进行系统选育,提纯扶壮。历经5年时间。选育而成。经过2006。2008年在全县进行品种比较和多点试验。在四堡子、满堂红、大冷、哈尔套、冯家等乡镇种植,表现较突出,多点试验中平均产量居第一位.是一个比较优良的黑豆品种。  相似文献   

4.
应用全国、31个省、6个典型地区和16个典型县的数据对科技进步增产的"多年平均产量移动模型"进行了系统性的验证和讨论。研究结果如下:(1)定义了用相邻10年平均单产之差表示科技进步对单产的贡献及其趋势,结论是科技进步是单产增加的主要驱动力;(2)分别定义了用每年单产与5、10、20年平均单产对比关系的概率作为短、中、长期单产稳定性的指标;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级大于省级、省级大于地区级、地区级大于县级,不同省、不同地区、不同县之间稳定性差别比较大,这与境内气候的互补性和农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关;(3)就全国而言,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科技进步增产加速的时间越早;发达地区单产存在增加-下降-回升阶段,下降原因是经济快速发展初期高产农田被大量占用和(或)蔬菜、水果面积大量增加,回升原因是科技进步持续作用于中、低产田而使其单产得到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春麦产区,播种面积3000方亩以上。东部和北部国营农场又以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50—60%。收获时期正逢雨季,中熟和晚熟品种过多是,因不能及时收获会造成重大损失。研究表明,早熟品种可以躲开雨季,产量稳定性好。另外,广大低湿易涝地、坝外沿江地也都需种植高产的早熟品种。为满足生产需要,从1973年起开展了辐射选育早熟、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的研究,1985年定名为“龙辐麦2号”。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合武陵山区种植的甘薯新品种,用常规育种方法育成甘薯淀粉用新品种"彭苏2号"。在2014-2015年重庆市试验中,与对照品种"徐薯22"比较,彭苏2号品种鲜薯产量34 333.5 kg/hm~2,增产14.71%,66.67%点次增产;薯干产量11 866.5 kg/hm~2,增产25.06%,91.67%点次增产;淀粉产量8 140.5 kg/hm~2,增产28.15%,91.67%点次增产;萌芽性较好;大中薯率85.10%,高1.94%;薯块烘干率34.56%,高2.45%;薯块淀粉含量23.71%,高2.13%;薯块熟食适口性评分75.9分,高5.9分。抗黑斑病,中感蔓割病和高感薯瘟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