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近年来,保护地草莓白粉病连年偏重发生,是保护地草莓的重要病害之一。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草莓叶片和果实。叶片染病、发病初期植株下部叶背产生白粉状小圆斑,后逐渐扩大为不规则形白粉状霉层粉斑。发生严重时,多个粉斑可连接成片,甚至布满整个叶片。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草莓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主要病虫害发生也呈上升趋势。病害主要有草莓灰霉病、草莓白粉病、草莓叶斑病;虫害主要有草莓红蜘蛛、草莓蚜虫。下面笔者将其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草莓主要病害及防治1、草莓白粉病(1)危害症状草莓白粉病也是主要病害之一。保护地栽培,因温度条件适合发病要求,空气湿度又高,故比露地栽培发生更严重。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害叶柄、花、果梗及果实。被害叶片发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随后叶背斑块上产生白色粉状物,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焦枯。果实早期受害时,幼果停止发育、失去光泽、硬化、干枯;后期受害,果实覆盖1层白粉,严重影响浆果质量。近熟期草莓受到危害会失去商品价值。此病在整个生长季节都可发病。  相似文献   

3.
1为害症状草莓白粉病是露地和保护地草莓的重要病害,防治不当会造成严重为害。草莓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花蕾、果实、果柄等。发病初期在叶背面发生白色丝状菌丝,然后形成白粉状,为害严重时叶缘向上卷起,焦枯,花瓣受害变为红色,果实受害后果面覆盖白色粉状物,膨大停止,着色不良。  相似文献   

4.
大棚草莓种植品种比较单一,加上连年种植,各种病害发生日趋严重,特别是果实白粉病已成为高品质、产量和效益的一大障碍。1病害症状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果实、果梗。在草莓上普遍发生,尤以保护地发病较重。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薄霜似的白色粉状物。条  相似文献   

5.
草莓白粉病是近年来影响草莓品质和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准确预判日光温室草莓白粉病的发生,尽早采用防治手段减少药物使用,设计了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的日光温室草莓白粉病预测模型。运用无线环境数据采集设备对温室内草莓生长环境因子(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土壤相对湿度)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并同步进行白粉病流行调查。在此基础上首先总结了日光温室草莓白粉病易发区域,作为病情监测重点区域,用于在模型预测发病时指导人工重点观测。同时采用LSTM模型构建了日光温室草莓白粉病预测模型,预测草莓白粉病是否发生。选取了25项环境相关指标,分别使用发病前7 d至发病前4 d、发病前4 d和发病前7 d的环境数据作为输入训练模型,并比较预测效果。结果表明使用发病前7 d至发病前4 d的环境数据作为模型输入可以准确预测出草莓白粉病发病,精度达到93%,与以发病前7 d的环境数据作为输入的模型相比,预测准确度相当,但使用输入数据更少,可以提前3 d预判出白粉病发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白粉病是我市大棚草莓的主要病害,在草莓的整个生长期都会发生.白粉病的发病最适温度为15℃~25℃,大棚内的温度正好适应白粉病的发生,因此,草莓白粉病以大棚盖膜后为害为主,特别是在草莓现蕾开花进入产果期以后为害最重,严重影响了草莓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其主要症状为:叶片受害初期呈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随后叶背斑块上产生白色粉状物,后期呈红褐病斑,叶缘萎缩、枯焦;果实期受害时,幼果停止发育、干枯,若后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层白粉.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2017,(2)
<正>白粉病是影响大棚草莓生产的重要病害,发生频率高、暴发性强、危害重。发病的草莓一般减产20%~30%,重者可达5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1.主要症状大棚草莓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侵害草莓叶片、花和果实。叶片受害初期呈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随后叶背斑块上产生白色粉状物,后期病斑呈红褐色,叶缘萎缩、焦枯。花  相似文献   

8.
<正>1草莓病害防治1.1草莓白粉病a.症状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叶柄、果柄等部位。发病部位有一层白粉状物,是该病的主要特征。早期受害的幼果停止发育,后期受害的果面密布一层白粉,严重影响浆果质量。草莓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与菌丝在草莓越冬芽中越冬,在翌年生长季节发展。b.防治方法①冬春季注意清扫园地,把腐烂枝叶清除到园外,集中烧毁或深埋。②控制发病中心,一旦发现发病中心,立即将病原剪除、烧毁。③药剂防治。在早春发芽前、开花后及育苗期,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0%粉锈灵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近年来,草莓白粉病的发生为害逐渐加重,特别是保护地草莓白粉病,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发病症状草莓白粉病是草莓主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草莓叶片、花、果梗和果实。叶片发病初期在叶  相似文献   

10.
《农家顾问》2012,(1):33
草莓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花蕾、果实、果柄等。发病初期在叶背面发生白色丝状菌丝,然后形成白粉状,为害严重时叶缘向上卷起、焦枯,花瓣受害变为红色,果实受害后果面覆盖白色粉状物。植株栽种过密,施氮肥过多,病害发生较严重。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特别是连作大棚和在白粉病重发区。②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11.
李宁 《新农业》2012,(9):30
1.白粉病草莓白粉病在保护地栽培中极为常见,发病初期在叶面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病情加重,叶缘逐渐向上卷起呈汤匙状,有暗色污斑和白色粉状物,后期呈红褐色病斑,  相似文献   

12.
白粉病是大棚草莓常见的一种病害,该病侵染草莓植株的叶片、叶柄、花、果实。发病初期,叶背面零星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着病情加重,白色菌丝层增厚,整个叶片被白粉状霉层覆盖,叶缘向上卷曲变形,叶质变脆,叶柄上也覆盖着白粉状霉层;花蕾受害,不能开放或开花不正常;果实受害则  相似文献   

13.
<正> 随着温室大棚草莓的周年种植,草莓的病害逐年加重。目前保护地草莓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黑斑病、黄萎病等。而草莓白粉病每年发生最重,成为主要病害。一、发病规律草莓白粉病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第2年的初侵  相似文献   

14.
设施草莓白粉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粉病是设施草莓主要病害之一,特别是当前生产上主栽品种红颜、丰香、章姬等发病较重,严重影响草莓品质及产量。介绍了草莓白粉病的发病特点、发病高峰期及危害症状,并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熏蒸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方法,以期为更好地防治草莓白粉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白粉病是影响大棚草莓生产的重要病害,发生频率高、暴发性强、危害重。草莓发生白粉病后,一般减产20%~30%,重者可达50%,甚至绝收。1.发生症状大棚草莓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侵害草莓叶片、花和果实。叶片受害初期呈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随后叶背斑块上产生白色粉状物,后期病斑呈红褐色,叶缘萎缩、焦枯。花蕾感病后,花瓣变为红色,花蕾不能开放。幼果感病后不能正常膨大,干枯萎蔫。成果感病后果面有一层白毛,着色缓慢不  相似文献   

16.
1.症状特点 白粉病是保护地草莓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危害叶片、果实、果梗.发病初期,叶片背面局部出现薄霜状的白色粉状物,以后迅速扩展至全株,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向上卷曲,呈汤匙状;花蕾、花感病后,花瓣变为红色,花蕾不能开放;果实发病后,果面覆盖一层白色粉状物,果实停止膨大,着色变差,失去商品价值.小苗感病后,质量变劣,移栽后不易成活.  相似文献   

17.
草莓白粉病是黄山市大棚草莓危害性较大的主要病害,主要危害叶片、花和花蕾及果实,尤其以果实危害更重。如2006年春,我市80%的大棚草莓因长期低温阴雨,造成白粉病暴发而绝收,损失十分惨重。1症状叶片受害初期呈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随后叶背斑块上产生白色粉状物,后期呈红褐病斑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草莓栽培面积在迅速扩大,草莓病害的发生也日趋严重。2000年以来草莓白粉病成为主要病害之一。2000~2002年对草莓白粉病的症状及发病规律进行研究,同时筛选出对草莓白粉病有较好防效的两种化学药剂福星和世高。  相似文献   

19.
正草莓结果快、营养丰富,被视为果中珍品,享有"水果皇后"之美誉。但是连年高密度种植,极有利于各种病虫害的发生,病虫害已经成为制约草莓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笔者在生产中加强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是保护地草莓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的有力保障措施之一。一草莓常见病害及防治1、草莓白粉病草莓白粉病也是主要病害之一。保护地栽培,因温度条件适合发病要求,空气湿度又高,故比露地栽培发生更严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2016,(2)
正白粉病是大棚草莓生产的重要病害。发生频率高、暴发性强、危害重,一般减产20%~30%,重者可达5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1.主要症状大棚草莓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侵害草莓叶片、花和果实。叶片受害初期呈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随后叶背斑块上产生白色粉状物,后期病斑呈红褐色,叶缘萎缩、焦枯。花蕾感病后,花瓣变为红色,花蕾不能开放。幼果感病后不能正常膨大,干枯萎蔫;成果感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