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大豆进入开花结荚期,此时期是大豆需水、需肥量最大的时期,为争取花多、花早,防止花荚脱落,为高产奠定基础,在田间管理上应主要加强肥水管理,供水供肥要充足。1.田间管理1.1苗期管理根据大豆不同生育期对环境的不同要求以及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的特性,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获得高产。1.1.1查苗、补苗。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缺苗补苗,确保苗全,并及时间苗剔除疙瘩苗。达到苗全、苗壮是栽培中一个重要环节。补苗时可以补种或芽苗移栽。  相似文献   

2.
<正>大豆进入开花结荚期,此时期是大豆需水、需肥量最大的时期,为争取花多、花早,防止花荚脱落,为高产奠定基础,在田间管理上应主要加强肥水管理,供水供肥要充足。1.大豆田间管理方法1.1苗期管理: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根据大豆不同生育期对环境的不同要求以及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的特性,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获得高产。1.1.1查苗、补苗。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缺苗补苗,确保苗全,并及时间苗剔除疙瘩苗。达到苗全、苗壮是栽培中  相似文献   

3.
<正>大豆属豆科、蝶形花亚科,大豆属。干豆称为黄豆,青鲜豆称毛豆。大豆是短日照、喜温、需水较多、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的作物。1大豆田间管理方法1.1苗期管理1.1.1查苗、补苗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缺苗补苗,确保苗全,并及时间苗剔除疙瘩苗。达到苗全、苗壮是栽培中一个重要环节。补苗时可以补种或芽苗移栽。1.1.2加强中耕培土在间苗后立即进行中耕锄草,全生育最少中耕三至四遍。中耕深度随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4.
大豆田间管理,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要根据大豆不同生育期对环境的不同要求,以及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的特性,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获得高产. 一、播前培土、开厢 播前结合春耕施足底肥.按照技术规格开厢、定窝、清洁厢面,喷1次除草剂(乙草胺每亩200mL喷雾对水75kg),7~8天后再播种.也可以播后在阔叶杂草2~4叶期,1hm2用48%苯达松水剂2.5~3L,对水400kg进行1次茎叶喷雾. 二、查田补苗 1.补苗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缺苗补苗,确保苗全,并及时间苗剔除疙瘩苗,达到苗全、苗壮是栽培中一个重要环节.补苗时可以补种或芽苗移栽(肥团育苗).  相似文献   

5.
正一、大豆田间管理技术1.苗期管理1.1查苗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缺苗补苗,确保苗全,并及时间苗剔除疙瘩苗。达到苗全、苗壮是栽培中一个重要环节。补苗时可以补种或芽苗移栽。1.2加强中耕培土在间苗后立即进行中耕锄草,全生育最少中耕三至四遍。中耕深度随根系生长状况由浅到深再浅的方式进行。随  相似文献   

6.
正1.大豆田间管理方法1.1苗期管理1.1.1查苗补苗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缺苗补苗,确保苗全,并及时间苗剔除疙瘩苗。达到苗全、苗壮是栽培中一个重要环节。补苗时可以补种或芽苗移栽。1.1.2加强中耕培土在间苗后立即进行中耕锄草,全生育最少中耕三至四遍。中耕深度随根系生长状况由浅到深再浅的方式进行。随中耕锄草,向根部拥土,逐渐培起土埂,利于耐旱、抗倒、排涝。看苗追肥灌水,  相似文献   

7.
1大豆田间管理技术1.1苗期管理1.1.1查苗、补苗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缺苗补苗,确保苗全,并及时间苗剔除疙瘩苗。达到苗全、苗壮是栽培中一个重要环节。补苗时可以补种或芽苗移栽。1.1.2加强中耕培土在间苗后立即进行中耕锄草,全生育最少中耕三至四遍,农谚"豆锄三遍粒滚圆"。中耕深度随根系生长状况由浅到深再浅的方式进行。随中耕锄草,向根部拥土,逐渐培起土埂,利于耐旱、抗倒、排涝。  相似文献   

8.
1大豆田间管理技术1.1苗期管理1.1.1查苗、补苗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缺苗补苗,确保苗全,并及时间苗剔除疙瘩苗。达到苗全、苗壮是栽培中一个重要环节。补苗时可以补种或芽苗移栽。1.1.2加强中耕培土在间苗后立即进行中耕锄草,全生育最少中耕三至四遍,农谚"豆锄三遍粒滚圆"。中耕深度随根系生长状况由浅到深再浅的方式进行。随中耕锄草,向根部拥土,逐渐培起土埂,利于耐旱、抗倒、  相似文献   

9.
正1大豆田间管理技术1.1苗期管理1.1.1查苗、补苗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缺苗补苗,确保苗全,并及时间苗剔除疙瘩苗。达到苗全、苗壮是栽培中一个重要环节。补苗时可以补种或芽苗移栽。1.1.2加强中耕培土在间苗后立即进行中耕锄草,全生育最少中耕三至四遍,农谚"豆锄三遍粒滚圆"。中耕深度随根系生长状况由浅到深再浅的方式进行。随中耕锄草,向根部拥土,逐渐培起土埂,利于耐旱、抗倒、排涝。看苗追肥灌水,薄地没施底肥的,为保壮苗可在幼苗期追肥,  相似文献   

10.
1、大豆田间管理技术 1.1苗期管理 1.1.1查苗、补苗 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缺苗补苗,确保苗全,并及时间苗剔除疙瘩苗.达到苗全、苗壮是栽培中一个重要环节.补苗时可以补种或芽苗移栽. 1.1.2加强中耕培土 在间苗后立即进行中耕锄草,全生育最少中耕三至四遍.中耕深度随根系生长状况由浅到深再浅的方式进行.随中耕锄草,向根部拥土,逐渐培起土埂,利于耐旱、抗倒、排涝.看苗追肥灌水,薄地没施底肥的,为保壮苗可在幼苗期追肥,每亩硝酸铵5-7.5千克,过磷酸钙7.5-15千克,对促进分枝形成及花芽分化均有很好作用,也有利根瘤菌和发育,增强固氮能力.  相似文献   

11.
1.苗期管理 1.1查苗、补苗 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缺苗补苗,确保苗全,并及时间苗剔除疙瘩苗.达到苗全、苗壮是栽培中一个重要环节.补苗时可以补种或芽苗移栽. 1.2加强中耕培土 在间苗后立即进行中耕锄草,全生育最少中耕三至四遍.中耕深度随根系生长状况由浅到深再浅的方式进行.随中耕锄草,向根部拥土,逐渐培起土埂,利于耐旱、抗倒、排涝.看苗追肥灌水,薄地没施底肥的,为保壮苗可在幼苗期追肥,每亩硝酸铵5-7.5千克,过磷酸钙7.5-15千克,对促进分枝形成及花芽分化均有很好作用,也有利根瘤菌和发育,增强固氮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田间管理是大豆栽培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田间管理,是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排除一切不利因素,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大豆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措施。一、前期管理适时补苗、间苗、定苗,保证苗全、苗匀、苗壮(一)补苗,每亩株数是构成大豆产量的重要因素。大豆出苗后,应逐行查看出苗情况,断垄30cm以上的的,应补苗或者补种。补种的种子应是同一品种的种子,可先浸泡2~3小时,如土壤  相似文献   

13.
正黄淮海平原一年两熟制的夏大豆区,由于长期种植大豆,重茬现象很严重,表现为植株矮小、生育迟缓、病虫害较多、荚少粒小,显著减产。播种期的6月份正值"三夏"大忙季节,为抢农时、抢墒,往往采用铁茬播种,因此,搞好大豆苗期管理显得更加重要。现就苗期管理技术要点归纳如下。一、查苗补种和手间苗为达到夏大豆幼苗期的苗全、苗壮、根系发达、茎叶茂盛的主攻目标,必须抓紧时间查苗补苗,在苗全的基础上及早实行人工手间苗、  相似文献   

14.
<正>加强小麦苗期管理,是实现苗全、壮苗早发、强根增孽,确保小麦安全越冬重要环节。应抓好以下七项措施。一、及时查苗、补苗、保全苗小麦是密植作物,缺苗如缺地,全苗是小麦高产的基础。为达到小麦全苗的要求,一般对麦行内以3寸无苗为缺苗,5寸无苗为断垄,为此在小麦齐苗后,对地头、地边缺苗处要及时补苗。补苗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浸种催芽补种。先把同一品种的麦种放在30—35℃温水中浸泡4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苗期主要是长根、增叶、茎叶分化,是决定叶数和节数的时期。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苗全、苗齐、苗壮,假茎扁平,植株矮状,叶色浓绿,根系发育良好。夏玉米苗期早熟品种20天左右,中熟品种25天左右,晚熟品种30天左右。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促根壮苗,争取苗全、苗齐、苗壮,为高产打下基础。管理措施如下。一、查苗、补苗玉米出苗后,应立即进行查苗、补苗。在玉米三叶期以前,发现连续缺苗3株(穴)以上,应及时进行补苗,可采取  相似文献   

16.
玉米从播种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夏玉米苗期早熟品种20天左右,中熟品种25天左右,晚熟品种30天左右。玉米苗期主要是长根、增叶、茎叶分化,是决定叶数和节数的时期,耐旱怕涝。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促根壮苗,争取苗全、苗齐、苗壮,为高产打下基础。管理措施如下。一、查苗、补苗玉米出苗后,应立即进行查苗、补苗。在玉米三叶期以前,发现连续缺苗3株(穴)以上,应及时进行补苗,可采取带土移苗补栽的办法,以减少株间苗势的差异。移栽要在阴雨天或晴天下午进行,栽后要及时浇水,缩短缓苗时间,确  相似文献   

17.
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苗全、苗齐、苗匀、苗壮。采用的管理措施包括:查田补苗、间苗定苗、蹲苗促壮、中耕除草、适量追肥、酌情灌水及防治虫害。  相似文献   

18.
浅谈玉米苗期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苗期田间的管理和关键,苗期是指从出苗到拔节这个阶段。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苗全、苗齐、苗匀、苗壮。采用的管理措施包括:查田补苗、间苗定苗、中耕除草。  相似文献   

19.
<正>玉米苗期,一般指的是从播种出苗到拔节所经历的时期。这一时期,夏玉米一般为25d左右。此期是玉米的营养生长阶段,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在保证苗全的基础上,促根、蹲苗、育壮苗,为穗期的健壮生长奠定基础。一、查苗补苗玉米播种以后,常因种子质量或播种质量不高,或墒情差及虫、鼠危害等原因造成缺苗断垄。因此,对玉米来说,在出苗后及时进行查苗补苗就显得更为重要。查苗补苗,时间越早越好,补晚了,补的苗长势弱,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苗期管理的苗全、苗齐、苗匀、苗壮主要目标,提出采用查田补苗、间苗定苗、蹲苗促壮、中耕除草、适量追肥、酌情灌水及防治虫害等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